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智能应用
[导读] 前不久,由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携手新华网数据新闻部共同合作完成的可视化数据作品《宋词缱绻,何处画人间》(以下简称《宋词》)和《唐女诗人群像》(以下简称《唐诗》)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热烈关注。

 前不久,由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携手新华网数据新闻部共同合作完成的可视化数据作品《宋词缱绻,何处画人间》(以下简称《宋词》)和《唐女诗人群像》(以下简称《唐诗》)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热烈关注。

团队分析了5.5万首唐诗、2.1万首宋词,用大数据技术解读古典唐诗宋词,意外发现不少隐藏的信息。

大数据显示

苏东坡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杭州

这个作品长什么样呢?钱报记者打开了网页版的《宋词》。

多处留白,水墨插图,素雅的配色风格,这个作品的风格“整体上是向山水画靠拢”的。

据了解,《宋词》以《全宋词》为样本,为完成这一解读,团队分析了近2.1万首词作、近1330家词人、近1300个词牌名。而《唐诗》作品的基础,则是5.5万首唐诗的数据分析。

记者观察到,《宋词》网页版是由诗人行迹图和年代生平图联动的时空图,以及宋词词云图、意象情绪图、韵律图组成的。

在年代生平图中,记者选中代表“苏轼”的折线,根据图示,显示出一条“先平再升又平”的折线,其试图反映的是苏轼一生的仕途起伏。

和生平图联动的行迹图上,地图同步出现大小不同的褐点,用线连接,每个点的大小因苏轼踏足的次数决定。这呈现的是苏轼一生的轨迹。从点线图上看,苏轼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宋朝疆域。其中,最大的点所在位置是杭州城,这说明杭州是他最多造访的地方。

“东风”一词

在宋词中共出现1264次

随着页面下拉,映入眼帘的是宋词“词云图”部分。词云图根据宋词词语使用次数分析,使用次数越多的字号越大,颜色越深,位置越居中。记者看到,位于正中的词是“东风”,该词被使用了1264次。排在其后的是“何处”,一共被使用了1157次。排第三的是“人间”,在宋词中一共出现1061次。

“我们之前了解宋词唐诗,更多地是一首一首分开理解赏析,而这次的研究让我们可以从大数据层面去寻找诗词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设计主管张玮告诉钱报记者。

此次的研究历时半年,浙大团队和新华网数据新闻部制作完成的《宋词》《唐诗》作品,均以网页的形式呈现,里面包含的信息颇为丰富。其中,信息量最大、制作最为复杂的当属《宋词》作品。

“在传媒行业,如此成熟的传统文化题材的可视化数据新闻作品还很鲜见。”张玮说,这也是浙江大学可视化小组研究团队在这方面的首次尝试。

诗人作品中提到“酒”

一半是在追思,三成是开心

团队不仅分析了《全宋词》文本表面的信息,还深入挖掘宋词所表达的意象含义,整合成意象情绪图。

意象情绪图选取了30个像“月”“酒”等常见的字词,以苏轼、李清照等24位高产词人作为代表。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这些意象词汇所表示的情绪,并将情绪分为五种——“喜怒哀乐思”,然后用饼状图表现出各种字词所表示的不同情绪的比例。

比如诗人在写“酒”时,近半数想要表现的意象是怀念和思考。陆游写“红酥手,黄滕酒”,或者晏殊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都是在追忆故人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还有近三成,是类似朱敦儒笔下“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的开怀一笑。

那么,大数据技术是如何从宋词的字里行间体察到词人当时的情绪呢?

首先,团队需要将基本只表示某种特定情绪的典型意象整理出来。张玮说,为了更精确,团队还专门请来浙大文学院博士胡秋研进行了核对。

负责数据分析和前端开发的潘如晟告诉记者,他们会用大数据分析上下文,根据典型意象去计算该字词属于某一情绪的概率,得出诗人最有可能想要表达的情感。

简单来说,比如诗人张在的《题兴龙寺老柏院》中写到:“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惟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其中,“松柏”表达的就是一种“追思”的情绪。再联系上下文,可以得出“牡丹”和“春风”想要传达的也是“思”。

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呈现

让唐诗宋词真正通俗易懂

当问及这项研究的难点所在,张玮首先提到的是图表的选择。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数据呈现方式,许多图表都是几易其稿。

合适的图表,既要美观,又要能涵盖所需要呈现的信息,同时还要表现得直观,还要与读者进行比较顺畅的互动,这着实让团队费了不少工夫。据张玮介绍,团队曾尝试用“小山峰”视图去表现词的抑扬顿挫,但考虑到图像重叠影响观感,又不利于摆放意象图像,最后只能作罢。

“人是视觉性的,可视化形式的科普手段,可以把晦涩的古诗词变得通俗易懂,让科普摆脱说教或者沉闷的刻板印象,从而起到推广传统文化的作用。”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陈为说。

这项研究定位是科普,因此选择分析的对象也以唐诗宋词最基本的内容为主。张玮说:“这个产品的制作并不是为了得出某一结论,而是给人们提供一种探索唐诗宋词的有趣工具。”因此,更多有意思的结论还有待于读者们去发现。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