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工业控制

  广东电子工业是在建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它萌芽于50年代,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建设不断成长,进入80年代,快速发展,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至1995年,全省电子工业依托高新技术,其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行列。   广东电子工业从60年代开始,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国电子工业平均水平。6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33.1%,高于全国4.5%的平均增长率;70年代,平均增长率29%,高于全国15.2%的平均增长率;80年代,平均增长率53.09%,高于全国20.3%的平均增长率。在全国电子工业排序,1980年为第十位,1984年升为第三位,仅次于江苏、上海,1991年跃升到第一位。在广东省工业行业中的地位,从1970年的第十位上升到1987年第三位,1995年上升为第二位,1998年上升为第一位,成为广东的主要支柱工业之一。
           
起 步

  广东电子工业的起源与广播事业密切相关。建国前,广东既没有生产电子元器件的工厂,也没有生产电子整机的工厂,仅在广州等城市设有一些从事修理收音机的私人店铺。广州解放之后,在接管国民党广播电台的基础上,先后于1949年底和1950年,建立了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使用收音机的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无线电器材修造业不断增多。50年代初,广州、汕头等城市有几十家从事维修收音机和经营无线电器材的个体店户,并有少数家庭作坊开始生产收音机的配件。 

  50年代中期,广州、汕头、佛山等城市,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期间,改造了几十家从事无线电器材修造业的私营店铺和个体户,先后成立了公私合营的广州国光广播器材厂、广州无线电装修厂、广州长春电话机厂、地方国营汕头市无线电厂和佛山市电讯器材厂,开始小批量生产收音机、磁石电话机、扩音机、电唱机、电话增音机、手提扩音机、扬声器、变压器、纸介电容器和铝电解电容器。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华南工学院研制出广东第一批锗点接触型半导体二极管,并陆续研制成功全扩散型锗低频小功率三极管、锑化铋固溶半导体制冷器件、硫化铅光导管、隧道二极管等一批电子基础产品。与此同时,还研制了一批水平较高的新产品:华南工学院教授冯秉铨主持研制的具有俄汉自动翻译功能的电子计算机、中山大学研制的砷化镓变容二极管、广州无线电研究所试制成功半导体温差制冷器件、第一机械工业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研制的5种型号的高阻计。 1958~1965年,先后建立了国营广州沙河无线电器材厂、广东广播器材厂、国营南华机械厂等15间电子骨干企业。为了贯彻、落实1962年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有关主管部门对电子工业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调整体制,将管理水平低、技术基础差、质量低劣、产品积压、严重亏损的企业转为集体所有制或调整到其它行业。二是归口管理,全省电子工业划归省机械工业厅统一管理。各地、市电子工业划归当地机械工业主管部门。广州市成立了无线电仪表工业公司,对全市20间电子企业重新进行调整,并制定了广州市电子工业发展规划。 

  到1965年,广东电子工业初步形成为一门新兴工业。主要标志是:第一,以广州、汕头、佛山等地、市为重点的电子工业发展迅速,全省共建立了31间电子生产企业,拥有职工4169人,工业总产值达到1286万元,形成了投资类电子产品与消费类电子产品、整机产品与元器件产品综合发展的格局。第二,电子产品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收音机已逐步由电子管式向晶体管式过渡,并向小型化、袖珍化方向发展。收音机和基础元器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水平。广州曙光无线电仪器厂生产的珠江牌SB3-1型晶体管收音机,在1964年全国第一届收音机质量评比中获外观和性能一等奖,并开始出口收音机,成为中南地区最早出口收音机的企业。汕头无线电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超声波诊断仪,并形成批量生产。

发 展

  “文化大革命”初期,广东电子工业遭到严重破坏,一是人为地打乱了管理体制,重新变为多头领导、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二是电子企业不仅未增加,反而从1968年的38间减 到1969年的25间;三是发展速度减慢,1966~1969年4年间,全省电子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仅为29.4%,比1963~1965年平均增长3.3倍大幅度下降。 

  1969年6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广东省电子工业办公室,并根据中共中央的战备部署,决定将广州无线电元件二厂改名为国营东方红机械厂,从广州市迁往粤北山区连县东陂镇,并分别在连山县永和镇和连县郊区建立国营红权电器厂、国营先锋机械厂。这3个“小三线”厂归属广东省电子工业办公室和广东省国防工业办公室领导。“小三线”的建设,尽管对广东电子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所谓“山、散、洞”的影响下,企业建立在边远山区,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企业发展造成了诸多困难。 

  从1970年开始,广东电子工业进入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全国电子工业发展中有两件大事,即大办电子和彩电会战。这两件大事,对广东电子工业有得也有失。 

