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诺基亚推出首款平板电脑使其成为微软的竞争对手。不过,至少有一家诺基亚的合作伙伴认为,微软的产品根本不能与诺基亚的平板展开竞争。本周早些时候,诺基亚推出了首款平板电脑Lumia 2520,也是目前市面上第二款搭载Windows RT的平板电脑。另一款运行该系统的平板电脑则是微软的Surface 2。现阶段,微软对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收购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因此,诺基亚此项产品的发布将两者置于异常尴尬的境地。不过,芯片制造商高通的高管们认为,诺基亚的平板较Surface 2相比,不论是处理器速度、图像显示、还是视频播放、无线连接均占有明显的优势。高通负责应用处理器产品管理的高级副总裁拉吉•塔鲁利(Raj Talluri)表示:“Lumia 2520性能出色。它比Surface 2要高出一个级别。即使不尽然,它也比Surface 2大得多,快得多,而且能耗更低”。由于诺基亚的芯片由高通制造,而Surface 2的芯片由Nvidia提供,因此塔鲁利的评论可能有失公允。不过,仅仅从运行速度和反应来看,Lumia 2520的性能确实胜出Surface 2一筹。处理器方面,微软平板采用的是1.7GHz的英伟达Tegra 4四核处理器,而诺基亚平板采用的是2.2GHz高通Snapdragon 800。国外科技资讯网站CNET此前评论称,Lumia 2520在运行游戏应用上性能更突出。高通的高管称,微软Surface 2平板采用Nvidia芯片是由于时间原因。不过,他们同时认为,微软应该为能够收购研发出如此优秀平板产品的公司而感到兴奋。微软和Nvidia拒绝就此置评。两者的平板电脑到底谁更胜一筹,还得消费者最终来投票。不过,截至目前,选择Windows RT平板电脑产品的用户少而又少。Windows RT是第一款基于能耗更低的类手机芯片所研发的操作系统,而提供这类处理器的公司有高通和Nvidia。令Windows与此类处理器兼容是微软向移动市场迈进的尝试。然而,与Windows 8相比,Windows RT有一些巨大的缺陷,比如其不能兼容iTunes等许多应用。因此,鲜有公司会推出搭载Windows RT的产品,戴尔、三星、松下以及惠普均已放弃了Windows RT产品计划。 责任编辑:Flora来源:腾讯 分享到:
讯:据《金融时报》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CEO艾伦·马斯克(Elon Musk)日前表示,当前公司市值过高,已超过了公司的实际价值。当地时间周四,在位于英国伦敦的一家特斯拉展示店开幕仪式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谈及上述观点。他称:“我认为我们的估值已相当高,而这一估值已经高出了我们应该得到的估值。”今年以来,这家位于加州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股价上涨幅度约为400%。而当前特斯拉市值已达到了约220亿美元,将近福特汽车市值一半、通用汽车市值的三分之一,通用公司去年的汽车销量超过900万辆,而特斯拉预计今年其电动汽车销量仅仅为2.1万辆。特斯拉在加州豪华车市场上的份额增长,引发了丰田和日产等电动车企的侧目。特斯拉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大众版电动汽车。特斯拉的未来派设计及其加州的根基,已广泛引发业界将其与苹果公司相提并论。特斯拉周四宣布,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已宣布离职并加盟特斯拉公司,将负责新车项目研发。菲尔德职业生涯起步于福特汽车公司,在苹果公司期间,其从事MacBook Air、MacBook Pro和iMac开发工作。马斯克周四称,未来公司将努力工作,以向投资者证明他们对特斯拉的关注是正确的,并最终使公司市值高于当前水平。今年5月份,特斯拉汽车在2010年上市后首次实现了季度盈利,而这距公司创建已有7年时间。 责任编辑:Mandy来源:凤凰科技 分享到:
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正在迎来政策红利。在日前举办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会上,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透露,商务部正在着手建立公共平台,通过电子商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导农民生产。聂林海表示,欲发展农业电商,首先需建立流动信息公共平台。如今,中国小生产大市场矛盾突出,农产品卖难问题严重,根本原因是获取信息不对称,农民盲目生产所致。在聂林海看来,农产品卖难问题已困扰中国多年,而究其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盲目生产,若想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就需要建立一个流动信息公共平台对信息进行整合。