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 当今的许多高速运算放大器都具有片上输入保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保护对用户是透明的;但在某些应用中,这种保护可能是电路的致命弱点。本文讨论输入保护需求、实现及其潜在的缺点。本文还给出利用具有输入保护功

 当今的许多高速运算放大器都具有片上输入保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保护对用户是透明的;但在某些应用中,这种保护可能是电路的致命弱点。本文讨论输入保护需求、实现及其潜在的缺点。本文还给出利用具有输入保护功能放大器的替代方案与电路方案。

高速运算放大器的输入保护有多种形式,其中共模过压保护、静电放电 (ESD)保护、输入差分对保护是一些常见的保护。共模过压保护主要限制输入电压,使之符合放大器的安全工作电压范围;静电放电保护二极管是放大器避免静电、静电感应以及其他静电放电事件的影响。这些片上二极管都与放大器输入、输出以及电源轨相连,这就起到保护放大器的作用,因为静电放电电流流经电源与旁路电容器,而不是通过敏感的有源电路。

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压的突然变化可以使输出差分对的偏置反向, 带来潜在的缺陷导致延迟,增加输入偏置电流,并增加偏移电压。通过限制基射结电压,可以保护差分输入级免受损害。在某些较高速的硅过程中,基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EBO)可以低至2~3 V。击穿电压与过程速度(process speed)成反比,因此,过程越快,击穿电压越低。为了可靠运行,必须避免差分对基射结偏置的反向。

作为电压跟随器配置时,放大器最容易受到输入级损害。实际(非理想的)放大器输出不能对输入端的变化瞬间做出相应。输出不能跟踪输入意味着差分对基射结可能受到具有潜在危害的反向偏置过压条件的影响。图1给出这个原理。放大器的输入与具有±3V输出电压范围的脉冲发生器相连。为了便于讨论,假设脉冲发生器的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都比放大器的传播延迟小得多。当脉冲发生器从–3 V转换为+3 V时,放大器输入非常迅速改变,而输出变化则不这么迅速,在晶体管Q2产生5.3 V 反向偏置。由于晶体管额定击穿电压为2~3 V,因此需要输入保护。

图1. 放大器输入电压的迅速转换将给晶体管Q2带来具有潜在危害的反向偏置

这个保护非常简单,只要在放大器输入端增加一对背对背二极管(D1与D2)即可,如图2所示。由于有了二极管D1与D2,Q1与Q2的电压摆动就局限在±0.8V,远低于基极-发射极击穿电压。过程速度越低,击穿电压越高,因此为了提高阈值电压,可以增加更多的串联二极管。例如,如果某个过程的击穿电压是4 V,利用3个串联二极管可能使阈值降低为2.1 V。对于速度非常低的过程,反向击穿电压将足够高,从而可以省却输入保护。为什么不使用一串独立的二极管呢?输入保护的一个缺点是二极管限制了输入电压,因此影响给转换速率带来不利影响。高速工作时不希望这种特性。

图2. 背对背二极管通过限制电压摆动而保护晶体管Q2

在大多数情况下,输入保护利大于弊。不过,在极少数情况下,输入保护可能带来不希望的结果。例如,考虑一个断电但有信号输入的放大器。信号振幅在数百毫伏以内时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如果信号振幅大于400 mV,就可能遇到问题。由于输入信号较大,输入保护二极管(D1与D2)将成为正向偏压的。输入和输出之间通过到负载的反馈电阻器形成信号路径,如图3所示。信号大小取决于输入信号的振幅与频率。

图3. 断电时运算放大器中的输入保护二极管可能将输入信号耦合到输出端

利用增益为+1的AD8021可以说明这一原理。如同前面的介绍,在AD8021放大器输入之间包含两个内置背对背二极管。图4给出测试电路。为了进行测试,在输入端加入200 mVpp(–10 dBm)与2 Vpp (+10 dBm)信号。信号从300 kHz到100 MHz之间变化。图5给出截止状态隔离度(off isolation)结果。在10 MHz时,200 mV信号的截止状态隔离度大约是–50 dB。对于2-Vpp信号,保护二极管完全开通。输入信号的大部分被反馈至输出,截止状态隔离度仅为–29 dB。在要求高级别截止状态隔离度的雷达探测等多路复用中,这将非常有害。

