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军辟谣小米汽车;高通骁龙80X系列型号区分

    集微网4月5日消息

    半导体 小米 汽车 雷军 高通骁龙

  • 兰州化物所等3D打印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合作在3D打印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作为有望引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性技术,3D打印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研究人员通过在3D打印树脂中加入引发剂开发了引发剂集成型3D打印(i3DP),利用后续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活性聚合实现了打印后材料表面功能化。通过接枝各种聚合物刷,研究人员实现了3D打印复杂三维结构材料的各种功能化改性,如从超亲水到超疏水、从生物相容到抗菌防污、从有机高分子到金属导体等。采用这种技术,科研人员实现了一些传统技术难以完成的任务,如可以装满水的筛子、超轻金属泡沫等。该技术在3D打印材料表面功能化控制和功能化结构材料制备方面有较大优势,可加速拓展3D打印在仿生、生物医学、柔性电子等各领域的实际应用。该研究的主要参与者王晓龙博士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公派留学项目的支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4, 6, 2583),Chem. Commun. (2013, 49, 10064) 和J. Mater. Chem. B (2013, 1, 6644),其中两篇被选为封面文章,并被Chemistry World 作为研究亮点进行了报道。研究工作受到了甘肃省本地企业界的关注与认可。3月20日,兰州化物所与甘肃普锐特科技有限公司就3D打印材料与技术研发签署了合作协议。兰州化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齐华与甘肃普锐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盈分别代表双方单位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兰州化物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院士、周峰研究员及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就3D打印工作展开长期战略合作,共建甘肃省首个3D打印平台,结合地域特色进行相关材料与技术研发。(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表文章杂志封面签字仪式

    半导体 金属 APP 3D打印 COM

  • 合肥研究院发现SERS热点存在三维矩阵且时间有序

    围绕所承担的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专项的科研任务,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纳米材料与环境检测实验室研究员刘锦淮和杨良保等发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热点存在三维热点矩阵且时间有序,而三维热点矩阵可更好实现超灵敏检测。该项研究的相关成果将会推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在环境污染物纳米检测领域的实际应用。相关成果以《三维且时间有序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热点矩阵》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Three-Dimensional and Time-Ordered Surface-Enhanced RamanScattering Hotspot Matrix)。自该纳米专项启动以来,合肥研究院智能所项目组已经发展了多项去除和检测微污染物的纳米技术。而SERS技术作为一项潜在的超灵敏检测手段,一直面临着实际应用中的各种瓶颈。传统上,构建固定的或者柔性的活性纳米结构的等离激元“热点”一直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领域的研究前沿领域,但是大部分已报道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热点是以零维点状、一维线状或二维面状的空间分布构型存在。该实验室的刘洪林博士等研究人员提出并证明了“三维且时间有序SERS热点矩阵”的概念。研究人员发现:一滴纳米粒子溶胶中,溶剂不断挥发的非平衡过程,可以使得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热点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相邻的每一对纳米粒子之间。三维热点矩阵为分子捕获提供了结构基础,即使是单个染料分子也可以产生强烈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借助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三维热点矩阵可以克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长期面临的局限,可以在各种基底上进行超灵敏检测,可以方便地检测各种各样不同性质的分子,包括氨基酸、硝基苯、农药残留、毒品等,进一步推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成为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审稿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新颖的概念,展示了许多令人兴奋(Appealing)的物理讨论,在等离激元光学(Plasmonics)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度重要(High significance)、高创新性(High Novelty)和引人注目(High Broad-interes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应用纳米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的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子任务“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等项目的支持。(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三维热点原理图(a)、纳米粒子相互作用力(b)及三维热点个数和电磁场增强模拟(c)原位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溶剂挥发时纳米颗粒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结构信息