国家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市场流通处处长张国同时表示,农产品信息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将信息转化为财富,农业部与商务部已经在此方面有所合作。农业部已在全国建立9家农产品国家级市场专业试点,欲令其成为科技会展中心、物流供应链中心、规范化中心,以其为范本带动市场走向。农业部还在部分国家级市场建立拍卖市场,以竞拍的方式为生鲜农产品定价。并利用期货市场,以市场手段解决价格问题。近年来,农产品电商被业界看做是电商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为了抢夺这一战场,涉农电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仅在淘宝经营的农产品网店就多达26万家,销售总额为198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00亿元、明年达到1000亿元。然而,农产品电商真正崛起的时代还未到来。有专家表示,虽然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建立新的农产品商务模式,但仍有很多困难亟待解决,其中标准化为首要问题。农产品种类繁多,干果产品易于包装,所以品质标准化尚可制定,但生鲜类的农产品种类极其繁多,很难制定一个品质标准。其次,冷链物流问题也制约着广大零散农产品卖家。而食品安全问题也是C2C平台中难以根治的毒瘤。
中国大陆正成为全球液晶面板产能扩张最快的地区。10月25日,三星苏州8.5线竣工;当天,TCL宣布华星光电将投入244亿元在深圳再上一条8.5代线。随着多条新线的开建、投产,预计两年后中国大陆将占全球8.5代线产能的四成。不乐观的需求增长与不断扩张的产能形成鲜明对比,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暗存。日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三星(中国)获悉, 10月25日三星显示公司举办了8.5代线液晶工厂“苏州三星LCD(SSL)”的竣工典礼。虽然外界预计苏州三星LCD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投产、当季月产能可达1万片2200㎜×2500mm玻璃基板,但三星(中国)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该项目投产时间待定。无独有偶。当天,TCL集团(000100.SZ)也宣布华星光电将投入244亿元在深圳再上马一条8.5代线,将引入氧化物半导体技术,今后会兼具AMOLED面板的生产能力。TCL在公告中透露,华星光电第二条8.5代线,设计产能为每月产2500mm×2200mm的玻璃基板10万片,其中非晶硅半导体玻璃基板投入量为7 万片/月;氧化物半导体玻璃基板投入量为3万片/月(部分用于生产OLED电视面板)。新项目预计2013年底开工建设,2015 年第三季度投产。本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增加供应液晶面板1000多万片。中国近年规划、投建了多条8.5代液晶面板线。除前述生产线之外,京东方、华星光电两条8.5代线已经建成投产,京东方还将在合肥、重庆建设两条新线,中电熊猫联合夏普在南京投资一条线,LG在广州的8.5代线也在建设当中。Display Search预测,未来两年,中国大陆8.5代线产能(以投入基板数量计算)将从2013年四季度的每月25万片,上升到2015年四季度的每月67万片。这意味着两年内,中国8.5代线产能的增幅将超过260%,在全球8.5代线总产能中占比将从目前的19%提升至2015年四季度的39%。然而,一方面是液晶面板产能的急剧扩张,另一方面却是国内彩电市场需求的下滑。奥维咨询(AVC)的数据显示,自节能惠民政策今年5月底终止后,国内彩电市场的形势急转直下。今年6月国内彩电销量同比下跌20%左右;7月同比下跌超过10%;8月销量同比略增,但价格和利润都在下降;9月同比下降超过10%;“十一”国庆假期,国内彩电销量十年来首次同比下跌。奥维咨询预测,2013年第四季度国内彩电销量为1272万台,将同比下降2.8%。不过,由于今年上半年大幅增长30%,2013年中国整体彩电销量可达4672万台,仍将同比增长10%。但2014年,国内彩电销量预计为4564万台,将比2013年下降2%。“整个中国彩电业,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将进入盘整期。”奥维咨询平板事业部总经理刘闯分析。群智咨询的研究总监李亚琴告诉本报记者,第四季度中国品牌电视面板需求预计仍将同比下降6.4%,而全球需求将同比下降7.5%。她表示,国内面板要防止结构性产能过剩。据群智监测,从今年第二季度末开始,电视面板价格已连续四个月下跌,预计价格下跌趋势将延续到四季度初。与此同时,今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上半年将有新增面板产能陆续开出。李亚琴预测,四季度48英寸面板供给将环比增长近30%,55英寸则环比增长 12%,预计明年一季度增幅还将继续攀升,这将使46~55英寸段的价格战更趋激烈,并加剧明年一季度面板价格整体下行态势。去年,中国大陆将面板进口关税从3%提高到5%。李亚琴预计,中国大陆明年有可能将进一步提高面板进口关税。