  1969年10月,全国电子工业工作会议后,广东迅速出现了大办电子的热潮。从广州、汕头、佛山到江门、肇庆、惠阳、湛江、梅县、韶关、海南等市、地纷纷兴办电子工厂,到1970年底,全省电子企业从25间发展到146间,职工人数从9026人增加到1.52万人,分别增长了4.8倍和59%。

  1970年至1973年,在全国四个战区的彩色电视“大会战”中,广东参加成都会战区,单独承担的有9项,与兄弟省一起主攻的有18项,以兄弟省为主广东协助的有9项,共计36项。其中包括彩色电视发射机、彩色摄像机、彩色电视中心设备、彩色电视接收机、大屏幕投影电视机、微波设备、彩色飞点扫描电视电影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彩色显像管等50项攻关项目。

  为了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成立了广东省广播电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技术攻关。参加会战的有20多个单位。1973年,广东省广播电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彩色电视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联调和闭、开路试验,在接收机上接收到清晰的彩色图像。彩色电视“大会战”,为建立全国第四个彩色电视台--广东彩色电视台奠定了基础。

  1972年,全省电子企业有178间,职工人数达2.3万人,工业总产值达到1.26亿元,分别比1969年增长6.1倍、1.5倍和2.2倍。然而,在大办电子中,却出现了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造成布点重复、品种单一、质量差、成本高,许多企业难以维持,被迫调整。在调整中,下马转产了一批企业,企业由178间减缩为140间。 

  为了改变电子工业多头管理的状况,1971年2月,省造船工业领导小组、省国防工业办公室、省电子工业办公室等3个单位合并,成立广东省第二机械工业局,统一管理原3个单位所管的业务。

  1973年11月,广东省第二机械工业局一分为二,成立广东省军事工业局和广东省电子工业局。广东省电子工业局成立后,陆续建立了省电子技术研究所、省电子产品例行试验站、省电子工业局物资公司、省无线电器材公司、省电子技术学校、省电子技工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加强了科技研究、质量监督、物资供应、产品配套、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各市、地电子工业的管理机构也逐步建立与健全。广州市、佛山市、汕头市先后成立了电子工业局或电子仪表工业局,佛山、湛江、韶关地区、海南行政区等成立了电子工业公司,肇庆、惠阳、梅县等地区在机械工业主管部门设立了电子工业管理机构。

  广东电子工业尽管遭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走过了一段“马鞍形”的曲折道路,但仍有较大的发展,至1977年底,初步形成了电子工业体系。第一,电子企业增加,发展速度加快。全省电子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59家,职工人数增加到3.22万人,工业总产值达到3.65亿元。第二,花样品种增多,产量大幅度增长。雷达及为飞机配套的电子仪器、无线电通讯设备与导航设备、广播电视发射和接收设备、黑白电视机、集成电路等产品,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品种达到20大类500多个。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主要产品的年产量:收音机56.1万部,有线通讯设备14.58万台,推广应用产品5.2万台,电子测量仪器9408台,无线电专用设备373台,半导体器件1139万只,电子元件1.3亿只,集成电路44.28万块。第三,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1970-1977年,全省研制成功的电子新产品有330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的有13项,获全国质量评比和科技成果奖的有23项。第四,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改变了混乱状况。全省已初步建立起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产品开发能力,科研、生产、质量、供应、配套、销售、外贸以及人才培养教育相结合的电子工业体系,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工业部门,为80年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 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为电子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时机。从中央到广东省各级领导,都把电子工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广东电子工业并题词。第四机械工业部和电子工业部历任部长王铮、张挺、李铁映等多次视察广东电子工业。1986年,广东与江苏、上海、北京被电子工业部并列为全国四大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广东省人民政府在1983年作出把电子工业作为支柱工业发展的决策,并于1984年3月,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广东电子工业的优惠政策”。任仲夷、林若等省领导先后亲临省电子工业局或电子企业检查工作,给予支持和指导。

  由于各方面的重视、关心和支持,80年代,广东电子工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进入了全国电子行业前列。1987年,广东电子工业总产值达到52.03亿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多,9年翻了近4番,年平均递增速度41.4%,发展速度为全国电子行业第一。电子工业总产值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2%,上升到7.7%。全省电子企业294间(不含未归口管理的企业),其中大型企业12家,中型企业42家;电子技术研究所、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等10个;全行业共有职工10万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670名,与1978年相比,职工增加6.97万人,工程技术人员增加6918名;拥有各种生产设备、测量仪器等5.5万台(套),生产厂房面积18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达14.92亿元,比1978年增加13.7亿元。 

  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为了促进全省电子工业快速发展,省市电子工业主管部门重点抓了以下几项改革工作: 

