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刘岩轩
[导读]随着物联网和M2M的兴起,eSIM的应用即将加速...

时机已然成熟?OPTIGA补足eSIM物联网应用最后一块短板

2010 年开始GSMA协会提出了嵌入式SIM卡(eSIM)的可能,此后鲜有有效的推动。2013年才推出第一代规范。直到近些年才陆续出现了一些搭载eSIM的消费设备。

长期以来,运营商出于一些考虑并不倾向于在消费设备中采用eSIM的方案,然而近年来随着物联网、M2M等应用需求的兴起,eSIM已经成为最优解。运营商为了争夺智能边缘的控制权也将相继开始eSIM的布局。

近日笔者受邀参加了英飞凌OPTIGA Connect eSIM解决方案在线媒体交流会,英飞凌科技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大中华区物联网安全产品线区域市场经理刘彤就eSIM的相关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eSIM的优势和市场起势

相比传统实体SIM卡,eSIM的优势明显。1-首先,降低复杂性,为内部组件留出更多空间。全世界最小的eSIM产品来自英飞凌,的尺寸仅为1.29mm×1.27mm。比火柴头还要小。刘彤笑称其掉到地上可能就找不到了。因此eSIM的方案非常符合对空间非常敏感、非常小尺寸设备的设计要求。

时机已然成熟?OPTIGA补足eSIM物联网应用最后一块短板

2-提供更多灵活性。刘彤称,eSIM不再以塑料卡片的形式,而是以一种固体模块的物理形式存在在设备之内。它是直接焊接到设备板子上,这样更加体现一个设计的灵活性。例如一台设备如果要全球进行发售,那只需要发布一个版本即可。不同地区的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运营商网络,直接在设备的软件中进行配置。

3-让物联网设备的供应链管理更加方便。如果要将设备出口到全球不同国家,则要根据国家数量来备齐不同类型的设备。不同的套餐、不同的运营商、不同的设备,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而如果使用了eSIM的解决方案,以上复杂的工作就可以得到大幅的简化。物联网设备的运营商也可以优化自己的配货管理,大幅避免不同地区各种备货不均衡风险。

除了以上优势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针对某些物联网设备而言,eSIM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例如体积极小的智能终端中甚至连nano-SIM也都无法安置;有时候大批量的智能终端设备可能会被部署在非常难以进行卡片更换的远程位置。

其实eSIM可以给消费类电子设备带来的优势早就已经明确,而物联网和M2M对于eSIM的必要需求才是运营商真正开始参与并推动eSIM的直接因素。

时机已然成熟?OPTIGA补足eSIM物联网应用最后一块短板

ABI Research预测:2024年内置eSIM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出货量会达到6.44亿,其中约5亿台智能手机将安装eSIM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的高端看手机都会有这个功能。ABI对于物联网应用的预测是“2024年内置eSIM的物联网设备出货量大概在2.32亿,其中有超过1亿,即大半左右是用在汽车上面的。

根据ABI Research的数据,今年已经有2亿多台搭载了eSIM的智能手机。但是这2亿台里面有多少真的是开通使用了eSIM的服务呢?但对于物联网设备的中eSIM的应用,笔者认为增速将会如ABI Research所预测那样,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长。

化解eSIM实际应用难题

虽然时机已经成熟,但是对于物联网设备厂商而言,如何应用eSIM到自己的产品中,还面临着诸多环节的工作。

首先设备厂商需要选择最佳PPAeSIM芯片,然后进行硬件设计、PCB打板等,然后需要进行内部软件测试,最后需要将设备与RSP平台进行对接。

据刘彤分享,在排量产计划的时候,设备厂商的产品测试计划和整个生态系统对接的测试计划,要非常好地进行契合。但我们知道最后一步与运营商平台的对接并不是物联网设备厂商擅长的领域,在平台对接测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产品计划。

英飞凌推出的OPTIGA Connect一站式eSIM解决方案是一个软硬件的统包,设备厂商可以实现即插即用,免除诸多运营商平台对接的烦恼。

时机已然成熟?OPTIGA补足eSIM物联网应用最后一块短板

英飞凌宣称OPTIGA Connect IoT解决方案可以支持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640多个运营商网络。并不是英飞凌去和640多个运营商进行了平台接入,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工作,英飞凌用了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印度TATA通信有一个叫做MOVE eSIM Hub的平台,这个平台跟很多国家的运营商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英飞凌两年前就已经与TATA开始了合作,已经将自己OPTIGA eSIM芯片与这个平台进行了联通。

时机已然成熟?OPTIGA补足eSIM物联网应用最后一块短板

物联网设备厂商的demo板上电之后,就可以直接得到TATA的初始号码,因此物联网设备厂商加eSIM功能就像以前加物理SIM卡一样简单。

 

 

目前OPTIGA分为两个产品组合,一个面向消费级应用,一个面向物联网级应用;这两个产品组合也分别对应着两个不同的软硬件统包。此外,英飞凌的OPTIGA中也提供了车规级和工业级应用的产品型号,满足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严苛挑战。

时机已然成熟?OPTIGA补足eSIM物联网应用最后一块短板

eSIM应该会成为物联网和M2M的必然需求,而完成了eSIM和运营商平台打通的OPTIGA解决方案,可以说是补足了物联网应用的最后一块短板。面对Time to Market的挑战,物联网设备厂商在加eSIM功能时,OPTIGA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声明:该篇文章为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予转载,侵权必究。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