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IP地址耗尽问题 因特网正式启用IPv6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根据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38.3%,而分配到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仅为3.3亿个,平均不足每个网民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IPv4地址数量共43亿,且已到了枯竭边缘。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调研报告更为具体:未来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IP地址需求量为10亿,物联网需求量为100亿,固定互联网为5亿,IP地址需求总量高达345亿,现有IPv4地址已远远不能满足网络的发展,IPv6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理论上说,IPv6地址数量总数为2的128次方,几乎可以为地球上每粒沙子分配几十万个地址,而海量的地址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应用深入发展的基础,在技术上,也有着减少网络管理成本、提升传输效率和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
尽管如此,IPv6在中国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涉及网络改造及升级等环节仍有不少阻碍,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此前曾公开表示,目前我国IPv6推进速度过慢,不利于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在骨干网建设方面,三大运营都参与到了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建设中,中移动去年正式启动IPv6试点;中联通预计在2013年进行300万用户IPv6规模性试商用;电信则早在2002年就建立了实验网。
2012年3月,《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议的意见》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IPv6发展的重点目标和任务,即在2013年年底前,将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2014年至2015年,实现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推动实现三网融合,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实现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这一意见,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下一阶段IPv6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此外,在此次IP联盟峰会上,由CNNIC发起的IPv6开放交换和应用验证中心正式宣布成立,旨在提供免费的IPv6试验性接入、应用验证环境以及IPv6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
谷歌的介绍如下:
如果互联网上的地址不够用了会怎样?事实上,现在已经濒于用尽了。文特·瑟夫,Google 首席互联网推广官,同时也是互联网之父之一,说起了新一代的互联网(即基于 IPv6 的互联网),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 IPv6。
那么互联网上的地址为什么会不够用呢?
正如电话使用电话号码系统来通话一样,连接了互联网的每台设备都有一个称为“IP 地址”的唯一编号,用于连接全球在线网络。
那我们要如何扩展地址空间呢?
显然,互联网需要更多 IP 地址。那么究竟还需要多少呢?340 兆兆兆 个应该够了吧? 没错,这就是新一代的互联网“管线体系”IPv6 所能提供的地址数量。如此庞大的数量足以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拥有数十亿个 IP 地址,换句话说,这一数量足够在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 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地址空间。
这一转型将在何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