  第一,调整工业布局。从1978年开始,省电子工业局加强了宏观管理,制定了发展电子工业的措施,对电子工业进行了调整。调整的指导思想是:三线向一线转移,山区企业向城市集中,抓好基础管理,全面进行技术改造,形成规模经济。

  一是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以“三机”(电视机、收录机、收音机)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其力量集中投放在为“三机”配套的基础元器件产品上。在“六五”期间建成以广播电视产品为主体,逐步形成零配件配套一条龙,竞争能力较强的消费类电子工业体系,为发展投资类电子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长期质次价高、滞销积 压、经营亏损的厂点实行停产或转产,改变了厂点重复分散,产品滞销积压的状况,电子工业产品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二是调整企业结构。把“小而全”、“小而差”的企业调整为“小而精”、“小而专”,并逐步向“大而精”、“大而专”过渡把一些骨干企业列入重点技术改造计划,并把一批小厂纳入骨于企业的生产体系中,组织元器件生产企业为整机骨干企业配套,从而提高了全省电子行业的专业化协作程度。 

  三是调整企业布局。从1979年开始,省电子工业局对东方红机械厂、红权电器厂、先锋机械厂3个“小三线”厂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革,将厂房、宿舍和部分设备移交给当地政府,共移交固定资产原值1472.6万元,净值1156.5万元(其中连县859.9万元、连山县296.6万元),并将集中的360万元自有资产和部分仪器设备分批迁移到广州、深圳、珠海,重新组建新企业。先后成立了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珠海海城电子公司、广东省半导体器件厂、深圳华粤电子器件工业公司、深圳华南电子公司、深圳粤宝电子联合公司、珠海华海电子公司。3个“小三线”厂在粤北山区10年,国家先后投资27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590万元,累计工业总产值只有2.33亿元,利润仅161万元。从山区转移到特区和中心城市后,到1987年,国家直接投资993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38亿元,1987年7个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达4.48亿元,7年共实现利润2923万元,等于过去在山区10年的17倍。

  第二,进行企业整顿。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企业的有关规定,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从1982年开始,对全省电子工业企业分期分批地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使企业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调整领导班子。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对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整顿和调整,省、市(地)电子行业主管部门和电子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83年,省属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4.7岁下降为47.4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25.5%上升为68.8%。 

  第三,加强质量管理。省电子工业局对电子企业技术基础薄弱和质量管理水平低这两个突出的问题,从1980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综合治理,主要采取五项措施:

  一是建立质量机构。1982年2月,成立了广东省电子工业质量管理协会;

  1983年5月,省电子工业局改为省电子工业联合公司,设立了质量管理部;1984年1月,省电子产品例行试验站从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分出,单独成立了广东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1986年5月,恢复省电子工业局后,将质量管理部改为质量管理处,并建立了电子产品用户委员会,认真处理用户投诉信件,1987年就处理了用户来信846封,处理率为100%。1986年12月,省电子工业局向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加强电子行业质量管理的意见》,1987年1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各市、地执行,成为广东省电子工业实行行业管理的第一个法规。

  二是改善检测手段。“六五”期间,国家投资近200万元改造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的检测手段,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80年代水平的先进设备和试验仪器,使该所的检测能力明显提高,不仅能够承担全省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例行试验、可靠性测试、质量监督考核、行业质量评比检测和对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电子产品进行质量确认任务,而且能够承担全国电子行业部分元器件、收录机、黑白和彩色电视机等产品质量评比试验任务,并于1987年通过了电子工业部独立试验室验收,同时被广东省标准计量局确认为广东省电子计量中心。 

  三是采用国际标准。1981~1987年,全省电子行业共制订82项企业标准,主要电子产品按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消灭了无标准的产品。潮州无线电瓷件厂生产的渗碳瓷基体于1987年通过国家质量认证,成为广东电子行业第一家认证的企业。

  四是进行质量整顿。1981~1983年,对全省收音机、收录机和电视机生产定点企业进行了质量整顿验收。从1984年开始,对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进行申报和审查,到1987年底,全省电子行业共有125家企业领取了生产许可证,其中收录机97家,元器件28家。 

