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电源
[导读]摘要:设计了一种DC-DC升压型开关电源的低压启动电路,该电路采用两个在不同电源电压范围内工作频率较稳定的振荡器电路,利用电压检测模块进行合理的切换,解决了低输入电压下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并在0.5μm

摘要:设计了一种DC-DC升压型开关电源低压启动电路,该电路采用两个在不同电源电压范围内工作频率较稳定的振荡器电路,利用电压检测模块进行合理的切换,解决了低输入电压下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并在0.5μm CMOS工艺库(VthN=0.72 V,VthP=-0.97 V)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0.8 V低输入电压时,通过此升压型开关电源,可以将VDD升高至3.3 V。
关键词:开关电源;环形振荡器;低压启动;COMS

0 引言
    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等都需要DC-DC变换器等电源管理芯片。这类便携式设备一般使用电池供电,总能量有限,因此,电源芯片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电压,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传统DC-DC的工作电压一般都在1.0 V以上,本文所设计的电路将这一启动电压降低至0.8V。

1 电路整体示意图
    DC-DC升压型开关电源在低输入电压下工作,利用控制电路导通和关断功率管,在功率管导通时,电感储存能量;当功率管关断时,电感释放能量,对输出电容充电,输出电压升高。当输入电源低至1.0 V以下,如果DC-DC芯片的驱动电压取自输入电源,芯片内部电路就不能正常工作,DC-DC便无法启动;如果DC-DC芯片的驱动电压取自输出电压,同样,芯片根本无法启动及进行任何升压动作。本文针对输入电源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在考虑商业成本的情况下,设计了2个振荡器电路:主振荡器和辅助振荡器。辅助振荡器靠输入电压供电,0.8 V即能起振,在VDD升至1.9 V以前控制功率管的导通与关断,使VDD逐步抬升。主振荡器靠输出电压即VDD供电,在VDD升至1.9 V以后以一个较稳定的频率工作,抬升并维持输出电压。电路的整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路包括主振荡器、辅助振荡器以及它们的切换电路、带隙基准电路、PWM比较器、过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等。



2 主振荡器的设计
    在构想了两个在两段不同的电源电压下工作的振荡器电路之后,就可以对两个振荡器电路分别进行设计。环形振荡器因其结构简单,易于集成,而用于许多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但其振荡频率受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较大,文献中所提出的方案虽然有较大改善,但它采用了大的集成电阻,这不仅增大了芯片面积,而且集成电阻阻值随工艺偏差很大,还会进一步增大环振输出频率的不稳定性。文献所提出的改进型环形振荡器电路频率稳定度高,适用于电源电压变化较大的集成电路系统,但它采用了耗尽型MOS管,增加了电路的成本,不利于商业开发。本文所设计的主振荡器采用如图2所示的环形振荡器结构。VC1,VC2分别为过压保护电路,PWM比较器的输出信号,MP10和MP11为带隙基准提供的镜像电流,合理的控制镜像电流和电容C1,C2的大小,即能够使主振荡器在1.9~8 V的VDD区间输出350 kHz左右较稳定的振荡频率。


[!--empirenews.page--]
3 辅助振荡器的设计
    文献中提出的辅助振荡器电路也采用环形振荡器结构,它利用亚阈值导通的原理,使得起振电压降至0.8 V,但是这个辅助振荡器在0.8~1.9 V的VDD区间里频率变化很大,会在电路启动阶段造成很大的浪涌电流,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文献中提出的辅助振荡器克服了以上缺点,既保证了在0.8 V起振,又避免了振荡频率变化过大,但是,在辅助振荡器关断之后由于工艺偏差可能会在R,S端出现不确定状态,导致功耗过大,并造成后续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增加M17管,M18管,所设计的辅助振荡器如图3所示。


    图3中,M1~M12是低输入电压偏置电流电路,这个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在低输入电压下产生一个恒定的纳安级的偏置电流。这一不随电源电压变化的偏置电流将为图3所示的辅助振荡器提供偏置。M8~M13为启动电路,M3,M4都工作在亚阈值区,
   
