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身份认证与辨别的方式也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安全形势日渐多变的情况下,利用科技手段来助力身份识别成为主流趋势。以往,鉴别身份一般通过长相、声音、笔迹或是身份证件来实现,而现在,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方式。
虹膜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的重要分支,是指通过人眼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和验证的技术。虹膜自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将保持不变,正是虹膜独一无二的信息特征决定了虹膜识别是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准确性最高的技术。
除了要求系统本身在人脸识别准确率以及人脸库存储方面的硬性标准之外,还需要参与竞标的设备商能够提供支持公租房信息化监管的软件平台。
“啥?你们的工器具都用上了‘人脸识别’?”
不可否认,科技发展的速度飞快,早期乘坐地铁我们只需要一张公交卡,而现在乘坐地铁只需要带手机就够了。现在,随着“刷脸”时代的到来,通过“刷脸”进入地铁已经并不再遥远。在深圳的一家地铁运营商正在测试5G网络供电的人脸识别地铁入口。
戈麦斯是28名美国国会议员中的一员,与被逮捕的人的照片完全匹配,这是去年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对亚马逊重新认知计划进行测试的一部分。
1月22日,一架校验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一跑道上,这意味着大兴国际机场第一场校验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大兴国际机场工程建设即将进入验收移交阶段。
不久前,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转租、转借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只赚“外国人”的钱,95%的营收来自海外7年翻40倍,科大讯飞凭借语音识别技术交出了完美的答卷,在笔者看来,这已经很牛气了。不过有一家公司,做的却是指纹识别类的产品,而且还生产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类的产品,更关键的,人家几乎“不赚”国人的钱,95%的营业收入都来自海外市场。这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到底有多牛叉?为此,笔者决定带上“显微镜”,深挖一下。
众所周知,人类并不十分擅长创建安全密码。
6月25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在兰大一院举行5G智慧医院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据悉,兰大一院为甘肃省首家开展5G智慧医院建设的医院。
6月2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在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平台与嘉兴市第二医院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同时连接,开启全球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5G远程手术。那么这次5G远程手术动刀了!全球首个骨科手术机器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成果?
为提高全区医疗机构放射检查诊断质量,保证放射诊断的准确性,今年6月初,沙坪坝区在陈家桥医院放射科成立了放射远程诊断中心,从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陈家桥医院抽调17名高年资中级以上职称放射诊断医师,组成放射远程诊断专家组,专门负责放射远程诊断、远程报告审核、远程会诊及远程质量控制。
近年来,医疗机器人、智能药物研发、智能影像识别、智能诊疗、个人健康管家等人工智能应用迭代丛生。例如,病人只需喝一口水,随水吞服一颗\"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就可以在医生的控制下对人体胃部进行系统全面的拍摄,15分钟完成无痛苦、无创伤、无需麻醉、无交叉感染的舒适化胃镜检查。而在今年6月6日,中国5G正式进入商用,在5G技术下,医生可以更快调取图像信息、开展远程会诊及进行远程手术……
6月28日,“FUS猎云网2019年度医疗健康产业峰会”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隆重举行,近百位知名资本大咖,独角兽创始人、创业风云人物及近千位投资人与创业者共聚一堂。本次峰会由猎云网主办,锐视角、猎云资本、猎云财经、企业管家、创头条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