10月24日 晚 间 ,TCL集 团公告,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光电)拟投资244亿元实施二期第8.5代TFT-LCD(含氧化物半导体及AMOLED)生产线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华星光电二期)。TCL集团证券代表王建勋表示,华星光电的面板将主要用于电视,“大尺寸趋势的增速还是快于供货的速度,我们认为供需还是比较平衡的。”根据NPDDisplaySearch最新的研究显示,电视面板由于供大于求而导致价格下跌,这反映在4K2K面板上尤其明显。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8.5代面板市场需求仍旺盛,华星光电二期的建设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TCL生产OLED面板只是试探性质,OLED电视仍有待技术储备和市场导入。新增AMOLED生产线公告显示,华星光电二期由华星光电负责建设,预计于2013年底开工,地址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现有工厂的预留用地。项目总投资244亿元,其中建设投资为 224.2亿元,流动资金为19.8亿元。项目建设的资金,由华星光电以自有资金投入、股权融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该项目加工的玻璃基板尺寸为2500mm 2200mm,设计产能为10万片/月,其中非晶硅半导体玻璃基板投入量为7万片/月;氧化物半导体玻璃基板投入量为3万片/月(部分用于生产OLED电视面板),产能将根据市场状况和产业化进程进行调整。华星光电一期和二期的设计产能都为10万片/月,但与华星光电一期总投资245亿元相比,二期少了1亿元,并且新增了AMOLED,但这并不是国内首条 AMOLED生产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3个月前,京东方在定增可行性报告中就提到将投资220亿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第5.5代AM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项目。此外,在华星光电二期产品尺寸方面,除了32英寸和市场热销的55英寸外,23.6英寸、42英寸、65英寸、85-88英寸液晶显示屏都是新增加的,显示华星光电在产品尺寸方面覆盖面更全,尤其是在大尺寸面板方面。对此,TCL集团证券代表王建勋表示,华星光电主要提供彩电的显示屏,目前“彩电有大尺寸化的趋势”。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记者表示,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尺寸的多元化有利于生产线切割,两条生产线都投产后,可以灵活调配生产,减少产品损耗。另一方面,便于提供多样性产品,如为车载电子、电梯广告等提供25英寸左右的屏。意在争取规模优势对TCL来说,华星光电不亚于一座富矿。今年前三季度,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106.14亿元,净利润14.15亿元,其中经营性盈利10.52亿元。华星光电的优异表现,也提升了TCL在面板行业的地位。TCL在第三季度财报称,华星光电占全球同期彩电液晶面板市场份额约9%,居行业第五位。在面板厂商竞争日益加剧,价格下降的情况下,TCL加码华星光电是否合算?梁振鹏向记者表示,8.5代面板项目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去年国家将同类产品的关税由原来的3%提高到5%,意在保护本土企业,让电视厂商向国内厂商采购显示屏。此外,目前在中国台湾、日本等地没有新建8.5代面板项目,而TFT-LCD技术的出现,也使彩电的生命周期延长了5到10年。但梁振鹏也表示,8.5代面板项目投入成本高,建设周期要两到三年,这对企业风险较大。分析认为,TCL此举意在通过扩充产能,在面板价格下降的趋势中,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且建设此类项目都会有地方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每日经济新闻》曾在今年9月报道过,TCL集团曾因华星光电项目获得政府补贴、奖励及豁免债务达66.03亿元。此外,TCL在公告中还提到,“氧化物半导体玻璃基板投入量为3万片/月 (部分用于生产OLED电视面板),产能将根据市场状况和产业化进程进行调整。”对此,梁振鹏分析称OLED生产成本非常高,超过十几寸后,技术缺陷将呈现得非常明显,难以量产。华星光电二期生产OLED电视面板,应该是TCL在这方面的试探性动作,另一方面进行技术储备,以等待未来市场的导入。