  五是开展创优活动。从1980年开始,每年制订创优计划,组织全省电子行业质量评比,截至1987年止,已有109项产品荣获优质产品称号,其中国际金奖2项,国优银奖1项,部优18项,省优88项。广州胜风电子机械工业公司、潮州无线电瓷件厂和国营南华机械厂分别于1986年、1987年获得广东省质量管理奖。
第四,端正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初期,部分企业曾一度热衷于做买卖,偏重于进口散件组装产品赚钱,致使在国家紧缩银根,市场发生变化时,部分进料组装产品严重积压,一些企业发生严重亏损。针对这种情况,广东电子行业着力端正业务指导思想,理顺经营与生产的关系,改变靠进口散件组装赚钱及依靠外汇支撑产值的现象,理顺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出口与内销的关系,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从单一国内市场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转变。1987年,全省电子工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外向型经济有了较大的突破,出口创汇额达到2.55亿美元,比1981年和1986年分别增长12.4倍、1.38倍。 

腾 飞

  为了打开“开放”的大门,省市电子主管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引进国外技术。从1980年开始,广东电子行业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大规模地进行技术改造。到1987年,全省电子行业引进的电子技术、设备共432项。据不完全统计,投入资金3.79亿美元、1.33亿港元。其中彩色电视机、收录机、计算机、电话机、音频磁头、电解电容器、拉杆天线、独石电容器、瓷介电容器、印刷电路板、瓷基体、碳膜电阻器、接插件、碳膜电位器、高压硅堆、微型电机、半导体器件等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生产。这些项目的建成,取得显著的成效,产值、利税分别增加70%、75%,产品开发能力、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从而改变了手工操作的落后状况,实现了主要整机产品生产流水线化,主要元器件生产自动化、半自动化。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计划不周,全行业出现了引进电视机、收录机等整机生产线多,引进基础元器件生产线少的状况,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生产线和设备不齐全、不配套,致使投产后达不到设计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对引进技术和设备,采取了下列三项具体措施:

  一是成立技术引进机构。1982年,省电子工业局成立了技术引进办公室,负责全省电子行业的技术引进协调工作。各市、地电子工业主管部门也相应建立了技术引进机构,加强了引进技术工作的管理,增强了计划性。

  二是消化、吸收、创新。经过实践,许多电子企业对引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和改造创新,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设计、生产自己的产品。江门无线电三厂,经历了“三年三大步”的过程。第一年接受来料加工,掌握整机装配工艺和测试技术;第二年进口散件,试制生产自己的产品;第三年进口少量原材料和元器件,开发和设计生产自己的产品。该厂80年代初只能生产单一的晶体二极管,1987年已能批量生产收录机、高档音响等产品,成为广东电子工业的骨干厂之一。

  三是引进技术做到“五结合”。1、引进硬件与软件相结合。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引进国外关键设备的同时,注意引进软件设计、工艺、制造、安装、测试、检验、维修等方面的图纸资料,计算程序、技术标准、技术诀窍。2、引进技术与先进管理方法相结合。在引进先进设备、技术的同时,注意引进科学管理方法,做到“洋为中用”。3、引进生产设备与检测手段相结合。在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的同时,注重引进检测手段。4、引进后工序与前工序相结合。5、引进技术与人才相结合。 

  第二,突出地区特色。根据各地区不同特点和优势,在“六五”计划期间,把发展电子工业的重点放在广州、深圳、佛山、江门、珠海、汕头等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使其他地市、县与中心城市协调发展。至1987年,广东逐步形成了各具不同特色的发展电子工业的格局,其发展特点大体有三种类型:

  一是继续保持中心城市的作用。主要有广州、佛山、汕头、江门市。广州市是全省电子工业发展最早的城市。1987年,广州市电子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实现利润401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38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01万元。“六五”期间和“七五”期间,广州市电子工业增长速度分别为37.2%和12.3%。电子工业系统内共有38家电子企业,职工1.88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944人,能生产13大类、100多种电子产品。佛山电子工业发展较快,已成为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六五”期间,佛山市电子工业平均年递增52.9%,1987年总产值达到7.30亿元,占全省电子工业总产值的 14%,出口总值达到5557万美元,能生产30类136种电子产品。汕头市电子工业以生产电子基础产品为主,能够生产电子元器件、测量仪器、医疗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等100多个品种。“六五”期间平均年递增55.6%,1987年电子工业总产值达2.38亿元。江门市电子工业不仅能生产元器件和广播电视设备,而且具有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讯器材和仪器仪表等投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1987年,全市电子工业总产值达到2.73亿元,比1981年增长近4倍。 

  二是出现一批新的电子工业基地。主要有深圳、珠海及海南。1979年创办特区前,深圳市电子工业只有一家小厂,到1987年底,全市电子企业已发展到74家,职工2.7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01人,电子工业总产值达20.82亿元,居全省电子行业第一,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3.5%,电子工业出口产值达11.86亿元,占当年全市出口产值的47.3%,成为深圳市第一大产业。珠海市创办特区前电子工业一片空白,到1987年,电子企业已有30家,职工达7307人,能生产7大类80多种电子产品,全市电子工业总产值达4.3亿元,实现利润2953万元,销售收入5.27亿元,创汇2850万美元,成为珠海特区的第二大产业。海南电子工业1979年总产值不足100万元,到1987年,已建立25家内联、合资电子企业,从国外引进了黑白与彩色电视机、收录机、电子手表、电子玩具以及人造水晶、石英谐振器等20条生产线,当年电子工业总产值达到9600万元。

