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大比特第二届电机研讨会正式接受报名

    【导读】今年5月28日,“第二届(杭州)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即将在中国杭州盛大召开。此次会议是由资讯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承办的。目前,第二届电机研讨会已经启动报名。会议主要涉及步进、有刷直流(DC)、无刷直流(BLDC)、永磁同步(PMSM)、交流感应(ACIM)等电机驱动解决方案,针对集成型电机驱动解决方案、针对信号链路解决方案、电机MCU控制技术、电机传感器技术、电机外围元器件应用 摘要:  今年5月28日,“第二届(杭州)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即将在中国杭州盛大召开。此次会议是由资讯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承办的。目前,第二届电机研讨会已经启动报名。会议主要涉及步进、有刷直流(DC)、无刷直流(BLDC)、永磁同步(PMSM)、交流感应(ACIM)等电机驱动解决方案,针对集成型电机驱动解决方案、针对信号链路解决方案、电机MCU控制技术、电机传感器技术、电机外围元器件应用等热点话题。 关键字:  半导体,  电机驱动,  MCU控制,  解决方案 讯:今年5月28日,“第二届(杭州)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即将在中国杭州盛大召开。此次会议是由资讯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承办的。目前,第二届电机研讨会已经启动报名。会议主要涉及步进、有刷直流(DC)、无刷直流(BLDC)、永磁同步(PMSM)、交流感应(ACIM)等电机驱动解决方案,针对集成型电机驱动解决方案、针对信号链路解决方案、电机MCU控制技术、电机传感器技术、电机外围元器件应用等热点话题。 据悉,此次主办方将力邀TI、ST、Honeywell、Holtek、永铭电子等国内外的电机驱动和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商参与演讲与交流,针对电机热点技术、电机驱动、控制设计中遇到问题与应用技术进行解析和现场探讨,为大家带来最新、最具代表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邀请知名数据机构针对中国电机行业趋势分析进行分享互动,让大家第一时间的掌握行业发展和趋势。会议预计有近300多位微电机、IC方案商、电机产品相关配套厂商等公司管理层、研发工程师、技术应用工程师、专业技术管理和生产采购等专业人士参与听会。 上届电机研讨会现场 随着低碳环保经济理念的倡导,高效节能已经成为21世纪发展的主流方向,各行各业也在为此付诸行动。第二届电机研讨会也正是迎合了这样的市场需求举办,探讨电机技术,进而更好推动电机行业发展。资讯是亚太区知名的资讯传播机构,从事电子制造业资讯服务已达11余年,致力于为中国电子制造产业上下游企业搭建最具专业性的技术交流和信息传递平台。机构常年在全国各地举办专业技术研讨会,举办的多届研讨会均受到工程师的热情参与和高度认可,多届会议被称为行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最专业的研讨会。2012年8月成功举办首届电机驱动与控制设计与应用研讨会,让更多用户深入了解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技术最新产品和最新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国内电机行业的快递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会议只需提前报名登陆,即可获得免费参会资格,同时,听众均可参与抽奖活动,有机会获得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和旅行背包等奖品。期待您的报名参与。 组委会报名电话:86-20-37880732(直线)叶小姐 或登录活动官方网:meeting/dj2013/tzbm.html 关于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半导体器件应用网(www.ic.big-bit.com )以应用设计解决方案为导向,以纵深方式解析半导体器件行业趋势、新品及设计方案在电子整机领域的应用。侧重于半导体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应用设计方案的介绍。网站设有热点文章、应用方案、行业趋势、LED驱动技术网、电路保护元件、专家博客、专场研讨会等;应用方案专区按品牌与应用领域二种方式为国内电子整机研发及应用工程师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各类应用设计方案;产品涉及微控制器、电源管理、LED驱动技术、模拟技术等各类产品方案;是目前亚太区唯一一家专注于电子应用方案领域的专业性网站。