自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4年蝉联世界第一,虽然销售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但发动机、汽油机涡轮增压器、自动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则基本上依赖进口。即使是合资企业,话语权也是掌握在外资手上,中国汽车工业繁荣的背后难掩“代工厂”的尴尬。自动变速箱国外垄断僵局难破从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家汽车集团每年销售的汽车中搭载自动变速箱的车辆在300万~400万辆。除了每年进口接近300万台的自动变速箱总成,大概有100万套的自动变速箱进行了国产化,但是国产化率几乎为零,国内的生产线基本上是个组装线,零部件都从海外采购,然后到中国市场组装。目前,中国大的汽车集团没有动力加大投资核心技术开发,也不热衷国产化,关注的是销量每年提升多少,赚多少钱,而小的汽车企业又没有多余的资本和能力对核心技术的开发。因此,中国自动变速箱被美、日、德垄断的僵局一直难以攻破。PCB抄板反向创新带来新希望中国要改变这种僵局,首先就要打破对外依赖,快速提高国产化率。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真正行动起来却受到多方面制约,由于本土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低,很难突破国外高端技术的垄断。因此,国产自动变速箱按照原始的自主创新很难突破现有局面,转换思路,PCB抄板反向创新或能给国产汽车带来新的局面。PCB抄板反向创新是指对国内外优秀电子产品和电路板进行逆向解析,获取PCB文件、BOM文件、原理图等技术文件,消化吸收之后进行再次研究和二次开发,这样的一整套过程不仅可以缩短项目周期,而且可短时间内提高创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Mandy来源:比特网 分享到:
前段时间一众朋友分享了他们心中的手机名单:苹果牢牢控制着果粉,三星依然被视为中高端手机的主流,即便是已经有些落魄的诺基亚,仍然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国产的手机虽然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占有率,但提起它们,大家总是觉得乏善可陈。许多人想不到总是跟“低价”联系在一起的国产手机,这段时间几次发力走起高端时尚路线。前几天,联想带着VIBE X来到杭州。据说,这是联想宣布进军移动互联网战略后推出的首个手机子品牌,并专门面向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售价将近3000元。事实上,今年6月,先是华为P6打响中国品牌手机在全球进军中高端的战役,然后是中兴开推售价两三千元以上的手机,9月底,酷派推出大观4,定价近4000元,创下国产手机的价格新高峰;到了现在,联想集团也宣布面向全球推出智能手机高端子品牌Lenovo VIBE……下半年国产手机新品的价格个个都突破了以往我们对千元国产手机的想象。有业内分析师认为,国产手机的弯道超车机会来了。首先,4G时代通信行业迎来新洗礼,所有品牌重回同一起跑线;其次,智能手机技术门槛消失,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待配置和功能;还有国产手机的主流厂家转型决心很大实力很强。不仅如此,记者发现,或许刚上市的iPhone新品也给了大家信心,5s登陆中国市场不久便遇到了降价,而5c在配置上其实就是彩壳版的iPhone 5,但售价却仍超过四千元,遭到不少吐槽。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轮国产手机的高端突围行动中,时尚成了关键词。联想VIBE X独家研发了美颜功能,可一键实现“美白+磨皮+瘦脸+大眼”四大功能,一键变美,对于最爱拍照的中国人,这一招很接地气哦。
距离2014年的到来还有短短60几天,首个年度重点科技电子大展CES又将与我们见面了。CES 2014电子展将于2014年1月7-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届时全球知名的数码科技厂商都将汇集赌城,发布并展示最新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游戏技术、家电等众多产品,令人十分期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们最期待在CES 2014大展上看到的数码产品及技术。1. 三星展示新的Galaxy手机近年来,三星公司在CES大展上都出尽了风头,所以我们也十分期待它能够在CES 2014大展中拿出重量级的产品。那么最有可能出现的是什么呢?自然是下一代旗舰Galaxy S5,以及曲面手机Galaxy Round的国际版。根据相关报道显示,由于Galaxy S4的销量放缓,所以三星极有可能尽快推出Galaxy S5以保证市场占有率,那么最好的平台莫过于CES 2014了。据悉,Galaxy S5将搭载64位处理器、1600万像素摄像头,并可能使用金属机身设计。至于Galaxy Round,该机已经在韩国推出,但并未针对国际市场销售,显然试水的意味颇重。如果获得成功,三星则有可能将改进版的国际型号带到CES 2014大展上。但从目前来看,这款所谓的“曲面手机”实际使用价值并不大,我们还是希望三星能够对其进行深度优化后再推向市场。2. 微软将回归,但并非凯旋归来“微软将正式回归CES!”