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数字电源
[导读]日前,德州仪器 (TI) 在国际固态电路会议 (ISSCC) 上推出了首款 45 纳米 3.5G 基带与多媒体处理器,以解决无线市场上最关键的功耗问题。

日前,德州仪器 (TI) 在国际固态电路会议 (ISSCC) 上推出了首款 45 纳米 3.5G 基带多媒体处理器,以解决无线市场上最关键的功耗问题。TI 依靠其芯片专业技术提高了这套定制解决方案的性能,同时又大幅降低了功耗要求,该器件样片于 2007 年第四季度起开始提供给无线客户。TI 的 45 纳米工艺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与设计技巧,以及新一代 SmartReflex™ 2 电源与性能管理技术。无线客户可通过这些新技术开发更轻薄小巧、拥有先进多媒体功能的产品,与 65 纳米工艺相比,该技术可实现 55% 的性能提升并降低 63% 的功耗。

TI 高级研究员兼无线芯片技术中心总监 Uming Ko 博士在日前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这款采用 TI 低功耗 45 纳米工艺技术的新器件。这项新工艺可满足移动手持终端等便携式设备市场的特定需求,利用浸入式光刻工具与超低 K 介电层将每个硅片所能制造的芯片数目加倍,同时通过多种专有技术提供超越现有 65 纳米低功耗工艺的性能,这些专有技术包括能进一步降低 45 纳米工艺漏电的应变硅技术 (strained silicon)。

TI 首款 45 纳米无线数字与模拟设计平台将数亿个晶体管集成在 12 毫米 x 12 毫米封装中。该平台包含一个基于 ARM11、高性能 TMS320C55x™ DSP 与影像信号处理器的高吞吐量通信与高性能多媒体应用引擎,让支持多种无线标准的移动手持终端也能提供消费类电子产品般高质量的使用体验。该平台还整合了包括 RF 编解码器在内的多种模拟组件。

45 纳米工艺节点将实现大幅性能提升,更能满足日益严苛的移动多媒体环境需求。借助新工艺,客户可设计并提供具备高清视频播放与录制功能的手机,并且同步运行多种应用,如一边玩 3D 游戏,一边举行视频会议,大幅提升使用体验。45 纳米工艺还能降低功耗,让手机设计整合更多先进功能与应用,并提供更长时间的视频播放、通话与待机。

SmartReflex 2 技术显著降低功耗

TI 的 90 纳米工艺所提供的 SmartReflex 技术即为最佳范例,其中包含各种软硬件技术,能够从系统级解决方案解决整个设计的电源管理问题。TI 新推出的增强型SmartReflex 2 技术更增加许多新功能,其中包括 TI 申请专利的 Adaptive Body Bias (ABB)、Retention ‘Til Access (RTA) 存储器以及 SmartReflex PriMer 工具。SmartReflex 2 技术允许 45 纳米工艺提供智能芯片性能并降低功耗。

ABB 是一种能自动和动态调节电压的智能型自动适应技术,无需增加晶圆复杂性与成本就能充份发挥处理器性能并节省电力,满足移动设备需求。这项技术解决了过去需要更多工艺步骤,增加制造成本的额外电压支持问题。ABB 包含可提高性能的顺向偏压 (Forward Body-Bias) 和降低功耗的逆向偏压 (Reverse Body-Bias),只需利用电路技术即可在功耗与性能间取得最佳平衡,无需增加具备不同阈值电压的逻辑晶体管。

RTA 等特殊漏电管理功能则可在操作中切换至低功耗模式。TI 的 RTA 技术会将存储器分为多个区块,并在保持存储数据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电压。这为整个系统提供了更多电力,以便高效率运行其它耗电应用并减少电源泄漏。

除了硬件进步外,TI 还推出了其 SmartReflex PriMer 电源管理工具。SmartReflex PriMer工具是片上系统 (SOC) 设计专用的一系列自动化工具,可协助自动生成寄存器传递语言 (RTL),确保其建构正确。协助 TI 客户以更简单的方式将 SmartReflex 电源与性能管理技术导入新产品。

TI 于 2007 年第四季度推出了首款 45 纳米无线 SoC 解决方案样片,预计 2008 年即可通过 300 毫米晶圆的全面量产认证。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事实表明,5G的高速和可靠连接为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它赋能了实时数据分析,推动了灵活的自动化进程,并打造了更为智能、高效的工厂。这一技术革新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字: 5G 智能制造

2024年5月28日 – 专注于推动行业创新的知名新品引入 (NPI) 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推出5G资源中心,为工程师提供有深度、可信赖的资源。贸泽的这个技术资源中心提供丰富多样的...

关键字: 5G 物联网 智能家居

新增 IEEE®1588 标准配置文件,满足电源和 5G专用网络同步要求

关键字: 嵌入式 5G 电源

近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联合宣布启动5G异网漫游商用推广。

关键字: 运营商 5G 异网漫游

5月17日消息,据“中国联通研究院”公众号介绍,日前,中国联通研究院、中国联通与华为在浦东金桥成功完成首个5G-A室外规模组网验证。

关键字: 中国联通 华为 5G

业内消息,日前美国移动、视频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司InterDigital宣布,由于联想(包括摩托罗拉移动)侵犯其4G和5G设备专利,已获得德国慕尼黑地区法院对于联想的禁令。这也意味着联想支持4G/5G网络的设备(包含手机、...

关键字: 联想 4G 5G

西班牙电信集团Telefónica的德国子公司Telefónica Germany日前与AWS达成一项构建5G核心网的协议。

关键字: 西班牙电信 AWS 诺基亚 5G

全球通信技术公司Tata Communications 于今日推出了 Tata Communications CloudLyte,这是一款全自动边缘计算平台,旨在帮助面向未来的企业在数据驱动的世界中蓬勃发展。

关键字: 边缘计算 5G 物联网

在AI需求暴增、5G升级周期和汽车智能电动化等因素的推动下,全球电子市场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尤其是在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增长促使上游产能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制造和设计上更严格的标准,各种电子零部件可以...

关键字: AI 服务器 5G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