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感知层
[导读] 当支付以多元化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各不相同的需求时,科技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其背后的力量。无论是《复仇者联盟》中的虹膜采集,还是《碟中谍5》中的“步态分析系统”,抑或是当下在众多领域全然崭露头角的“刷脸”技术,以人的生物特征信息作为媒介,支付正在从“移动”的路上向“无感”的神奇世界奔去,而这个悄然改变人们生活的力量,正是生物识别技术。

 当支付以多元化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各不相同的需求时,科技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其背后的力量。无论是《复仇者联盟》中的虹膜采集,还是《碟中谍5》中的“步态分析系统”,抑或是当下在众多领域全然崭露头角的“刷脸”技术,以人的生物特征信息作为媒介,支付正在从“移动”的路上向“无感”的神奇世界奔去,而这个悄然改变人们生活的力量,正是生物识别技术。

作为生物信息的所有者,每个自然人都将是未来生活中一把行走的“钥匙”。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把钥匙解决“你是不是你?谁是你?你是谁?”的问题呢?

你是不是你?

简单来说,生物识别有三个自然属性: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唯一性,它是每个自然人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人的一种生物信息;其次,它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性,正常情况下具有终身不变性;第三,就是我们所说的“行走的钥匙”,你走到哪里它都跟着你。全部符合以上三个属性,那么“你是不是你”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就说说目前在全行业内广泛应用的人脸识别技术,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驱动下,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广泛应用于安防、电子商务、交通、金融、支付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人脸识别技术在银行的主要应用场景有:远程开户、远程登录、无卡取款、支付业务、人脸识别贷款发放、辅助对公业务、企业用户身份验证等,主要功能是辅助进行身份验证。6月,全国首笔基于人民银行支付标准的线下刷脸支付交易也在宁波落地,生物识别技术以更具标准的合规身份现身市场,拉开支付行业场景应用下半场的序幕。

人脸识别主要利用3D技术通过人脸检测、关键点定位、特征提取和比对,以及软硬件结合的方式交叉验证进行活体检测,解决用户关于“利用照片、视频、头套仿冒的问题”。人脸识别算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海量的图片数据进行计算,其1:1比对的误识率可低于十万分之一,加上综合信息辅助交叉认证,从而避免长相相近的人被误识的问题。当然爱美的人们也不用担心化妆会影响“刷脸支付”的成功率,因为化妆不会改变人脸的3D轮廓的。

由此,可以证明“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谁是你?

“谁是你”的问题,其实也是关于“实名”的问题,由此我们联想到安全问题。任何一个数据进入计算机后,都会变成计算机代码,生物特征数据自然也不例外。应用场景的增加,容易带来更多信息泄露的风险,一旦代码被盗用,谁是你?无从知晓。

因此,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的风控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图像脱敏技术在图像的存储和传输环节加密之外,通过提取照片特征,达到信息提取不可逆的目的。这样即使这些特征数据代码被泄露、被攻击,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也正在制定关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统一行业标准,银行和支付机构则通过物理信息交叉验证,捍卫用户“谁是你到你是你”的权利。

你是谁?

作为西方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之一,“你是谁”是从实名认证到实人认证的升华,在支付中亦然。从实名到实人,生物识别在这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里,无法绕过的是提取生物特征信息的环节,鉴于该环节的重要性,监管方也及时作出了响应。

前有欧洲监管机构在数据保护法规中规定,“包括‘脸纹’在内的生物信息属于其所有者,使用这些信息需要征得本人同意”。

紧接着,今年6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官网发布《网络安全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指出支付类App涉及生物特征信息的身份验证时,应再次告知用户并获得用户明示同意,且应优先采取本地终端认证机制。这是继2018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的指导意见》,支持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开户后,政策对于生物识别技术合规应用的完善。

监管的完善,严把“你是谁”的大关,成为生物识别技术应用风控的第一道大门。

我们终将行走于“江湖”

解决了用户所关注的“你是不是你?谁是你?你是谁?”的问题后,生物识别技术还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于如何攻克商户,让他们成为产业链中各参与方在抢滩战中的重要助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用户关注资金安全,商户则看重生物识别技术是否能为其带来真正的收益。无论生物识别技术多么强大与便捷,最终决定其沉浮的将是市场这个“江湖”。

因此,在生物识别技术大范围应用之前,行业参与者们应该从硬件改造和软件服务上“大开脑洞”,毕竟硬件设备的使用可以为软件下载导流,但软件的普及率也相应会成为商户选择硬件时的重要考量。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也就会有生物识别技术,其作为人工智能的入口未来的路还很长。以技术为驱动,联合线上线下,将触角探伸到金融、科技、商业多个行业的生物识别技术抢滩战中,市场无疑是决定乾坤的关键性因素,如何漂亮地落子其上,值得思考。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最新消息,多名知情人士透露,微信视频号正在加大对于直播带货的资源投入,为此已经调整了微信支付和视频号两个团队的组织架构,主要是打通微信支付和视频号两个业务,通过协同合作来实现进军电商带货领域。

关键字: 微信 支付 视频号 直播带货

最新消息,昨天《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完善业务规则,强化监管。多位支付机构相关负责人发声,包括头部支付机构和中小支付机构,既包含民营也涉及外资支付机构代表,向市场释放了重磅信号...

关键字: 支付宝 微信 支付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由于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交换,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挑战。当我们把极为敏感的个人数据、金融交易甚至国家安全都交给数字系统来处理时,对强大的数据保护措施的需求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生...

关键字: 生物识别 掌静脉识别 传感器

【2023年02月16日,德国慕尼黑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威切斯特讯】Sentry Enterprises采用了作为全球电源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的最新一代SLC37x系列安全芯片产品,为其生物特征识别平台的发...

关键字: 英飞凌 生物识别 控制器

1980年,谭铁牛考入西安交通大学。5年后,他远渡重洋,到世界著名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求学深造,先后顺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他又获得了英国雷丁大学的终身教职。

关键字: 生物识别 电子电气 科技防疫

作为模式识别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近日获得一项国际顶级大奖。2022年8月22日,第26届国际模式识别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开幕。开幕式上,谭铁牛获得国际模式识别领域最高奖——傅京孙奖,以表彰他在模式识...

关键字: 生物识别 模式识别 AI智能网关

2022年8月17日,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熵基科技”,股票代码“301330”)成功登录深交所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37123013股,发行价43.32元/股,发行市盈率为43.44倍,开盘高涨30.0...

关键字: 熵基科技 生物识别 虹膜图像

作为新晋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于2004年的亚略特以多模态生物识别赋能百业,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技术落地产生真效益。

关键字: 生物识别 亚略特 虹膜识别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可穿戴设备的技术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关键字: 可穿戴设备 生物识别 可穿戴技术

在推广上一直停滞的NFC支付,有望因为苹果的加入而火爆起来。在日前备受瞩目的iPhone6发布会上,苹果宣布推出Apple Pay,可通过NFC与Touch ID完成支付。

关键字: 苹果 NFC 支付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