。这则新闻在今年10月初成为各大科技媒体的头条,意味着微软将放下身段,重新参加第三方展会。不过,从产品层面来看,似乎并不会有什么重量级的新产品,可能仍然是围绕Surface 2系列、Windows 8.1系统和诺基亚Windows Phone。3. 索尼将专注下一代产品目前CES 2014主办方已经确定,索尼公司CEO平井一夫,将参与“科技巨头”系列主题演讲,展示其未来技术的产品、服务和理念。而对于索尼来说,2013年11月15日发售的次世代游戏主机PS4绝对是主角之一,届时我们应该会在CES 2014上了解到它的销售状况,以及一些大作的最新进展。另外,索尼也极有可能推出下一代高性能智能手机。除此之外,还有相关报道称索尼新款虚拟头戴显示器也正在开发中,会带来更加震撼的增强现实效果,有望在CES 2014上发布。4. Steam流游戏的大跃进尽管我们在2013年看到了Steam流媒体游戏的手柄和系统,但还是缺少一款主机,所以这种极具发展空间的新的游戏形式,也可能在CES 2014上获得升华。5. 更多的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在2013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不断扩大,这也为其获得了更多的筹码,据悉CES 2014大展上的相关区域将扩大30%,相信会有大量新产品发布并且进行展示。包括智能手表、运动腕带等等。至于我们最期待的,无疑是是苹果iWatch和谷歌Watch,另外一些更加时尚、生活化的可穿戴设备也是令人极为感兴趣的。6. 3D打印升温在2013年,3D打印技术同样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向消费领域扩展,比如价格便宜的3D打印笔。所以,在CES 2014上,我们十分希望看到更多低成本的3D打印设备,让你可以在家中轻松打印出餐具。7. 4K超清电视将逐渐普及虽然我们时常质疑4K的必要性,但实际上,就像1080P诞生初期所遭到的质疑一样,这只是一个必要的阶段而已。当5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需求增大,4K超清分辨率便显得更加必要,同时厂商们的积极加入也将逐渐降低成本。从目前来看,包括索尼、松下、三星、LG、东芝、夏普以及中国的海信等电视厂商,都会出席CES 2014,展示更大、更清晰以及更便宜的4K电视产品。毫无疑问,2014年将是4K电视逐渐普及的一年。来源:techradar
10月24日 晚间 ,TCL集团公告,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光电)拟投资244亿元实施二期第8.5代TFT-LCD(含氧化物半导体及AMOLED)生产线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华星光电二期)。TCL集团证券代表王建勋表示,华星光电的面板将主要用于电视,“大尺寸趋势的增速还是快于供货的速度,我们认为供需还是比较平衡的。”根据NPDDisplaySearch最新的研究显示,电视面板由于供大于求而导致价格下跌,这反映在4K2K面板上尤其明显。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8.5代面板市场需求仍旺盛,华星光电二期的建设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TCL生产OLED面板只是试探性质,OLED电视仍有待技术储备和市场导入。 新增AMOLED生产线公告显示,华星光电二期由华星光电负责建设,预计于2013年底开工,地址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现有工厂的预留用地。项目总投资244亿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24.2亿元,流动资金为19.8亿元。项目建设的资金,由华星光电以自有资金投入、股权融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该项目加工的玻璃基板尺寸为2500mm×2200mm,设计产能为10万片/月,其中非晶硅半导体玻璃基板投入量为7万片/月;氧化物半导体玻璃基板投入量为3万片/月(部分用于生产OLED电视面板),产能将根据市场状况和产业化进程进行调整。华星光电一期和二期的设计产能都为10万片/月,但与华星光电一期总投资245亿元相比,二期少了1亿元,并且新增了AMOLED,但这并不是国内首条AMOLED生产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3个月前,京东方在定增可行性报告中就提到将投资220亿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第5.5代AM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项目。此外,在华星光电二期产品尺寸方面,除了32英寸和市场热销的55英寸外,23.6英寸、42英寸、65英寸、85-88英寸液晶显示屏都是新增加的,显示华星光电在产品尺寸方面覆盖面更全,尤其是在大尺寸面板方面。对此,TCL集团证券代表王建勋表示,华星光电主要提供彩电的显示屏,目前“彩电有大尺寸化的趋势”。