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精准挖角”谷歌AI团队24名核心成员 AI人才战争进入白热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微软 AI 主管穆斯塔法・苏莱曼从老东家 DeepMind 挖走第 24 名核心员工时,硅谷的 AI 人才战争已升级为 “精准斩首” 行动。
这位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自今年 3 月加入微软后,通过一场价值 6.5 亿美元的 “人才并购” 开启布局,如今更将目标锁定昔日搭档领导的团队,掀起科技巨头间的人才掠夺狂潮。
定向 “掏心”:从 Gemini 团队到医疗核心
苏莱曼的挖角策略极具针对性,最新加入微软的阿马尔・苏布拉马尼亚,正是谷歌 Gemini 聊天机器人前工程负责人。
过去六个月,至少 24 名 DeepMind 员工转投微软,包括工程主管索纳尔・古普塔、产品经理蒂姆・弗兰克等核心成员。这不仅为微软带来成熟技术团队——组建速度远超从零开始,更直接扰乱谷歌研发路线,形成 “抢人 + 扰敌” 的双重攻势。
早在去年年底,苏莱曼就挖走多米尼克・金等专家组建 AI 医疗部门,其开发的诊断系统成功率据称是人类医生的四倍。而谷歌 CEO 哈萨比斯作为 AI 医疗先驱(曾因破解蛋白质密码获诺贝尔化学奖),正面临核心团队被 “釜底抽薪” 的危机。
全行业 “抢人混战”:算力成终极筹码
微软的激进只是缩影。Meta 近期更以 “要么收购、要么挖人” 应对内部危机,一周内挖走 8 名 OpenAI 研究员,聘请苹果 AI 高管庞若鸣,向 Scale AI 投资 150 亿美元组建 “超级智能” 团队。
Meta CEO 扎克伯格直言,顶尖人才 “要 GPU 不要头衔”,海量算力集群已成最硬招聘筹码。据报道,有研究员因 Meta 的 1 万块 H100 芯片资源拒绝其他 offer。
这场混战背后是残酷现实。谷歌 Gemini 月活 4 亿落后 ChatGPT 的 6 亿,被迫重组 AI 业务;OpenAI 因 Meta 挖人仓促 “重新调整薪酬”;苹果因否决开源计划导致人才流向 Meta。而普通员工却面临寒冬,比如微软近期裁减 9100 人,资本正从基础岗位流向 AI 精英,形成 “高薪专家与裁员潮并存” 的行业悖论。
一言以蔽之,从苏莱曼的 “老友精准打击” 到 Meta 的 “算力军备竞赛”,AI 人才战争已超越薪酬比拼,演变为资源、战略与信任的全面博弈。当顶尖团队成批流动,科技巨头的研发版图正被重新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