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1978年,体外人工授精(IVF)技术让世界上第一位试管婴儿诞生,这意味着生殖科技迈入新的里程碑,也让IVF成为不孕症夫妇们辅助生育的首选。 台湾每年有一万多例的IVF临床案例,其中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平均执行1

1978年,体外人工授精(IVF)技术让世界上第一位试管婴儿诞生,这意味着生殖科技迈入新的里程碑,也让IVF成为不孕症夫妇们辅助生育的首选。

台湾每年有一万多例的IVF临床案例,其中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平均执行1,500到2,000例,求助门诊者通常只关心受孕结果是「有」还是「无」,然而,整个学术生涯都在试图解开生育之谜的台北医学大学教授潘力诚,醉心的则是如何让人工捡选的过程,能够贴近物竞天择的型态,让试管婴儿的基因能趋近于精卵自然受孕的结果。

潘力诚指出,生殖是一个极为精密且复杂的演化行为,人类精子的直径不到一毫米,男性一次射精释出上亿只精虫,能够与卵子结合的通常只有一只,难道这些精子都被浪费掉了吗?事实上经过长久的演化,精虫大军各司其职,会依据功能分类,例如在勃起射精时便被激活,目标是与其它雄性精子搏斗的「战队」精虫;包围卵子并与输卵管璧结合,等待排卵被二次激活的「阻断」精虫;爆发力最强、能够抵达卵子所在的「达阵」精虫等。

女性的生理机制也不是被动接受精子,子宫颈与卵巢会以其生物特性,对精子进行严苛的淘汰赛。子宫颈的绒毛组织会阻挡畸形、速度慢的精子,白血球的免疫反应会清除它们,能够存活并抵达输卵管的精虫仅千余只,这群十万选一的「菁英」们,接下来会分为A、B军,A军去包围卵子,若这时母体尚未排卵,B军将与输卵管壁结合并等待72小时,当排卵讯息一出现,沉睡的B军就会被激活,尾端开始激烈活动脱开输卵管壁,争取与卵子结合的机会。

「人们常说『天然的尚好』,这是因为目前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可以精准模拟生物体复杂的生育机制。」潘力诚说。

流速差分选 微机电技术跨界生殖科技领域

治疗不孕症的精子体外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上游法,将精虫放在特殊溶液中静置1到2小时,活动力强的精虫便会向上游动,医护人员便撷取溶液上层的精虫;如果精虫无力往上游,另一种方法是在室温25℃下,用离心机高速离心,让密度低的精虫浮在溶液上、密度高的精虫停在下,撷取试管底部的精虫;第三种方法则是单精注射,抓取一只精虫,注入卵子中。

然而,三种方法都有缺点,由于分选精子的速度愈快愈好,理想时间为半小时内,但上游法临床作业时间却需要1到2小时,超过理想时间范畴;在离心过程中,有些精虫的尾端会被撞断;而且精虫是快速活动的细胞,要靠人工在显微镜下操作,并毫发无伤地抓取一只精虫,就像站在垒包上,要挥棒打击时速超过130公里的快速球一样,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技术门槛。

同时,气温低于4℃时精虫会冻死,4℃到15℃时精虫处于休眠状态,而超过40℃时精虫便会热死,所以临床操作检体时,必须有精准的温控。值得注意的是,超过37℃时精虫会被激活,为了避免精虫在达阵前就将能量消耗殆尽,或者精虫被温差形成的氧化物伤害,潘力诚希望有一个能保持检体温度、快速作业、不必加入荷尔蒙或药品,并且能够将物理伤害降到最低的装置,准确且有效地分选优质精子,来改善IVF手术的质量。

工研院生医所工程师庞绍华从微机电制程技术领域切入,终于找到这个问题的最佳化解。

机电技术通常应用于ICT产业,是台湾科技业的强项,庞绍华的「跨界」解方,是在芯片在狭小的空间里,制造溶液流速差,来模拟人体子宫颈、输卵管的淘汰功能,如此便可以区分精虫逆流而上的速度,并结合精子检测、客制化人工生殖技术,让精子光学检测、温度控制平台以及自动化的样本输入,这三项过往独立的流程能一条鞭进行,大幅提升临床操作效率。

