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硬件
[导读]无线电通信是把能量以电磁场的方式从一个电路传输到另一个电路。在进行电路设计或无线电通信时,我们需要的是两个电路之间的能量能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传输,否则将会在设备之间及设备的内部产生电磁干扰。尤其在设计比较复杂的设备电路和其中的复杂单元时,则更应该考虑电磁兼容问题。由于电磁波的无线传播特性,决定了其在传输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外界和自身内部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无线电通信是把能量以电磁场的方式从一个电路传输到另一个电路。在进行电路设计或无线电通信时,我们需要的是两个电路之间的能量能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传输,否则将会在设备之间及设备的内部产生电磁干扰。尤其在设计比较复杂的设备电路和其中的复杂单元时,则更应该考虑电磁兼容问题。由于电磁波的无线传播特性,决定了其在传输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外界和自身内部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里我们只讨论通信系统内部产生EMI的原因及如何消除EMI的影响。在通信系统内部,各种电子器件应用很多,导致了EMI成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电源线与信号线、信号线与信号线的公共阻抗、各种信号之间的接地不当、强信号电路对弱信号电路的电磁感应、大功率信号的空间电磁波辐射对其它电路的影响、多路信号并列传送产生的互相干扰等。通信系统中各种传导性耦合、空间辐射和接地不当是产生各种干扰扰、系统EMC差的主要原因。

1产生EMI的几种因素

1.1电磁辐射

大功率的电子设备和高频信号往往会产生强烈的高频电磁波,向四周扩散辐射,必然会对其它电路形成干扰。尤其是在电子设备系统内部,许多元件集中安装在狭小的空间内,由于大功率信号的辐射,在弱信号电路的附近产生电磁场耦合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对于信号工作频率很宽、大小信号电路公用、单元布局密集、离散器件和立装元器件多的单元,有时它的每根金属线都会产生天线发射电磁波和接收电磁波。此时,在敏感器件的周围、弱信号电路处,更容易形成导线的天线效应。

1.2传导性耦合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的电流经过一个公共阻抗时,一个回路的电流在该公共阻抗上形成的电压就会影响到其它电路回路,即为电路的传导性耦合。产生的原因有:地线阻抗、公共电源线内阻、公共线路阻抗和多回路电路性传导等。在实际的电路中,传导性耦合可以分为电场耦合、磁场耦合和电场磁场耦合,即我们常等效的并联于电路的电容耦合、串联于电路的电感耦合和同时并联串联于电路的电容电感耦合。

1.3接地干扰

在同一电路中,两个不同的接地点之间总有一定的阻抗,地电流在该公共阻抗上产生了地电压,而地电压又直接加到电路上成为干扰电压。一般情况下,接地阻抗往往都很低,设计时可以不考虑。但对于EMI而盲,地回路接地面上的阻抗是不能忽略的。

2提高电磁兼容能力的技术

如何降低通信系统自身的各种EMI,提高系统EMC能力,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其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2.1降低辐射干扰

电磁辐射的传输方式大至相隔较远的系统间,小至系统内可想象的极小距离,所以在设备设计之初,应该将大信号和小信号严格分开,分单元设计或隔离,最大程度上减小空间里相互的电磁干扰。主要方法有:

2.1.1进行物理隔离

即增大信号导线与干扰铺源之间的距离,弱信号导线应避免和强信号导线相互平行设计。避免同一个信号回路的两根导线,弱信号回路与强信号回路共用接地线。对于各种不同性能的元件和导线,应按其不同电平、功率、抗干扰能力的大小,进行分类。

2.1.2平衡电路电压

利用电路上的平衡关系,让两根传输同一信号的导线具有相同的干扰电压。可使干扰电压在这两根导线的负载上自行抵消。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抑制外电路的电磁干扰。

2.1.3保持信号间的良好屏蔽性

即将电力线或磁力线的影响限定在某个范围内,阻止电力线或磁力线进入某个范围,把外界干扰与测量装置隔开。使测量信号不受外界电磁场的影响。使用屏蔽线和屏蔽电缆时,必须注意屏蔽层、外层都不能流过电流,与地不能构成回路。

2.1.4正确接地

地电位十分复杂,为了尽量削弱干扰,应正确应用“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

2.2降低接地干扰

接地平面的一般要求为:接地平面应是零电位;理想的接地平面应是零电阻的实体,电流经过时没有压降;接地平面与布线间有很大的分布电容,而平面本身的引线电感将很小;接地要求尽量降低多电路公共接地阻抗上所产生的干扰电压.同时避免形成不必要的回路。

在进行小信号电路的接地设计,特别是信号变化范围大、频率变化范围大的电路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2.1弱信号放大器与信号源选择一点接地

对于信号源和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如果信号源和放大器在不同点接地,两地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对放大器的输出端而言,这个电位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放大器的输入端来说,这个电位差应远远小于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否则将在放大器上产生很大的干扰。

2.2.2多级电路选择一点接地

低电平级电路是最易受干扰的电路。特别是多级相连的电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相比较,非常小,因此,应选择一点接地,使低电平级电路受到干扰为最小。

