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1.TD-LTE:技术试验获实质性进展据工信部统计,从早期的TD-LTE技术试验到2011年国内6大城市的TD-LTE规模试验,包括工信部、三大运营商在内已有3500人次参与测试,累计完成超过2万个测试例组合。工信部电信研究院TD-L

1.TD-LTE:技术试验获实质性进展

据工信部统计,从早期的TD-LTE技术试验到2011年国内6大城市的TD-LTE规模试验,包括工信部、三大运营商在内已有3500人次参与测试,累计完成超过2万个测试例组合。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TD-LTE工作组在年底公布了TD-LTE规模试验的最新进展。在下半年第一阶段规模试验接近尾声之际,已有11家系统厂商中的8家完成了IOT测试、单系统测试、关键技术等现阶段所有测试项目,其余3家也即将完成。在芯片环节,现有的国际、国内10家芯片厂商中已经有6家完成或者进入规模试验阶段。在芯片与系统设备的互操作方面,11家系统厂商和海思、创毅视讯等产品进展较快的芯片厂商都完成TD-LTE互操作测试,高通也与几家设备商完成了互操作测试。

在仪表开发环节,多个国内外仪表厂商已参与到TD-LTE试验项目中,在射频和协议测试等方面保持了与LTEFDD基本同步,但在无线资源管理方面TD-LTE仪表比LTE FDD滞后了一些。

继TD-LTE规模试验第一阶段验证了产业链在无线网络性能、多芯片、室内覆盖、终端以及核心网和承载等几大方面的技术与产品成熟情况后,今年年底开始的TD-LTE规模试验第二阶段进入到更新版本R9的功能性能验证,在终端环节将推进TD-LTE多模终端的研发,并开展“双芯片多模多待”的规模测试。据悉,目前已有4家终端厂商在今年第四季度提供多模数据卡或双待手机,不过从长远来看,单芯片多模方案也是芯片整体发展方向,这需要芯片工艺的支持,即采用40nm工艺,支持至少TD-LTE/TD-SCDMA/GSM三模。这方面已有7家芯片厂商表示将在明年提供产品。

2. 100G:标准完善与实际部署并行

今年100G市场异常红火。虽然100G技术本身仍在完善,且处于初期市场推广阶段,然而得益于全球运营商的青睐,目前全球已有二十多家运营商部署了100G的实验局或试点,而且主流的运营商对100G引入也已有规划,已经制定了明确的商用路线。

从中国市场来看,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今年就已明确表明对100G高速传输技术的看好,而且将在国内率先开启100G的测试,今年年底测试工作已经开启;而中国联通方面也欲在2012年开启测试,据悉其今年部署的40G相干网络正是为其100G的引入布局;中国移动动作较小,目前仍未有明确的引入规划,但是中国移动设计院已经成立了100G的相关项目,研究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目前业界几家主流的设备商都已经宣布推出了自己的100G解决方案,系统设备也已推出,然而在国内尚无系统测试,对于相关设备的性能仍然无法保障,工信部的相关专家指出,2012年,100G设备将进入全面的系统测试阶段,国内100G测试市场亦将全面崛起。

在今年通信展中,各主流设备厂商都展示各自的100G光传输解决方案,方案的重心放在了100G光传输的商用上。

华为发布了100G传输商用方案,可提供1500km的超长距离传输能力,并支持现网40G平滑升级到100G。而最新推出的超大容量OTN系统,将OTN/WDM最大容量从6T提升到了10T以上。

中兴通讯推出的100G方案,体现了端到端式的“全程”理念,形成了从骨干传输到IP层再到接入层的整套运维体系。其平台化的特色,充分考虑到了使运营商更容易向100G网络过渡。

阿尔卡特朗讯也提出了将100G以太网与100G光传输互联,同时向运营商推广。阿朗最先采用了PDM-QPSK作为100G的调制格式,实现2bit/sHz,该格式已被OIF列为标准。另外其还最早提出了相干检测的技术,2008年就在2550公里长的无电中继光纤上实现了16.4Tbit/s的传输速率。

烽火科技作为国内光通信主流厂商,很早就开始了100G方面的布局。先后承担国家973“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863“100GE光以太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传输试验平台研制”项目,在100G项目上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验依据,并计划在明年年底正式推出商用产品。

3. LBS“X”:打开位置服务新空间

2011年,LBS市场从喧嚣走向冷静,冷静后的LBS寻找到新的增长空间,这就是LBS“X”。这个“X”可以是移动支付、虚拟增强现实等等。

Foursquare于2009年上线,短短一年时间风靡美国,很快的这股新的互联网风暴开始席卷中国大地。从此,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也失去了平静,逐步的被一个叫做LBS的名词所征服。现在中国市场的LBS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切客、网易八方、街旁、啊呦网等都是当下LBS的主流平台。