  三是基础薄弱地区取得明显的进步。主要有过去被称为广东省电子工业“第三世界”的惠阳、湛江、肇庆等地市。这3个地、市在“六五”和“七五”前期,电子工业生产均有大幅度增长。1987年,惠阳地区电子工业总产值达到3.88亿元,实现利润1532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86.98倍、111.64倍。湛江市电子工业总产值达到7018.2万元,实现利润479万元,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1倍,行业扭亏为盈。肇庆地区电子工业总产值达到9177万元,比1980年增长20.8倍。 

  第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入80年代后,广东电子工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及时实行战略性转变,确立了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的目标,提出“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产品出口、外汇平衡”的发展策略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开展“三来一补”业务。1979年,广东电子工业在全省率先开展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来图加工协作生产、补偿贸易)业务。至1987年,全省有90%以上的电子企业开展过“三来一补”业务,共签订对外加工装配的协议达1000宗以上,以加工费抵偿引进或无偿提供的设备9万台 (套),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打下了基础。 

  二是兴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到1987年,全省电子工业共有中外合资合作企业4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达9亿多元,占广东电子工业总产值的30%,其产品50%以上返销。深圳光明华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华强三洋电子有限公司等22家合资企业,出口额达8230万美元,占全省电子工业出口总额的77.6%。

  三是发展外向型企业。在兴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在高起点上生产高档次的产品,并组织出口,形成了一批外向型骨干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70年代以出口电子元件为主转向出口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组合音响、空调器、电子测量仪器等整机产品为主。佛山市电子工业集团公司和深圳粤宝电子联合公司被国家列为出口生产基地。佛山无线电一厂、三水西南无线电元件厂、江门无线电二厂和三厂、中山无线电总厂、广州无线电厂、广州国光电声总厂、广州曙光无线电厂、广州胜风电子机械公司和信宜无线电二厂等10家企业被国家列为出口扩权企业,初步形成了电子产品出口基地企业、扩权企业、一般出口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出口生产体系。到1987年,全省电子行业内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已达138家,占企业总数的46.9%,出口产值达13.78亿元,占全省电子工业总产值的26.5%,创汇总额2.55亿美元,为全国电子行业之冠。全行业用汇和创汇基本平衡,改变了依靠外汇支撑产值的状况。 

  第四,重视人才培养。改革开放以后,全省电子行业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达2万多人次,其中培训企业主要领导2000多人,完成职工“双补” (文化补课、技术补课)工作,有4000多名职工参加了高中文化学习,2万多名职工参加了初级技术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 

  全省中等电子技术学校、技工学校4间,师资队伍近200人。至1987年,在校中专生1300多人,技工生500多人。10多年间,为广东电子行业和有关部门输送了3500多名中等电子技术人员、400多名技术工人。各市、地以短期培训班、厂校挂钩、委托大专院校代培、与大专院校联合办班等形式,培养了各种技术人才700多名。

  广东电子行业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行业涌现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广州胜风电子机械工业公司等单位被电子工业部授予双文明先进单位称号。三水西南无线电元件厂厂长黎绍雄、潮州无线电瓷件厂厂长张万镇、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经理张锦墙、佛山无线电一厂厂长区士根等4人先后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或优秀共产党员、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称号,并涌现出一批企事业改革家,张万镇、马福元(深圳赛格集团公司总经理)、黎绍雄、黄立胜(深圳粤宝电子联合公司经理)、高发(佛山无线电三厂厂长)等5人被评为全国电子行业“企事业改革家”。 

  第五,不断改革体制。“六五”期间,广东电子行业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城市体制改革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精神,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企业扩权和建立新型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扩大企业自主权。“六五”初期,广东电子企业在奖励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把经济承包责任制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不仅包利润,而且包产品质量、产量、品种、物耗、成本等各项指标,以及浮动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分配与人均税利挂钩等,率先在深圳、佛山、江门、湛江等电子行业实行,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根据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1984年7月,广东省电子工业总公司制定了《关于扩大直属企业自主权的暂行办法》,将人财物、产供销等有关权力下放给企业,各市地电子工业主管部门也给企业下放了相应的自主权。佛山市无线电一厂是全省八个“扩权”试点企业之-,1986年与“扩权”前的1979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95%,利润增长428%,上缴税利增长337%,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85%,固定资产增加1173%。江门无线电三厂,1982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直接对外贸易的试点企业,具有直接出口产品,直接办理引进原材料、配件、设备、维修件的自主权,1986年该厂被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务院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批准为扩大外贸自主权的企业,1987年该厂出口创汇1100多万美元,工业总产值达9228万元,利润409万元,上缴税金21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2.3万元/人。 

