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I2C总线接口器件在视频处理、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另外,通用的I2C总线接口器件,如带I2C总线的RAM,ROM,A/D,D/A,LCD驱动器等,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计算机及自动控制系统中。随着I2C接口器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8051系列单片机与他之间的通信越来越频繁。

1 前 言

I2C总线接口器件在视频处理、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另外,通用的I2C总线接口器件,如带I2C总线的RAM,ROM,A/D,D/A,LCD驱动器等,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计算机及自动控制系统中。随着I2C接口器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8051系列单片机与他之间的通信越来越频繁。

8051系列单片机与I2C总线接口器件通信时,8051的通用口与I2C总线器件的SCL,SDA连接。根据I2C 总线数据传输协议,8051必须对其两个通用口进行频繁的置位、清零。根据基于51指令系统编制的汇编程序,传送一位数据,需要9个机器周期,而对于 8051,一个机器周期要耗费6个时钟周期,即用54个时钟周期才能传送一位数据。如此则极大地占用了CPU的工作时间,降低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导致I2C器件的优势难以显现。因此,有必要设计8051与I2C总线的专用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能够对I2C总线上的数据进行自动收发,而CPU只需要通过并口访问该接口电路中的有关寄存器就可以实现与I2C器件的数据交换,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本设计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为工具,用ALTERA公司的 MAXPLUSⅡ软件进行编译仿真,下载芯片为EPM7128SLC84-15。

2 设计目标和要求

为了提高数据传送的速度,设计一个I2C接口电路。8051不直接与I2C器件交换数据,而是通过并口与该I2C接口电路交换数据,I2C总线上的数据传送也通过该I2C接口电路来完成。从而通过CPU的外部存储器读写指令就可实现与I2C器件的数据交换,使对串口的操作用并口的方式来实现。

在I2C接口电路内部有一个控制寄存器CI0和一个数据寄存器CI1,即I2C接口电路占用两个地址。通过写控制寄存器CI0的内容实现对I2C接口电路的编程,读写数据寄存器CI1的内容实现与I2C器件的数据交换。在CI0中的内容定义了8051对I2C器件进行操作的类型(读或写)和I2C器件内地址的字节数等信息,使I2C接口电路能够识别从8051传来的数据是地址还是数据、8051将要发送数据还是接收数据以及数据的长度等。

如果8051要发送数据给I2C器件,则根据I2C总线协议,在数据CI1接收到第一个数据后启动I2C总线,然后将CI1中的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后逐位发出,发出完毕后设置一个标志位,使8051知道可以发送下一个总线后首先写I2C器件内地址,然后进行数据接收,进行串并转换后将接收到的数据装入CI1中,再设置标志位,使8051知道可以读出数据。

根据上述设计要求,I2C接口芯片的引脚如图1所示。其中clk可以使用独立的时钟,使I2C总线的位传送速度远高于8051的位操作,从而可使I2C总线的数据传送接近并口的数据速率;a0是地址信号输入,a0=0时进行CI0写操作,当a0=1时进行CI1读/写操作;bz为标志输出位,bz=0时,8051需要等待,bz=1时8051可以对CI1操作。

I2C接口芯片在系统中的情况如图2所示。这里8051对I2C接口芯片操作使用了查询方式,也可以改用中断方式。

3 并行接口设计的实现

3.1 接口设计的内部结构

该芯片的内部结构图如图3所示。系统由控制寄存器CI0,数据寄存器CI1,并串转换,串并转换,移位寄存器以及I2C控制模块6部分构成。

3.2 方式控制字

8051向控制寄存器CI0写控制字,实现对I2C接口的编程控制。CI0的控制字格式如下所示:

A2,A1,A0位:对与8051相连的I2C器件组的片选(器件地址)。对应不同值时选择不同的器件通信。

R/W:用来控制8051对I2C器件的读写操作。1表示8051对I2C器件读数据;0表示8051对I2C器件写数据。

M1M0:当S=1时的4种工作方式:

①I2C总线未连接,要进行写操作。

②I2C总线未连接,要进行读操作。

③I2C总线已连接,换一个I2C器件或换新地址,要进行写操作。

④I2C总线已连接,换一个I2C器件或换新地址,要进行读操作。

S:工作控制位。当S=0时,关闭I2C总线,其他情况S=1。

DZS:指明8051对I2C器件读写的地址数。具体为:

0:8051对I2C器件内单字节地址读写。

1:8051对I2C器件内双字节地址读写。

3.3 I2C模块对I2C传输协议的实现

根据I2C数据传输协议,时钟为高电平时,数据线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启动I2C数据传输。然后每到来一个时钟脉冲,传送一位串行数据,第8个脉冲到来后,已完成一个字节的传输,第9个脉冲时,发送应答信号。写数据时,I2C器件收到数据,发送应答信号;读数据时,8051收到数据,发送应答信号。数据传送过程中,时钟为高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内容保持不变。数据传送完毕,应答结束后,需要用停止信号停止数据传输,时钟高电平时,数据线由低电平向高电  55平跳变来实现此停止信号。

I2C模块实现I2C数据传输协议。start信号为1时,启动数据传输;write信号为1时,向I2C器件写数据,read信号为1时,向I2C器件读数据。

读写过程中,输出标志位flag、计数器dcnt,控制en的两位矢量,从而控制并串转换寄存器和串并转换寄存器的并入、移位、保持、清零操作。停止信号为1时,结束数据传输。

