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硬件
[导读]摘要:连续波多普勒(CWD) 接收器新一代解决方案采用了已经投产的高集成度、双极型放大器和CWD混频器/波束成型芯片组。新方案能够保证CWD接收机无法做出妥协的诊断特性。采

摘要:

连续波多普勒(CWD) 接收器新一代解决方案采用了已经投产的高集成度、双极型放大器和CWD混频器/波束成型芯片组。新方案能够保证CWD接收机无法做出妥协的诊断特性。采用双极型放大器和CWD混频器波束成型电路能够使系统达到“高端”CWD的指标,在下一代结构紧凑的超声设备中有效改善诊断工具的性能。

典型的相控阵CWD(连续波多普勒)架构中,超声传感器的聚焦孔径分成两部分,一半的(64至128个)传感器单元用于发送器,另一半用于接收器。作用在发射单元的信号是方波信号,典型频率为2.0 MHz至7.5 MHz多普勒频率。发射单元通过发送适当相位的信号聚焦发射波束。同样,CWD接收信号通过对每个接收单元的信号进行相位调整、求和进行聚焦。

“波束成型”CWD接收信号是由固态组织反射的强信号(通常称其为杂波)以及流动的血液反射回来的较弱的多普勒信号。每个相控阵接收通道输入端的典型杂波可能高达100mVp-p,而接收机RTI的噪底只有1至2nV/。为了优化接收性能,需要每通道的SNR达到155dBc/。

对于一个64通道的CWD接收机,考虑到求和增益,求和后的“波束成型”信号需要额外的18dB动态范围,整体信噪比SNR的要求会达到 173dBc/!更加困难的是,感兴趣的低速多普勒信号的频率会在1kHz以内或低于杂波信号。由此可见超声检测设备面临巨大的设计挑战。目前,超声系统大多采用模拟延时线接收器实现CWD信号检测(图1),来自超声接收单元的输入信号经过缓冲、放大,低噪声放大器提供大约20dB的增益。LNA输出被转换成电流信号,随后通过交叉开关和模拟延时线进行波束成型。这种架构很容易集成,因为他所需要的电压-电流转换器、模拟开关、无源延时线以及单路I/Q混频器很容易集成。通过配置交叉开关求和,通过适当的延时线抽头切换信号,达到每个接收器的延时要求。

波束成型后的RF CWD信号混频后得到基带I、Q信号,这两路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后进行数字转换。RF至基带的混频处理通常是接收链路保证SNR的瓶颈,这个处理过程对 CWD的性能影响较大,对于64通道设计示例,I、Q RF混频器需要在处理波束成型信号时具有173dBc/ (1kHz频偏)的动态范围。能够达到这一指标的混频器很难实现,此外,本振驱动信号还必须保持极低的抖动。遗憾的是很难从市场上获得能够达到这样指标的逻辑器件—虽然CWD延时线能够满足结构紧凑的超声系统的最低要求,因此,上述性能的局限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 基于CWD延时线的接收机简化电路

为了获得更高性能,在CWD系统中引入一个CWD混频器/波束成型器,简化框图如图2所示。该架构中,每个通道都具有一个I/Q混频器,在基带端(而非RF端)进行波束成型求和;每路I/Q混频器的LO相位可以调节在N (N = 8至16相)个相位中的一种。LO相位的变化将改变接收信号的相位,达到波束成型的目的。

由于混频器的实现基于每个通道,对每个通道混频器的要求可以降低到155dBc/Hz (1kHz频偏)。这一指标虽然苛刻,但利用双极型混频器和标准逻辑器件可以实现。混频器输出为电流,而且在基带进行无源求和,可以满足CWD波束成型的SNR要求。

 

图2 低功耗LNA和CWD混频器/波束成型电路能够简化CWD接收机设计,获得高性能

过去,由于缺乏适当的集成工艺,很难实现高性能的波束成型架构。但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完全集成的8通道VGA和8通道CWD I/Q混频器以及配套的可编程LO驱动器已经开始供货,图3所示给出了这类器件MAX2038接收链路的示图。采用这种架构可以使超声系统达到优异的 CWD性能,不存在上述延时线CWD架构的局限性。

 

图3 简化后的单通道超声接收机,采用MAX2038单芯片8路I/Q混频器和MAX2034 4路LNA,有效提高系统性能

构建CWD接收器的另外一个潜在问题是LNA放大器的SNR指标,为了降低功耗、减小尺寸,许多超声设计人员选择了CMOS LNA,这样的器件可能适合某些能够控制CWD性能的应用。利用几何尺寸低于0.35μm的CMOS工艺制作放大器时,1/f噪声很大。这种噪声会引起 LNA增益的低频调制。较强的RF CWD杂波通过这种LNA时将产生较大的低频调制噪声,从而降低SNR指标和CWD检测灵敏度。因此,为了满足高性能的应用需求,应选择类似于 MAX2034 4通道超声LNA的双极型低噪声放大器。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为增进大家对嵌入式的认识,本文将对嵌入式开发以及学习嵌入式需要注意的事项予以介绍。

关键字: 嵌入式 指数 嵌入式开发

中国上海,2025年4月7日 — 全球领先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IAR正式发布全新云就绪平台,为嵌入式开发团队提供企业级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自动化能力。该平台于在德国纽伦堡举办的embedded world...

关键字: 自动化 嵌入式开发 RISC-V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VS Code(Visual Studio Code)作为一款轻量级但功能强大的代码编辑器,正逐渐成为开发者的首选工具。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VS Code上搭建嵌入式开发环境,并分享一些调试技巧。

关键字: VS Code 嵌入式开发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载以太网(Automotive Ethernet)作为新一代车载网络通信技术,正逐渐成为汽车内部通信的主干网络。它以其高带宽、低延迟和强抗干扰能力,为汽车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数据...

关键字: 车载以太网 嵌入式开发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对实时性、低功耗和可扩展性的要求越来越高。Zephyr RTOS(实时操作系统)作为一款专为资源受限设备设计的开源RTOS,凭借其轻量级、模块化和高可扩展性,在嵌入式开发领域得到了广泛...

关键字: 嵌入式开发 Zephyr RTOS 物联网

嵌入式开发,作为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交叉领域的重要分支,对于构建稳定、高效的软件系统提出了独特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嵌入式开发的可靠方法论,结合实例与代码,为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指导原则。

关键字: 嵌入式开发 计算机科学

嵌入式开发,作为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交汇点,对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嵌入式开发中的可靠方法论,为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指导原则。

关键字: 嵌入式开发 智能家居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嵌入式开发作为连接硬件与软件的桥梁,在物联网、智能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许多技术爱好者而言,自学嵌入式开发既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挑战,也是一条通往创新实践的必由之路。然而,这条...

关键字: 嵌入式开发 物联网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嵌入式开发与Java开发作为软件开发领域的两大重要分支,各自展现出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市场前景。近年来,关于嵌入式开发是否会像Java开发一样“卷”的讨论日益增多,这背后既反映了市场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

关键字: 嵌入式开发 Java开发

现在在嵌入式开发MCU中,八块MCU仍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在工业控制,安全,物联网,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八块MCU依然随处可见。

关键字: 嵌入式开发 MCU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