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子 > 汽车电子技术文库
[导读]传感网领域中国物联网第一个获国际标准     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作为国际标准立项,无疑有利于我国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也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为孤岛。

传感网领域中国物联网第一个获国际标准

     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作为国际标准立项,无疑有利于我国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也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为孤岛。

在经过为期3个月的投票后,日前,我国关于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的标准提案,通过了传感网国际标准工作组的立项,这也是我国在传感网领域立项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未来,此标准出台后将为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开发提供有效支撑。

首个国际标准

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透露,由我国提交给ISO/IECJTC1(ISO/IEC信息技术委员会)的一项关于“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的国际标准提案已通过新工作项目(NP)投票。

该提案由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提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专家共同完成。

事实上,早在2009年9月,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就通过中国国家成员体向ISO/IECJTC1提交了关于传感网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的国际标准提案。2009年12月22日,JTC1秘书处将我国的提案(ISO/IECJTC1N9940)正式提交到JTC1的在线投票系统,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NP投票,截至日期是2010年3月23日。

在此前不久,传感器网络工作组(JTC1WG7)在伦敦召开了其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内容包括:传感器网络的参考架构、智能电网标准等。我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成的工作小组参加了此次会议。由于当时由我国提交的“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国际标准提案尚在投票过程中,且即将揭晓投票结果,因此参会工作小组成员压力十分之大,对此标准投票进展讳莫如深。

3月25日,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得到JTC1WG7秘书处通知,我国此项国际提案通过了JTC1成员国的NP投票,这意味着我国在传感网领域有了第一个自己的国际标准。

未来仍任重道远

据了解,这一项国际标准的立项来之不易,我国传感网专家为此付出诸多努力。

自2007年ISO/IECJTC1成立传感器网络研究组(SGSN)以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先后四次组织国内的专家参加SGSN工作会议,并承办了SGSN的第一次会议。同时,还积极参与了SGSN中《传感器网络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我国提出的传感器网络标准体系和大量技术文献被该技术报告所采纳。

我国在传感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由此确立。此后,我国与研究组内的其他成员国代表积极沟通,共同推动了传感器网络研究组向传感器网络工作组的演进,促使JTC1WG7终在2009年10月的JTC1全会上宣布成立,正式开展传感器网络的标准化工作。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公开场合表示,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形成合力,将国内自主创新研究成果推向国际。邢涛告诉记者,按照国际惯例,从立项到标准出台一般至少需要3年时间,但是国际标准周期很长,需要充分论证,需要JTC1WG7各成员多方推敲,因此最终标准出台可能还需要4到5年时间。

扫清应用开发障碍

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业内对物联网概念众说纷纭,但物联网是应用、而非网络已成大多数专家共识,因此,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作为关键共性技术,其国际标准的立项对产业本身意义深远。

邢涛向记者介绍道,将来物联网在各行业将有着广泛应用,不同行业的应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差异性较大,有的复杂、有的简单,那么各种应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放在一起,就需要有一个规范的平台进行加载。

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标准就是从架构上为此提供一个指导。“在底层提供信息处理支撑,后期行业应用的开发工作将大大减少。”邢涛说。国际标准立项的意义不仅限于此。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未来此标准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极有可能将同步进行,这无疑有利于我国企业打开国际市场,也避免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为孤岛。

对于这一标准是否会涉及到物联网传输层(电信网)的相关内容,邢涛表示,方案虽然针对的是小网(传感网),但其本身并不限于哪一层,因为是通用的框架结构,同样适用于大网(电信网)的数据处理,但小网与大网耦合后的数据处理规范,由于产业化尚远,目前还难以定论。

链接 我国传感网标准进程

目前,我国正开展六项传感网标准和两项传感网行业应用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六项技术标准分别由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标准体系与系统架构项目组、协同信息处理项目组、通信与信息交互项目组、标识项目组、安全项目组和接口项目组负责制定;两项行业标准分别是:机场围界传感器网络防入侵系统技术要求、面向大型建筑节能监控的传感器网络系统技术要求。以上标准,预计两年出台。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儒卓力将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包括更多的办事处设立,更多本地FAE/AE团队搭建,以及更多本土的解决方案等。

关键字: 儒卓力 infineon 汽车

基于Infineon的汽车车体系统双路远程免钥控制设计方案 英飞凌提供了各种车体专用产品和内部电子,如用于电灯和电机控制的保护式电源开关、专用系统基础芯片和简便易用的霍尔传感器解决方案。车体系统的智

关键字: infineon

基于Infineon的电子动力转向装置设计方案 英飞凌拥有10多年从事这一应用的经验,并且提供了全套IC,从转向传感器到微控制器,从桥式驱动器到世界级MOSFET EPS将燃料效率提高了3%,同时

关键字: infineon

基于Infineon的汽油发动机管理设计方案 英飞凌提供各种产品,从微控制器、传感器和收发器到智能功率驱动器。通过整合技术和系统专业知识,英飞凌成了值得信赖的、能够帮助客户在引擎管理和传输领域实现更

关键字: infineon

Infineon的轮胎压监控系统(TPMS)解决方案 系统优势高集成度减少了整个系统的元件数量各种监视功能可以保证实现可靠的测量可以即时使用的预校准压力传感器系统全封装传感器系统能够在恶劣的汽车环境

关键字: infineon

Infineon的汽车车体系统HVAC设计方案 英飞凌提供了各种车体专用产品和内部电子,如用于电灯和电机控制的保护式电源开关、专用系统基础芯片和简便易用的霍尔传感器解决方案。车体系统的智力中心采用了

关键字: infineon

Infineon的燃料泵控制设计方案 系统优势需要时,可以仅全速运转功耗平均降低了40%降低了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延长了使用寿命燃料泵控制方案框图推荐产品 产品 说明

关键字: infineon

Infineon的自动传输-电动机控制设计方案 系统优势全套产品,从稳压器、收发器、传感器和微控制器到智能功率驱动器面向螺线管的集成式恒流阀动器功率IC优化的传感器提供了增强型抗干扰性(如振动)和方

关键字: infineon

Infineon的自动传输-液压控制设计方案 动力系(电流和混合)和传输技术领域的改进可以将CO2排放量降低20%。引擎、传输和混合选项是互斥的,所以将Fleet平均值作为基准。英飞凌的贡献不仅仅是

关键字: infineon

本文介绍了在智能车灯控制系统中功率芯片的应用经验,现今MCU和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车灯控制系统中发展的趋势是用智能功率IC替代传统的继电器和保险丝,有效实现对车灯的过热、过压、短路等故障的保护和诊断;M

关键字: infineon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