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分享
[导读]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应用需要处理海量的网络请求,百万并发场景已不再罕见。例如,大型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社交媒体的高峰流量时段等,都对服务器的网络处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传统的同步I/O模型在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并发请求时,往往会因为线程阻塞、频繁的数据拷贝等问题导致性能瓶颈。io_uring异步I/O和零拷贝技术作为两种有效的网络优化手段,能够显著提升服务器在百万并发场景下的性能和吞吐量。


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应用需要处理海量的网络请求,百万并发场景已不再罕见。例如,大型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社交媒体的高峰流量时段等,都对服务器的网络处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传统的同步I/O模型在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并发请求时,往往会因为线程阻塞、频繁的数据拷贝等问题导致性能瓶颈。io_uring异步I/O和零拷贝技术作为两种有效的网络优化手段,能够显著提升服务器在百万并发场景下的性能和吞吐量。


io_uring异步I/O技术

io_uring原理

io_uring是Linux内核提供的一种高性能异步I/O框架,它通过两个环形缓冲区(提交队列和完成队列)来实现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的高效通信。用户空间程序将I/O请求提交到提交队列,内核在处理完这些请求后,将结果放入完成队列,用户空间程序通过轮询或中断的方式获取完成结果。与传统的异步I/O接口(如epoll、aio等)相比,io_uring具有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吞吐量和更好的可扩展性。


代码示例:使用io_uring实现异步文件读取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uio.h>

#include <liburing.h>


#define BUF_SIZE 4096

#define FILE_PATH "testfile.txt"


int main() {

   struct io_uring ring;

   char buf[BUF_SIZE];

   int fd;

   struct io_uring_sqe *sqe;

   struct io_uring_cqe *cqe;

   int ret;


   // 初始化io_uring

   ret = io_uring_queue_init(32, &ring, 0);

   if (ret < 0) {

       perror("io_uring_queue_init");

       exit(EXIT_FAILURE);

   }


   // 打开文件

   fd = open(FILE_PATH, O_RDONLY);

   if (fd < 0) {

       perror("open");

       exit(EXIT_FAILURE);

   }


   // 提交异步读取请求

   sqe = io_uring_get_sqe(&ring);

   io_uring_prep_read(sqe, fd, buf, BUF_SIZE, 0);

   io_uring_sqe_set_data(sqe, NULL);


   // 提交队列

   io_uring_submit(&ring);


   // 等待请求完成

   ret = io_uring_wait_cqe(&ring, &cqe);

   if (ret < 0) {

       perror("io_uring_wait_cqe");

       exit(EXIT_FAILURE);

   }


   // 处理完成结果

   if (cqe->res < 0) {

       fprintf(stderr, "read failed: %s\n", strerror(-cqe->res));

   } else {

       printf("Read %d bytes\n", cqe->res);

   }


   // 清理

   io_uring_cqe_seen(&ring, cqe);

   close(fd);

   io_uring_queue_exit(&ring);


   return 0;

}

代码解析

上述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io_uring进行异步文件读取。首先,初始化io_uring队列,然后打开文件并提交异步读取请求。通过io_uring_wait_cqe函数等待请求完成,并处理完成结果。在百万并发场景下,io_uring可以同时处理大量的异步I/O请求,避免了线程阻塞,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零拷贝技术

零拷贝原理

零拷贝技术是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减少或避免数据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的拷贝次数。传统的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需要从用户空间拷贝到内核空间,再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网络设备,这会导致大量的CPU开销和内存带宽占用。零拷贝技术通过直接在内核空间中处理数据,或者使用共享内存等方式,减少了数据拷贝的次数,从而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


代码示例:使用sendfile实现零拷贝文件传输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endfile.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define FILE_PATH "testfile.txt"

#define PORT 8080


int main() {

   int server_fd, new_socket;

   struct sockaddr_in address;

   int opt = 1;

   int addrlen = sizeof(address);

   int fd;

   off_t offset = 0;

   struct stat stat_buf;


   // 创建socket

   if ((server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0) {

       perror("socket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设置socket选项

   if (setsockopt(server_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 SO_REUSEPORT, &opt, sizeof(opt))) {

       perror("setsockopt");

       exit(EXIT_FAILURE);

   }


   address.sin_family = AF_INET;

   address.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address.sin_port = htons(PORT);


