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物联网技术》杂志
[导读]摘 要 :为了促进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小麦生产过程中土壤墒情、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结合自主研发的水产物联网测控平台,设计一种基于 STM32 的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监测站。该监测站可实现多种参数的自动采集、处理及传输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监测站可与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无缝对接,工作稳定。

0 引 言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1-2]。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据较高比重。小麦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滥用,水资源不足,气候环境的波动,耕地面积的减少等都会对小麦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3-7]。为促进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土壤墒情、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小麦生产环境现状与变化趋势,并对小麦生产管理策略进行调整,促进小麦生产供给侧改革与转型升级 [8-10]。

为此,本文研发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实现数据查询、展示、管理与分析等功能,其中冬小麦生产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监测站为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提供数据来源。

1 总体架构


冬小麦生产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监测站主要由主控模块、RS 485 数据采集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四部分组成,以完成冬小麦生产现场对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等参数的采集与传输。主控模块(STM32) 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实现对系统的总体控制。RS 485 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多种数据的采集、传输。以太网通信模块实现多参数监测站与平台(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的双向通信。电源模块为各个模块供电,以满足系统对电源的需求。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监测站结构如图 1 所示。

冬小麦生产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监测站设计与实现

2 硬件设计


2.1 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选用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 STM32F103 单片机。STM32F103 单片机基于 ARMv7 架构的 Cortex-M3 内核,外设丰富,功耗较低,且具有丰富的技术文档,方便开发的同时也能满足系统需求。多参数监测站主控模块电路主要涉及 STM32F103 最小系统电路及其 SPI 通信、串口通信功能。主控模块电路如图 2 所示。

2.2 RS 485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RS 485 接口以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参数监测站中各个传感器通过 RS 485 接口与主控模块相连,以获取数据信息。STM32F103 单片机中无 RS 485 通信功能,因此设计如图 3 所示电路,以实现 RS 485 通信功能。

2.3 以太网通信模块设计

以太网通信模块采用 W5500 以太网控制器进行设计。W5500 集成有 TCP/IP 协议栈、10/100 Mbit/s 以太网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用户仅需实现上层应用即可。W5500 通过SPI 接口与 STM32 通信, 支持高达 80 MHz 的速率, 通过HR911105A 集成网络变压器 RJ 45 接头与以太网连接,实现网络通信功能。以太网通信模块电路组成如图 4 所示。

冬小麦生产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监测站设计与实现

冬小麦生产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监测站设计与实现

2.4 电源模块设计

多参数监测站内部使用 5 V,3.3 V 两种电压类型。系统中 STM32 主控模块及 W5500 以太网通信模块为 3.3 V 供电, RS 485 数据采集模块为 5 V 供电。为满足系统对电源的需求, 系统采用 MC34063AD 降压开关型集成稳压电路将 24 V 直流电源调整至 5 V,并通过 REG1117 降压到 3.3 V。电源模块电路如图 5 所示。

3 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包括主控单元与传感器两部分。主控单元采用主动轮询的方式获取传感器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数据重新组包, 通过以太网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至云平台(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传感器部分主要接收并解析主控单元发送的数据上传指令,按照一定的协议组数据包并发送数据。

冬小麦生产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监测站设计与实现

系统通电后主控单元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主要完成系统相关的初始化以及 RS 485,W5500 通信相关的硬件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系统开启定时器中断。定时器中断的目的是在系统休眠一定时间后轮询各传感器以获取相应数据。定时器中断溢出后,主控单元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在中断处理程序中,主控单元分别向各传感器发送读数据指令, 传感器接收到指令后按照 Modbus 协议对数据进行组包,并通过 RS 485 传输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接收到数据后按照Modbus 协议解析数据并按照云平台(大田物联网平台)通信协议组包,通过 W5500 上传数据。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如图 6 所示。

冬小麦生产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监测站设计与实现

4 实验情况

为测试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监测站工作稳定性,将设备安装在德州市德农种业小麦基地进行测试,安装现场如图 7 所示。通过监测站采集多种参数(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等),并通过以太网传输至本文开发的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中,通过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查看、分析数据。

设备部署完成并通电,系统开始运行,在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手机 APP)中查看采集数据及视频信息,手机 APP数据视频监测图如图 8 所示,各监测数据均可正常采集与上传。为测试多参数监测站工作稳定性,待其长时间工作后在平台中查看其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并查看有无异常数据。图 9所示为监测站运行两周采集数据的走势图。由图 9 可知,每天均有数据上传且数据走势平缓,系统工作较为稳定。

冬小麦生产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监测站设计与实现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采集监测站可实时采集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等多种参数,并将其上传至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实现与平台的无缝对接,设备可进行长时间的数据采集上传,稳定性高。

5 结 语

为了促进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小麦生产过程中土壤墒情、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结合自主研发的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 STM32 的土壤墒情与环境信息多参数监测站。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测站可实现多种参数的采集、上传工作,可与大田物联网测控平台无缝对接,且稳定性高。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串口作为单片机开发的一个常用的外设,应用范围非常广。大部分时候,串口需要接收处理的数据长度是不定的。那么怎么才能判断一帧数据是否结束呢,今天就以STM32单片机为例,介绍几种接收不定长数据的方法。

关键字: 单片机 串口 STM32

脉冲宽度调制(PWM) 是一种数字信号,最常用于控制电路。该信号在预定义的时间和速度中设置为高(5v或3.3v)和低(0v)。通常,我们将PWM的高电平称为1,低电平为0。

关键字: STM32 PWM 控制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家居新型产业模式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至今国内智能家居市场投资达到了2396亿元,市场规模占比不断增大,未来十年内家居智能化将实现大规模应用。...

关键字: STM32 嵌入式 人工智能

​GD32作为国产MCU里的佼佼者,产品线也比较丰富,是替代STM32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前段时间有个项目用到GD32的单片机,今天来说说使用的一些体会。

关键字: 国产MCU STM32 单片机

STM32 用户界面设计环境新增屏幕旋转和纹理映射功能,支持性能强大的Neochrom图形加速器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STM32 MCU

意法半导体(ST)发布了STM32Cube.AIversion7.2.0,这是微控制器厂商推出的首款支持超高效深度量化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AI)开发工具。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STM32

2022年是意法半导体STM32家族问世15周年。在全球疫情阻止人们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当下,7月18-22日,意法半导体举办首届暨2022年STM32中国线上技术周,庆祝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创新的十五载。 在这个为期五天的线...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STM32

展示与STM32生态伙伴的十五年创新成就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STM32

摘要:根据四旋翼飞行器工作原理,以STM32控制器为基础,对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分析,可有效调整四旋翼飞行器飞行姿态与飞行位置,实现了控制模块与地面站的有效联系。

关键字: STM32 控制系统 软件设计

摘要:研究一类基于STM32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储存有轨电车车载超级电容的电压/电流数值。首先介绍该数据采集系统中硬件部分的各个功能区域,随后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部分,编写了ADC采集的程序并通过GPRS4G无线通...

关键字: STM32 数据采集系统 寿命预测

《物联网技术》杂志

2510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