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展锐:“缺芯”严重,市场下的危与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今天举行的中国IC领袖峰会上,紫光展锐市场副总裁周晨表示,虽然中国已经成长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但是在核心领域依然面临着严重的“缺芯”问题。
严峻的“缺芯”问题
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7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规模一直处于增长态势,预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值将首度突破5000亿美元,预估增长14%。
但是随着而来的问题则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集成电路的进口额逐年攀升,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恐怖的2601亿美元,超出原油进口额总花费1000亿美元。
如果说,原油是全球金融的核心的话,那么集成电路就已经是中国发展的命脉所在。
这一问题也凸显出,在计算机系统,通用电子系统,通信装备,内存设备以及显示及视频系统等多个核心领域一直处于“缺芯”的状态,甚至在多个领域,国产芯片的占有率始终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更何况,周晨强调,对于当前的中国市场而言,还面临着开放与封闭的挑战。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市场开放化成都越来越高,不仅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IC产业发展的基础,政策上也福利产业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其他市场和国家却在为中国产业的发展设置封闭的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关键技术对中国封闭,关键IC器件供应被垄断,随时存在供应的风险以及部分市场排斥中国市场。
市场下的危与机
不过,周晨表示,即便中国的IC产业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国的产业提供了大好的发展良机。
为此,周晨总结了当前IC领域的四大正面战场:
首先,四大消费类产品是电子产业的基石。其次,SoC是价值的生产者,是技术和产业链的聚集地。第三,联接技术既是基础也是高门槛领域。最后,Memory和Sensor是不可或缺且保持高速增长的IC产品。
具体来说,SoC因为与操作系统有极强的关联性,对产业具有巨大的带头作用,也使得SoC成为技术和产业链的聚集地,IC领域的发动机。
而有了连接就会产生数据,数据的产生和交互会产生更多的价值,随着连接的增长,数据的价值将会呈几何级增长。尤其是5G和AI的出现,实现了资源突破,增加了算力需求,解决了传输带宽的问题,也将促进海量互联。
紫光展锐作为紫光集团中的重要一员,从2G、3G、4G,到如今的5G都建树颇丰,特别是最近发布5G通信平台和5G春藤系列芯片,由此,紫光展锐在大IC市场下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
在紫光看来,中国市场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全球最大的IT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PC市场和汽车市场,同时,产业链也在这里,中国生产的手机占全球的80%以上,生产的IT占全球70%以上。
可以说,虽然中国的IC产业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但是背靠庞大的中国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中国企业应当有底气,也有实力与全球的企业进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