    半导体 矩阵 RS SE 三维矩阵

  • 上海有机所手性联芳基类天然产物的高效合成研究获进展

    手性联芳基类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而且富有生理活性。例如,科鲁普钩枝藤碱A (Korupensamine A)和它的轴手性异构体科鲁普钩枝藤碱B (Korupensamine B)均表现出很显著的抗疟性,而它们的二聚体米歇尔胺B (Michellamine B) 则对HIV-1和HIV-2呈很强的抗病毒作用,曾经用于临床研究。利用Suzuki-Miyaura偶联在温和的条件下高立体选择性地构筑手性联芳基结构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题,至今未能高效地运用于天然产物合成中。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汤文军课题组致力于发展一个高活性、高立体选择性和实用性强的不对称Suzuki-Miyaura偶联催化体系,提出了发展大位阻手性单膦配体和利用底物间次级作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和解决途径(Synlett, 2013, 24, 2465)。课题组一方面发展刚性、大位阻单膦配体来解决大位阻Suzuki-Miyaura偶联的反应活性,现已在超大位阻交叉偶联反应研究中有所突破,拓宽了Suzuki-Miyaura偶联在大位阻耐受性方面的适用范围(Chem. Eur. J. 2013, 19, 2261;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5879; Org. Chem. Front. 2014, DOI: 10.1039/C4QO00024B)。最近研究小组利用底物间极性-π次级作用,发展了更实用、官能团兼容性更强、高立体选择性的不对称Suzuki-Miyaura偶联催化体系,并结合课题组发展的不对称氢化技术(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4235),首次成功地应用于手性联芳基类天然产物科鲁普钩枝藤碱A和B、以及马歇尔碱B的高效合成。该方法极有希望应用于一系列手性联芳基类天然产物的简便合成。此项工作近期以封面文章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2014, 136 , 570–573)。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资助。(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刚性、大位阻单膦配体参与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天然产物科鲁普钩枝藤碱A和B、马歇尔碱B的合成

    半导体 GE PEN SAM NSA

  • 美国发布更精准原子钟

    科技日报讯 (记者常丽君)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官方发布了一台新的原子钟,名为NIST-F2,并以此作为新的美国城市时间与频率标准。NIST-F2在今后大约3亿年里既不会增加1秒,也不会减少1秒,精确性约是NIST-F1的3倍。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4日(北京时间)报道,NIST科学家最近向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计量局(BIPM)报告了第一份NIST-F2的官方运行数据。BIPM负责核对全世界的原子钟以生成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标准时(UTC),根据BIPM数据,NIST-F2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间标准。NIST-F1和NIST-F2这两台钟都用一种铯原子“喷泉”来确定1秒的精确时长。它们都能检测铯原子中的一种特殊跃迁频率:每秒振动9192631770次,以此确定时间国际单位“秒”的时长。二者的关键不同是,F1是在近室温(约27℃)运作,而F2的原子密闭在更冷环境(-193℃)中。这种寒冷环境极大降低了背景辐射,由此也减少了某些极微小的测量误差。从技术上讲,F1和F2都是频率标准,这意味着它们能检测国际单位秒的时长,并校准其他钟表。许多日常技术,如手机、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接收器、电力网络等都要依靠高精度的原子钟。从历史角度看,改进计时能从长远改进技术与创新。NIST物理学家、NIST-F2主要设计师斯蒂芬·杰夫茨说:“在过去建造原子钟的60年里,我们了解到,每次我们造出更好的钟,就会有人为它想到不曾预见的用途。”铯原子钟开始计时的官方数据可追溯到1967年,当时定义秒时长的依据是铯原子振动。自那时起,铯原子钟已有极大改进。但铯原子钟是在微波频率运作,由于频率较低,正在逼近其测量的底线。将来可能造出更高频率的原子钟,在可见光或接近可见光范围,这些光学原子钟能将时间分成更小单位,使时间标准比今天的铯原子标准精确百倍。总编辑圈点这种超级昂贵的时钟,既没有指针也没有齿轮,运作它的是激光束、镜子和铯原子气。而所谓“喷泉钟”实际上是描述它工作起来铯原子升升降降的样子。我们都知道现在国际时间和频率转换的基准就是铯原子钟,但它也用来控制电视广播和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讯号,甚至对国防安全都蔚为重要。(科技日报)