目前看来,嘀咕、街旁引领的虚拟社区类LBS服务潮流暂时占先。此类别中,网易八方、冒泡、蚁信、开开、他社区、盛大游玩,已逐步找准自己的差异化目标。以开开和冒泡为例,前者倾向帮助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相互交流,建立朋友关系;后者在于如何将用户生活中的熟人关系圈映射到移动互联网上来。

除虚拟社区类之外,LBS应用还包括聊天类、游戏类、信息推送类等类别。专注于和小区邻居交流的“区区小事”属于聊天类,用来寻找餐馆的“大众点评”属于信息推送类。各类别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比如以聊天为主的“贝多”,用户也可以从中获得附近商家的打折信息。

游戏类LBS则是最新、最有想象力的一类,仅有16fun、云上飘、摩天轮等少数客户端可供选择。用户可以通过在到达某一地点时签到,获得积分或者更具诱惑力的“金币”,参与类似《大富翁》的买地建房游戏,从而以游戏中的成就感,激励用户在现实生活中更多使用LBS服务。

但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关于LBS的未来发展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开始沉心思考,反思LBS的瓶颈并寻找转机。首先,LBS潜在用户数量受到智能终端普及程度制约,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海量潜在用户就在眼前。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始终不尽如人意的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不少业内观察者认为,加大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才是LBS进一步发展的唯一出路。非常容易理解:应用服务方面,既然简单的“签到”行为难以长久地黏住用户,那么,我们可以去挖掘更多,更创新的应用;商业模式方面,既然目前没能形成有力的商业模式,我们还可以尝试LBS团购,LBS精准推送,LBS图片分享,LBS点评,LBSAR(虚拟增强现实),LBS移动支付....

虽然目前LBS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技术瓶颈,创意应用也只是冰山一角。但相信,随着LBS的发展。就像一些专家建议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LBS将被爆炸性地应用到生活,数以百万的人将行走在移动设备上,享受小小位置带来的巨大改变。LBSX或许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金矿。[!--empirenews.page--]

4. 语音识别技术:从“山寨”市场壮大的重大发明

笔者之前一直对语音识别技术有所了解,但真正让笔者对该技术刮目相看还得讲一个故事。笔者的朋友公司办年会,其中有一项互动活动是输一句话到某指定号码,最先发送成功的人胜出。经过几个回合下来,胜出的竟然是一部山寨手机。该手机之所以打败神马诺基亚、苹果、HTC等智能手机,主要是其搭配了语音识别技术,神马搜狗、谷歌输入法都是浮云,语音识别才是游戏胜出的法宝。

2011年1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11年第十一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结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语音交互核心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选本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的项目。这也让语音识别技术进一步走进前台。

用语音来操纵机器——这不只是流传多年的魔术,正在成为一门成熟的实用技术。苹果公司在乔布斯过世前夜展示的iPhone4S应用Siri,让语音操控变成了一个想象力激荡的热点。

随苹果iPhone4S一同露脸的语音服务Siri搅热了语音控制、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国内厂商也纷纷试水类似应用,欲与Siri掰掰手腕。日前,据记者了解,国内最大的手机浏览器公司UC优视正在秘密研发一款完全由语音控制的浏览器。广东国笔发明的Winguo(问果)语言智能系统,也在2011年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亮相。不过,尽管各厂商都投入重兵研发语音控制技术,也推出相关应用,但与Siri相比仍不是一个等量级。这些应用想媲美Siri,仍需继续努力。

在Siri把语音识别控制超热的同时,笔者深深希望已经被评为重大发明的语音识别技术,不仅仅只是电视广告中山寨手机的标配之一,而真正让其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5. IP-RAN:道路坎坷 前景明朗

目前,以AT&T、Verizon,Sprint等为代表的美洲一流运营商已经采用IPRAN建设其移动承载网,DT(Deutsche Telekom)、Telefonica、BT(BritainTelecom)、FT(France Télécom)等欧洲和拉美地区的主流运营商也开始建设自己的IP RAN网络。

对于全业务运营商来说,选择IPRAN做为其移动承载网络技术无论从产业链成熟度还是从未来的网络融合角度来说,都是非常契合实际的选择。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由于有庞大的基础传输网络,且具有一大批专业的IP网络维护团队,因此会更加青睐IPRAN解决方案,实现与传统固定网络的协同效应。