  广东电子行业广泛组织特区与开放区之间,特区与内地之间,省内与省外之间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到1987年,全省电子行业共有130家跨地区、跨部门的内联企业。海南行政区电子行业通过内联外合,集中资金发展电子工业,在国内与吉林省电子器材公司联合,在香港与陆氏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由内联外合单位提供350万元人民币、460万美元,引进外资80万美元,引进6条生产装配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组建企业集团。电子工业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9月批准成立深圳电子集团公司,并与贵州中国振华电子工业公司和北京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南京中山电子集团公司一并列为全国电子行业4个企业集团试点之一。佛山市电子工业集团总公司于1987年成立,拥有45个成员企业,是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域性集团。 

  实行政企分开。主要做了三件工作: 

  一是各市电子工业主管部门实行政企分开。压缩、精简了行政主管部门,逐步实行行业管理,加强了对电子工业的宏观指导,减少了对企业的直接干涉。 
  二是组织专业化和经济实体公司。省电子局建立了广东省广播电视工业公司、广东省电子技术进出口公司、广东省计算机联合公司、广东省电子工业发展公司、广东省电子工业经销公司等单位,实行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试行经济承包。 

  三是建立行业学会、协会,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至1987年,全省已有电子学会、企业管理协会、质量管理协会、电子产品用户委员会、职工教育协会等31个。

成 绩

  广东电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持续发展,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中期,已具有一定的实力、规模和水平,1995年工业总产值、销售收人、出口产值和实现利税等4项均名列全国电子行业第一。

  (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大幅度增长:

  1.电子工业总产值。广东电子工业总产值1995年达到539.15亿元,比1987年增长9.36倍,增长幅度已连续5年居于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其中深圳电子工业总产值达到250.2亿元,惠州电子工业总产值达112.7亿元,珠海、佛山、广州、东莞电子工业总产值均超20亿元。全省有90家电子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逾亿元,有30家企业逾3亿元,其中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TCL集团公司、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深圳)公司等3家企业产值均超过40亿元。彩电、收录机、电话单机等主要电子整机产品产量,分别比1987年增长50%以上和3倍。 

  2.销售收入和税利。广东电子工业1995年实现销售收入406.15亿元,比1987年增长8.6倍。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62个,其中华强集团有限公司、TCL集团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达30亿元以上。有17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行业销售收入百强行列,比1987年增加7家,成为全国进入电子百强企业最多的省份。全年利润总额达到32.35亿元,比1987年增长10.98倍。有36家企业净利润逾1000万元,其中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TCL集团公司、深圳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有限公司、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中康玻璃有限公司、深圳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净利润均超过1亿元。 

  3.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省电子行业1995年职工人数达到16.9万人,比1987年增加6.3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28万元/人,比1987年增长9.7%,人均利税为1.91万元,比1987年增长10.4%。 

  (二)外向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

  广东电子工业1993年完成出口产值94.5亿元,比1987年增长5.8倍,全省电子工业出口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1家,其中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0家。深圳华强电子工业总公司出口产值达到10.9亿元,深圳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有限公司分别达到4.89亿元和4.63亿元。1995年全省电子工业完成出口产值达165亿元,比1987年增长10.95倍,出口创汇额达到20.6亿美元,比1987年增长7.08倍,出口额、出口产值、出口创汇等3项指标均居全国电子行业第一位。 