这套高效能的整合性精子分选系统,其中最关键的两项技术,是37℃恒温控制分注系统,以及精子检体自动分选系统。将这两项技术结合在一台稳定的机具内,可以同时分选、分析精子影像,并且自动旋转、对焦定位,将活力最旺盛的精虫保留。

微流体生物芯片协助人工生殖医学,从「挑一只有潜力的」到「挑出多一点有潜力的」精虫,以利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即时、快速且准确的精子分离处理与浓度计数。同时可以减少肉眼判断精子活动力的误差,建立自动化的精子筛选步骤。

目前台湾尚未有正式上市的生殖临床器材,这套系统可以扮演生殖产业的领头羊,不仅能担任人类精子质量的筛选平台,也能进行畜牧业的精致选种,针对种马、种牛、种猪等进行精子质量控制,提升产业价值。今年八月,工研院也与财团法人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合作,在猪只实验上验证技术成果,希望健康存活的猪仔能从10只攀升为11只。

开发新药从研究到上市,平均要15年时间,在医疗器材送检则需要3年,这项技术已经进入前临床测试期,紧接着就是安全性与临床衔接性的验证。全世界一年有150万例人工受孕,大陆一间重点医院一年则有6,000例,这项优生学的关键技术正往产品端一步步靠近,在可观的市场前景之外,科技不再与生命的奥秘对立,反而与之共舞,于相互学习、印证间,画出灿烂交锋的光芒。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作者 Mohamad Ali| IBM咨询首席运营官 北京2024年5月24日 /美通社/ -- 生成式AI的兴起几乎在所有面向上给业务带来改变。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最新的年度 CEO 研究,近60%...

关键字: IBM AI BSP 模型

台北2024年5月21日 /美通社/ -- 提供针对AMD WRX90和TRX50主板优化的DDR5 OC R-DIMM 提供容量128GB(16GBx8)到768GB(96GBx8),速度5600MHz到8...

关键字: AMD 内存 BSP GB

上海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2024年5月16日,世界知名的生命科学公司 Eppendorf 集团于第二十三届生物制品年会上成功举办了"疫路超越 推流出新"的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大规模...

关键字: RF PEN BSP IMAC

北京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过去五年里,支付和收款方式日新月异,其发展和变化比过去五十年都要迅猛。从嵌入式数字商务的出现,到"一拍即付"的...

关键字: VI BSP PAY COM

华钦科技集团(纳斯达克代码: CLPS ,以下简称"华钦科技"或"集团")近日宣布致敬 IBM 大型机 60 载辉煌历程,并将继续实施集团大型机人才培养计划。

关键字: IBM BSP 研发中心 PS

助力科研与检测新突破 上海2024年5月15日 /美通社/ -- 全球知名的科学仪器和服务提供商珀金埃尔默公司今日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创新不止,探索无界"的新品发布会,集中展示了其在分析仪器领域的最...

关键字: 质谱仪 BSP DSC 气相色谱

上海2024年5月16日 /美通社/ -- 2024年5月10日至5月13日,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携旗下影像产品创新力作亮相北京P&E 2024。在数码相机展览区域,全新制定的集团使命"为世界绽...

关键字: 富士 数码相机 影像 BSP

贝克曼库尔特目前已成为MeMed Key免疫分析平台和MeMed BV检测技术的授权经销商 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发适用于贝克曼库尔特免疫分析仪的MeMed BV检测 加州布瑞亚和以色列海法2024年5月16日...

关键字: BSP IO 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仪

英国英泰力能的燃料电池是可产业化的产品解决方案 英国首个专为乘用车市场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 在 157kW 功率下,此燃料电池比乘用车的其他发动机更为强大 &...

关键字: ENERGY INTELLIGENT 氢燃料电池 BSP

深爱人才,共赴"芯"程 深圳2024年5月15日 /美通社/ -- 5月11日,深圳国资国企"博士人才荟"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专场活动在深圳市重投天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简...

关键字: 半导体 集成电路产业 BSP 人工智能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