2.2.3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点选择

对于低频和高频电路,应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特别是高频屏蔽线,使回路电流只经过低阻屏蔽层而不通过电缆的内导体.可有效地抑制地回路的干扰。

2.2.4谐振回路的接地选择

谐振回路和滤波电路的接地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受接地方式的误导,许多设计人员将谐振回路的电容电感就近接地。在并联谐振回路中,电感和电容应取一点接地,使谐振回路本身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此时高频大电流将不通过接地面。而抑制产生地回路干扰。采用正确的谐振回路和滤波电路可有效抑制干扰。

2.3降低传导干扰

传导干扰分为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两种:前者是指存在于相线和中线之间的干扰信号:后者是指各相线和中线和地之间的干扰信号。

在不同的电路中,应根据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对电路的影响大小来选择具体的抑制干扰方法。在一般的电路系统中,差模干扰幅度小、频率低、所造成的干扰较小;共模干扰幅度大、频率高,还可以通过导线产生辐射.所造成的干扰较大。因此,欲削弱传导干扰。把EMI信号控制在有关EMC标准规定的极限电平以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开关电源输入和输出电路中加装滤波器。同时,滤波也是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抑制传导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无源滤波技术。根据电路不同的耦合方式所引起的不同的传导干扰,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小。对于电感耦合带来的干扰,在适当的位置增加释放电容,达到消除或减小互感带来的干扰;对于电容耦合,干扰频率、阻抗是由设备决定的,抑制电容耦合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小耦合电容。

2.4减小电磁干扰的其它措施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通信系统的噪声、消除EMI,在系统设计时,还应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2.4.1选用低噪声的器件和元件

在放大或其它电路中.电子器件的内部噪声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进电子器件的噪声性能和选用低噪声的电子器件,就能大大降低电路的噪声系数。

2.4.2正确地选择晶体管

放大级的直流T作点晶体管放大级的噪声系数和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有较大的关系,同时,噪声系数NF还分别与晶体管的VCE和VCB有关。

2.4.3选择合适的信号源内阻

第一级放大器、多级放大器的各级之间、混频器等均与信号源相连,选择合适的内阻,不仅可以获得最小的噪声系数,同时可以得到最大的功率增益。

2.4.4选择合适的工作带宽

噪声、电压都与通带宽度有关.接收机或放大器的带宽增大时,接收机或放大器的各种内部噪声也增大。因此,必须严格选择接收机或放大器的带宽.使之既不过窄,满足信号‘通过时对失真的要求.叉不致过宽.以免信噪比下降。

3结束语

在自然界中,EMI无所不在,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不能彻底消除EMI的影响。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就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影响,综合考虑各种限制因素的要求,满足工作需要。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本文介绍一款小尺寸、功能强大、低噪声的单芯片同步升压转换器。文章重点介绍了该集成电路的多个特性。这些特性能够增强电路性能,并支持定制,以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

关键字: 升压转换器 集成电路 电路

在电子电路中,电解电容的纹波电流承受能力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电路稳定性。准确测试纹波电流不仅能验证电容性能是否达标,也是电路设计可靠性验证的关键环节。以下从测试原理、设备准备、操作步骤到数据解读,全面介绍电解电容纹波电流...

关键字: 电解电容 纹波电流 电路设计

在电子电路设计领域,放大器是极为关键的元件,用于增强电信号的幅度,以满足各类电子设备的需求。内置增益设置电阻的放大器和分立差动放大器是两种常见类型,它们在电路结构、性能表现、成本以及设计灵活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深入了解...

关键字: 放大器 电信号 电路

在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中,稳压芯片是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关键组件。然而,当我们将两个输出电压不同的稳压芯片的输出脚连接在一起时,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物理现象和潜在风险。这一操作不仅违反了常规的电路设计原则,还可能对电路系统造成...

关键字: 稳压 芯片 电路设计

在电子设备的保护领域,双向 TVS 管(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抵御瞬态过电压对电路的损害。双向 TVS 管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共阴和共阳两种类型,它们在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深入了解这些区...

关键字: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双向 电路

在电子电路的世界里,电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件,它如同一个 “电惯性” 的守护者,默默影响着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电感量与流过电感的电流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精妙的关系,深入理解这种关系,对于掌握电路原理、设计电子设备以及解决实际电...

关键字: 电流 电感量 电路

电气设计领域常用的图纸包括电气原理图、电器元件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以及二次电路图。

关键字: 电路 原理图

在当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电子产品不断向小型化、高性能化迈进,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变得愈发复杂和精密。过孔,作为 PCB 中连接不同层线路的关键元件,其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已成为电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字: 印刷电路板 电路设计 信号

天线的核心原理是将电信号与电磁波相互转换,并通过特定结构设计实现高效辐射和接收。‌ 其工作过程主要分为发射和接收两大模式,本质上是基于电磁场与导行波的相互作用。

关键字: 天线 电磁波

电磁场是电场与磁场的统一体,描述电荷周围的空间作用;电磁波是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形式,以波动方式在空间传递。‌

关键字: 电磁场 电磁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