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智能应用
[导读] 在未来的一些年里,你可能会第一次与医学人工智能(AI)系统进行互动,能够自动驾驶汽车、家庭语音助手以及自我标签的图片库的相同技术如今在卫生保健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首个医学人工智能系统(AI)如今已经开始转向临床应用了。

 在未来的一些年里,你可能会第一次与医学人工智能(AI)系统进行互动,能够自动驾驶汽车、家庭语音助手以及自我标签的图片库的相同技术如今在卫生保健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首个医学人工智能系统(AI)如今已经开始转向临床应用了。

试想一下我们能够同医学人工智能进行互动,而且该技术的益处以及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或许都会为我们与非人类的医疗健康工作者的接触互动做好准备。

人工智能如何诊断疾病?

这些进步背后的技术就是名为深度学习的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深度学习是一种非常简洁的过程,其能够从模板中进行学习来帮助理解数据的复杂形式,并不像此前几代人工智能,新型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通过视觉、声音和文字,像人类一样感知这个世界。

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技能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其在人类的专业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医学等,由于深度学习能够赋予计算机这些能力,而很多医学任务如今都能够被人工智能所解决。在过去12个月里,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计算机系统至少能够和人类医生一样,诊断糖尿病性眼疾病、皮肤癌以及心率失常等疾病,这些例子就阐述了患者未来与医学人工智能互动的三种方式。

首先第一种方式是最传统的,并且会发生在需要利用专业设备进行诊断的地方,你可能会预约一个测试,在诊所进行并且接受一份报告,而这份报告也会由计算机所撰写,而患者的经历将不会被改变。谷歌的糖尿病性眼疾病人工智能系统就是这种方法的一个典型例子,其能够被训练去识别糖尿病控制不佳患者眼睛背后所出现的脆性泄露血管,而且这种人工智能系统目前正在一些印度医院中被真正的病人所使用。

第二种与医学人工智能系统互动的方法或许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因为很多诊断任务根本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备,斯坦福的研究人员开发乐一种皮肤癌检测器,其能够同皮肤科医生一样准确诊断皮肤癌,目前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手机app以供使用。

不久以后,人们或许能够实现对自身的皮肤损伤进行自拍,而且能够现场分析皮肤损伤点,这种人工智能系统正在引领科学家们开发首个app来对人们的健康进行评估,同时并不需要人类医生介入。

第三种互动方式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当需要利用心电图来进行心律检测时,这些传感器常常会被整合到廉价的可穿戴技术中,同时还会同手机进行连接,患者通常需要戴上监护仪,记录每天的心跳,偶尔需要让医生看看他们的监测结果,如果发生严重事件,而且患者的心率突然发生改变,那么患者和医生就需要立即注意了。

很多研究小组目前都正在努力将可穿戴的医疗设备推向到诊所中。

人工智能系统的好处是什么?

这些系统的运行成本非常低,每次诊断的费用仅为一小部分,而且并没有预约名单,人工智能系统从不疲倦、生病或需要睡觉,其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任何地方;医疗人工智能能够为每个人提供可获得且可负担的医疗服务。

人工智能系统有什么缺点?

目前人们最关注的可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即围绕该技术的炒作而衍生的东西,为了培训一个系统需要大量精心设计且昂贵的数据,而医生能做的每一项都远远超出了该范围,相反我们也能够看到狭窄的系统能够执行未来可预见的单一任务,为了应对这些膨胀的预期结果,我们就需要在这些讨论中促进信息互动的声音。

医疗数据的隐私也是研究人员所面对的一种挑战,很多系统不仅是在云端运行的,而且有些形式的有用医学数据在本质上是可以识别的,比如在该系统分析面部特征用来诊断疾病迹象时,我们并不可能模糊病人的脸部特征,而数据泄露或许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会损伤到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

另外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责任的问题,如果没有医生参与疾病诊断的话,谁应该对医学错误负责呢?而且我们甚至无法知道系统为何会出错?当医生接受人工智能错误的建议时谁又该负责呢?患者权益倡导者,医生,政府和保险公司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他们还并没有很好的答案。

医疗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我们也将与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互动,大部分工作都是看不见的,这就大大降低了患者治疗的费用,同时也会提高治疗有效性;或许有些会在手臂上进行,通过一个简单的按钮来评估机体健康,如今我们所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同时为第一次与人工智能的“约会”做好准备。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5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近日宣布,将在半导体、先进电子零部件、蓄电池、机床及工业机器人、飞机零部件等五大关键产业领域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以遏制技术外泄风险。

关键字: 半导体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电动汽车

5月26日,华为ICT大赛2023-2024全球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本届大赛为华为历届最大规模的线下比赛,共吸引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所院校、17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国家赛、区域赛层层选拔...

关键字: ICT 华为 大赛 人工智能

近日,整数智能与浪潮信息签署元脑生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秉持协同共生、开放共赢的原则,在元脑生态的框架内开展AI与数据科学领域的深度协作,共同为各行业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用智能标注助力数据生产的低成本、高精度、...

关键字: 自动化 人工智能 元脑生态

2024年5月25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长宁分会与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以"智能向善 AI for good"为主题,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人工智能论坛"。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及参与圆桌论坛,逾百余位海归学...

关键字: 人工智能 AI 大语言模型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数据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今年,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指出,要以数据驱动发现新规律、创造新知识,加速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在浪潮信息助力下,通...

关键字: 新材料 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

2024年5月28日,中国上海 —— 今日,备受瞩目的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4在上海隆重拉开帷幕。作为是德科技年度盛大的技术交流盛会,它不仅是电子测试测量及相关应用领域最新行业趋势与前沿测...

关键字: 测试测量 人工智能 新能源汽车

加利福尼亚州 坎贝尔 – 2024 年 5月 21 日 – Arteri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IP)是一家领先的系统 IP 供应商,致力于加速片上系统(SoC)的创建,晶心科技(台湾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5...

关键字: 片上系统 RISC-V 人工智能

5月23日消息,近日在澳门举行的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中美在通用大模型底座上的差距,是半年到一年半之间的动态追赶,不会被甩开。

关键字: 科大讯飞 人工智能 AI

根据Gartner日前预测,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和应用现代化的推动,全球用户今年在公有云服务上的支出将增长到6754亿美元。这一数字与去年的5,610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了20.4%。

关键字: 生成式AI 公有云 人工智能 GenAI

5月22日消息,科大讯飞最近宣布,讯飞星火Lite API永久免费开放,讯飞星火Pro/Max API低至0.21元/万tokens。

关键字: 科大讯飞 人工智能 AI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