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RFID标签的签发和验证是RFID应用系统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是RFID应用系统安全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引入MD5签名算法和DES加密算法,有效提高了RFID标签的防伪、防篡改、防复制的能力,增强了RFID标签的安全性。
摘 要:分析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优势,对比了各组织的数据模型元素的选取和编码方式,对于RFID应用的数据模型的标准化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摘 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但物联网的安全隐患为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建立工业物联网的四层体系架构,详细分析了其体系结构中全面感知层、可靠传输层、智能处理层、综合应用层存在的安全风险,同时对工业物联网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摘 要: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新医改计划的推进,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面临着建设分散、管理不集中、信息共享难度大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新医改的信息化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共享交换云平台的区域基层医疗云的总体架构,详细介绍该架构的基本结构,并重点阐述了该架构的基础共享交换云平台,同时简单分析了该架构的应用前景。
摘 要:云计算是将CPU、存储、I/O设备、网络、内存等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抽象成为一个动态的资源池,为用户提供按需分配的服务的计算模式。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虚拟化安全是云计算安全的核心问题。对云计算中的虚拟化技术和虚拟化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将同态加密算法应用于云计算的虚拟化安全问题,以实现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加密解密的算法效率。
慧聪物联资讯近日,被拖延一年的2020东京奥运会,终于在万众瞩目下开幕。疫情的影响下,这届东京奥运会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届。本届奥运会大部分赛区采取无观众的形式举办,奥运会虽成功举办,却藏着日本政府的无奈、焦虑与纠结。面对逐渐消失的“奥运红利”以及经济上承担的巨大损失,在如何平衡抗...
物联传媒虽迟但到,第九届EEVIA年度中国电子ICT媒体论坛暨2021产业和技术展望研讨会克服了疫情的影响,终于在7月20日在深圳隆重举行,物联传媒受邀参与本次盛会。同时,会议还邀请了ADI、英飞凌、艾迈斯半导体与欧司朗、NI、Qorvo、安谋、伏达半导体等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围...
摘 要:主要介绍了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开发环境中图元类的设计思想,结合实时数据库应用,并利用QT集成开发工具及C++面向对象的特性,给出了在Linux平台下组态人机界面中图元类的一种设计实现方法,实现了图元控件的封装性、独立性和可重用性。
芯东西“由于产品不合格,公司需要将这批货全部召回返工”。近日,一位深圳的厂商在群里分享他买到了“假MOS管”的经历,MOS管是制造芯片的基础单元之一,据华尔街日报透露,由于今年芯片短缺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已经逐渐出现了一些“假芯片(fakechip)”。“七千多台产品,我们在产品线...
摘 要:为了分析车载自组织网络中路由协议的性能,综合运用网络仿真软件NS 2和交通仿真软件VanetMobiSim。通过trace文件查看数据包传递路径,通过数据资料提取工具Gawk,定量分析GPSR性能指标,得出当节点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增大时,GPSR路由协议的平均端到端传输时延增大,平均送达率下降的结论。
摘 要:提出一种面向手机应用的可重构内置地面环天线,该天线具有两种工作模式,通过改变馈电点的位置,使得天线工作于不同的频率。该天线的设计中,通过加入感性器件和运用地面开槽技术来提高低频段的特性,同时采用耦合馈电来获得高频段的高带宽。整个天线尺寸60*17 mm2,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以覆盖移动通信的8个频段。
摘 要:无线传感网络接入互联网需要海量地址,将IPv6技术用于无线传感网络可解决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论文采用具有6LoWPAN(IPv6 over Low Power wireless Area Network)协议栈的Contiki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传感节点设计;开发了支持6LoWPAN协议栈的IPV4/IPV6双栈边缘路由器,完成传感节点数据向以太网的转发;在教育网IPv6环境下搭建了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无线传感器、边缘路由器均支持基于6LoWPAN通信协议, 通过浏览器可远程访问IPv6传感节点并能通过管理服务器获取实时采样数据。
摘 要:为了解决单天线接收存在全向天线有效作用距离短和定线天线覆盖角度有限的问题,采用多个通道进行1 090 MHz ADS_B信号的接收、数据位解码及置信度提取、对齐处理及融合纠错的处理,并以两通道信号为例实现上述技术的处理。结果表明利用双通道解码及融合纠错技术,可以增加空域覆盖范围,达到提高解码质量的结果。
摘 要:基于RFID技术识别人员的管理系统,都存在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人员不带卡或者一人多卡怎么办。通过将RFID识别的人员的特征信息,与通过摄像头对出入口RFID可识别区域进行连续视频图像抓拍、图像处理、人员识别后的特征比对等步骤,来鉴别RFID识别人员的真实性。对于特征不匹配的对象,可输出报警信息和保存现场视频图像留底。
摘 要:为实现温室环境温湿度参数的采集,采用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无线温湿度测量的方法,不必敷设电缆,可节省费用和时间。温湿度采集子节点以STC89C52为控制器,利用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DHT11对环境参数进行采集,通过无线模块nRF24L01进行发送,控制器通过模拟SPI口实现与无线模块之间的通信。温湿度数据接收节点通过无线模块将数据传给STC89C52,控制器经处理后,在显示屏LCD12864上显示各子节点的数据同时将数据传送至上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