    半导体 全球定位系统 NI IP ST

  • 中澳科学家合作研发高效绿色硫化氢转化制氢技术

    人民网大连4月4日电 (王金海、张世安)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李灿院士团队和昆士兰大学纳米材料中心逯高清、王连洲教授团队合作,在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并被评为热点文章。硫化氢作为一种有毒的化学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大量副产于大规模的石油加氢精制过程中。由于其强烈的毒性,硫化氢本身的资源价值未被充分认识。传统的克劳斯处理方法可以将硫化氢部分氧化得到硫和水,然而损失了氢,不能充分利用硫化氢资源。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同时得到氢和硫的硫化氢转化的绿色技术十分必要。近年来,大连化物所首先发展了双助光催化剂Pt-PdS/CdS体系,在可见光下以H2S作为原料可以高效制氢(量子效率高达93%),此工作得到中石化的重视,已完成实验室小型放大试验。该所毕业的宗旭博士在昆士兰大学做博士后期间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硫化氢转化工艺过程,与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领导的太阳能研究部合作,实现了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同时得到氢气和硫。该过程涉及两个反应步骤,第一步利用I3-/I-或Fe3+/Fe2+电对的氧化态高效捕获H2S得到硫和还原态,第二步是光电催化还原质子产氢,同时将电对的还原态氧化。利用I3-/I-或Fe3+/Fe2+循环,将两个高效的反应过程耦合起来,实现了光电驱动的硫化氢的转化。实验表明,该体系可以实现H2S的连续高效转化。这项工作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和光电催化,为解决天然气和石油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资源高值化(H2+S)转化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半导体 太阳能 光电 耦合 光催化

  • 航天科工应用激光切割技术实现筒体开孔

    记者4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获悉,该院283厂近日成功将激光切割技术应用到产品筒体燃气管罩孔的开孔上,较传统手工开孔方式生产效率提高了5倍,产品质量、加工精度、一致性均得到大幅优化。筒体燃气管罩孔之前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开孔工艺,即人工画线、钻孔、曲线锯切割等一系列复杂工序,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高。为此,283厂大力开展激光切割设备功能开发及工艺创新技术研究,进行了从筒体三维模型的建立到切割过程的仿真模拟,配套定位工装设计与调节、切割工艺的摸索,最终实现了运用激光切割技术对筒体燃气管罩孔的开孔工作。其系统中引进了德国三维仿真软件,可对实物进行切割仿真模拟,并配合龙门式五轴联动三维加工系统,几乎可以对所有材料进行二维、三维切割。(记者付毅飞 科技日报)

    半导体 仿真模拟 激光切割 仿真软件 燃气

  • 中颖电子:小家电控制芯片市占率领先

    中颖电子2013年度业绩说明会正在全景网举行。公司董事长傅启明表示,公司的小家电控制芯片市占率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产品竞争力体现在品质,安全性,性价比和服务上。延伸阅读:小家电行业前景光明但市场格局或将改变小家电行业前景光明但市场格局或将改变白领丽人离不开的小家电“神器”

    半导体 电子 控制芯片

  • 松下与以色列半导体代工巨头成立新公司

    据日本共同社4月2日报道,松下与以色列半导体代工巨头TowerSemiconductor公司(TSEM)共同出资设立的新公司“松下TowerJazzSemiconductor”(位于富山县)1日开始营业。 新公司为TSEM和松下各出资51%和49%。松下将委托新公司代工半导体产品。新公司首席执行官(CEO)盖伊·艾利斯托夫(音)和首席运营官(COO)长野能久当天到访富山县政府。两人称“将尽全力提升工厂的开工率及业绩,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表示将继续聘用当地员工。

    半导体 半导体 松下 SEMICONDUCTOR TOWER

  • IC Insights:2014年O-S-D元件市场可望成长8%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CInsights的最新预测,全球光电元件(optoelectronics)、感测器/致动器(sensors,actuators)与离散元件(discretedevices)市场(简称O-S-D市场)在连续两年的衰弱表现之后,2014年可望反弹成长8%;而其中成长表现最佳的产品预期为加速度计、陀螺仪、致动器与磁力计等,这些产品在2013年皆呈现衰退,但2014年可望取得两位数字成长。ICInsights指出,O-S-D市场2013年的衰弱来自于经济景气不确定性以及库存修正,但这三大市场领域在接下来几年将随着全球经济好转以及整体需求回温而强劲成长。在2013年该市场仅成长1%,低于整体半导体市场4.7%的成长率;O-S-D市场2013年市场规模为586亿美元,该数字在2012年为582亿美元。ICInsights估计O-S-D市场在2014年的市场营收规模可达635亿美元,取得8%的成长率;其中光电元件市场成长率预测为9%,营收规模为316亿美元;感测器/致动器市场年度成长率则可望有14%,规模99亿美元;离散元件市场则将由连续两年的衰退中复苏,成长6%、达到220亿美元营收规模。2011~2016年O-S-D市场成长趋势ICInsights预期,O-S-D市场可持续成长到2017年的下一波全球经济衰退期;该市场在2013年至2018年之间的复合年平均成长率(CAGR)估计为6.4%。而该市场的2013年成长表现虽然衰弱,但营收规模占据整体半导体市场销售额3,251亿美元中的18%,该比例在2003年为16%,1993年为14.6%;2018年可望在4,405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规模中占据20%比例。在此同时,整体感测器销售额因为加速度计与陀螺仪衰退2%(这是该类产品八年来第一次呈现衰退),在2013年仅成长3%;磁力计销售衰退1%,致动器销售额在2013年也衰退了4%。离散元件部分,功率电晶体销售额继2012年衰退6%,2013年又衰退了8%;这是过去三十年来,功率电晶体市场第一次出现连续衰退。未来五年驱动O-S-D市场的成长动力预期将来自:固态照明应用的高亮度LED,高速光纤网路应用的雷射发射器,高度适应性嵌入式控制与位置感知手机/可携式装置使用的MEMS加速度计/陀螺仪以及压力感测器,机器视觉、医疗系统、新一代人脸识别介面应用的CMOS影像感测器,混合动力/电动车、节能装置以及电池管理方案应用的功率电晶体。

