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子 > 汽车电子
[导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汽车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软件定义汽车(SDV)的兴起,宛如一场汹涌澎湃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整个汽车产业格局。从最初概念的提出,到如今逐步成为现实,软件定义汽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切实推动汽车行业迈向未来的核心驱动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汽车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软件定义汽车(SDV)的兴起,宛如一场汹涌澎湃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整个汽车产业格局。从最初概念的提出,到如今逐步成为现实,软件定义汽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切实推动汽车行业迈向未来的核心驱动力。

软件定义汽车,简单来说,就是汽车的价值和功能愈发依赖软件来实现。其核心思想在于,决定未来汽车发展走向的关键因素,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机械性能,诸如马力大小、机械结构优劣等,而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件技术。相较于一架仅包含 1,500 万行代码的波音 737,如今一辆汽车的代码行数已多达 6.5 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攀升。这一显著变化,深刻体现出软件在汽车领域的地位正不断提升,重要性与日俱增。在软件定义汽车的体系下,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正从传统的分布式架构,逐步向集成式架构转型升级。以往车辆的各种功能,是由众多单一的电子控制单元分别控制,如今则被几个集中式的域控制器所取代。这种架构的转变,大大降低了座舱控制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在智能座舱方面,软件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先行作用。传统座舱中各个系统相互独立,而现在一机多屏、一芯多屏、多系统的一体化座舱平台已成为大势所趋。未来的交互方式将朝着多模态交互、多感官融合的方向发展,智能座舱也将变得更加互联、个性、安全、自主和智能,甚至能够与智能家居等更多场景相互打通,为用户构建起全方位的智能生活体验。

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了诸多显著优势。在预防性维护方面,SDV 能够利用实时性能洞察,实现对车辆的预防性维护,有效减少意外故障的发生,进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这种主动式的维护方式,据估算可为最终用户节省高达 10% 至 20% 的维护成本。在制造成本上,在 SDV 模式下,各种汽车功能能够集成到更少的芯片中得以实现,制造商无需再分别从多个不同来源采购大量芯片。而且,由于软件研发成本的降低,预计到 2030 年,SDV 将为汽车行业创造逾 6,500 亿美元的价值。安全性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预计到 2050 年能在美国帮助减少多达 4,400 万起碰撞事故,并挽救 30 万人的生命。SDV 技术所具备的灵活性,能够有力推动 ADAS 进一步发展,这些进展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汽车性能,还有助于大幅减少道路事故和死亡人数,是实现全自动驾驶目标的重要里程碑。同时,通过无线(OTA)更新,车厂可以远程为车辆提供新功能、修复漏洞并增强安全性。一些车厂甚至能够做到每月为用户提供更新,让车辆常用常新。在舒适体验上,SDV 中互联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音乐、视频播放、导航和温度控制等服务,极大地提升了驾驶体验,为实现高度适应性和个性化驾驶体验带来了无限可能,进而能够更好地满足驾驶者不断变化的偏好和消费者需求。不仅如此,SDV 还支持车联网(V2X)通信,可实时交换数据、提供导航辅助和远程诊断,从而提高驾驶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软件定义汽车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随着智能汽车的逐步推进,汽车的复杂度在持续提升,导致智能汽车的开发复杂度越来越难以管理。用户体验方面,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与普及,用户驾乘体验逐渐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向第三空间扩展,汽车使用的场景、用户功能等均在大幅度扩展,成百上千的场景、功能组合形成了现在越发复杂的智能汽车体系。技术进步层面,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的追求带来了严重的电池安全挑战;人工智能、5G 通信、云计算等多种数据驱动汽车向智能化不断进化的同时,也大幅度增加了软硬件开发复杂度。竞争因素导致堆料、堆配置、各种选配等模式,使得汽车配置多样性、复杂度快速增长。监管与法规方面,智能化、网联化赋予汽车智能、便捷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黑客攻击、数据滥用等严重的安全问题。并且,对于传统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而言,这些复杂度提升的因素,将导致未来智能汽车在配置、硬件、外设、软件的种类与数量将分别增加 10 倍以上。尤其是软件的大量引入,给汽车产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在技术架构方面,当前架构下任何一个部件的增加、修改、更新都会对整车带来影响。以传统通信矩阵为例,当前修改和配置需要 N 周时间,而未来电子电气软硬件数量增加 10 倍以上,大量软件的引入,将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全量测试时间长、代价高,如果部分测试造成漏测,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尤其是安全漏洞被黑客劫持,将对整车厂的品牌和用户粘性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组织流程方面,整车厂需要建立与软件定义汽车开发模式相匹配的组织架构,面对消费者上千种配置组合、上千种体验场景、上万种组合服务和应用,如何确定哪些更新推送给所有的用户,成为一大难题。在商业模式方面,软件定义汽车对传统汽车供应链与合作模式造成了颠覆,产业中各方利益如何分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生态协同方面,传统汽车供应链是 Tier2->Tier1-> 整车厂的线性模式,但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一方面会出现新的玩家,比如互联网公司、ICT 科技公司等,甚至出现个人开发者;另一方面整车厂按照传统的采购和项目模式难以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常用常新、千车千面的需求,故各企业将围绕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产品创新、研发和供应,传统线性模式将被打破,出现以网状合作的形态。但如何合理分工从而优化整车研发效率和成本,成为行业发展的难题。

