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I2C 总线的起始条件和终止条件通常由主机产生。起始条件是在 SCL 高电平时,SDA 从高电平转为低电平;而终止条件则是当 SCL 高电平时,SDA 从低电平转化为高电平。这两个条件的准确识别对于 I2C 通信的正确启动和结束至关重要。

I2C 总线的起始条件和终止条件通常由主机产生。起始条件是在 SCL 高电平时,SDA 从高电平转为低电平;而终止条件则是当 SCL 高电平时,SDA 从低电平转化为高电平。这两个条件的准确识别对于 I2C 通信的正确启动和结束至关重要。

关于 I2C 数据的采样问题,一直存在诸多讨论。在 I2C 通信过程中,SCL 作为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的传输。从大量的技术资料以及实际的电路设计和测试结果来看,I2C 判定 SDA 线上的数据是低电平还是高电平,并非简单地在时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进行采样,而是在 SCL 的高电平期间进行多次采样。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 I2C 协议规定,SDA 上的数据必须在 SCL 的高电平期间保持稳定。这是 I2C 通信能够准确传输数据的关键要求之一。如果在 SCL 高电平期间 SDA 的数据发生变化,就可能会与起始条件或结束条件混淆,导致通信错误。例如,当 SCL 处于高电平时,如果 SDA 突然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这可能会被误判为起始条件,从而引发通信流程的混乱。

从具体的数据传输过程来看,以主机向从机发送数据为例。主机在发送数据时,首先会控制 SDA 产生起始条件,然后依次设置要寻址的 7 位从机地址(A6 - A0),外加 1 位的 R/W(读 / 写控制位,写操作时置为 0)。从机接收到地址信息后,如果可以回应,就会在对应的时钟周期内控制 SDA 发送 ACK 位(将 SDA 拉低),否则发送 NACK(将 SDA 拉高)。接下来,主机开始依次设置要发送的 8 位字节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数据位的传输都对应一个时钟脉冲。在 SCL 为高电平期间,SDA 上的数据必须保持稳定,以便从机能够准确采样。也就是说,从机在 SCL 的高电平期间,通过多次采样 SDA 的电平状态来确定接收到的数据是 0 还是 1。只有当 SCL 变为低电平时,SDA 的数据才允许发生改变,为下一个数据位的传输做好准备。

再看主机读取从机数据的情况。主机先控制 SDA 产生起始条件,设置要寻址的从机地址和 R/W 位(读操作时 R/W 位为 1)。从机回应 ACK 后,主机产生重复开始条件 Sr,重新设置从机地址和 R/W 位。之后,从机开始控制 SDA 发送字节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主机同样是在 SCL 的高电平期间对 SDA 上的数据进行采样。主机在接收到每个字节的数据后,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决定是否发送 ACK 或 NACK。如果主机还想继续接收数据,就会发送 ACK(将 SDA 拉低);如果主机不想再接收数据,就会发送 NACK(将 SDA 拉高),并且通常会随后产生停止条件,结束本次通信。

从硬件电路的角度来分析,在 SCL 高电平期间对 SDA 进行采样,是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由于电路中存在各种干扰因素,例如电磁干扰、信号传输延迟等,如果仅在上升沿或下降沿采样,很可能会因为这些干扰而导致采样错误。而在高电平期间进行多次采样,可以通过一些算法或逻辑来判断 SDA 的真实电平状态,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例如,可以采用多数表决的方式,即多次采样中,如果大部分采样结果为高电平,则认为 SDA 当前的数据为高电平;反之,则认为是低电平。

此外,I2C 总线的传输速率也会对数据采样产生一定的影响。I2C 总线在标准模式下传输速率可达 100kbit/s,快速模式下可达 400kbit/s,高速模式下可达 3.4Mbit/s。在不同的传输速率下,SCL 的高低电平持续时间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 SDA 的数据在相应的高电平期间保持稳定的时间也有所变化。例如,在高速模式下,SCL 的高电平持续时间较短,这就对 SDA 数据的稳定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在高电平期间能够准确完成数据采样。

综上所述,I2C 数据并非在时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采样,而是在 SCL 的高电平期间进行采样。这种采样方式是由 I2C 协议的特性以及硬件电路的实际需求共同决定的,它能够保证 I2C 通信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准确、稳定地传输数据。无论是主机向从机发送数据,还是主机从从机读取数据,在 SCL 高电平期间对稳定的 SDA 数据进行采样,都是确保 I2C 通信可靠性的关键环节。理解这一点,对于深入掌握 I2C 通信原理以及进行相关的电路设计和调试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大模型展现出了强大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然而,要让这些模型真正在实际场景中发挥作用,与外部丰富的工具及数据源顺畅交互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

关键字: 人工智能 大模型 协议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往往认为更多的训练、更复杂的数据能让 AI 变得更加智能。然而,近期一些研究却揭示了令人意外的现象:对小型 AI 语言模型进行数学训练时,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其表现急剧下降,甚至出现 “变笨”...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数据 模型

在智能汽车飞速发展的当下,汽车内各种电气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愈发频繁和复杂。车载以太网作为连接这些设备的关键物理网络,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它基于传统以太网协议,对物理接口电气特性进行了改造,并依据车载网络需求制定了新标...

关键字: 以太网 车载网络 协议

在AI数据产业中,数据精准度=验收合格数量/全部数量,这意味极高的精准度不仅要满足一些客观标准,还需要与AI项目方的需求深度契合,通过基于需求的验收过程。

关键字: AI 数据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到视频通话、在线购物,每一项网络活动的背后都离不开一套复杂而精妙的协议体系 ——TCP/IP 协议族。作为支撑现代互联网运行的基...

关键字: 协议 互联网 TCP/IP 协议

基于使用困难报告系统(SDRS)对钻石DA20飞机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 。基于SDRS系统收集到的数据 , 结合故障分类方法 ,对钻石DA20飞机的不同故障进行研究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有利于提高钻石DA20飞机机队...

关键字: SDRS DA20飞机 故障 数据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如同流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血液,驱动着各个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而在嵌入式视觉领域,高速数据传输正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它不仅是实现实时、精准视觉感知的基础,更是开启未来智能应用无限可能的钥匙。

关键字: 数据 视觉 传输

串口:串口是一个泛称,UART、TTL、RS232、RS485都遵循类似的通信时序协议,因此都被通称为串口。串口通讯应用是工控人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几乎在每一个项目中都会用到,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比较一下它们究竟有何区别。

关键字: 串口 协议

在如今数字化的时代,SD 卡作为一种常见的存储设备,承载着我们大量珍贵的记忆和重要的资料,如精彩的照片、珍贵的视频以及关键的文档等。然而,令人头疼的是,SD 卡数据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可能是由于误删除、格式化、病毒感染、...

关键字: 内存卡 数据

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被无处不在的数据及高耗电应用所驱动的信息计算世界中,使得电源管理成为了不同系统、网络和软件所面临多方面挑战中的不可忽视的一环。

关键字: 数据 高耗电 电源管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