3.4 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与控制过程

8051向控制寄存器CI0写控制字,实现对I2C接口的编程控制;向数据寄存器CI1写数据,实现对I2C接口的数据传输。

当bz=1时,8051才对数据寄存器读写,而每次读写后接口电路自动将bz置0,在接口电路完成有关操作等待8051的读写时将bz置1。

(1)I2C总线未连接,要进行写操作。8051的操作:

①写控制字W1;②当bz=1时写器件内地址第1字节;③当bz=1时写器件内地址第2字节…;④当bz=1时写第1字节…。

I2C的操作:

当接收到该控制字W1后操作为:①置bz=1,启动I2C总线;②根据控制字中的器件地址发出第1个字节(器件选择、写);③发送器件内地址,置bz=1;④发送数据内容,置bz=1…。

(2)I2C总线未连接,要进行读操作。8051的操作:

①电路写控制字W2;②写器件内地址第1字节; ③当bz=1时写器件内地址第2字节…;④当bz=1时读第1字节…。

I2C的操作:

当接收到该控制字W2后操作为:①置bz=1,启动I2C总线;②根据控制字中的器件地址以出第1个字节(器件选择、写);③发送器件内地址;④关闭I2C总线;⑤启动I2C总线;⑥第2次发送器件选择字节、读;⑦接收数据内容,置bz=1…。

(3)I2C总线已连接,换一个I2C器件或换新地址,要进行写操作。

8051的操作:

①写控制字W5;②当bz=1时写器件内地址第1字节;③当bz=1时写器件内地址第2字节…;④当bz=1时写第1字节…。

I2C的操作:

当接收到该控制字W5后操作为:①置bz=1,关闭I2C总线;②启动I2C总线;③根据控制字中的器件地址发出第1个字节(器件选择、写);④发送器件内地址,置bz=1。

(4)I2C总线已连接,换一个I2C器件或换新地址,要进行读操作。

8051的操作:

①电路写控制字W6;②写器件内地址第1字节; ③当bz=1时写器件内地址第2字节…;④当bz=1时读第1字节…。

I2C的操作:

当接收到该控制字W6后操作为:①置bz=1,关闭I2C总线;②启动I2C总线;③根据控制字中的器件地址发出第1个字节(器件选择、写);④发送器件内地址;⑤关闭I2C总线;⑥启动I2C总线;⑦第2次发送器件选择字节、读;⑧接收数据内容,置bz=1…。

4 结 语

扩展接口芯片设计采用VHDL语言实现,芯片设计的全部程序均通过ALTERA公司的MAXPLUSⅡ软件编译,仿真结果正确。编译、仿真后的VHDL 程序经下载线下载至EPM7128SLC84-15芯片,验证正确。设计的接口时钟要求6 MHz,可直接和单片机接口连接。

扩展后的接口,传送一位数据只需要4个时钟周期。扩展的接口,访问I2C器件的时钟可以自行设定,他们之间的通信不需要等待8051。一旦8051的并行数据送出,该接口可立即用自己设定的速度传送。从而该接口在8051和I2C器件之间通信时,数据的传送可达到并行的速度,这就是本接口扩展设计的最大优点。

由于使用的设计软件是ALTERA公司的MAXPLUSⅡ软件,下载仿真芯片为EPM7128SLC84该芯片延迟时间为15 s,延时时间过长;接口的设计本身对数据传输的时钟也可进一步减少,更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基于以上两点,还需要对本设计进一步优化,以期进一步提高性能与速度。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8位单片机在嵌入式设计领域已经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主流选择。尽管嵌入式系统市场日益复杂,8位单片机依然不断发展,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和系统需求。如今,Microchip推出的8位PIC®和AVR®单片机系列,配备了先进的独立...

关键字: 单片机 嵌入式 CPU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程序烧录是连接软件设计与硬件实现的关键环节。当前主流的单片机烧录技术已形成ICP(在电路编程)、ISP(在系统编程)、IAP(在应用编程)三大技术体系,分别对应开发调试、量产烧录、远程升级等不同场景。...

关键字: 单片机 ISP ICP IAP 嵌入式系统开发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看门狗(Watchdog Timer, WDT)是保障系统可靠性的核心组件,其初始化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系统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本文从硬件架构、软件流程、安全规范三个维度,系统分析看门狗初始化的最佳实践...

关键字: 单片机 看门狗 嵌入式系统

本文中,小编将对单片机予以介绍,如果你想对它的详细情况有所认识,或者想要增进对它的了解程度,不妨请看以下内容哦。

关键字: 单片机 开发板 Keil

随着单片机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医疗、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单片机系统面临着电磁干扰(EMI)日益严重的威胁。电磁兼容性(EMC)包含系统的发射和敏感度两方面的问题。

关键字: 单片机 电磁兼容

以下内容中,小编将对单片机的相关内容进行着重介绍和阐述,希望本文能帮您增进对单片机的了解,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键字: 单片机 复位电路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单片机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关键字: 单片机 异常复位

今天,小编将在这篇文章中为大家带来单片机的有关报道,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对它具备清晰的认识,主要内容如下。

关键字: 单片机 仿真器

单片机将是下述内容的主要介绍对象,通过这篇文章,小编希望大家可以对它的相关情况以及信息有所认识和了解,详细内容如下。

关键字: 单片机 中断 boot

一直以来,单片机都是大家的关注焦点之一。因此针对大家的兴趣点所在,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单片机的相关介绍,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关键字: 单片机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