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 只看帖不发帖是不好的,我也来发发帖子吧,写的不好谅解啊。前两个月在公司做了一个低功耗项目,现在功耗最低10uA不到,平均功耗40uA左右,算是达标了。因为是公司产品,就不方便贴代码、原理图了,该产

只看帖不发帖是不好的,我也来发发帖子吧,写的不好谅解啊。
前两个月在公司做了一个低功耗项目,现在功耗最低10uA不到,平均功耗40uA左右,算是达标了。因为是公司产品,就不方便贴代码、原理图了,该产品是一个小模块,可以方便的嵌入到各种系统里面。跟原子哥他们卖的NRF2401类似,是一个读卡器。
做这个项目中间也请了技术支持,因为外围电路芯片的功耗一直降不下来,经过与对方的反复交流,对方提供了低功耗的测试结果、硬件方案、软件方案,经过修改测试,最终成为我们的产品,功耗比较满意。
硬件方案选择的是STM32,外加某公司的读卡芯片。前期完成了读卡等功能的开发,最后一项开发内容是最艰巨也是最困难的---低功耗。在开发过程中,从硬件设计上不断裁剪元器件,软件上不断精简代码,功耗最低都保持在3-4mA。

电路设计上,只用到了一个LED、串口1、一个模拟SPI、一个中断线、一个读卡芯片RESET线,硬件上就只剩下这么点东西了,这个时候我采用的是待机模式,使用的是读卡芯片的中断接PA0唤醒STM32,在此之前要先使得读卡芯片进入低功耗、然后STM32进入低功耗,这一步完成了,貌似没什么问题,功耗确实从几十mA骤降到3mA左右,开始还挺满意的,但是测试厂商提供的样板,功耗却只有几十uA,有点郁闷了。为什么会这样?反复查看硬件、程序,都找不出原因,而且这个时候的工作效果很烂,根本就不能唤醒,所以我就怀疑是读卡芯片一端低功耗有问题,因为我将PA0脚直接短接VCC,这样就可以产生一个边沿触发STM32唤醒了,但是用读卡芯片无法唤醒,所以我怀疑是读卡芯片的RESET脚电平不对,经检查,确实是因为RESET脚加了上拉电阻,读卡芯片是高电平复位,在STM32进入待机后,管脚全都浮空了,导致RESET被拉高,一直在复位;我去掉上拉电阻,觉得很有希望解决问题了,但是测试结果是:有时候能唤醒,有时候不能,我仔细一想难道是因为STM32待机后管脚电平不确定,导致读卡芯片RESET脚电平不定,而工作不正常,看样子只有换用其他方案了。后面确实验证了我的想法,使用STOP模式后,唤醒问题引刃而解。
就在关键时刻,芯片原厂火种送炭,送来急需的技术支持资料,一个包含低功耗源代码,赶紧拿过来测试,先研读下代码,使用的是STOP模式,而不是待机模式,使用的是任意外部中断唤醒,功耗低制40uA,这个时候就相当激动啊,赶快下载测试啊,结果功耗确实降了,但还是有1mA,更人家一比多了几十倍啊。。。
我第一反应是硬件不对,经过测试修改,首先找到第一个原因,读卡芯片RESET管脚上拉电阻又给焊上去了...,拆掉后功耗骤降到几百uA,还是不行。。 测试过程中,为了去掉LDO的干扰,整板采用3.3V供电,但是后面经过测试,LDO的功耗其实也只有5uA不到,这LDO功耗值得赞一个;虽然结果还是没达到预期,但是看到了希望,胜利就在眼前啊。
为此我反复看了技术支持提供的程序,发现他们的STM32的所有管脚都的设置都有所考究:(因为公司保密原则,代码中删除掉了关于该读卡芯片的前缀信息等)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 GPIOA Periph clock enable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 GPIOB Periph clock enable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B, ENABLE);
/* GPIOC Periph clock enable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C, ENABL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PWR, ENABL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 ENABLE);
//####################################################
//USART1 Port Set
//TXD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9;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RXD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0;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RST output pushpull mod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TRST;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GPIO_Init(PORT1, &GPIO_InitStructure);
//IRQ input pull-up mod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TIRQ;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
GPIO_Init(PORT1, &GPIO_InitStructure);
//MISO input pull-up mod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MISO;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
GPIO_Init(PORT2, &GPIO_InitStructure);
//NSS,SCK,MOSI output pushpull mod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NSS|SCK|MOSI);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GPIO_Init(PORT2, &GPIO_InitStructure);
//############################################################################
//TEST Port set
//TESTO input pushpull mod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TESTO;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
GPIO_Init(TEST_PORT, &GPIO_InitStructure);
//############################################################################
//TEST Port set
//TESTI output pushpull mod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TESTI;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GPIO_Init(TEST_PORT, &GPIO_InitStructure);
//############################################################################
//LED Port Set
//LED output pushpull mod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LED;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GPIO_Init(LED_PORT, &GPIO_InitStructure);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GPIO_Pin_1|GPIO_Pin_2|GPIO_Pin_3|GPIO_Pin_8|GPIO_Pin_11|GPIO_Pin_12|GPIO_Pin_1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D;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GPIO_Pin_1|GPIO_Pin_2|GPIO_Pin_4|GPIO_Pin_5|GPIO_Pin_6|GPIO_Pin_7|GPIO_Pin_8|GPIO_Pin_9|GPIO_Pin_10);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D;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3|GPIO_Pin_14|GPIO_Pin_1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D;
GPIO_Init(GPIOC, &GPIO_InitStructure);
首先,想MOSI、SCK、CS、LED、RST这些管脚应该设置为推挽输出,TXD设置为复用输出,而IRQ、RXD、MISO设置浮空输入,什么都没接的管脚全都设置为下拉输入,而TESTI、TESO我一直不解是什么东东,开始就没管,而开始的时候MISO我也没怎么注意,设置成上拉输入(而不是浮空输入),反正大部分按照厂家提供的参考,我并没有照搬,测试效果一样,但功耗确是还有80-90uA,期间我找了好久没找到原因,给技术支持一看,原来是因为MISO没有设置成浮空输入,我是设置成了上拉输入,上拉电阻一直在消耗大约40uA的电流。。。 好吧,这是自己不够细心导致的,以后做低功耗的项目管脚配置是个大问题,不能再这么马虎了!!! 我将MISO设置成浮空输入之后,最低功耗还是有40+,离10uA的最低功耗还有段距离,到底是为什么呢?最后我发现

