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北斗星,亘古以来,一直为人类辨识方向提供着最简便清晰的“指引”。

1994年,一个名为“北斗”的卫星导航工程在中国启动。

今年10月下旬,一颗新的北斗导航卫星即将发射升空。届时,一个导航卫星网络将构建完成,覆盖中国以及大部分亚太地区。明年上半年,北斗将正式提供服务。

到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拥有35颗卫星,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

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工程。

北斗初上

提起卫星导航系统,很多人认为就是GPS。其实,GPS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称。

据统计,GPS在我国导航市场上所占份额在95%以上。在电力传输、通信、金融等领域,严重依赖GPS提供的精准时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认为:和平时期,可以用GPS;但应对“不可控局势”, “必须未雨绸缪”,发展本国的卫星导航系统。

即便是在和平时期,美国对各国开放的精度并不一样。这意味着,美国的GPS不能满足高精确的需求。

参加了北斗项目总体设计的郭树人告诉记者,国际上卫星导航的定位是“重大空间基础设施”,就像供水供电系统一样。

限于国家的财力、技术能力和实际需求,北斗建设分“三步走”:先建立试验系统,再实施区域服务,最后建立全球网络。

2000年10月,试验系统第一个卫星被送入轨道。2003年5月,第三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一颗备份卫星。

这三颗卫星组成完整的试验系统。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织网

2005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项目启动,这将是一个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庞大卫星网络。

2007年4月,第一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成功发射。从此,北斗卫星开始了高密度发射。尤其是2010年以来,保持了每年4颗左右的发射频率。

从2011年12月27日起,北斗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此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在轨卫星已经有10颗。

进入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进程加速。2月发射第11颗卫星后,4月和9月,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将第12至第15颗卫星送入太空。

到2012年底,北斗系统基本建成后将提供正式运行服务,届时覆盖区内定位精度达到10米。

记者了解到,本月下旬,还将有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届时,一张覆盖亚太地区的导航网络将织就。这张网将覆盖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西太平洋以及部分西亚地区。

北斗“指路”

正式运行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接口控制文件(ICD文件)将对外公布,有了这个代码,外国公司将能够进入北斗卫星导航产业。

北斗将提供的服务分为两种: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开放服务是向服务区内的所有用户免费提供的,定位精度为10米,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时精度为50纳秒。授权服务面对授权用户,安全性和精度都更高。

目前,国内近10万艘出海渔船上,安装了北斗导航,它不仅可以为船只导航,还可以通过北斗独有的短报文技术,报告船只位置。

孙家栋说,北斗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行业预计,北斗导航每年将带来的产业效益可达到5000亿元。

今年11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大会将在中国举行,与周边国家探讨在境外建站以及与其他系统兼容互操作,将是一项重要内容。

郭树人介绍,目前北斗的车载导航终端已经和GPS终端大小相差无几。在不远的将来,普通用户就可以使用北斗终端,这个终端将同时兼容GPS。

1994年

【启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启动。在此之前,进行了历时8年的理论推演和重大专项实验等前期论证工作。

2003年

【试验】 2003年完成。用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完成试验任务,为系统建设积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地面应用基础设施和设备。

2012年

【亚太组网】 2012年完成。建成由12颗卫星组成的区域星座,形成覆盖亚太地区的区域服务能力,并正式提供服务。

2020年

【全球覆盖】 2020年左右完成。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网络,开展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及区域增强服务。

(感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政府网站、神舟传媒提供帮助)

【北斗导航揭秘】

今年9月19日3时1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十四颗和第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与之前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一起构成“5GEO+5IGSO+4MEO”的星座结构。

其中,“5+5”是核心,一旦有卫星失效或者处于在轨维修状态,4颗中圆轨道卫星可以起到部分替代作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杨慧表示,对于限定区域的服务区而言,“5+5+4”的混合星座结构具有最佳的“鲁棒性”和经济性,最符合“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其“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举行新闻发布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指出,在9月26日的测试中,航天器成功碰撞目标小行星“迪莫弗斯&...

关键字: NASA 航天器 轨道 MIDDOT

国内人才济济,从来不缺学霸,不仅有32门课几乎都满分的学霸,还有发表了27篇SCI论文的学霸,这个80后甚至击败了NASA团队获得了国际大赛冠军。据央视介绍,这个学霸是姜宇,现年38岁,是清华大学航天学院建院80多年来首...

关键字: NASA 航天器 控制 轨道

(全球TMT2022年9月26日讯)在德国柏林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InnoTrans 2022)期间,华为举办了以“助力轨道数字化,共创行业新价值”为主题的第九届华为全球轨道峰会。华为发布了FRMCS(未来铁路移动通信...

关键字: 华为 轨道 MCS 铁路

德国柏林2022年9月23日 /美通社/ -- 在德国柏林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InnoTrans 2022)期间,华为举办了以“助力轨道数字化,共创行业新价值”为主题的第九届华为全球轨道峰会。本次大会,汇聚全球众多轨道行...

关键字: 轨道 华为 数字化 铁路

摘要:设计了一种振动式轨道除冰雪装置,该装置由调速开关、机架、电池、驱动装置、两个电动空气压缩机、两组吹雪装置、两组振动除冰装置和两组吹冰装置组成。当轨道上有积雪时,该装置中的两组吹雪装置可吹去轨道表面上的雪,然后再由两...

关键字: 轨道 除冰雪 效率

(全球TMT2022年5月13日讯)在2022亚太轨道展期间,华为举办了以"助力轨道数字化,共创行业新价值"为主题的2022华为全球轨道峰会,与全球轨道企业高层、行业专家共谋轨道新发展、新未来,探讨创新ICT技术如何激...

关键字: 华为 轨道 数字化 铁路

曼谷2022年5月12日 /美通社/ -- 在2022亚太轨道展期间,华为举办了以"助力轨道数字化,共创行业新价值"为主题的2022华为全球轨道峰会,与全球轨道企业高层、行业专家共谋轨道新发展、新未来...

关键字: 轨道 华为 数字化 轨道交通

摘要:基于对SY-B1型自动分托机工作原理及分托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列举了其常见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维修方法。

关键字: 自动分托机 轨道 角座阀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随着汽车功能电子化、自动驾驶、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快速进展,汽车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正在改变个人交通的界限。如何使汽车更轻、续航更远、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并提升先进安全?安森美(onsemi...

关键字: 汽车电子 SIC 功率模块 轨道

营业额超过疫情爆发前水平 数字化的快速转型带来了显著的营业额增长 被德国交通部指定为车辆网络安全技术服务商 巩固了在全球汽车测试市场的领导地位 可持续发展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上海202...

关键字: 轨道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