可以说,目前没有一种完美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所有的运营商对于承载网络的诉求,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运营商的诉求点进行排列,关注那些更重要,更符合未来行业发展的诉求点。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移动对PTN孤注一掷式的部署策略,使PTN市场迅速崛起,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然而由于其网络的特殊性,缺乏固网业务,使得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引入PTN技术方面也有一定顾虑。中国电信在早期就专注于对IPRAN技术的研究,并在南方多省市试点,在今年更是进行了多轮的试点,充分验证了路由器方案可以满足3G基站IP化的需求。

中国联通方面则在去年年底就进行了PTN、IP RAN的实验网测试,验证了IP RAN对于HSPA业务承载能力后,又开启9城市IPRAN试点,重庆、上海、珠海等地方联通通过IP RAN承载综合业务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均对IP RAN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IPRAN在承载大带宽业务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国联通国家工程实验室副总工程师唐雄燕也指出IPRAN在未来移动回传承载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一位PTN阵营的厂商专家也坦言,IPRAN是移动回传技术的最终走向,即使现在采用PTN技术,其未来演进方向也会转向IP化。

IP RAN基于路由器技术演进而来,而PTN则更多继承了传输技术,技术发展的差异性使得IPRAN技术对于国内运营商现有的运维体系存在一定挑战,如何演进、如何过渡成为目前运营商内部研讨的一个重点话题。虽然向IPRAN演进存在坎坷,然而仍不可否认IP RAN技术对于运营商后期的综合业务承载、大带宽业务的支撑有较大裨益。

虽然在市场走势方面,难以明确,但仍有不少专家认为从技术角度,IPRAN更值得规模推广。从业务驱动来看,诸如IPTV等大带宽业务必将是下一步的主流,核心网层面的传输带宽将急剧上升,单从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就可以看出。LTE对于带宽要求较高,现有的PTN设备在承载未来LTE业务方面,将不具优势,中国移动已经在积极研究更大容量的PTN设备,以应对LTE网络所带来的带宽压力。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从设备供应商方面来看,目前中兴、华为的PTN设备高端均为路由器改造而来,今后T级别以上的PTN设备可以想象必然是路由器的天下,这是因为目前市场上640G以上成熟的L2/L3商用交换芯片几乎没有,而路由器设备中核心交换部分的芯片,厂家都已经自研成功。而从移动回传应用来看,移动宽带已是必然趋势,LTE的承载要求移动回传设备必须具备3层功能,而且由于带宽的拓展,大容量的交叉需求将越来越明显,因此汇聚层、核心层设备的交换容量必将达到T级别。

6. C-RAN:研发与试点并行

今年,中国移动C-RAN项目在技术研发和试点应用上都取得很大进展。随着C-RAN在国内多个城市甚至海外地区建立起试点、现网部署逐步推进,C-RAN产业链上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其中,核心厂商的C-RAN研发与试验进展也成为近日ITU电信展上的热点。

在C-RAN项目上,中国移动首先和IBM、中兴通讯、华为、英特尔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借IT领域和通信领域的“先锋力量”进行C-RAN技术的研发工作。对于新部署的TD-LTE试验网,中国移动将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先行采用C-RAN集中化部署的TD-LTE系统。随着C-RAN关键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TD-LTE网络将逐步采用更多的C-RAN新技术。

C-RAN的建设目的,是从无线接入网架构上彻底改善传统建设方式对2G/3G网络带来的基站站型加大、小区干扰加大、射频器件污染严重等导致的底噪升高问题,以及无线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和业务量增大带来的弱覆盖现象加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两大挑战,中兴通讯在C-RAN的研发中提出了“4G技术2G化,提升网络质量”的理念。

据悉,中兴通讯今年的C-RAN研究进展还包括在超大容量基带池方面的项目。今年6月中兴通讯曾提供了一个超过上千载波的TD-LTE样机给中国移动进行测试,预计在2012年,该测试内容将有进一步拓展。可能会放到C-RAN试点现场,也可能拓展到多模方式,其架构采用中国移动提出的分布式交换架构。[!--empirenews.page--]

在C-RAN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特点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即云基带的实现。在云集带的研发和部署上,华为提出了“先本地云、后区域云”的建议。

在华为看来,把基带集中之后,宏站和微站之间、宏站和宏站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为本地云,其价值是提升网络的质量,改善用户体验。而区域云相对是在本地叠加的云,可以实现两个本地云之间的负载均衡,包括控制层的统一处理整合等。基于通用CPU的区域云,在网络能力平滑扩展、保护投资、简化运维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价值。据悉这也是目前华为持续坚持研发的方向。此外,通过参与云南、吉林等地的C-RAN试点,华为还针对容量演进,提出了分层协同、分类基站的思路。

