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力发展5G产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今,全球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5G产业的发展力度,其中就包括日本。前段时间,日本政府盛情邀请全球芯片制造商到日本建厂,并且为其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其实,在5G移动通信网络和基站的全球竞争中,日本并不是领先者。但在今年年初的施政演说中,日本首相***已明确表态,日本将把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作为国家战略,着眼于高速大容量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之后的(6G),助推技术革新。
对于日本在5G领域的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田正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这是日本政府打造超智能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经济安全的保障,扶持日本国内产业的发展,保证日本有5G产业的生产能力。“安倍上台以来一直在力推第四次产业革命,构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促进经济供给端增长,提升经济增长率,摆脱长期以来的经济停滞。5G正好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日本政府一直在关注5G方面的技术创新。”他说道。
3月正式进入5G时代
IHS Markit推出的《5G经济》最新报告显示,到2035年,5G将实现13.2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与其在2017年的预测数字相比增加了1万亿美元。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已部署46个5G商用网络。5G网络正在前所未有地扩大无线通信的价值。
高通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公司在全球4G移动基础设施市场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相比之下,日本则明显落后——富士通(Fujitsu)和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在全球各自的份额都不到1%。日本的5G发展主要由三大电信运营商NTT都科摩(NTT Docomo)、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和软银(Soft Bank)所主导。
今年3月底,日本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宣布推出各自的5G网络服务以及相应的5G网络手机,这意味着日本已正式进入5G时代。
不过,从日本三大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来看,在日本,5G的覆盖范围仍然很窄。比如,软银仅在日本规模较小的7个县推出5G试点服务,但消费者要付出额外的1000日元(约65元人民币)5G附加费,才能够享受到5G网络。软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将5G服务扩展到东京和其他大城市,但该公司预计最早要到2022年3月才能覆盖日本90%的人口。
作为软银的竞争对手,NTT Docomo在日本的29个县率先推出5G服务套餐,价格为每月7650日元(约合493元人民币),数据通信容量上限为100GB。KDDI也在日本15个县的部分地区提供5G品牌的服务,月资费为8480日元,提供无限量上网数据服务。KDDI表示,将在今夏之前为所有47个县的主要城市提供服务,到2021年3月5G基站规模将扩展到1万个,到2022年3月建设2万个5G基站。
6月底,NEC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宣布,双方已就共同开发5G无线网络技术达成资金和业务合作协议,目标是到2030年占据全球移动电话基础设施市场的最大份额。
NEC和富士通还申请了运营“本地5G”服务的许可证,允许市政府和公司在工厂和农田等有限范围内建设网络。富士通3月27日表示,将在神奈川县川崎工厂使用本地5G进行安全监控。该系统将分析安装在房屋内的多个摄像头传输的视频,使用人工智能探测任何可疑活动。
此外,日本政府原本还打算将东京奥运会作为展现日本5G实力的舞台。为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日本政府此前要求把奥运竞技场馆作为5G的重点配备区域。不过,随着奥运会的延期,日本政府的这一计划也随之落空。
零部件占优
在田正看来,作为一个商用5G领域的后来者,日本并非没有优势。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虽然整体处于一个向下走的趋势,但是在零部件、技术方面仍保持着一定的优势。
“因为5G服务涉及到基站建设和终端这两个领域,无论是在基站、芯片、天线,还是在材料方面,日本有一定的零部件优势,”他说道。比如,在能筛选特定频率电波的零部件领域中,日本村田制作所生产的“LC滤波器”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五成左右份额。
此外,最近日本希望通过开放式的服务模式,即由很多家企业共同来完成基站建设,田正认为,日本企业间很擅长协调沟通,“通过合作来降低生产成本,这也是日本方面的优势。”
田正并不否认日本在5G领域发展存在弊端,“比如,整体技术优势不明显,主要是零部件比较有优势。其次,基站以及手机终端的成本也不占优。以手机为例, 3月实现5G商用化以来,日本主要电信运营商推出的几款手机价格折合人民币都要五六千元,所以民众也没有购买的动机。”
此前,日本政府已在2020年度税制改革大纲中明确表示,将为企业在5G技术领域的投资提供税收优惠。日本财务省预计,针对5G网络发展的减税规模约为120亿日元。田正认为,日本政府此举,旨在通过税收方面的优待,抵消成本上的劣势。
至于日本政府对芯片企业赴日投资的邀请,台积电7月20日的最新回应称,目前并没有相关建厂计划,不过不排除未来出现任何安排。田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其实是与日本希望确保经济安全领域的优势是密切相关的。“是否能促成,可能还需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田正说道,“因为日本的人工成本比较高,当然它也有技术优势,但是要落地到日本的某一个地方,关键还要看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应补助措施。目前,已有一些日本县市开始推出招商引资政策,希望吸引诸如基站或者芯片领域的国际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