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 Mali,全球出货量最大的GPU系列,10岁啦!

  Mali,全球出货量最大的GPU系列,10岁啦!


为庆祝这一时刻,让我们回顾Mali一路走来的重要里程,了解一下Mali如何发展成当今设备的GPU首选。


2006年初,Mali对于ARM来说,当时并不起眼,直到同年6月,ARM宣布收购挪威图形公司Falanx,ARM Mali才由此诞生。

当然,这并非Mali历史的真正开端。早在Mali加入ARM家族之前,位于挪威特隆赫姆的Falanx团队就已经创建了Mali品牌。1998年,当一群大学生研究CPU时,有人建议他们转向图形领域。2001年,这五人组成的团队成功建立了面向桌面PC市场的Malaik 3D GPU原型。他们寻找了大量潜在投资者,同时也获得广泛关注,但却从未获得打入市场所需要的支持。

2001年最初(短期存在)的Falanx品牌及其最终徽标,edvardsorgard的手写编码

对新进入者来说,移动市场的潜力最大, IP模型是他们最好的切入点。鉴于此,他们决定构建GPU,实现目标。Falanx团队针对移动市场“更小巧、更精细”的要求修改了架构,并认为Malaik这个名称也需要简化。


Falanx最后四位创始人

Mario Blazevic,Falanx的创始人之一,来自克罗地亚。他发现“mali”在克罗地亚语中的含义是“小”,所以认为这个名字非常适合新的移动架构。所以,第一批Mali产品诞生之后,他们便开始以该品牌销售。原型产品名为Mali-55,采用该产品的SoC被应用于数百万台LG手机,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时,尽管团队仅有六人,一个研发组,他们却满怀理想,信念坚定。

与此同时,ARM密切关注GPU市场,并注意到了Falanx,将其视为潜在提供商。Jem Davies,ARM的技术副总裁,相信Falanx团队的文化、激情和技能与ARM是天作之合。经过一年的时间和Falanx团队几个不眠之夜的努力,最终双方建立了对话,ARM于2006年6月23日完成对Falanx的收购。


收购时的Falanx团队

2007年2月,ARM品牌旗下的第一款Mali GPU——Mali-200横空出世,这代表着图形性能迎来了新的篇章。

其后不久,ARM发现Mali-200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该产品的多核版本Mali-400进入了开发阶段。事实证明,第一个主要授权便极大地推动了Mali-400走向成功,其强劲性能席卷全球。Mali-400顺利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GPU,其市场份额达到了20%以上。Mali-400不仅是图形游戏的核心,而且也受到功率敏感型设备的青睐。

2010年末,鉴于持续不断的创新需求,ARM宣布开启“利用下一代Mali GPU进行嵌入式图形处理的新时代”。

基于Midgard架构构建的第一款GPU——Mali-T604掀起了一股开发热潮。Mali在向更高性能市场拓展的同时,仍然保持了难以置信的能效,这一点对于移动产品至关重要。

在2013年Computex上,Mali-V500成为第一款ARM视频处理器,为Mail GPU系列提供了完美的补充。

目前,ARM正在开发第三款Mali VPU,该产品受到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和流媒体等新兴领域。距ARM庆祝Mali-DP500显示处理器发布刚刚过去一年,第一款完整的Mali Multimedia Suite已经研发成功。ARM Mali Multimedia Suite的优势一部分体现在,所有产品均可密切协作,并能充分利用ARM Frame Buffer Compression之类的带宽节约技术。由此,ARM的合作伙伴能够利用集成的产品套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2014年年中,Mali铸就了另一个重要里程碑:Mali-T760 GPU发布不到一年,就首次出现在SoC的配置中,速度之快打破了历史记录。截至2014年年底,ARM合作伙伴实现了5.5亿的Mali GPU出货量。

今年,ARM发布了第三代Mali GPU架构——Bifrost。

Bifrost旨在满足移动内容(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和Vulkan等新一代图形API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复杂度。基于Bifrost架构构建的第一款产品是Mali-G71高性能GPU,主要面向高端移动应用。该产品可扩展到32核,这种灵活性让SoC供应商能够在性能与效率之间实现完美平衡,让旗下设备在特定目标市场中脱颖而出。

如今,Mali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GPU,仅2015年基于Mali的SoC出货量就高达7.5亿。随着Mali GPU系列的实力蒸蒸日上,祝愿Mali及其团队生日快乐!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业内消息,近日Arm公司官宣推出全新的基于Arm v9架构的CPU、GPU IP,以及设计软件工具,以帮助智能手机更好地处理人工智能(AI)任务,并加速AI应用。

关键字: ARM 芯片IP 黑鹰 超大核 Cortex-A725

May 30, 2024 ----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NVIDIA Hopper平台H100于今年第一季短缺情形逐渐纾解,属同平台的新品H200于第二季后逐渐放量,第三季新平台Blackwell将进入...

关键字: 数据中心 GPU

5月29日消息,上周,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布了一季度财报,各项数据全面超越预期,受亮眼数据推动,英伟达股价首次突破每股1000美元,创历史新高。

关键字: 英伟达 GPU 芯片

受到AI浪潮的刺激,英伟达市值冲至2万亿美元。5月22日英伟达公布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期内英伟达营收26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净利148.8亿美元,同比增长628%。

关键字: AI芯片 英伟达 GPU

最新消息,昨天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官宣 ,2024 年 5 月 21 日开芯院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向会员单位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开源大规模片上互联网络(Network on Chip,NoC)IP—— 研发代号“温榆河”。这...

关键字: ARM 垄断 开源 片上互联网络 温榆河

新加坡2024年5月23日 /美通社/ -- VNG Digital Business旗下GreenNode已成为AI Cloud的关键参与者,推动了整个亚太地区的生成式AI发展。利用英伟达(Nvidia)的先进技术,G...

关键字: GREEN 英伟达 生成式AI GPU

5月22日消息,今日凌晨,英伟达公布了截至4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报告,各项数据全面超越预期。

关键字: 英伟达 GPU 芯片

GPU的需求如今呈现出极大的增长,它们对于运行和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模型来说至关重要。微云(microclouds)提供的GPU服务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微云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关键字: GPU 微云 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据《日经新闻》报道,软银旗下英国芯片制造商Arm计划到2025年销售AI芯片。该公司专门成立一个AI芯片部门,并将在2025年春季之前制造出原型产品,并于秋季开始大规模生产。

关键字: 软银 AGI ARM AI芯片

近日,一则有关“砺算科技濒临破产”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虽然东芯股份有意收购其40%的股权,帮助砺算科技渡过难关,但这一投资事项能否最终完成仍存在不确定性。

关键字: GPU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