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华英:杀手级应用是2G时代资源紧缺产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5月20日消息 一度热炒的“杀手级应用”,随着3G的正式启动,争论反而开始消停下来,“3G时代不存在所谓的杀手级应用,”舒华英说,3G时代的应用将向个性化和分众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2G时代会有杀手级应用,因为资源匮乏,”舒华英称,除了简单的语音通话外,也没有太多的需求,后来开了短信业务,很多人用,大家就认为这是个杀手级应用。
在他看来,这种信息资源的紧缺,就和原来改革开放初期,物质匮乏一样,大街上放眼望去,大家都是清一色的蓝绿两色,毫无丰富性可言。有人买了件衣服,大家都称赞不已,纷纷追捧,而现在,你爱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完全依据自己的喜好,没必要跟风。
“3G时代,是个个性张扬、多元化的时代,运营商的业务会更加丰富,会面向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小众化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虽然运营商可能某个阶段会对某项业务做重点宣传,但这和所谓的杀手级应用是两码事,舒华英认为,去年中国移动TD试商用的时候,一度主推过可视电话,很多人就认为这就是杀手应用,其实可视电话本身的需求并不大,移动宣传这块,无非是为了证明3G的带宽足够,可以支撑流畅的手机在线视频而已。
3G优质网络建设至少要两年 运营商最关心应用
针对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移动第三期TD建网可能会有所调整,不再单独的追求覆盖率,而是以市场为导向,重点覆盖热点地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质疑,他认为运营商,不管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不会去做这样的傻事。”
“仅仅覆盖热点是不够的,要推动一项业务,覆盖率是起码的和基础性的工作”,舒华英认为媒体的报道有些疏离,2G时代,达到现在这样的规模,一个优质网络,做了十几年。3G网络的建设,从建网到优化,达到满足规模应用的需求,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而现在,严格意义上的3G建设,才启动了不到半年。
一切都言之尚早,舒英华说,现在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上上下下最关心的其实是应用问题,所谓的覆盖率,不用谁去操心,运营商自己就会去做。
设备商可能关心这个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投资问题,运营商要购买设备、要建网,那设备商就有收益,就能收回自己的投资。
但是普通老百姓,对覆盖率没概念,他只管进入一个地方,能不能用上网络,可以做什么。
运营商可以有主导权 但决不能成为霸主
提到应用,苹果APP STORE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模式,但舒华英认为,那是终端厂商太过强大,但在中国,运营商不会允许一个强大的终端厂商去蚕食自己的利润空间。
那是否意味着运营商可以自己去做这些事情,比如做软件应用商店,做操作系统?舒华英称,运营商可以去做这些事情,在操作系统里,集成自己的业务应用,但是,在产业链发展上,运营商必须与其他环节协调。
“你甚至可以在产业链上有主导权,但再也没法称王称霸了。”
舒英华认为,在3G时代,信息产业的融合趋势日渐明显、分工也越来越细,电信、互联网、传媒和娱乐产业将融合成一个大的信息服务产业,产业链从原来的单链条发展为一个网状结构。
“电信产业链不断增加,分工将会更加细化”,在舒英华看来,未来中国移动更多的是与产业链的协作和竞争,寻求利益上的平衡,而不能操控一切。
运营商套餐限制主要针对5%的网虫
至于当下大家关注的3G资费问题,舒华英认为尽管运营商的包月套餐对时长或流量作出了限制,但这些限制实际上主要是针对网虫级的用户的。
这些网虫级用户只占了5%的规模,对大多数用户而言,运营商的套餐里包含的时长和流量是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
流量和时长收费孰优孰劣?舒华英称,这要看用户使用习惯和业务需求,不过他提到,很多用户由于对流量的把握不够准,往往无形中,超支了流量。而在运营商的计费流量里,有一部分属于弹出广告,这并非用户需要的,如果把这部分弹出广告的流量费,也算到用户头上,显然是不太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