,该读卡芯片有个TESTIN/TESTOUT管脚,是用来测试用的,出厂后也就用不上了,我也一直以为这两个脚确实没什么用,就没接;可是我发现厂家提供的样板居然接了这两个脚,但是厂商也没说这两个脚接或不接会影响功耗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我把TESTIN/TESTOUT两个管脚接到单片机上进行相应的配置,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功耗居然真的、真的降到10uA了。。。。。。。。。。。 此处省略n个字
这时候真的很激动,真的很想骂人啊,坑爹的厂家,为什么不给提示说这两个脚不接单片机会消耗电流呢?(也许是文档里面提到了,但是几百页的文档,还是全英文的,一堆堆的文字,我再看一遍,确实没有提到这两个管脚会有漏电流。)
项目就这样完工了,中间最重要的是技术支持的强力支持,不然项目不能完工了,这个项目低功耗STM32方面难度不高,主要是读卡芯片上面的低功耗调试起来问题很多,还是人家原厂的出马才解决了问题,因为众多原因,不能公布该芯片的资料,包括该芯片怎么进入低功耗也无法公开,所以抱歉~~。
关于STM32进入低功耗,我简单的总结了一下:
1.管脚设置,这个很关键,还是跟你电路有关系,外加上拉、下拉电阻切记不能随便加
2.STM32的systick clock、DMA、TIM什么的,能关就全都关掉,STM32低功耗很简单,关键是外围电路功耗是关键
3.选择一个低功耗的LDO,这个项目用到的LDO功耗就很不错,静态功耗10uA都不到。
4.确定STM32设置没问题,进入低功耗有好几种情况可以选择(睡眠、停机、待机),我还是推荐选择STOP模式,这个我觉的比较好是因为可以任意外部中断都可以唤醒,而且管脚可以保留之前的设置,进入停机模式的代码使用库函数自带的,就一句: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新竹2025年9月9日 /美通社/ -- 全球客制化存储芯片解决方案设计公司爱普科技今日宣布,其新一代PSRAM—ApSRAMTM (Attached-pSRAM)已通过客户平台验证,预计将于年底开始量产。ApSRAMT...

关键字: PSRAM 低功耗 存储芯片 MT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作为现代汽车安全的核心组件,通过实时监测胎压与温度数据,构建起全天候的轮胎健康监护网络。其算法设计需兼顾低功耗运行与高精度异常识别,尤其在直接式TPMS中,传感器需在纽扣电池供电下持续工作5年...

关键字: TPMS 低功耗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无线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对电源的稳定性与能效提出严苛要求。尤其在采用Zigbee协议的场景中,低功耗待机与智能唤醒机制成为延长设备续航、保障网络可靠性的核心设计要素。本文从电源架构设计、Zigbee模块...

关键字: Zigbee 低功耗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心脏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传统的心电图检测往往需要在医院进行,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难以实现日常的实时监测。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

关键字: 心电监测仪 低功耗 利器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便携式设备、物联网(IoT)设备以及高性能芯片的不断发展,对电源稳压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因其能够在...

关键字: 低功耗 低压差 LDO

在当今数字化医疗与健康监测蓬勃发展的时代,生物电测量技术作为洞察人体生理状态的关键手段,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常规的心电图(ECG)检测心脏电活动,到脑电图(EEG)捕捉大脑神经元的信号,生物电信号蕴含着丰富的人体生...

关键字: 脑电图 低功耗 前端芯片

在物联网设备与可穿戴产品向长续航、微型化演进的趋势下,STM32微控制器的超低功耗设计已成为决定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通过深度优化STOP模式、RTC唤醒机制及电源管理策略,工程师可将系统待机电流从毫安级压缩至纳安级,使...

关键字: STM32 低功耗

正确理解技术详情数据表中指定的精度,明确测量需求以及避免使用需要在多个量程之间切换的仪器是关键因素。牢记这些要点将有助于您为开发项目选择合适的工具,并在测量过程中避免潜在问题,从而实现设备低功耗。

关键字: 物联网 电流精度 低功耗 测量仪表

在全球倡导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延时继电器作为电气控制领域的关键元件,其发展方向正朝着低功耗设计与环保材料应用转变。这一转变不仅顺应了环保潮流,也为延时继电器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字: 延时继电器 低功耗

随着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需求日益增长。STM32单片机作为一款性能卓越、功能丰富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然而,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时,如何降低其功耗成为了设计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关键字: STM32 低功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