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记者表示,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尺寸的多元化有利于生产线切割,两条生产线都投产后,可以灵活调配生产,减少产品损耗。另一方面,便于提供多样性产品,如为车载电子、电梯广告等提供25英寸左右的屏。 意在争取规模优势对TCL来说,华星光电不亚于一座富矿。今年前三季度,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106.14亿元,净利润14.15亿元,其中经营性盈利10.52亿元。华星光电的优异表现,也提升了TCL在面板行业的地位。TCL在第三季度财报称,华星光电占全球同期彩电液晶面板市场份额约9%,居行业第五位。在面板厂商竞争日益加剧,价格下降的情况下,TCL加码华星光电是否合算?梁振鹏向记者表示,8.5代面板项目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去年国家将同类产品的关税由原来的3%提高到5%,意在保护本土企业,让电视厂商向国内厂商采购显示屏。此外,目前在中国台湾、日本等地没有新建8.5代面板项目,而TFT-LCD技术的出现,也使彩电的生命周期延长了5到10年。但梁振鹏也表示,8.5代面板项目投入成本高,建设周期要两到三年,这对企业风险较大。分析认为,TCL此举意在通过扩充产能,在面板价格下降的趋势中,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且建设此类项目都会有地方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每日经济新闻》曾在今年9月报道过,TCL集团曾因华星光电项目获得政府补贴、奖励及豁免债务达66.03亿元。此外,TCL在公告中还提到,“氧化物半导体玻璃基板投入量为3万片/月 (部分用于生产OLED电视面板),产能将根据市场状况和产业化进程进行调整。”对此,梁振鹏分析称OLED生产成本非常高,超过十几寸后,技术缺陷将呈现得非常明显,难以量产。华星光电二期生产OLED电视面板,应该是TCL在这方面的试探性动作,另一方面进行技术储备,以等待未来市场的导入。
出口商倾销幅度(%)补贴额(人民币元/MT)RioTintoProcurement(Singapore)PteLtd.180.31934.5芒市卓信硅业有限公司(MangshiSiniceSiliconIndustryCompanyLimited)72.31460.5厦门国贸(5.17,0.00,0.00%)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iamenITGGroupCorp.,Ltd.)47.31945.0普遍2351945.02013年4月22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原产于中国的金属硅进行反倾销和发补贴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28046900.00。同年7月22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金属硅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初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的普遍倾销税率为35%,补贴率为25%,临时总税率为60%。2013年11月19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将对该案作出产业损害终裁。
华硕今年遭外资大卖十万张,市值蒸发上千亿元,相当于一个大立光的市值。从市场资优生,到被外资打入冷宫,施崇棠能施展什么魔法,让华硕再一次走过烽火?10月11日,虽然是周五小周末,但华硕(ASUS)总部会议室气氛却显得凝重。董事长施崇棠正召开一场高层会议,与会的包括总经理沈振来等华硕高阶经理人,会议中,施崇棠拟定出华硕2014年的作战方略,把产品划分成四大类。分别为:金鹅(主机板、绘图卡)、母鸡(笔电)、小鸡(平板、手机),以及其他(如较宏碁大幅落后的桌上型电脑),把金鹅、母鸡当做后盾,冲刺小鸡和其他的成长,并由沈振来常驻中国紧钉市场。相较一般于第四季季末或年初才拟定公司营运方针,施崇棠在第四季伊始,就与核心干部讨论明年作战计划,不难看出,施崇棠开始有些心急,打算赶快让华硕从志得意满的美梦中,及早醒来。PC不振 华硕获利大缩水因为,这两年风光的华硕,今年已疲态尽现。外资「转捧为弃」的动作最为明显,从一二年大买华硕七万一千多张,但今年光前10月总共卖出华硕十万张,华硕股价也从今年年初最高的382元,到10月竟然差点跌破200元,最大跌幅达46%,市值蒸发超过千亿元,相当于一个大立光的市值。这两年来,推出变形系列平板等产品,开创「插拔式笔电」旋风对抗苹果iPad的施崇棠,让华硕靠着崭新硬体设计,以及屡屡超出预期的获利水准,声势远压陷入亏损泥淖的宏碁(acer),俨然成为台湾创新科技产品的代言人,但为什么才两年过去,华硕如今却成为外资狙击的对象?华硕走下坡 手机进展慢外资大卖华硕,导火线是华硕第二季表现实在太差。虽然华硕今年第一季因低价触控笔电VivoBook出货佳,营收亮眼,本业加上非本业的汇兑收益,每股大赚8.04元,但没想到,到了第二季,却只赚6.33元,前两季本业获利加总还赚不到一百亿元,跌破众人眼镜。