  (三)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1.质量管理 
  全行业1990年已有200多家企业通过了TQM(全面质量管理)100分验收,60家大中型企业通过了TQMl000分验收。其中广州胜风电子机械公司获电子工业部质量管理奖。广州广播设备厂、深圳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深圳粤宝电子联合公司、深圳兰光电子公司、梅州磁性材料厂、惠州TCL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顺德北滘华达电器厂等先后于1990年和1991年获得广东省质量管理奖。至1995年止,全行业累计获省优秀QC(质量管理)小组99个,居全省各行业第三位,获部优秀QC小组56个,获国家优秀QC小组23个,居全省各行业第四位。 
  2.基础工作 
  至1990年,全行业累计取得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达128家,其中一级2个,二级29个,三级97个。有210家企业领取了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比1987年增加85家,并有30多家企业领取了出口许可证。至1990年,有145项电子产品通过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验收,主要电子产品采标覆盖率为45%,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继1987年潮州无线电瓷件厂生产的渗碳瓷基体成为广东电子行业第一家获得国家质量认证之后,截至1995年底,全行业已有44个企业取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认证,并有20项电子产品获美国UL安全标准认证。
  3.产品质量 
  进入90年代,广东生产的彩色、黑白电视机和收录机等整机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收录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从1987年的1.5万小时、5000小时和750小时,提高到1990年的2万-4万小时、8000-1.2万小时和1000-3000小时,元器件失效率普遍达到五级、六级,少数达到七级。1990年,广东电子产品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3项,一等奖6项,优秀奖1项,并连续4年保持较好的成绩,改变了80年代中期名落孙山的局面。
  4.优质产品 
1988年至1991年,全省电子行业累计创省优质产品180项,部优产品65项,国优产品10项,分别比1979年至1987年累计的总和增加92项、47项和10项(其中国优金质奖2项,国优银质奖8项),实现了国优金质奖零的突破。 

 (四)依靠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广东电子工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一直以生产中低档消费类产品为主。进入90年代,省电子工业主管部门逐步调整了发展思路,积极依靠科技进步,鼓励企业发展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投资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电子工业产品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1.投资类产品。1993年,全省电子行业共安排4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其中国家安排在建的高技术、大项目16项。至1994年,在80年代形成的电话机、彩色电视机、组合音响、电子元器件等支撑产品之后,又有程控交换机、彩色显像管、微型计算机等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形成规模经济。1995年,投资类产品产值达到157.81亿元,比1990年增长11.65倍。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产值占电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11.61:61.44:25.95变为29.27:45.59:27.14。其中投资类的比重比1990年提高17.66个百分点。 

  2.高新技术企业。至1995年,广东电子工业已在一些主要产品技术门类建成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12家,高新技术企业293家,占全省电子工业企业总数的50%以上。 

  3.新产品投产率。进人90年代,全行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产品问世。1993年,全省电子工业开发了700多项新产品,花色品种达2100种,实现新产品产值73.7亿元,利税4.41亿元。1994年,开发新产品达1000多项,新产品产值占电子工业总产值的30%。1995年新产品投产率达90%以上,形成的产值和利润占行业同项指标的一半多。已开发的新产品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向数字化、微型化发展。多通道、多功能无绳电话机、数字电话机、超小型及片状铝电解电容器等新产品的技术水平,已达到或领先于国内先进水平。

  4.科技成果奖增多。从1988年开始,广东电子工业每年都获得一批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新产品奖,至1995年,8年累计获得402项(其中省级342项,部级51项,国家级9项),比1964年至1987年,24年累计总数238项增加164项。

  (五)企业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截止1990年,全省电子行业共有86家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占当年237家企业总数的25%,其中20家被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5年,全行业有392家电子企业,其中大中型企业7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0.26亿元,销售收入234 .04亿元,净利润11.64亿元,分别占企业总数同项指标的61.26%、57.62%和56.69%。据不完全统计,全行业已有15家进入全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行列,有16家建成企业集团,比1987年增加了14家,其中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TCL集团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赛格集团公司、惠州市德赛集团公司、佛山电子工业集团总公司、广东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被列入广东第一批重点发展的70户大型企业集团。

启 示

  广东电子工业在1978年以前,虽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整体水平却处于全国电子行业的中游。改革开放为广东电子工业的腾飞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到1995年,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中游跃居前列,进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并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

  第一,调整发展思路,实现两个转移。省电子局根据广东电子工业“七五”期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八五”期间电子工业发展的新思路:继续推进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移,逐步实现由生产消费类产品为主向发展投资类产品的转移。实践证明,这“两个转移”,对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导、调控、推动的作用。“八五”期间,外向型经济在“七五”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持续稳步增长,在全国电子行业始终保持了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投资类产品也实现了高速增长,投资类产值占电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8年的6.22%,上升到1995年的29.27%,增长了3.7倍。 

  第二,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竞争水平。1978年至1987年,广东电子行业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大胆利用外资,以外引内联、“三来一补”等多种形式,先后引进了400余项国外先进技术,全省电子企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并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型、质量效益型、出口创汇型的骨干企业。“八五”期间,广东电子工业又新上一批重点技改项目,采取国家、地方、企业自筹和利用外资“四管齐下”的方针,具有投资额度大、规模水平高的特点,总投资超过70亿元,从而保证了资金到位,使深圳 “中康玻壳”、“赛格日立彩管”和“东莞彩管”等重大项目得以顺利建成与投产。1995年,全省电子企业开发了1000多种新产品,成为广东电子工业新的经济增长优势,其中大屏幕彩电、程控交换机产销量居全国同类产品前茅。