    半导体 元件 感测器 IC INSIGHT

  • 带你认识型号纷繁的高通骁龙80X处理器

    每每提到高通骁龙800系列处理器,大家一定会将它与高性能、旗舰等名词相挂钩,但是高通骁龙800只是一个系列的家族代号。在800这个数字的背后还拥有众多的小分类,不过这些复杂细致的分类,经常会把大家弄得十分头痛。今天我就带大家细致得剖析一下高通骁龙800,让大家不再傻傻分不清楚。高通骁龙800处理器解析(图片来自网络)骁龙800主要技术规格解读处理器制程:28nm架构:Krait 400核心数:4核主频:单核速度可达2.3GHzGPUAdreno 330 GPU(支持各种计算API,包括OpenGL ES 3.0、DirectX、OpenCL、Renderscript Compute和FlexRender?)电源管理支持节能型高性能移动(HPm)技术,可以动态调节频率实现节电的效果。同时支持型集成高通Quick Charge 2.0,最多可将电池充电速度提升75%。调制解调器支持LTE FDD、 LTE TDD、WCDMA、CDMA1x、EV-DO、TD-SCDMA和GSM制式,速度可高达150 Mbps。摄像头最高支持2100万像素的摄像头屏幕支持最高可以支持高达2560x2048分辨率屏幕,Miracast 1080p高清质量,同时可以支持1080p和4K外部显示屏。骁龙800产品编号8074、8274、8674、8974(AA、AB)其中产品编号中的“0”代表没有集成基带,“2”代表支持WCDMA3G网络制式,“6”代表支持CDMA网络制式,“9”代表支持4G的LTE网络制式。8974理论上支持全网4G即:FDD、TD-LTE和3G的WCDMA、EV-DO、TD-SCDMA,以及GSM;注意这里说的是理论支持,一旦运营商加密即使是8974一样无法4G通吃。有时候大家还会发现,编号后还有AB的区分,这个主要是为了区分主频率,AA指低频率一般是2.2GHz,AB指的是高频率一般是2.3GHz。国内外众多旗舰机型使用的都是高通80X系列处理器高通骁龙801主要规格不同点:1、主频更高,单核速度可达2.5GHz2、801的产品编号为8974 v3高通骁龙805主要规格不同点:1、 主频更高、单核速度可达2.7GHz2、 GPU芯片采用最新的Adreno 4203、 最高可支持5500万像素的摄像头4、 可支持超高清终端显示屏与超高清输出至HDTV5、高通骁龙805的产品编号为:8084 Fusion 4、8084 Fusion 4.5

    半导体 处理器 摄像头 GPU 高通骁龙

  • 澳总理访华:中澳全面合作契机 光伏“双反”见转机?