再加上,原本施崇棠对今年笔电出货还信心满满,但到第二季,却大幅调降笔电出货目标,从二千二百万台,至一千七百万至一千九百万台,而且平均售价还有可能持续往下掉,这更让法人圈对这位台湾科技品牌硕果仅存的「资优生」,信心动摇。而且,华硕第三季营收虽然止跌,回升至千亿元的水准,但与个人电脑业往年第三季季成长约达二至三成来看,今年华硕第三季营收季成长约为19.2%,不如以往业界平均水准。根据麦格理资本证券10月8日最新出炉的研究报告预估,第三季获利和每股盈余的数字,恐怕将是全年低点。麦格里资本证券并推估华硕全年每股盈余26.8元,换句话说,即使下半年有研华、和硕等转投资的股利加持获利,华硕下半年竟然赚的还比上半年少!研究报告数据并显示,华硕到一四年首季的每股盈余将跌破6元,一四年、一五年全年预估获利、营益率都步步走跌,可见华硕已经从一二年的高峰,开始走下坡。不只是麦格理,包括高盛等外资,皆纷纷调降华硕评等至「劣于大盘」或「卖出」,野村证券甚至大砍华硕目标价至195元,比200元还低,如果以今年预估每股盈余换算,本益比不到8倍。外资如此看衰华硕,无怪乎施崇棠得赶快聚集高层开会,提早因应。外资们调降华硕未来营收和获利,着眼点就是个人电脑持续地萎缩衰退,就算是华硕,毕竟笔电,和类似笔电的变形平板,占其营收比重仍高达约六成,自然难置身其外。麦格理研究报告直指,华硕今年第二季全球笔电市占达到9.6%,要再增加市占率的难度已高。高盛研究报告亦指出,今年前三季电脑前三大厂包括联想、惠普和戴尔,市占率都在10%以上,均有所提升,但反观宏碁和华硕市占率却流失,华硕全球电脑市占甚至只有5.2%。拓墣产业分析师张乘维表示,惠普、戴尔有六成以上为商用机种,订单来自企业客户,较为稳定;但宏碁和华硕消费型机种比重高达八至九成,相较惠普等大厂,更容易受到平板侵蚀。对付不了的敌人,就变成朋友吧!因此宏碁和华硕都卯尽全力大推平板,今年出货量都可望较去年倍增,华硕估计平板出货目标约一千二百万台,期望消弭小笔电退场的影响。不过,群益投顾分析师韩滋棻认为,低价平板每台售价才150美元以下,「甚至卖四台平板,才等于卖一台笔电」,就算成功冲量,在平均售价下滑之下,也不见得能带给整体营收多大起色。此外,尽管华硕在平板勉强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智慧型手机领域却一筹莫展。施崇棠曾推出平板结合手机的Padfone,初试啼声,各界也都在猜华硕何时才要推出「纯种」的智慧型手机,不过本来外界认为,预计下半年就会推出,但沈振来则指出,要等到明年第一季,才见得到纯种的智慧型手机。张乘维分析,个人电脑业者要切入智慧型手机有不少难关。一是厂商众多,除苹果、三星、联想、华为等国际业者外,还有各地的蚂蚁雄兵,传统个人电脑厂商难以对抗。第二,手机款式一年高达四、五十款,远比一年顶多十几款的平板、笔电要多得多,在研发人员配置上,对没有经验的新厂商来说,也是一大难题。(本文节录自436期财讯双周刊)
专业市调机构Displaybank指出,面板厂在2012年下半年推出超高解析度(4K2K)面板,企图扭转市场气氛,预估4K2K面板占今年整体电视面板出货量1%。Displaybank调查,全球面板厂2013年第2季4K2K面板出货量达40万台,较第1季成长142%。Displaybank预估,4K2K电视面板占整体电视面板出货比重持续成长,2017年可望攀升至8%。4K2K电视面板占整体电视面板产值,也可望在2017年达20%。另外,2013年4K2K电视面板仅适用在特定机种尺寸,但未来尺寸将会扩及至30几寸至100寸以上。虽然目前50寸、55寸两种尺寸占整体4K2K电视面板市场近60%,预计2017年50寸以下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6%。
台积固态照明公司继2012年发布无封装PoD(Phosphor on Die)技术后,又一次领先业界推出TRx系列灯板,产品采用无封装LED 模块技术,并将于2013香港国际秋季灯饰展正式展示。无封装PoD模块采用台积固态照明所开发之倒装式芯片结构,以先进制程荧光粉包覆芯片,无需额外的封装制程,就能成为LED发光组件。 这样的组件具有 :体积小流明密度高,150度大发光角度,弹性的流明组合,一致的色温,高驱动电压(Vf)组合。以这样的新组件架构将可让客户突破现有封装LED光源的限制,满足灯具的创新应用及弹性需求。PoD技术具有芯片等级小体积、高光密度的特性,特别适合用于MR16及GU10等聚光型灯种。目前台积固态照明公司已应用无封装PoD模块技术开发出TRx系列灯板产品,用在MR16及GU10的灯泡中,将可在光学设计上很容易的创造与传统卤素灯旋光性能一致、无重影,且高中心光强(CBCP值)的聚光照明效果,也帮助制造商创造产品价值,并加速产品上市的速度。此次台积固态照明公司推出量产的TRx系列产品,包含TR5及TR7系列灯板产品,可分别取代25W及35W传统卤素光源MR16。在已经导入的产品中展现了以下特性:- 创造有别于一般由多颗LED离散组成之MR16,完全无重影的单束光源效果- 轻松超越 Energy Star 所规范的 CBCP 值- 极小化LED发光区域,提供更多散热及光学设计的弹性空间- 模块简单化,高可靠度台积固态照明公司总经理谭昌琳博士表示,「无封装PoD模块技术的成功开发及TRx系列产品的量产,为台积固态照明公司投入LED技术研发上的一大里程碑。