  第三,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竞争能力。广东电子行业在“八五”期间,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发展“三来一补”业务等方面,推进电子产品出口创汇。一是新建了一大批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原有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技术含量高的新品种,成为出口创汇大户;二是扩大了出口规模,发展了多方位市场,并有部分电子产品进入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三是形成了出口体系,1995年出口产值占电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

  第四,促进大企业成长,发展规模经济。“八五”期间,广东电子行业深化企业改革的重点,是鼓励企业向大公司、大集团发展,使之形成规模经济。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促进一批企业逐步成为行业的排头兵。TCL集团公司发挥名牌效应,在电话机形成规模之后,又形成了彩电的规模优势,成为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集团,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深圳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股票上市后,增强了经济实力,并成功地以技术、管理和资产参与内地企业运作,实现了特区与内地的优势互补。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电子工业尽管发展迅速,整体素质也有明显提高,但尚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差距: 

  一是高技术投资类产品发展慢。广东电子工业80年代以生产黑白和彩色电视机、收录机、组合音响为主,而为整机配套的主要元器件和零部件等基础产品,却由于质量不可靠、不稳定等因素,跟不上整机产品发展的需要。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高技术投资类产品发展比较缓慢。1987年,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产品产值在电子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6.22%、67.78%、26%,至1995年,加快了投资类产品的发展,但比重仍然偏少,既低于江苏、上海,也低于全国电子工业平均水平。 

  二是技术力量不足。电子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然而广东电子工业工程技术人员,不仅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偏少,而且初、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也不多。1995年,全省电子行业共有16971名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人数的10.02%,低于全国电子行业的平均数。 

  三是基础工作脆弱。70年代,广东电子行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从其他行业转产电子产品的集体企业和街道企业,规模小、基础差、管理混乱、产品单一。80年代,虽然这一部分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改造,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存在管理不善、经营不佳、质量差、成本高、效益低或结构不合理、缺乏资金等问题,导致了严重亏损。1995年,全省电子行业亏损企业有115家,占企业总数的29.9%,亏损额达3.7亿元,比上年增加108.35%。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作者 Mohamad Ali| IBM咨询首席运营官 北京2024年5月24日 /美通社/ -- 生成式AI的兴起几乎在所有面向上给业务带来改变。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最新的年度 CEO 研究,近60%...

关键字: IBM AI BSP 模型

台北2024年5月21日 /美通社/ -- 提供针对AMD WRX90和TRX50主板优化的DDR5 OC R-DIMM 提供容量128GB(16GBx8)到768GB(96GBx8),速度5600MHz到8...

关键字: AMD 内存 BSP GB

英国埃塞克斯郡马尔顿(Maldon, Essex, UK)- CML Micro今天宣布DRM1000模块已经可以向全球市场提供,这是一个完整的数字世界广播(Digital Radio Mondiale, DRM)接收器...

关键字: 接收器 无线电

上海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2024年5月16日,世界知名的生命科学公司 Eppendorf 集团于第二十三届生物制品年会上成功举办了"疫路超越 推流出新"的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大规模...

关键字: RF PEN BSP IMAC

以高效、透明的方式从 30 多家专利所有者处获得终端产品许可,使蜂窝物联网设备得以大规模应用

关键字: 蜂窝物联网 无线电 智能城市

北京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过去五年里,支付和收款方式日新月异,其发展和变化比过去五十年都要迅猛。从嵌入式数字商务的出现,到"一拍即付"的...

关键字: VI BSP PAY COM

华钦科技集团(纳斯达克代码: CLPS ,以下简称"华钦科技"或"集团")近日宣布致敬 IBM 大型机 60 载辉煌历程,并将继续实施集团大型机人才培养计划。

关键字: IBM BSP 研发中心 PS

助力科研与检测新突破 上海2024年5月15日 /美通社/ -- 全球知名的科学仪器和服务提供商珀金埃尔默公司今日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创新不止,探索无界"的新品发布会,集中展示了其在分析仪器领域的最...

关键字: 质谱仪 BSP DSC 气相色谱

上海2024年5月16日 /美通社/ -- 2024年5月10日至5月13日,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携旗下影像产品创新力作亮相北京P&E 2024。在数码相机展览区域,全新制定的集团使命"为世界绽...

关键字: 富士 数码相机 影像 BSP

贝克曼库尔特目前已成为MeMed Key免疫分析平台和MeMed BV检测技术的授权经销商 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发适用于贝克曼库尔特免疫分析仪的MeMed BV检测 加州布瑞亚和以色列海法2024年5月16日...

关键字: BSP IO 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仪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