    “我们对输澳的光伏产品从来不设置关税等壁垒。”澳大利亚光伏行业协会主席约翰˙格兰姆斯的话音未落,澳大利亚国内数个光伏企业就向其商务部门递交报告,要求对原产于中国大陆的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据业内人士称,澳大利亚商务部门将于3月底决定是否要立案。而如果澳大利亚商务部门认为中国光伏产品对其本国产业形成损害,那么将是继美国、欧盟后第三个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的地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光伏贸易战如今似乎也在亚太地区内部蔓延的趋势。日本亦传出考虑对中国光伏产品提起双反的讯息。继美国与欧盟陆续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祭出“反倾销、反补贴”(双反)关税危机,如今中国光伏企业难道又要再次进入风雨飘摇中?双反:中国光伏企业之痛如果要评选2013年中国光伏产业十大事件,尚德电力的倒下无疑是必选。经历了经济危机大潮的冲袭,欧盟“双反”重税的敲打无疑让中国光伏企业雪上加霜。哀鸿遍野,光伏产业的遇冷受挫,固然与经济大形势有关,但“双反”的直接捅刀无疑是直接诱因。曾经的光伏寒冬,那些渐次倒下的光伏企业,大幅缩水的出口业绩……对比各家光伏企业相继发布的2013年仍旧普遍处于亏损的财务报表。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要让中国光伏企业的雄心壮志化为流水。如今,三月“大限”将至,光伏双反调查的消息却仍未到来。随着澳大利亚总理四月访华的消息传来,中澳光伏“双反”争战,似乎有一线转机?转机:澳总理访华或成转机?今年4月初,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将率团访问中韩日三国。在出访前,阿博特向中国媒体发来专稿。专稿称,阿博特期待中澳自贸进展。并声称澳大利亚与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总理托尼。艾伯特将率安德鲁˙罗伯、教育部部长克里斯托弗˙派恩及中小企业部部长布鲁斯˙比尔森等政府高级官员以及来自八个行业领域的600多家企业高层代表参与“澳大利亚周˙中国”各项活动,将积极推动中澳双方在贸易、投资、教育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中澳双边贸易总额高达1500亿澳元,占澳大利亚贸易总额的25%。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澳合作要点:能源开发澳大利亚拥有世界第一的光照资源,系统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光伏发电的成本几乎只有德国光伏发电成本的一半。加之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使得澳大利亚光伏市场增长迅速,截至2013年3月,安装有2.3GW的太阳能系统。预期在未来十年内,每年还将有10万户家庭会申请补贴进入这一领域,届时,屋顶光伏装置总量将会超过200万。澳大利亚的百万光伏屋顶将会膨胀一倍。而这一切的成就,则依赖于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品的价格持续下滑。与之形成对比的,澳大利亚本土光伏制造企业却寥寥可数。如果“双反”成真,光伏组件缺口可能导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破产无疑是让澳大利亚当局自打耳光。光伏“双反”成案几率不大正如托尼˙艾伯特在专稿中所言,如果说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存在着令人信服的国际性经验,那么这个经验就是贸易能增进国与国之间的了解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每一次自由交易,都会促进财富的增长;而财富的增长,则会促使国家发展壮大。经过去年李克强访欧经验,贸易争端问题通过谈判协商完全可以达成和解。既然能源开发已经提上访华团议题,那么,相信光伏贸易必将成为能源交流合作焦点之一。中澳光伏产业的互补性与依赖,合则双赢分则两败俱伤的认识已成必然。中澳光伏贸易摩擦或许有,但经过双方协商,必不会升级到悍然开战的危险地步。

    半导体 光伏 光伏企业 光伏产业 光伏产品

  • 传苹果与极特将新建第二个蓝宝石工厂

    据悉,苹果和蓝宝石材料供应商极特先进科技(GTAdvancedTechnologies)合建工厂还没完工,就有消息传出双方要再盖新工厂,占地可能和兴建中的厂房一样大。据外媒报导,已有多家包商提出标案,准备扩建苹果和极特的亚利桑那州工厂,据称新厂可能位于现址正后方。美国国际贸易局(U.S.InternationalTradeAdministration)最新资料显示,工厂相邻土地似乎是空地,可让苹果再打造一个面积相当的新工厂。亚利桑那州工厂虽然尚未完工,但是厂内已经开始生产产品。据称6月完工后,厂内将有1700座蓝宝石长晶炉,可大量生产蓝宝石晶体,先前工厂进出口纪录显示,目前最多使用950座长晶炉。英国开源作业系统Ubuntu开发商Canonical执行长MarkShuttleworth2月19日在电话会议上表示,苹果刚刚购得了蓝宝石荧幕三年的供应量,Canonical原本也想将同样的荧幕用在旗下的“UbuntuEdge”智慧型手机。苹果去年与极特先进科技(GTAdvancedTechnologiesInc.)签订多年蓝宝石材料供应合约后,iPhone即将采用蓝宝石荧幕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从极特内部泄漏的文件来看,苹果似乎已采购了足量的蓝宝石长晶炉(sapphirecrystalfurnaces),能够在亚利桑那州生产1-2亿片5寸iPhone蓝宝石荧幕。