7.CDN:互联网发展史上的隐形英雄

在互联网发展史上,有许多隐形英雄,CDN就是其一。

CDN全称为Content Delivery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基本思路是服务商通过在网络各处放置节点服务器,使用户可就近取得所需内容,解决网络拥挤的问题,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市场机构Forrester数据显示,当网站首页打开时间超过4秒时,大概有60%的用户会放弃继续访问,83%的用户希望首页打开时间不要超过4秒。另一家调查机构JupiterResearch关于电子商务网站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购物者在访问网站过程中的不满会导致销售损失和品牌受损,其中77%的人将不再访问该网站,62%的人不再从该网站上购买物品,48%的人会转向竞争对手,28%的人对该公司会产生负面印象。

也就是说,CDN已成为决定互联网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在国内这一数字只有不到10%,美国CDN服务的采用率则已经达到80%以上。但互联网产业持续发展将为CDN产业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一位业内分析师指出。

随着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电子商务等新兴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和门户网站的成熟,中国CDN行业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CDN市场规模与上一年年相比,获得了83%的增长,达到4.8亿元。到了2009年,中国CDN市场规模已达到3亿美元。

据悉,“十二五”规划已提出要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培育壮大高科技服务业等。一位业内分析师预测,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互联网将逐步走上规范、健康、全面、持续、快速发展之路。不容否认的是,任何行业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CDN也不例外。

在国内,尽管CDN服务商已经能为客户提供一定种类的服务,但其丰富度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市场研究机构诺达咨询在一份关于中国CDN市场的报告中指出,目前所有的CDN服务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主要为单一的CDN节点加速服务、CDN网络存储服务,平台收益单一。可CDN网络价值主要体现在比特通道(BIT)推送上,增值服务没有发挥作用等一系列问题。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大客户开始自建CDN。2010年11月17日,视频网站奇艺网已在全国30个城市投入5000万元建立了CDN节点,以确保视频播出的流畅。在美国,最大电子商务平台亚马逊也早在2008年就宣布推出自己的CDN服务。

带宽成本也是国内CDN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美国Akamai带宽只占成本的15%,而在中国,带宽租赁成本却高达40%。以往的CDN公司那种从电信运营商租赁带宽、再转卖给企业的模式使整个行业毛利率不断降低。

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已有先例。在韩国,普及率接近90%的CDN行业支撑了100G的流量,借助CDN技术优化的超高网速带来了该国的视频流媒体应用和网络游戏产业蓬勃发展。

国内CDN服务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IPv6:商用进程进一步明晰

IPv6在今年受到了广泛关注不断成为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与此同时,业内专家预测,美国运营商和企业将在2012年开始大规模部署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6是现有互联网主要通信协议IPv4的升级版本,其以扩展寻址编码方式工作,能够使数十亿的设备直接连到互联网。不过IPv6并不向下兼容IPv4。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双堆栈模式或在IPv4与IPv6之间相互转换的方式支持这两种协议,但是这些都会导致传输延时和成本开销增加。

2011年12月23日下午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今日研究决定,2013年年底前,开展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2014年至2015年开展大规模部署和商用。

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网络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IPv6。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2013年年底前,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2014年至2015年,开展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实现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

原本IPv6产业行动起步晚于我国的美国,如今再次领衔全球的IPv6产业。截至到去年底,中国有137个路由器接入了IPv6,全球排名第13。不过,中国申请的前缀可支持的用户数非常少,而美国运营商申请的地址前缀则可支持千万级用户量。

IPV6,中国应抢占先机现在,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对IP地址的需求都十分迫切,而IPv6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伴随着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物不断接入互联网,它们都需要地址。在互联网发明之初,只有计算机需要地址,现在除了计算机,手机需要地址,平板电脑、电子书、机顶盒等等终端设备也都需要地址,甚至还包括智能电力设备、城市监控设备、医疗仪器、智能农业、智能建筑、智能环保等等,相应的设备也将步入网络互联和智能时代。抢占IPv6的先机,不仅仅意味着抢占了一项技术、一个标准;更遥远的意义在于,在万物都在联网的将来,IPv6将联通万物,各行各业都要牵涉其中,带来的商机是无限的。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积极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其中就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提到要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这些政策也必将对产业链的成熟起到推动作用。