   // 绑定socket

   if (bind(server_fd,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izeof(address)) < 0) {

       perror("bind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 监听socket

   if (listen(server_fd, 3) < 0) {

       perror("listen");

       exit(EXIT_FAILURE);

   }


   // 接受客户端连接

   if ((new_socket = accept(server_fd,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ocklen_t*)&addrlen)) < 0) {

       perror("accept");

       exit(EXIT_FAILURE);

   }


   // 打开文件

   fd = open(FILE_PATH, O_RDONLY);

   if (fd < 0) {

       perror("open");

       exit(EXIT_FAILURE);

   }


   // 获取文件大小

   if (fstat(fd, &stat_buf) < 0) {

       perror("fstat");

       exit(EXIT_FAILURE);

   }


   // 使用sendfile实现零拷贝传输

   if (sendfile(new_socket, fd, &offset, stat_buf.st_size) < 0) {

       perror("sendfile");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File sent successfully\n");


   // 关闭socket和文件

   close(new_socket);

   close(server_fd);

   close(fd);


   return 0;

}

代码解析

这段代码使用sendfile函数实现了零拷贝文件传输。服务器创建socket并监听客户端连接,当有客户端连接时,打开文件并使用sendfile将文件内容直接从内核空间发送到客户端socket,避免了数据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的拷贝,提高了文件传输的效率。


综合应用与性能提升

在百万并发场景下,可以将io_uring异步I/O和零拷贝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在处理网络请求时,使用io_uring异步接收客户端请求,然后使用零拷贝技术快速读取和发送文件数据。这种组合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两种技术的优势,显著提升服务器的网络处理能力和吞吐量。


通过合理应用io_uring异步I/O和零拷贝技术,服务器可以更好地应对百万并发场景下的网络挑战,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稳定的服务。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云计算和5G时代,单机百万级并发连接已成为常态。传统Linux网络栈的同步I/O模型逐渐成为性能瓶颈。本文通过Nginx实测数据,揭示如何结合io_uring异步I/O与零拷贝技术实现40%吞吐量提升,并提供可落地的配...

关键字: 云计算 百万级并发网络 异步I/O 零拷贝

摘 要:介绍了Windows最复杂的内核对象IOCP (I/O Completion Port输入/输出完成端口)的基本原理。利用完成端 口机制,应用程序能够为数百上千的用户服务。文章通过完成端口对象指定一定数量的线程,...

关键字: 完成端口 异步I/O 线程池 应用程序

摘 要 :文中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对物联网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且将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部分发展新思路,对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相关展望。

关键字: 物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 新兴发展 网络优化 信息化时代 互联网

本则实操演示视频中,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高级硬件应用工程师Jason Hou介绍了Zigbee 3.0网络优化的一些方法和建议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搭建稳定的Zigbee3.0网络。...

关键字: Silicon Labs 网络优化

5G、千兆光网的到来,极大地开拓了运营商的业务边界,促进了全社会的数智化发展。但面对网络规模和复杂性的与日俱增、承载流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新技术部署、场景多样化等带来的新挑战,运营商的“规、建、维、优”能力亟需提升。

关键字: 华为 花瓣测速 网络优化

  TD-SCDMA 是我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和电信的CDMA2000、联通的WCDMA 相比,移动的TD-SCDMA在三个3G 标准里是起步比较晚的一个,TD-SCDMA 的优势就是获得政

关键字: TD-SCDMA 网络优化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日在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座谈会上做了一次内部演讲,首次系统谈到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   文章提到,任正非主要谈到了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华为的人工智能服务方向,二

关键字: 人工智能 任正非 华为 网络优化

中国移动表示,近日关注到网上关于运营商降低4G网络速率的传闻,特声明如下: 中国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要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从未

关键字: 中国移动 网络优化 4G网络 GBPS

三大运营商“携号转网”试运行悄然启动,不少用户已开始行动。 11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前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上海的三家可办理“携号转网”业务的营业厅走访。其中,上海电信泰兴路

关键字: 携号转网 信号 网络优化 中国移动

网络线划小改革以来,河南郑州联通网络优化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针对郊县地形场景复杂、网络投资有限等难题,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盘活了网络资源,满足了用户需求,提高了用户感知,为开拓郊县市场打下了坚

关键字: 联通 4G基站 信号 网络优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