    半导体 苹果 iPhone ADVANCED CANONICAL

  • CITE2014终结北斗产业“战国时代”

    导读:自从北斗产业开始推进以来,北斗应用正在从政府主导的示范应用向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规模应用转变,全国各地乱起了一阵阵“北斗风”,各地纷纷建立产业园区,仿佛一夜之间北斗导航大有超越GPS的大好形势。但目前,我国导航产业的政策还不完善,管理比较混乱对发展北斗产业化十分不利。第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将于2014年4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0所将带来无线电导航、通信、雷达技术;27所带来农业气象传感器及系统建设;34所带来光纤通信网络与系统建设技术;38所预警探测、太极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中电海康安防、卫士通云安全等产品将悉数亮相CITE 2014。展会期间还将举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举办的北斗应用高峰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主管领导、企业代表、行业用户代表,围绕发展核心技术、创新产品和应用,促进企业和居民的信息消费等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推动北斗应用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北斗项目的落地和应用。欢迎关注北斗产业的各界人士届时到现场交流探讨。正文: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指出,我国导航产业的政策还不完善,管理比较混乱,发展无序,这种局面对北斗产业化推进十分不利。此外,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2013年全球导航定位市场规模达1080亿元,北斗产业只占了10%左右的份额。对此,在推进北斗应用发展过程中,需要尽快解决目前产业存在的混乱局面,从而推动北斗健康茁壮成长,早日实现中国的导航强国梦。北斗产业链上下游示意图产业发展处在“战国时期”盲目性和混乱性并存北斗产业的无序局面,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束缚着北斗应用的推广。记者通过平日的观察和调查采访了解到,北斗产业发展混乱主要表现几个方面:在主体层面,存在北斗产业园“盲目建设”、北斗企业“一窝蜂”现象,在外围环境上则表现为产业管理混乱。自从北斗产业开始推进以来,全国各地乱起了一阵阵“北斗风”,各地纷纷建立产业园区。北京理工雷科总经理刘峰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有些产业园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借着北斗的名义来圈地的,这些产业园对北斗产业的发展推动作用并不大。反过来看,北斗企业比较集中的北京却没有建北斗产业园,这可以说明当前一些北斗园区的意义。”北斗产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企业“一窝蜂”现象。据了解,从事北斗的企业多达上千家。单从北斗上游芯片环节来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北斗办)专家组成员胡刚指出:“进入国家专项的北斗芯片企业有10多家,没有进入的芯片企业也不少。从整个北斗产业链来看,芯片、系统、测试、终端、应用服务等上下游企业累计达近千家。不可避免的是,这种情况势必会引发产品的低水平竞争。”此外,北斗产业发展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这也使得产业园区盲目性建设和企业“一窝蜂现象”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根治。对于北斗产业的发展局面,刘峰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当前,北斗产业处在‘战国时期’,力量分散、产业资源浪费。”看重短期利益是主因政策界限模糊是次因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北斗当前存在的问题不利于长远发展。要想规避和改善这些问题,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对于北斗产业园存在的问题,胡刚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讲道:“北斗产业园盲目建设的问题,其实与体制有关。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没有其他资源,只有借助土地开发建立北斗产业园来实现。”“做产业园区,不能盲目冒进,还要理解北斗产业是什么。产业园不一定非要全部是北斗企业,关键要看到北斗所能够引领和激活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模式,发挥北斗在产业园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副会长苗前军表示。对于企业“一窝蜂”现象,苗前军分析指出,有些企业对北斗的认识存在误区,把北斗当作一个工具,或是在企业转型期选择了北斗;也有些企业打着北斗的“旗帜”去忽悠或作秀。与此同时,胡刚认为:“企业缺乏创新性以及看重短期利益也是主要因素。”对比GPS产业的发展情况,在民用市场,产业上游的核心芯片技术企业只有5家,高通、博通、MTK、U-blox、Sirfstar(几年前被收购)。“从理论上讲,整个北斗市场也就容纳4-5家芯片企业,加上国外的导航企业已进入北斗市场,最后民用市场容纳的国内北斗芯片企业大概在2-3家,而目前国内北斗芯片企业就有几十家,市场亟需整合。” 刘峰讲道。产业园和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共同原因,业内观察者太月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发展北斗是国家意志,加上北斗产业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北斗产业链各方(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围绕国家政策红利来寻求自己的利益落脚点,基于自身利益诉求而不是真实市场需求来做北斗,因此当前出现各种混乱现象是必然的。”对于外部产业管理的混乱,苗前军指出:“现在不是政策多了,而是政策界限比较模糊。起初建立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时,是由北斗办、总参总装来负责。随着北斗产业化推进,北斗覆盖芯片、导航电子地图、终端、标准认证等多环节,对此管理部门也涉及到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等多个部门。”他举例道,比如:在手机环节,本来是由工信部管理,但是手机中放入北斗导航功能之后,该谁来管,就不好界定,政策模糊性导致管理无法很好地到位。营造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2013年是北斗产业元年,2014年市场将迎来新的爆发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相比2013年150万台北斗终端的销量,2014年销量预计将达500万台。在北斗产业发展的高峰到来之臆,需尽早解决当下的“战国局面”,将北斗引领到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上来。在政策支撑环节,胡刚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一是应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园;二是对企业扶持应该是扶强不扶弱,并且要扶持有创新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三是政策要与应用充分结合起来,激发出市场的真实需求。”[!--empirenews.page--]“当真实的市场需求大规模产生后,企业自然会在‘满足客户需求’和‘看中政策红利’中进行自我调节,做出符合市场环境的理性行为。” 业内人士太月表示,“对于政府来说,重在搭建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比如:互联网行业,很多互联网企业是在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基本无需插手(因为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大家还看不懂互联网),政府只需等行业发展壮大后进行适当规范即可。在市场竞争环节,北斗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政策只要能够营造出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即可,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做得更大,没有能力的就被收购或整合,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和优化。”刘峰表示:“在政策上,要设立技术门槛,保护自主知识产权,让有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企业有生存和发展空间。”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路径,胡刚建议,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比如人才、资金、客户等进行差异化定位,规避同质化竞争,减少盲目性。政府行为是“自上而下”,市场驱动是“自下而上”,实现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无缝链接也至关重要。苗前军认为:“应做到行业自律,行业自律能够有效实现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无缝链接。而行业自律需要协会、联盟等中间组织发挥相应的作用。”

