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源 > 数字电源
[导读]在面临必须延长电池寿命的需求时,很多系统设计师认为单个芯片所消耗的功耗比两个芯片要少。原因似乎很简单:芯片间通信比单个芯片工作消耗更多的功耗,两个芯片上有更多的晶体管,因此要比有相同功能的单芯片有更多的漏电流。但功耗节省技术却给这种传统观点迎头一击。 DSP设计师将更多的功能,如加速器、通信模块和网络外设集成到DSP芯片上,使芯片对工程师更为有用。但这种更强大的芯片在完成简单的内务管理或监控任务时,会消耗比该任务所需更多的功耗。在多种情况下,设计师无法只启用DSP芯片中所需部分的功能。

在面临必须延长电池寿命的需求时,很多系统设计师认为单个芯片所消耗的功耗比两个芯片要少。原因似乎很简单:芯片间通信比单个芯片工作消耗更多的功耗,两个芯片上有更多的晶体管,因此要比有相同功能的单芯片有更多的漏电流。但功耗节省技术却给这种传统观点迎头一击。

DSP设计师将更多的功能,如加速器、通信模块和网络外设集成到DSP芯片上,使芯片对工程师更为有用。但这种更强大的芯片在完成简单的内务管理或监控任务时,会消耗比该任务所需更多的功耗。在多种情况下,设计师无法只启用DSP芯片中所需部分的功能。

在某些应用中,微控制器(MCU)可执行相同的系统监控任务,而比DSP消耗更少的功耗。所以,双芯片的架构:DSP及MCU也是可行的。因此,使用一个低功耗DSP作为主处理器,另一个低功耗MCU作为系统监控器,就可延长单个DSP完成相同任务所消耗的电池寿命。为了帮助节省功耗,工程师在选择DSP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寻找较大容量的片上内存。DSP访问芯片外存储器时总会消耗更多功耗。外部DRAM存储需要恒定的功耗,这会消耗电池的电能。

*选择一个可启动和关闭外设的DSP。有一些DSP可对不活动的片上外设自动断电,这种能力提供了多种级别的控制和功耗节省。

*选择一个在不同功耗级别能实现多种待机状态的DSP。多电源可节省更多能耗。

*选择提供了能优化功耗使用并降低功耗的开发软件的DSP。工具应让开发人员轻松地动态改变芯片的电压和频率、管理电源状态,帮助他们评估和分析功耗信息。

MCU消耗较少电流

在某些应用中的MCU中,低功耗的半导体工艺可降低晶体管漏电流,帮助芯片设计师优化低功耗运行。可惜的是,低功耗工艺会限制MCU性能。例如,一个Texas Instruments MSP430 MCU在待机模式下消耗500nA电流,最大时钟频率为16MHz。而TMS320C5506 DSP运行的最大时钟频率为108MHz,在待机模式下消耗10µA电流。这表明它消耗了比MSP430高出20倍的电流。

从以前的发展历程上看,一直由软件控制内部MCU外设,这表明CPU总保持活动状态。但新的中断驱动(interrupt-driven)外设只需要较少的软件开销,允许MCU在多数时间保持待机模式。以内部模数转换器(ADC)硬件为例,它可自动扫描输入通道、触发器转换和执行DMA传输,来处理接收的数据采样任务。结果,ADC几乎是自发地运行,CPU只用很少的时间为其提供服务,MCU节省了功耗。

多时钟降低功耗要求

MCU的时钟系统设计还可帮助降低功耗。图1中的电路图显示了由单个晶体运行的两个时钟。MCU通常使用一个32kHz晶体,但不一定会同时生成内部时钟信号、系统时钟(MCLK)和辅助时钟(ACLK)信号。通常,晶体只生成ACLK信号。MCU的低功耗外设使用同时驱动MCU实时时钟的32kHz辅助时钟,高速数字控制振荡器(DCO)生成CPU和高速外设的系统时钟信号。



DCO能以几种方式生成时钟信号,每种都有不同的性能和功耗特点。从低到高的功耗,这些时钟模式有超低功耗振荡器(VLO)、3kHz晶体到DCO。为了降低功耗,设计师在闲置模式下使用最低的时钟(VLO或32kHz晶体),当应用需要CPU的活动处理时,实现了高频DCO。DCO可在不到1µs的时间内进入活动状态并达到完全稳定。这种“即时启用”的能力节省了时间和功耗。注意,在活动处理过程中使用低频率的低功耗时钟会比切换到更快的时钟下消耗更多的的功耗。在较高的功耗活动模式下,低频时钟使CPU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特定的任务上。

除了对某些外设使用低速时钟节省功耗外,MSP430 MCU还提供了超低功耗振荡器来生成ACLK信号。在其待机功耗运行模式(LPM3)下,在ACLK运行和所有中断启用状态下,MSP430 MCU通常消耗不到1 µA的电流。所以,低功耗的MCU在保持实时的时钟或管理电池充电过程中比DSP消耗更少的功耗。而且,将这些任务交给MCU也可将DSP解脱出来,使其可执行其擅长的的信号处理任务。