    半导体 电机 研讨会 电机驱动 BSP

  • 美满电子技术行销总监“LED驱动创新”分享

    【导读】北京时间2013年1月16日,在易维讯主办的第二届“产业和技术趋势媒体研讨会”上,Marvell绿色技术产品技术行销总监Lance Zheng先生分享了Marvell如何凭借创新的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和方案在LED驱动电子领域后来居上,在推动LED照明普及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摘要:  北京时间2013年1月16日,在易维讯主办的第二届“产业和技术趋势媒体研讨会”上,Marvell绿色技术产品技术行销总监Lance Zheng先生分享了Marvell如何凭借创新的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和方案在LED驱动电子领域后来居上,在推动LED照明普及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关键字:  LED灯泡,  白炽灯,  解决方案 北京时间2013年1月16日,在易维讯主办的第二届“产业和技术趋势媒体研讨会”上,Marvell绿色技术产品技术行销总监Lance Zheng先生分享了Marvell如何凭借创新的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和方案在LED驱动电子领域后来居上,在推动LED照明普及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Marvell绿色技术产品技术行销总监Lance Zheng先生 Lance从三个方面讲述了“LED驱动的创新是什么”这一主题,首先是分析了LED照明市场及LED驱动技术的趋势;接着提出要怎么样创新来推动LED照明的普及;最后描述了Marvell在商业照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具体解决方案的分享。 LED照明的新趋势 Marvell的新机会 关于LED照明的趋势,他分两个部分进行讲述:一是室内照明,他认为在去年整个LED照明成本下降非常厉害,并指出这是一个好消息,所以断定今年是LED照明非常关键的一年,明年和后年则是一个爆发式成长的阶段;基于此,Marvell出台的一套方案是调光和非调光驱动成本少20%;二是商业照明,他从美国沃尔玛超市所有的照明都改成可调光中明确了这个产业普及化正在加速,且说明LED照明中控制技术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有一个技术只有一个标准,叫做数据调光控制接口,这样的技术在10年前的欧洲发明以来,现在正在普及,正在从欧洲向亚洲转移;Marvell在去年也推出了第一款自动调光的芯片,效果非常好,所有主流的照明公司或者已经量产,或者正在准备量产。 在驱动电子创新方面,Lance认为应该从人们普遍关注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着手去解决创新这个问题:成本、兼容性、意愿。 在上面的三个方面中,他认为最大的问题是LED和驱动成本相当高,价格一直高居不下,也是维持在2-3美金左右,这对于LED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体积方面,大家看到这个灯泡非常小,如果把LED驱动电子放进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日本的LED消费是非常大的,最普及的灯泡是E-17,体积非常小。 还有和现有照明架构的兼容性,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调光器,如果让它维持工作就需要提供电流。而且调光器里面切下的时候没有标准,有很深,有很浅,有的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不一样,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当你把LED驱动电子放到灯泡里面的时候,因为它是开关电源,所以很难做到兼容。Lance提到消费者期望值很高,一个白炽灯可能价值1美金,而LED灯泡是10美金,所以消费者的期望值当然高;Marvell的驱动方案可以调颜色,这种额外的方面都可以提供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觉得值得。所以LED驱动电子在整个LED照明商业普及化当中是最重要的角色。 [#page#] Marvell在LED驱动中的主要创新 下面来看LED驱动中的主要创新。首先就是数模混合架构,就是在LED芯片中都有一颗心脏—数值处理核在其中,这是用了Marvell数模混合架构后的驱动,Lance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民币1元钱的硬币,说Marvell去年推出的Fly—back,非常小,它包括欧美、日本非常流行的产品。所有Marvell的方案是业界价格最高、成本最低的产品。 另外一个方法是对LED不但要调光还要调颜色;Marvell走的路同样是数模混合,且做的事情是不光有内核,还要把更多的方面模拟进去,去年推出一款芯片就可以调颜色,这个芯片也相当小,这么小的模块可以驱动20W以上的功率灯泡,集成度非常高。而且Marvell的芯片都有一个数字信号的接口,每个芯片内部都有IPLC的接口,这个接口以后可以用到,因为可以和单片机结合起来。 第三个创新是怎么样把LED的电子驱动加入网络控制功能?有了这样的架构以后,LED灯泡本来已经节能了,加上控制后更加节能。例如手机说今天加班比较晚,那就把家里灯关掉,在到家前5分钟开启,这不光是节能,而且非常方便;在美国有一个性能,全家度假时怕小偷上门,就可以把灯打开,防止小偷来。[!--empirenews.page--] [#page#] Marvell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Marvell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其出台的方案都是工艺上性价比最领先的,不论是调光还是自动控制,都可以做到。那么,Marvell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下面是Marvell现在的方案,这是深度调光的芯片,在今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另外一种是调室温、颜色的芯片,这些都是下一代的计划。AC/DC在年终的时候提出不光可以和调光器兼容,还要与手机连接,包括DC/DC等等,目前都在持续不断的做新方案。 [#page#] 下面Lance详细讲述了8183方案。这是业界调光度最好的方案,也是业界驱动成本最低的方案。去年Marvell推出了隔离方案,今年提出了非隔离方案,可以用在室内,也可以用在商业方面,功率约数非常高,如果要取得能源之星,政府就会给予补贴。 第一、驱动成本比竞争对手平均少20-40%。 第二、调光器的兼容度,用数字的方法来分析,Marvell可以达到90%的兼容度,竞争对手中,做得好的靠近80%,一般在70%。 Marvell Green Technology Product技术行销总监Lance Zheng先生总结了LED照明走向大众的四只拦路虎,还分析了以下4点:①成本居高不下,②LED驱动电路体积过大,③和现有照明架构的兼容性,④消费者意愿。Marvell致力推出低成本、小体积、高兼容性LED产品和解决方案,让LED照明正离消费者越来越近。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门LEDinside最新LED灯泡零售价调查显示,2012年12月呈现约0.2%小幅上升,达到18.7美元。取代60W的LED灯泡部分,全球均价呈现3.9%下跌,达到30.9美元。 此外,欧盟国家全面禁止白炽灯销售政策已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白炽灯的退市对于欧洲LED灯泡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日渐显现,且随着欧债危机的缓解,消费者对于LED灯泡的接受度及购买力逐渐回升,预期2013年该区域市场将加速良性发展并走向成熟。中国方面亦在逐步推进白炽灯退市的工作,相信未来在全球大范围全面的LED灯替换白炽灯进程的不断深入演进,Marvell的LED驱动创新理念将会得到彻底的践行。 Marvell有望凭借创新的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和方案在LED驱动电子领域后来居上,在深深植根中国之际,与全球传统LED厂商展开角逐。2013年,Marvell在LED驱动的创新举措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期许。