IPv6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商业问题,而商业问题上的产业链协同发展往往更为困难,因此,IPv6产业链仅仅依靠某一个方面推动是很难走向成熟的,这需要产业链各方协同创新与努力。[!--empirenews.page--]

9. 有源天线:变革无线网络

有源天线的众多优点使其为无线网络覆盖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爱立信、阿朗、诺西等国际知名通信厂商均推出了自己的有源天线产品。

随着无线网络构架变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有源天线解决方案浮出水面。他们往往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安装灵活、覆盖能力强的特点。

有源天线的出现为无线网络覆盖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如果能够将发射基站信号的射频部分小型化并广泛部署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灵活部署于大楼外墙、电线杆、公交站牌等位置。这样将增加基站与手机之间的直射概率,信号不用穿越墙体,也就不需要那么大的功率了。同时,由于每个射频单元所覆盖的范围变小了,因此,对网络覆盖进行更精确的控制变为可能。

许多专拣非常看好有源天线技术,他表们认为,这种新型的网络构架非常适用于城区,由于城区的楼宇比较多,墙体损耗也比较大。采用这种新型的网络构架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如果要实现新型的无线接入网构架,对射频单元的智能控制是必须的。而这种智能控制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有效控制各射频单元之间的干扰,同时,它也使网络的覆盖更加智能。

同时,通过对每个射频单元可以进行智能控制,这就能够有效应对移动网络的潮汐效应。例如,在一些商务区,白天的业务量比较大,而到了晚上,业务量又转移到了居民区。通过智能控制对网络进行调整,将能够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10. 云计算:城市云发展过于激进

近日Forrester针对亚太区年度云成熟度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4%的亚太区被调查公司表示已经或者计划采用云计算,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为66%。云计算正走向普及,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的用户正在加速接受云计算。

上述调查访问了包括中国、日本、印度、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内的7个亚太地区国家的6141位业务决策者,其中有1688位被访者来自中国,调查对象涵盖了跨国公司、区域公司以及公共部门。

调查显示,用户越来越将云计算看做是其业务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87%的受访企业认为云计算与其业务有相关性,并且把云计算和战略投资划上了等号,而在去年的调查中,更多的企业只是把云计算等同于虚拟化。

伴随着对云计算认识的深入,用户的采用比例也在稳步上升。64%的被调查用户已经或者计划采用云计算,这一数字与前年的22%和去年的59%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在中国,66%的被调查用户已经或者计划采用云计算,其中已经采用的为20%,计划采用的为46%,而在去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6%和30%,可以说,无论是已经采用或者计划采用的比例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就总体数字而言,中国在亚太地区稍稍领先,然而就已经部署云计算的用户比例来看,中国则名列最后。在亚太区被调查的用户中,平均32%的受访企业已经采用了云计算,远远高于中国的20%;就具体国家来看,排名倒数第二的韩国的比例为24%,高于中国4个百分点。

针对这一差距,Forrester总裁兼首席分析师王平认为,云计算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用户由于文化认知等问题,目前实际采用云计算的比例并不高,不过中国用户有意采用云计算的比例在亚太区遥遥领先,加上政府政策的推动,预计中国实际部署的步伐会大大加快。

而今年,国家云战略再度升级——成立专项基金,扶持产业发展,计划三年内培育10家用户规模超千万、年收入超5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重点企业,并实现云产业链总产值2000亿元目标。据了解,此次云计算专项基金的扶持范围,国家首先锁定在了面向公共服务、中小企业以及智慧城市的应用项目上,希望借此扶持一批该领域从事关键技术和产品的重点企业。面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导向,各城市的云计算产业发展蓝图也纷纷浮出水面。今年以来,国内制定出台或已经在建的城市云计算产业园项目至少已有20个。

一些国内专家指出,国内某些城市制定的云计算发展规划过于激进,对于如何形成云产业平台还缺乏深刻认识,很多开发区的试点项目在商业模式未明的情况下就盲目建设,确有抢政绩之嫌。

但无论如何,各地政府大张旗鼓的云计算项目还是有利地拉动了国内IT软件业的转型。在云计算的产业链中,涉及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中间件以及上层应用等众多产品技术环节,在确立了未来IT入云的大方向后,目前国内几乎大部分的IT软件企业都宣称将进入或支持云计算环境。而电信运营商与传统互联网巨头则更快一步,目前已经在研发或试验相关的网络架构和业务体验。

据悉,包括曙光、用友及华胜天成在内的国内一流的IT服务提供商现已成为国家多个云计算项目中的核心成员,并与多个城市就云计算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