面对软件定义汽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众多企业积极投身其中,引领行业革新。Arm 始终站在 SDV 技术革新的前沿,通过提供汽车应用所需的各种技术,推动 SDV 的落地实现。作为诸多 SDV 汽车计算解决方案的基石,Arm 汽车增强型(AE)IP 产品组合涵盖 Arm Cortex - A、Cortex - M 和 Cortex - R CPU、Mali GPU 以及 ISP,并内置功能安全特性。其针对 SDV 的主要创新和计划包括高性能处理器,基于 Armv9 架构的最新 AE IP 处理器增强了 SDV 的安全性和性能,配备分支目标识别(BTI)、指针验证(PAC)和内存标记扩展(MTE)等先进的安全工具;可扩展平台,支持从 ADAS 到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等各种汽车应用,实现了无缝集成,并具备可升级性;通过与众多车厂和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推进 SDV 技术的发展,这些合作对于加快 SDV 的开发和部署至关重要;携手亚马逊云科技(AWS)和塔塔科技(Tata Technologies)等众多合作伙伴,为 SDV 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着重于集成先进技术,确保 SDV 达到最高的性能、安全和防护标准;与 Cadence、Corellium 和西门子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虚拟平台,可以在无需物理芯片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早期评估和开发,大大缩短了新汽车技术的上市时间;参与面向嵌入式边缘侧的可扩展开放架构(SOAFEE)计划,这是汽车供应链中领先企业的协作成果,有助于为 SDV 创建一个标准化软件架构,该计划旨在简化开发流程,并提高整个行业的互操作性。华为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 2025 年软件定义汽车工作年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智能车控领域总经理虞晓指出,SDV 发展已从 “部件数字服务化” 基础阶段转向 “底盘智能协同控制” 的进阶阶段,前一阶段数字服务化软 / 硬件解耦和服务化编排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需突破多执行器协同控制与算法智能化瓶颈,而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定义汽车 SDV 则将聚焦个性化生活空间的软硬件灵活迭代。华为提出 “大脑 / 小脑协同控制” 的技术框架,本质上是在给汽车安装 “数字神经系统”,突破多执行器协同控制与算法智能化等瓶颈,聚焦第三空间软硬件灵活迭代升级,为消费者提供常用常新的个性化极致体验,正式引领软件定义汽车 SDV 进入 2.0 时代。其中,“集中控制是大脑,协同执行是小脑” 的架构,将算力利用率提升 300%;确定性时延通信技术实现 “毫秒级神经反射”,比传统 CAN 总线快 50 倍;智能算法让汽车学会 “预判思考”,提前 0.5 秒预判路面附着系数变化。同时,华为推动的三大标准化工程,正在重构产业底层规则,包括硬件定义标准化,统一 “三温三压电流” 等参数,让零部件通用化率提升 60%;通信协议国产化,用确定性时延 ASN 通信替代 CAN/LIN,传输效率提升 10 倍,“最后一公里” 直控标准让控制响应突破 1ms 极限;开发工具平台化,MBSE + DevOps 工具链,让软件开发周期缩短 70%,虚拟验证平台减少 80% 实车测试成本。此外,华为将持续开放技术能力,与伙伴共建 SDV 生态,开放 HUAWEI XMC 数字底盘引擎的 135 个标准接口,工具链平台已接入 200 + 家生态伙伴,车企专注上层应用开发,华为乾崑提供 “数字基座”,零部件企业通过标准接口即插即用,开发者生态构建速度提升 3 倍。

展望未来,软件定义汽车将彻底变革驾驶员和乘客的体验,重新定义汽车行业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制造商需要在技术、架构、人才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转型。在技术上,持续投入研发,突破硬件和软件层次分离等技术难题,采用更加集中高效的计算架构,提升软件更新和管理的效率灵活性。在架构方面,加快从传统的电气 / 电子(E/E)架构向适合软件定义汽车的架构转变。在人才和组织文化方面,克服传统机械驱动模式的束缚,培养和吸引具备软件技能的人才,将软件驱动的方法整合到汽车研发的各个环节。软件定义汽车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单个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车厂、软件开发者、科技公司等各方应携手共进,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通过共同制定标准、共享资源、协同创新,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安全、便捷、个性化的汽车产品和服务。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规范行业发展,为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秩序,共同推动汽车行业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