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中国网游不如电影受待见?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电影在各个方面完败给中国网游,然而却拥有远超过后者的知名度,远比后者更受社会大众及媒体宠爱,凭什么?
中国电影有多受关注?这么说吧,国内几乎每家媒体上都有娱乐版;一部电影,可以被上升到向国家向执政党献礼的高度;电影演员,可以被包装成人生偶像;影星的鸡毛蒜皮,可以是电视台的头条新闻;甚至就连电影专业招生考试,都可以成为一个社会话题(顺带说一句,他们还有专门的电影学院哦)。此外,政府还有各种扶持政策,比如广电总局每年就要拿出3000万来奖励好剧本。
反观网游,国内有几家报纸出了网游版?现有的网游媒体就那么几家,大都实在惨淡经营。有没有哪款网游被上升到献礼的高度?或许《学雷锋OL》可以勉强一算。至于网游从业人员,没被视作玩物丧志的典型就谢天谢地了,还痴心妄想什么人生偶像。而电视台上如果出现网游的相关新闻,那一定不是什么好事。而网游连个正经本科专业都开不了,遑论什么专门的学院。至于政策扶持……我们还是不要多说了吧。
同属娱乐产业,同属文化产品,中国网游和中国电影,就像同一个家庭里的两个孩子,却有截然不同的待遇。一个备受宠爱,做什么大家喜欢,就算拿火柴头堵了钥匙孔,大人都说:哎呀,这孩子真有探索精神,长大了是做科学家的料——这是电影。而网游则是那个狗都不待见的角色,就算再努力,再有成就,也从来得不到一个好脸色。反倒是一不小心出了什么错,就被人说:看看,就知道你是个不成器的东西,上次考那么好肯定是抄的。
如果说中国网游真的不成器,那也就罢了,活该招人讨厌。然而,相比中国电影,中国网游的表现得不要太优秀。
先来比产值,这年头最能让人服气的就是比钱多了。中国网游2011年产值预计430亿,这还是在受到实名制、防沉迷系统等政策制约下取得的成绩。而中国电影呢?在各种政策扶持以及利好条件下,中国电影又迎来一个丰收年,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预计约130亿。如果要确切数据的话,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破百亿,全产业上下喜气洋洋,欢歌笑语。而中国网游是哪一年超过百亿规模的呢?03年?还是04年?对不起,年代太久远,我都记不清了。
再说个人收入,2011年福布斯公布的明星收入排行榜中,影星类最高的是李连杰,一亿五千万的收入。网游圈收入最高的人是谁?大佬们笑而不语,只有《梦幻西游》的制作人徐宥箴透露说,自己“个人”年收入过亿,而他只是一家二线公司的老总。而论公司,整个中国电影业,也就一家华谊,而中国网游业的上市公司有几家?你一只手数不过来。
再说一个人,韩三平,这个电影圈内的人尊称为韩三爷的人,出道至今30年,所直接创造的票房总值约为30亿。这成绩放在网游圈,充其量也就一表现尚可的产品经理而已,勉强可称资深,连“金牌制作人”这样的名头都不敢打,他还敢称爷?
谈钱太俗气,那我们来谈影响力。网游可以影响人们的语言习惯,“PK”“秒杀”“组队”,这都是网游词汇;网游还可以引发思想碰撞,譬如对“人肉引擎”的反思和争议;网游甚至还可以导演出政治大戏,09年底魔兽停审一事,大家想必都还没有忘记。而《网瘾战争》结尾所号召的举手表态,差点酿成一个群体事件……如何?这网游的影响力,至少不比电影差吧?
有人要说网游负面形象太多,好,那我们就来比烂!比比看是网游圈子更肮脏,还是电影圈子更肮脏……算了,还是不比了,跟电影圈比脏,那不是跟天比高么?
总之就是这样,中国的网游产业一直遭受各种偏见,各种脏水不要钱似的往身上泼。搞得我们这些网游从业者、网游玩家也很抬不起头来,甚至要进行反思和自我批评,看看是不是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但睁眼一看,中国电影这个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家伙,竟然这么光鲜,这么拉风,处处讨好。而网游,贡献了更多的娱乐时间,创造了更多的GDP,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却连一个相对公正的待遇都得不到。
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