图4. 截止状态隔离度测试电路

图5. 具有+10 dBm与-10 dBm输入信号的AD8021截止状态隔离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尽量选择具有较高差分电压额定值的放大器。遗憾的是,放大器的选择可能还会考虑其他诸多参数(但差分输入保护不是其中的参数)。放大器数据表中绝对最大额定值的选择通常表明其最大差分输入电压。如果性能指标小于±Vs,则提供某些内置输入保护。电压越低,电路表现出截止状态隔离度的可能就越大。

对AD8038高速放大器反复进行截至状态隔离度测试,其差分电压额定值为±4 V,是AD8021的5倍。输入电压额定值越大,意味着需要较大的信号使输入保护二极管正向偏置。从图6可以看出:在10 MHz工作时,对于放大器输入端2-Vpp信号,AD8038的截至状态隔离度为–57 dB,比AD8021的截至状态隔离度高28dB。

图6. +10 dBm输入信号时AD8021与AD8038的截止状态隔离度

如果指定放大器具有较低的差分输入电压额定值,在不同配置中应用它可能有所帮助。电压跟随器具有最高的馈串。一个较好的方案是在具有增益的非反相配置中使用放大器。反馈电阻器构成具有负载的除法器,它对输出端的馈串信号进行衰减。反馈阻值越高,衰减结果就越明显。不过,不要将反馈电阻器增加得太多,因为这可能增加噪声与偏移电压,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降低稳定性。图7对输入为2-Vpp、增益分别为+1与+2时,AD8021放大器截至状态隔离度进行了比较。从图7中可以看出,增益为+2配置时,截至状态隔离度比电压跟踪器配置时高6dB。

图7. 增益为+1与+2时AD8021的截止状态隔离度

更戏剧性的方法是在放大器输出端采用模拟开关,如ADG701。ADG701能够完全隔离放大器输出与负载,确保10 MHz时截止状态隔离度大约在–55 dB,相当于200 mVpp输入信号AD8021的截止状态隔离度。当设计需要具有关键交流参数、但不具有足够的差分输入电压额定值的放大器时,增加开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大多数情况下,包含内置输入保护的放大器没有使用问题。然而,在少数情况下,输入保护可能确实带来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检查最大差分输入电压指标。如果其值较低,考虑利用具有较高最大差分输入电压额定值的放大器、改变电路拓扑结构或者增加开关。这些方案都可以降低馈串量,并提高截止状态隔离度。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801),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重组抗白介素23p19亚基(IL-23p19)抗体...

关键字: SI PGA 信号 IO

为PCB设计降低电磁干扰(EMI)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灵活地使用运算放大器(OP Amp)。遗憾的是,在许多应用中,运算放大器用于降低EMI的这个作用通常被忽略了。

关键字: PCB设计 放大器 PCB

D类放大器以其超高的效率吸引着广大设计工程师的青睐,从而在电池供电的各种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字: D类放大器 放大器 电子设备

电磁干扰 (EMI) 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否是工程师。电子解决方案的普及是一件好事,因为电子设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安全和健康

关键字: 放大器 EMI 抑制 电磁干扰

跨阻抗放大器(TIA) 最常使用运算放大器(op amps) 构建。而且,越来越多的(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模数转换器(ADC) 是全差分系统,需要具有单端差分机制。

关键字: 放大器 TIA 电路 跨阻抗

在电子器件行业里,经常需要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焊接,作业前需要对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进行判断,才能完成焊接工序,下面几种简便的方法可以分辨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正负极 二极管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光伏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伏板作为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而在光伏板中,接线二极管作为防止电流反灌、消除电弧、防止过电...

关键字: 光伏板接线 二极管

二极管,这个在电子领域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元件,实则拥有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在电路控制、能量转换,还是在信号处理和保护电路中,二极管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二极管在科技领域中的多种作用,并解析其背后的工作原理和...

关键字: 二极管 电路控制

为增进大家对二极管的认识,本文将对续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以及二极管在工业产品中的应用予以介绍。

关键字: 二极管 指数 续流二极管

通过本文,您将了解到二极管反接是否有电压以及二极管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关键字: 二极管 指数 稳压电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