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DA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洞察力与实现力,是京东方核心竞争力的两个关键支撑,缺一不可。展望半导体显示产业的未来走向,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认为:材料、技术进步将大大促进新型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发展,基板材料将朝着更轻薄、更耐高温、更环

洞察力与实现力,是京东方核心竞争力的两个关键支撑,缺一不可。展望半导体显示产业的未来走向,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认为:材料、技术进步将大大促进新型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发展,基板材料将朝着更轻薄、更耐高温、更环保、柔性化等方向发展。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半导体显示领域不同技术、不同材料之间的相关性和共享性,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

理想与出身

在日前的集体采访中,王东升说:“我们这些人就这样:一件事、一辈子、一代人,非要做到世界第一、第二不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出身。京东方的前身是军工企业,那是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我参与过和松下彩管的合作。搞洋务能开拓国际视野,但企业必须自主创新、自主发展,否则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电子管厂,是中国电子器件行业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上世纪80年代初,23岁的王东升入厂;1986年,该厂曾与松下合资生产彩色显像管,但仍连年亏损,濒临破产。1992年,王东升被任命为厂长,开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1993年,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改名京东方),王东升任董事长兼总裁。

今年一季度,京东方实现净利润2.86亿元人民币,单季度盈利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王东升说:“京东方已逐步进入收获期”。衡量面板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可以从技术创新率、盈利能力和出货量三个方面看。2012年,京东方的生产规模超过夏普,成为全球业界第五;当年新增专利数2686项,在全球业界排名第二;去年京东方首发的新产品品种覆盖率达到50%,在全球业界进入前三名;去年企业毛利率为12%,今年首季度则达到17%,京东方和三星、LG一起排名全球前三位。

前瞻与定性

王东升说,芯片和屏,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两大基石。信息社会、智慧地球,离不开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以屏为代表的显示面板,以软件为代表的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程序。

15年来,显示领域出现过两次争论。一次在2000年前后,当时彩色显像管(CRT)产业已面临替代危机,下一个主流方向是等离子显示(PDP)还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业内有过截然不同的观点。如今,后者已成为绝对主流,有源有机发光显示(AMOLED)也开始产业化。另外柔性显示(Flexible Display)、激光显示(Laser Display)等显示技术不断涌现。目前,新的一轮争论又开始了。

王东升认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它顺应了半导体技术替代真空电子技术这一历史大趋势。15年前,面对彩色显像管替代危机,京东方决定进入新型领域,当时有人建议进入等离子显示,也有人推荐场致电发射技术(FED),即真空微电子显示。经过长时间研究,京东方的结论是:等离子和真空微电子显示的基础技术,依然为真空电子技术,而TFT-LCD的基础技术是半导体技术,从技术替代大趋势看,半导体技术一定会替代真空电子技术,将有更长远的发展潜力。

随着有源有机发光显示(AMOLED)的产业化,随着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产生了新疑问。王东升认为,从彩色显像管到液晶显示,是老技术的中断和新技术的开始;从液晶显示到有源有机发光显示(AMOLED)或柔性显示(Flexible Display)等新型技术,是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其基础技术都是半导体技术。

差异与同源

所谓半导体显示,即使用非晶硅(a-Si)、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有机材料(Organic)、碳材料(Carbon Material)等半导体材料,通过半导体器件独立控制每个最小显示单元,使用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显示技术。

细细梳理从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脉络,王东升说,材料和工艺发生了革命性进步,器件结构也简单多了,但半导体显示的基本特征和技术基础并没有改变。柔性显示也同理,其技术相关性和资源共享性高达70%。

王东升指出,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二是市场应用。其中,市场应用是最根本的驱动力。随着市场应用的拓展和进一步细分化,客户对显示器件的性能要求会更高,即图像更真美、更省电、更轻薄、更便利、更时尚、更好性价比。新型显示技术带动了材料、工艺和装备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和装备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上述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应用发展。

前景与应用

他分析,从目前显示应用领域特点看,主流依然是非晶硅液晶屏(a-Si TFT-LCD),但增长率逐渐呈下降趋势。低温多晶硅液晶屏(LTPS TFT-LCD)主要应用于高端移动产品,年复合成长率为13%。氧化物液晶屏(Oxide TFT-LCD)主要应用在高档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中大尺寸显示产品中,年复合增长36%。

