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号精选 > 嵌入式基地

程序运行时的内存分区主要分为BSS段、数据段、代码段、堆、栈。

  • BSS段:Block Started by Symbol,一般是指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BSS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 数据段:data segment,一般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数据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 代码段:code segment/text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执行代码的一块内存区域。这部分区域的大小在程序运行前就已经确定,并且内存区域通常属于只读,某些架构也允许代码段为可写,即允许修改程序。在代码段中,也有可能包含一些 只读的常数变量 ,例如字符串常量等。程序段为程序代码在内存中的映射。一个程序可以在内存中有多个副本。


  • 堆:heap,堆是用于存放进程运行中被动态分配的内存段,它的大小并不固定,可动态扩张或缩减。当进程调用malloc/free等函数分配内存时,新分配的内存就被动态添加到堆上(堆被扩张)/释放的内存从堆中被剔除(堆被缩减)。


  • 栈:stack,栈又称堆栈,存放程序的局部变量(但不包括static声明的变量, static 意味着 在数据段中 存放变量)。除此以外,在函数被调用时,栈用来传递参数和返回值。由于栈的先进先出特点,所以栈特别方便用来保存/恢复调用现场。储动态内存分配,需要程序员手工分配,手工释放。


程序中内存分布图

APUE中的C内存分布图

代码测试


int g1=0, g2=0, g3=0; static int max(int i) { int m1 = 0, m2 , m3 = 0, *p_max; static n1_max = 0, n2_max , n3_max = 0;
 p_max = (int*)malloc(10); printf("打印max程序地址\n"); printf("in max: 0xx\n\n",max); printf("打印max传入参数地址\n"); printf("in max: 0xx\n\n",&i); printf("打印max函数中静态变量地址\n"); printf("0xx\n",&n1_max); ////< 打印各本地变量的内存地址 printf("0xx\n",&n2_max); printf("0xx\n\n",&n3_max); printf("打印max函数中局部变量地址\n"); printf("0xx\n",&m1); ////< 打印各本地变量的内存地址 printf("0xx\n",&m2); printf("0xx\n\n",&m3); printf("打印max函数中malloc分配地址\n"); printf("0xx\n\n",p_max); ////< 打印各本地变量的内存地址 if(i)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atic int s1 = 0, s2, s3 = 0; int v1 = 0, v2, v3 = 0; int *p; 
 p = (int*)malloc(10); printf("打印各全局变量(已初始化)的内存地址\n"); printf("0xx\n",&g1); ////< 打印各全局变量的内存地址 printf("0xx\n",&g2); printf("0xx\n\n",&g3); printf("======================\n"); printf("打印程序初始程序main地址\n"); printf("main: 0xx\n\n", main); printf("打印主参地址\n"); printf("argv: 0xx\n\n",argv); printf("打印各静态变量的内存地址\n"); printf("0xx\n",&s1); ////< 打印各静态变量的内存地址 printf("0xx\n",&s2); printf("0xx\n\n",&s3); printf("打印各局部变量的内存地址\n"); printf("0xx\n",&v1); ////< 打印各本地变量的内存地址 printf("0xx\n",&v2); printf("0xx\n\n",&v3); printf("打印malloc分配的堆地址\n"); printf("malloc: 0xx\n\n",p); printf("======================\n");
 max(v1); printf("======================\n"); printf("打印子函数起始地址\n"); printf("max: 0xx\n\n",max); return 0;
}

控制台输出结果

根据输出结果可以看出,传入的参数,局部变量,都是在栈顶分布,随着子函数的增多而向下增长。函数的调用地址(函数运行代码),全局变量,静态变量都是在分配内存的低部存在,而malloc分配的堆则存在于这些内存之上,并向上生长。


简单说明

左边的是UNIX/LINUX系统的执行文件,右边是对应进程逻辑地址空间的划分情况。


首先是堆栈区(stack),堆栈是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栈的申请是由系统自动分配,如在函数内部申请一个局部变量 int h,同时判别所申请空间是否小于栈的剩余空间,如若小于的话,在堆栈中为其开辟空间,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其次是堆(heap),堆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堆的申请是由程序员自己来操作的,在C中使用malloc函数,而C++中使用new运算符,但是堆的申请过程比较复杂: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以求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此处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下,新申请的内存块的首地址记录本次分配的内存块大小,这样在delete尤其是 delete[]时就能正确的释放内存空间。


接着是全局数据区(静态区) (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另外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程序结束后有系统释放。


最后是程序代码区,放着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内存分布对应关系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