   
    式中:K=(W/L)M4/(W/L)M3,通过式(5)可以发现,偏置电流IM1,IM2与输入电源无关。
    恒流源II和I4对电容C1充放电,该振荡器的核心模块是两个比较器,M21,M22组成COMP1,该比较器阈值较高,为M22管的导通阈值,记为VH=Vth。M22,M23,M24,M25,M26,R2组成COMP2,该比较器阈值较低,记为VL:
   
    SE为辅助振荡器切换信号,SEB为SE的反信号。当VDD低于1.9 V时,SE为高电平,M17,M18都截止,不影响R,S触发器的翻转,辅助振荡器工作,开关S1断开,S2闭合;当VDD高于1.9 V时,SE为低电平,辅助振荡器关断,开关S1闭合,S2断开,M17,M18都导通,R=1,S=0,AUXCLK被锁定为高电平,既减小了功耗,也避免了辅助振荡器关断之后R,S端出现不确定状态。

4 电路整体仿真结果与分析
    整体电路在0.5μm CMOS工艺库(VthN=0.72 V,VthP=-0.97 V)下仿真,仿真条件为VIN=0.8 V,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电路启动后,首先辅助振荡器V(auxclk)起振,VDD逐渐升高,升高至1.4 V时,主振荡器V(mainclk)起振,但此时只有辅助振荡信号通过开关S2传到功率管的栅极,当VDD升高至1.9 V时,辅助振荡器关掉,主振荡器信号通过开关S1传到功率管的栅极,VDD继续升高至设定的输出电压3.3 V以后,由反馈电路控制主振荡器的开启与关断,来维持这一输出电压。

5 结语
    本文针对输入电源电压变化范围较大,设计了两种结构不同的振荡器,其在在不同电源电压范围内工作的频率较稳定,并利用电压检测模块进行合理的切换,解决了低输入电压下电路无法启动的问题,是一款适用于商业开发的DC-DC升压型开关电源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纹波是叠加在直流信号上的交流干扰信号,是电源测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尤其是作特殊用途的电源,如激光器电源,纹波则是其致命要害之一。所以,电源纹波的测试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字: 开关电源 纹波 电源测试

DCDC输出电压纹波的介绍以及如何去改善。纹波电源输出交流纹波可以视为是直流输出叠加一个交流成份;从图中可以看出,纹波中包括了两个交流成份:一个是频率为两倍工频输入电压的正弦波,这是由交流输入整流电路引起的

关键字: 开关电源 纹波噪声 DCDC

以UC3842芯片为核心,提出了一种医用开关电源设计方案。首先阐述了UC3842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关键字: 高压 开关电源 单端反激

LED路灯是低电压、大电流的驱动器件,其发光的强度由流过LED的电流决定,电流过强会引起 LED的衰减,电流过弱会影响LED的发光强度,因此LED的驱动需要提供恒流电源。

关键字: LED路灯 PFC 开关电源

在开关电源的实际布线过程中,接地(或称为“地”)的设计和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涉及到整个电路系统的安全性。

关键字: 开关电源 接地 稳定性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关电源以其高效率、小体积、轻重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然而,开关电源在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其输出的纹波噪声也成为影响电源品质的重要因素。纹波噪声不仅会影响电路的稳...

关键字: 开关电源 纹波噪声 电源设计

开关电源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性能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开关电源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其中之一就是输出不稳,并伴有“哒哒”声。这种故障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对设...

关键字: 开关电源 性能 电子系统

一种基于UCC28600控制器的准谐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分析了准谐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式,给出了电路及参数设计和选择过程,以及实际工作开关波形。

关键字: UCC28600 准谐振 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整流电路普遍采用不可控二极管或相控晶闸管整流方式,直流侧采用大电容滤波,输入电流谐波含量大,功率因数低,造成了严重的电网污染和能源浪费。

关键字: 开关电源 整流电路 晶闸管

开关电源在负载短路时会造成输出电压降低,同样在负载开路或空载时输出电压会升高。在检修中一般采用假负载取代法,以区分是电源部分有故障还是负载电路有故障。

关键字: 开关电源 假负载 电压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