    半导体 互联网 中国电子 导航定位 CITE

  • IC设计+制造+封测 电子产业智能化升级的中流砥柱

    电子产业智能化升级对IC的运算能力和物联网数据传输提出新的要求,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视消费电子产品,还是新兴的安防监控、汽车、医疗、工业控制、新能源、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比几年前一款芯片用几年的节奏,IC产业链细分后竞争加剧效率大大提升,。新IC推出周期缩短,有公司甚至一年出四五款相同领域的芯片。IC制造技术和工艺是电子产品制造和创新的源头,近两年小尺寸、高处理性能、低功耗需求的移动设备推动IC制成进入20纳米时代。未来,先进制造技术还将催生一系列工业化设备走向大众消费的视野。同时,制造工艺提升会带来IC开发成本直线上升,尤其是20纳米后时代,为平衡成本和集成度之间的矛盾SIP是可选项之一,如可戴式设备,这也是近两年日月光等封装测试企业保持高利润的原因。先进的封装不仅可以提升IC产品和系统整机的集成度,而且能改善系统可靠性,大大提升产品合格率。在SOC和SIP共同作用下PCB板层数在减少,SMT的加工费在降低,产业价值发生转移。如果说IC制造、封测是围绕技术在向前演进,从IC产业链西风出来的IC设计和服务行业第一核心要素则是市场。终端产品的多元化趋势使得创新由设备向深层次的芯片转移,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IC设计服务供应商拥有复杂芯片设计能力、丰富的IP以及与代工厂良好的合作关系,为IC公司和系统厂商提升产品性能、加快产品上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态圈的整合大趋势驱动互联网公司关注IP的发展和与IC企业的合作。综上,及时了解和跟进IC制造、封测、设计服务的发展对于各领域的整机制造、方案设计、品牌厂商的产品规划和创新、甚至互联网公司的产业布局是至关重要的。本次展会对电子行业人士免费开放,感兴趣的朋友请即刻注册以便我们为您预留席位及会议资料。

    半导体 智能化 电子产业 IC设计 IC制造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