功耗节约卓有成效

工程师可看到双处理器设计实现出色成效。试想有一依赖高端DSP来处理监控任务的系统。该处理器很快就会用尽一个2,500mAh的镍氢AA电池。如果平均电流消耗为10mA,两节串联电池在10.5天内就会耗尽。双处理器应用可将电流降低到1mA,使电池延长到120天。

双处理器系统中MCU为降低功耗,所能处理的某些系统或监控功能包括:

*实时时钟维护
*电源排序
*电源监控与重置
*键盘或人机接口管理
*电池管理
*显示器控制

管理DSP电源

许多DSP需要必须以固定的顺序施加电源的多个电源“轨”,以保证DSP和外围设备正常工作。通常,这些轨同时对核心(CPU)及DDR内存和I/O设备供电。尽管专用器件可通过固定的顺序对DSP芯片施加电压,但其不能执行其它功能。较小的低功耗MCU可对电源电压进行排序并监控,并执行电源控制任务(图2)。在此例中,软件以适当的顺序启动三个电源稳压器电路。MCU使用其内部ADC检测各个电源轨何时达到适当的电压。当总电路不需要DSP芯片时,MCU可以关闭稳压器以关闭DSP。



实际上,MCU可直接与压控制振荡器通信来控制DSP的电压和频率,或与PLL通信控制DSP的时钟频率。因此,当DSP完成计算密集的任务时,MCU可调节时钟将DSP转为待机模式以节省功耗。

双向监控允许MCU“检测”DSP以了解其忙碌状态。在此模式下,MCU作为智能控制器运行。另一方面,DSP可对MCU进行读写操作。所以DSP可根据应用的需要,通知MCU降低或提高DSP时钟。

利用MCU完成DSP通常在单个处理器系统中实现的其它任务,设计师还可获得更多的好处。例如,在处理键盘操作时,MCU比DSP消耗更少的功耗。MCU只在检测到按键或释放按键的动作后,才发送中断信号到DSP。这种方式有助于避免由击键造成的过多电流消耗,该情况经常出现在某些手持设备中。为了进一步解脱DSP芯片的负荷,监控MCU可提供:

*段式LCD的驱动电路
*标准SPI、UART和I2C端口
*用于射频通信外设的接口
*电池管理电路
*通用I/O端口

对上述及以前提到的其它每种外设,MCU都可从低功耗模式“自动启动”。因此,MCU不会连续地轮询外设来确定哪个需要服务,也不会消耗最大功耗来进行该任务。外设会根据需要启动。

低功耗便携应用中的每一个毫瓦都是十分宝贵的。最后,设计师必须根据对计算、测量和功能及运行DSP或MCU间的全面考虑,来确定在应用中是使用一个还是两个处理器。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对CPU中央处理器的相关内容和情况加以介绍以帮助大家增进对CPU中央处理器的了解程度,和小编一起来阅读以下内容吧。

关键字: CPU 中央处理器 晶圆

日本车用MCU大厂瑞萨电子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于8月31日完全关闭滋贺工厂,并将土地转让给日本大坂的ARK不动产株式会社。瑞萨电子曾在2018年6月宣布,滋贺工厂将在大约两到三年内关闭,该工厂的硅生产线已于2021年3月...

关键字: MCU ARK 芯片

在桌面级处理器上,AMD多年来一直在多核上有优势,不过12代酷睿开始,Intel通过P、E核异构实现了反超,13代酷睿做到了24核32线程,核心数已经超过了锐龙7000的最大16核。在服务器处理器上,AMD优势更大,64...

关键字: AMD CPU Intel EUV

(全球TMT2022年10月17日讯)近日,第17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评审工作圆满完成。今年,来自全国63个高校的114支参赛队伍报名了TI企业命题,创下历史新高。此次TI的企业命题要求学生基于TI前沿的...

关键字: 电子设计竞赛 TI MCU 图像处理

华为麒麟芯片(HUAWEI Kirin)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6日在德国柏林和北京同时发布的一款新一代旗舰芯片。华为麒麟在3G芯片大战中,扮演了“黑马”的角色。

关键字: 麒麟 CPU 华为Mate 50

据业内信息,近日ADM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ADM正在计划降低其锐龙 7000 CPU的生产计划。现阶段全球市场PC的低迷和销量下滑,再加上AM5平台整体反响不佳等等一系列原因导致ADM采取这一行动计划。

关键字: PC ADM 锐龙 7000 CPU

北京2022年10月17日 /美通社/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数字经济时代尤甚。 数据极富价值,堪比新时代的石油。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价值如何快速、高效地释放显得尤为重要。自20...

关键字: 软件 IO SSD CPU

Linux内核是从V2.6开始引入设备树的概念,其起源于OF:OpenFirmware, 用于描述一个硬件平台的硬件资源信息,这些信息包括:CPU的数量和类别、内存基地址和大小、总线和桥、外设连接、中断控制器和中断使用情...

关键字: Linux内核 硬件 CPU

单片机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单片机由以前的1位、4位、8位、16位,发展到现在的32位甚至64位。当前国内MCU厂商已有上百家,对标进口芯片的情况非常严重,导致国内MCU产品将陷入同质化...

关键字: 单片机 MCU 市场

(微控制单元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又称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 Unit; 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

关键字: 单片机 芯片 CPU

数字电源

15504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