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感知层
[导读] 当今,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生物识别技术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瞳孔识别等技术。尤其是近几年来声纹识别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当今,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生物识别技术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瞳孔识别等技术。尤其是近几年来声纹识别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指纹识别自20世纪初开始在警用领域获得应用,到2013年后借助在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市场的快速爆发走入大众视野,用了近100年;而人脸识别只用了五六年就造就了商汤、依图、 旷视、云从等“独角兽”企业,并在安防领域广泛应用。这个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背后,是人工智能产业凭借深度学习算法上取得的突破、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应用的结果。同样应用深度学习算法技术的计算机听觉与生物识别的结合——声纹识别,或将成为继人脸识别之后的下一个爆发的增长点。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声纹识别技术开创者是如何看待这项技术未来的发展?声扬科技联合创始人、CEO李亚桐近日在36氪WISE超级进化者大会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他作为生物识别从业者十五年来的洞见与思考。

安全升级推动多种生物识别融合

近20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交流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原先“需要本人到现场办理”的事项,都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上网或在手机APP上操作来远程自助办理,随之而来的是在没有本人到场时仍能准确认证身份的安全问题——身份证件、数字密码等存在的造假盗用成本低、容易丢失遗忘等弊端,引发了人们对更高安全性、便捷性的身份认证方式的需求,而指纹、人脸、声纹、虹膜、DNA等生物识别方式凭借“不会丢、不会忘、不易仿冒”的特性成为了身份认证的主要方式。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在生物识别领域,大大提升了效率、准确率和体验。“时不时会有人问我,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已经很好用了,你们做声纹识别如何与这些技术竞争?”

李亚桐演讲时说到,“各项生物识别技术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应用场景的无限丰富性这些问题,比如很多老人的指纹已经磨损难以识别、打电话的过程中难以采集人脸和指纹等。因此,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可以满足所有场景的需要,多种生物识别结合使用也成为满足安全性、易用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综合需要。所以,声纹识别与人脸识别或者指纹识别不是对立、竞争的关系,而是融合、互补的关系,实现1+1 >2的效果。”

声纹识别安全系数更高

不同于指纹、虹膜、人脸等静态的生理特征,声纹蕴含于千变万化的动态语音之中。即便同一个人两次读相同的内容,也不一定能发出完全相同的声音。正是声纹这种“蕴不变于万变中”的特性,使得声纹特征伪造起来更为困难,因此认证强度更高、更安全。同时,人类语音中还蕴含着说话内容、语义、语气、语速、发音等丰富的信息,可与声纹识别结合进一步加强安全性。

正是关注到了声纹作为动态行为特征在应用中带来的安全性和易用性,扎根生物识别行业十五年的声扬科技CEO李亚桐,在完整经历了指纹、掌纹、静脉、虹膜、人脸识别的应用发展后,选择将声纹识别技术直接应用到对安全等级要求最高的领域。

“创业之初,声扬科技就掌握声纹识别、语音识别、前端语音信号处理等多项技术,在寻找落地应用场景时,我们把能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放在第一位。我们认为好的AI技术应该是可靠的工具而非玩具,用语音识别身份在一些场景下非常有必要。比如帮助银行、保险、社保等金融机构识别欺诈行为、降低贷款坏账率、识别骗保行为、减少养老金流失等,又比如在公安系统内利用语音作为电子物证,缩小嫌疑人侦查范围、加快案件侦破速度、甚至对潜在的犯罪行为进行监测预警等,这才是我们技术创新者最期待看到的。”

声纹识别将成资本新宠?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近60年来经历三起三落,资本市场目前对于人工智能企业也从狂热趋向于冷静务实,技术壁垒与落地应用、平衡当前与未来巨大的技术研发投入和营收回报,是投资人同等看重的。

李亚桐也在演讲中分享了声扬科技的未来战略,他认为在未来两到三年,只有经过金融业、公安部门对安全、性能、技术、服务要求最苛刻的检验和打磨,再面向更多通过金融和公安领域认识到声纹识别技术价值的行业去应用时,才会带来符合用户对智能语音交互预期的体验,从而推动整个智能语音产业持续发展。而声扬科技也会在智能语音发展的浪潮中,坚持技术创新并将新技术投入社会最需要、哪怕是最难的领域, 让AI真正发挥价值。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小瓦AI答是OpenHarmony专属智能问答助手,由Laval社区与深思考公司联手打造。作为一款智能问答助手,小瓦AI答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在线智慧答疑服务,帮助开发者们轻松获取所需知识,并且通过不断迭代进化与开发者们共...

关键字: AI 人工智能

Jun. 11, 2024 ----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指出,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仍受到地缘因素与高利率抑制市场动能的影响,整体而言,入门款消费及教育的换机需求为上半年推动市场的积极因素,...

关键字: AI 笔电

柏林2024年6月11日 /美通社/ -- 据德国汽车行业协会(VDA)的最新消息,去年德国生产了127万量电动汽车(BEV和PHEV),其中95.5万辆是纯电动汽车。这使得德国成为欧洲生产电动汽车最多的国家。预计今年德...

关键字: 电动汽车 BSP 纯电动汽车 AI

上海2024年6月11日 /美通社/ -- 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英矽智能宣布,继2023年11月启动自研药物ISM5411在澳洲的1期临床试验后,已于日前完成该候选药物在中国1期临床试验的首...

关键字: HD ISM AI 人工智能

6108人参会参展,102个展位,20个分会场,209万关注 上海2024年6月11日 /美通社/ -- 2024年5月14-15日,SSCL第七届亚太智慧供应链与物流创新博览会暨2024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物流节在张江科...

关键字: AC AI COM ASSOCIATION

最近,在 ChatGPT 和 Bard 等公司的引领下,生成式 AI 掀起了热潮,企业越来越多地寻求了解该技术的用例。现在是围绕人工智能的力量展开对话的好时机,但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十多年来,生成式建模(即生...

关键字: 人工智能 AI

全链路赋能净零智造,共“碳”共赢净零未来

关键字: 碳中和 AI

在人工智能 (AI) 的动态格局中,两项突破性技术—— 大型语言模型 (LLM)和检索增强生成 (RAG) ——因其在理解和生成类人文本方面的变革潜力而脱颖而出。本文对 LLM 和 RAG 进行了比较,阐明了它们的机制、...

关键字: 人工智能 AI

AI也将开启人类生活的无限新可能。从数据中心和云端,到边缘和PC,英特尔致力于让AI无处不在。他强调,开放的标准、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

关键字: 英特尔 AI

6月5日消息,在近日的2024年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AI for Good Global Summit)上,ChatGPT之父、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提出了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预测。

关键字: ChatGPT AI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