根据Display search数据显示,全球显示产品年市场总额2011年为1110亿美元,2018年预计为1634亿美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5.7%。显示领域各类技术和产品此消彼长,低温多晶硅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屏(LTPS AMOLED)增长31%,氧化物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屏(Oxide AMOLED)增长135%。

王东升指出,材料技术进步将大大促进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反过来对材料厂商也是一个机会。基板材料将朝着更轻薄、更耐高温、更环保、柔性化等方向发展;液晶材料会要求响应速度更快;背光源中的LED灯会逐步减少,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OLED)的寿命和光效会不断提升。对装备厂商而言,通过对现有非晶硅液晶屏(a-Si TFT-LCD)生产线成膜和刻蚀设备的改造,增加少量高温工艺设备,即可促进现有产线技术升级。柔性显示与弯折技术的相互促进,将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等制造成本;画质的提升,要求光刻机等装备精度进一步提升等等。

创新与整合

如何创建长期稳定盈利的模式和发展机制?王东升认为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技术创新推动价值创造;二是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增值。

关于技术创新推动价值创造,在采访中,王东升反复提及“生存定律”:标准显示产品,每36个月价格下降约50%,若要生存下去,产品性能和有效技术保有量必须提升一倍以上。这一周期将不断被缩短。

京东方就是按照这条生存定律,规划产品与技术创新的路线图。现在,王东升的生存定律已被国际同行公认为显示领域的“摩尔定律”,海外业界成称之为“王氏定律”。他说:为了活得好一点,我们的目标要高于上述要求。

关于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增值,传统形式一般是通过垂直或水平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实现价值增值。王东升强调,更要重视通过内涵式整合,实现价值增值。比如通过半导体显示领域不同技术的相关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不要孤立地分割,要有机地联系。由于市场定位不同,要鼓励和尊重发展模式的差异化,重视内涵式整合,促进垂直和水平方向合作共赢。正因为有了半导体显示这个产业新定义,才能真正促进内涵式整合的实现。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2024年6月7日,德国慕尼黑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将在PCIM Europe 2024上展示其最新半导体、软件和工具解决方案如何应对当今的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挑战。英...

关键字: 低碳化 数字化 半导体

6月5日消息,近日,黑芝麻智能芯片和架构副总裁何铁军表示,黑芝麻智能C1200系列芯片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量产。

关键字: 芯片 英特尔 半导体

恶性肿瘤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肿瘤电场治疗是当前医疗市场上热门的一种创新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穿戴设备,对目标位置肿瘤发出低强度交变电场来干扰癌细胞,让它们发生紊乱,无法正常分裂增殖,从而实现抗癌效果。该疗法有...

关键字: 滤波器 半导体 放大器

6月5日消息,近日,英特尔CEO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过于严格的出口芯片管制,将刺激中国大陆的芯片发展。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黄仁勋详细介绍了推动新工业革命的全新半导体、软件和系统,它们将为新型数据中心、工厂、消费级设备、机器人等提供助力;并强调了降低成本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性。

关键字: 半导体 数据中心 机器人

6月3日消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的预测,预计华为今年将占据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30.8%的份额,直逼市场领导者三星。

关键字: 三星 半导体 芯片

6月4日消息,近日,华为常务董事张平安表示,我们半导体能解决7nm就非常非常好。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2024年5月27日,中国上海——奥芯明半导体设备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首个研发中心在临港新片区开幕。奥芯明是ASMPT为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而成立的本土品牌,以“先进科技,赋能中国芯”为公司使命和标语,致力于开发和提供国产化...

关键字: 半导体 中国芯 人工智能

6月3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自4月初开始,理想开启矩阵型组织升级2.0版本,多个部门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关键字: 理想汽车 芯片 半导体

【2024 年 5月 31 日,中国上海讯】近期,不论是高阶电竞或是AI应用的发展,对于系统运算能力和性能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因此,对电源的高转换效率与散热已成为未来市场的刚性需求。全球散热及电源解决方案品牌酷冷至尊(上...

关键字: 功率电源 半导体 AI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