在LED市场上,我们不仅不断追求符合客户所期待的高性能、高性价比产品,我们更不断自我要求可以秉持『New Lighting New Thinking』的精神,创造超越客户期待的产品,无封装PoD模块技术的推出充分证明台积固态照明公司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心与实力。」台积固态照明公司将参加10/27-10/30于香港举办的2013香港国际秋季灯饰展,届时将于展览厅1大堂 名灯荟萃廊 1CON-027展示无封装PoD模块及TRx系列产品及应用,并于10/27下午2:00-3:00于展览厅3C hktdc.com OASIS举办产品发布及推广会。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LED上游的外延芯片产业正在上演这一幕。华灿光电10月22日发布公告称,拟投资3.05亿元建设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LED外延片芯片二期项目。然而,据LEDinside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MOCVD设备数量超过900台,但当年MOCVD产能利用率不到五成,显示出我国LED外延芯片产能已经过剩。分析人士认为,企业扩产的目的是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以应对日益激烈的淘汰战。扩产拼规模华灿光电公告显示,上述项目计划形成年产48万片2英寸红黄光LED外延片(自用)和154亿颗红黄光芯片的生产能力。同时,公司对华灿光电(苏州)增资5000万元,以补充一期项目建设需要。其证券部人士称,一期项目第四季度产能就能出来,二期目前只是提出可行性建议,具体要等股东大会批准。该人士表示,芯片需三色配套出售,一期项目主要是蓝绿光芯片,二期是红黄光,公司客户也希望能够配套销售,这样品质能够更稳定。除了配对问题,华灿光电还考虑到规模效应。公告显示,扩产原因是要充分发挥华灿光电(苏州)规模效应以降低生产成本。上述证券部人士称,规模方面,比如设备数量,跟其他企业相比还是较少。就在几天前,正处于转型期的广东甘化证券部人士对媒体表示,公司的10台MOCVD54片机已经到位,预计年底前试生产。国星光电则在今年9月份发布公告,拟定增募集6.3亿元,用于国星半导体外延芯片项目(二期)建设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国星光电董秘刘迪表示,对国星半导体的投资,公司计划分两到三期,第一期是20台设备,第二期也是20台。她同时强调,公司希望有一个规模效应。不过,从目前来看,国内外延芯片产能已经处于过剩状态。据LEDinside统计,2012年中国MOCVD产能利用率不到五成。尽管今年LED中下游行情复苏,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上游外延芯片的销售。不过据记者了解,整体产能仍待消化。淘汰赛几年内将有结果刘迪表示,每个公司的定位不一样,国星光电本身做封装,能消化一部分上游的芯片产能。今年6月,德豪润达董事长在某论坛上表示,LED上游的外延芯片在未来逃脱不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规律,全球最后可能只剩下3到5家LED外延芯片企业,甚至2家。佛山照明灯具协会会长吴育林表示,LED外延芯片行业的企业集中度非常高,规模越来越大,而价格越来越低。他认为,之所以现在LED企业在外延芯片已经过剩的情况下,依旧选择扩张,就是希望能够在规模效应中占据成本优势,以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应对愈演愈烈的淘汰赛。吴育林说,LED业大的洗牌趋势是从上游传导到下游,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外延芯片龙头企业能够显现出来,其他的一些企业则可能被淘汰。
韩国LED封装大厂首尔半导体积极投入GaN-on-GaN制程,以GaN-on-GaN制程为核心的nPola产品比传统蓝宝石基板LED在同样面积上的效率是5-10倍,首尔半导体指出,nPola产品即将推出,其中,首尔半导体的nPola UV产品目前已有送件给一线客户,预计推出时间将在2014年。首尔半导体(SEOUL SEMICONDUCTOR)2012年发表的nPola产品具有采用非极性(non-polar)技术,大大提高发光效率,相较于目前的LED,在相同面积上的亮度高出5倍等特点,nPola利用GaN-on-GaN的材料优势,除了在相同面积的亮度大为提升外,同时能有效减少缺陷,其缺陷密度达1/10000,在光衰的表现上也较传统LED表现佳,根据首尔半导体2013年10月22日举行LED照明应用研讨会时透露,nPola产品即将推出。而nPola UV LED产品也备受市场关注,继日本LED大厂日亚化、美国LED大厂SemiLEDs在UV LED耕耘多年,首尔半导体也积极抢进UV LED市场,特别看好将UV LED搭配RGB萤光粉应用于白光的市场。首尔半导体认为,传统蓝光LED涂布黄色或是红色萤光粉所限制了能提高CRI(演色性)的R9和R15表现,采用首尔半导体的nPola UV LED涂布RGB萤光粉产品,在R1到R15的显色指数都能达到95以上。目前nPola UV LED产品已有送样至国际大厂客户,预计推出时间落在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