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半导体
  方舟系列芯片的命运,与方舟科技董事长兼总裁李德磊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自“方舟1号”开始,媒体和业界已经赋予了李德磊太多的角色:有人称他为爱国学者;有人说他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当然,还有人直指其为投机者。

  那么,李德磊有着怎样的个人历程?方舟科技又是怎么来的?也许,从这里可以窥出一点方舟3号搁浅的端倪。

  前身BBT

  迄今为止,网上能够直接查到的与李德磊个人相关的信息其实并不多,只有一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简历”。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所提供的校友录信息,李德磊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0年留学加拿大,1982年获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1986年获博士学位。之后,李在加拿大约克(York)大学担任终身教授,同时担任加拿大国防部高级顾问。1995年,李德磊加入美国Motorola公司,担任体系结构设计师;1997年加入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担任微处理器设计总监;1999年创建北京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后改名为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裁。

  而李德磊自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他在York大学更多地是专注于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工作内容是发表更多的论文,很少涉及应用。

  “严格来说,CPU研究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个分支,二者基本上是从属关系,这份简历只提到了一个大方向,计算机体系结构,那么有可能具体是做处理器研发的,也有可能是与处理器研发无关的。”有专家分析说。

  那么,令倪光南院士所笃信的方舟科技可担任国产CPU研发的技术源自何处?

  与多名受访者一样,倪光南也提到了百拓立克公司(以下简称BBT)。

  根据工商局的登记资料,与BBT有关的公司有两个。

  一个是1997年1月8日在京成立的内资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胡铭曾占30%股份(胡铭曾当时为哈工大计算机学院教授),赵建勋出资40万,占股40%,李洪泽占30%,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技术开发、咨询、转让和培训。

  另一个则是1999年9月28日在京成立的百拓立克(北京)电子有限公司,属于外资,但已吊销执照,法定代表人也是胡铭曾,注册资本200万美金,主营业务包括研究、开发、生产计算机通信软硬件、承接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自产产品的技术咨询、服务以及销售。由于执照已吊销,其国外资金的股东身份暂时无法查证。

  有趣的是,这两个公司,无论是办公地点(甚至包括其中办公地点的变更),还是法定代表人,都与后来于2000年3月8日在京注册成立的北京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方舟科技的前身)完全一致。

  有知情人士透露,BBT当年主要做的是外包业务,承接的业务主要来自美国日立半导体公司,主要做的是基于SH-3 CPU(日立某种型号的芯片)的相关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BBT内资公司成立的当年,李德磊由美国Motorola公司离职,加入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上述知情人士称,日立美国选择由BBT承揽的外包业务,正是由李德磊所一手促成的。

  这个消息得到了中关村软件园内部人士的认可,但该人士表示,李德磊当年曾为北京拉来大笔的外包业务,这个贡献不容抹煞。

  业界有一种传言,称BBT附属于美国日立半导体公司。但就工商资料来看,BBT最初仅仅是一家民营企业,与日立并不相关。有业内人士解释,如果BBT是做外包的,而又承接了日立美国的项目,那么由甲方出资、乙方开发单个项目是正常的,并不能将之视为甲方的附属公司。

  正因BBT在1997年到1999年所经历的外包业务的锻炼,使一支了解做CPU的技术队伍完成了最初的资金与技术积累,为做国产CPU打下了实力。

  方舟科技的几次变更

  据媒体报道,1999年,与日立美国的合同结束之后,李德磊辞去日立美国和York大学的终身教授职务,回到国内开创公司。

  2000年3月8日,北京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芯微系统公司)在中关村成立。这个公司一直被称为是李德磊回国创立的,但是,根据工商局资料,其法定代表人为胡铭曾,注册资本600万元。股东包括:李德晶210万,张雅军210万,赵建勋90万,胡铭曾90万。

  其中,李德晶是李德磊的弟弟,而张雅军与李德晶是夫妻。

  据媒体报道,从1999年李德磊归国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中芯微系统公司一直在保密状态下运营,整个开发组不允许上网,不允许收发电子邮件,不可以随意携带物品进出办公室,甚至电脑都没有软驱和光驱,直至2001年方舟1号横空出世。

  2002年12月9日,中芯微系统公司在北京市工商局申请变更为方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此时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李德磊。事实上,按工商局的资料,中芯微系统在申请公司名称变更时,其法定代表人的名字已变更为李德磊,也就是说,中间有一次法定代表人变更,由胡铭曾变为李德磊,但记者尚未查到相关的变更资料。

  就在公司名称变更的当月,方舟科技高调对外发布“方舟2号”。

  而此时的方舟科技,注册资本已变为6240万元。

  其股权结构如下: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的中芯微系统(集团)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加拿大籍华侨李德磊,以人民币现金37.52万元,占24.8%股份;深圳市中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刘斌,以人民币现金279.744万元,占21.06%股份;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李保欣以5000万元入股占5%股份;其弟李德晶占剩余所有的45.36%股份。

  到2004年3月的工商局年检报表中,方舟科技的资产总额已高达11463.85万元。而当年营业额仅有608.32万元,出口创汇额8.41万,负债资本高达2235.21万元。

  李德磊的个人财富此时已飞跃了数个台阶。

  但就在方舟科技的资产与李德磊个人财富都飞跃攀升的同时,已超过863合同规定期限的方舟3号,其研发已陷于停滞。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2024年6月14日,由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计算机专家毛德操老师撰写的新书《RISC-V CPU芯片设计:香山源代码剖析》在北京中关村创新中心正式发布。中国工...

关键字: 毛德操 RISC-V CPU 芯片设计 香山

6月13日消息,芬兰科技初创公司Flow Computing近日宣布一项震撼行业的技术突破,其研发的并行处理单元(PPU)能够使任何CPU架构的性能提升高达100倍。

关键字: CPU 龙芯 半导体

链动生态,再次启航:大联大携手产业上下游伙伴,共同赋能汽车技术生态圈

关键字: 智能网联汽车 半导体 新能源汽车

6月12日消息,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显示,2024年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季减4.3%至292亿美元。

关键字: 中芯国际 半导体 芯片

SECO赛柯亮相上海嵌入式展会,带来由半导体创新技术赋能的先进高效嵌入式解决方案。

关键字: 工业物联网 半导体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存储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市场对存储媒介的性能、容量和能效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闪存技术向高存储密度发展,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四比特单位的QLC(Quad-Level Cell)以其高容量、低成本...

关键字: 德明利 半导体 存储 芯片 国产存储企业

【2024年6月7日,德国慕尼黑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将在PCIM Europe 2024上展示其最新半导体、软件和工具解决方案如何应对当今的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挑战。英...

关键字: 低碳化 数字化 半导体

6月5日消息,近日,黑芝麻智能芯片和架构副总裁何铁军表示,黑芝麻智能C1200系列芯片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量产。

关键字: 芯片 英特尔 半导体

最近推出的跨电感电压调节器(TLVR)在多相DC-DC应用中颇受欢迎,这些应用为CPU、GPU和ASIC等低压大电流负载供电。这一趋势主要基于该技术出色的瞬态性能。TLVR还支持灵活的设计和布局,但有几个缺点。本文阐述了...

关键字: 调节器 CPU GPU

恶性肿瘤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肿瘤电场治疗是当前医疗市场上热门的一种创新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穿戴设备,对目标位置肿瘤发出低强度交变电场来干扰癌细胞,让它们发生紊乱,无法正常分裂增殖,从而实现抗癌效果。该疗法有...

关键字: 滤波器 半导体 放大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