    半导体 电子技术 LED驱动 LED照明 MARVELL

  • 分布式光伏发电启动 或成光伏“寒潮”突破口

    【导读】2012年10月,国家电网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对入网电压小于10千伏、装机小于6兆瓦的光伏电站免费入网。 摘要:  2012年10月,国家电网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对入网电压小于10千伏、装机小于6兆瓦的光伏电站免费入网。关键字:  光伏,  电网,  能源 2012年10月,国家电网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对入网电压小于10千伏、装机小于6兆瓦的光伏电站免费入网。《意见》发布后,国内相继出现了许多以企业和个人身份申报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申请。日前,山东省青岛市首例居民申请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入山东电网。 近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专家表示,未来几年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将迎来大发展的局面。 “在德国,大约有90%的光伏装机是分布式。实践证明,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运行良好的机制,值得提倡。”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以前国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较慢,最大难题是并网。由于政策、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前发电方与电网方协调困难,分布式发电很难上网,自然发展不起来。现在国家政策提出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国家电网也出台了实质性措施,这个难题逐渐解决。 “分布式光伏发电启动的时机到了,尤其是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表示。 分布式光伏发电启动 2012年年底,一股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热潮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兴起。 在浙江海宁,《意见》发布当天,海宁皮革城屋顶光伏项目“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申请单便递交至海宁市供电局。35天之后,这个3.6兆瓦的光伏屋顶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项目设计年均发电约350万千瓦时,年节省电费约250万元,更可贵的是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18吨、二氧化硫排放112吨。 《意见》发布后短短一个多月,便有3家企业向海宁市供电局提交了共31.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申请。据了解,截至目前,浙江省电力公司已受理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在建项目达58个,已推动5个分布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 孟宪淦表示,无论是风能还是光伏发电,都在向东南地区转移,朝分布式、分散式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讲,风电、光伏发电都在尽可能地接近用电负荷中心,减少了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的消纳难题。 “2013年的并网措施与2012年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意见》是由国家电网主动作出承诺,其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主动性上优于2012年针对集中式电站并网的政策,从而更能解决并网难题。”宋亮表示,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力争新增太阳能发电超过20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超过1000万千瓦。目前,国内分布式太阳能装机量极少,所以1000万千瓦的分布式装机目标都将在未来3年落实。 “这个数目很大,据国家电监会最新统计,2012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并网3.28吉瓦。也就是说,未来3年国内分布式光伏平均每年的装机量将与2012年全国光伏总并网装机量相当。”宋亮说,“所以分布式光伏热潮是可以预期的,尤其是在东南沿海严重缺电地区。” “依据目前的形势分析,可以安装光伏电池的屋顶将如同土地一样成为稀缺资源,其承租价格一定会被炒高。随着并网新政的出台,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一定会成为发展的热点。”海宁皮革城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方天通高新集团负责人说。 并网难度大幅降低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能够顺利并网的光伏电站项目基本上都能盈利,因为制约光伏发展的瓶颈在并网,尤其是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而言,目前这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以前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很困难,发出的电上不了网,卖不出去。”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辉伦公司为例,公司有很大面积的厂房可以安装光伏电池,而在公司对面有一家燃气集团分厂,是用电大户,由一座30万千伏的变电站供电。公司一直希望把厂房建成光伏一体化电站,就近将电卖给这家企业,那座变电站也就能省略了。” “这在以前很困难,现在简单多了。”该负责人表示,以前做一个项目至少要用半年时间跑并网的事,要先找到省电力公司,再找市电力公司,然后再返回省公司申请验收。2012年年底《意见》出台之后,归口部门很清晰,“申请表、验收单、发用电合同,基本上三四个表就解决了。” 另外,《意见》提出,入网电压小于10千伏、装机小于6兆瓦的光伏电站免费入网,这直接降低了分布式发电的并网成本。 京沪高铁天津西站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工程是天津市首座兆瓦级大型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项目,工程容量为1.884兆瓦,于2012年9月15日并网发电。根据测算,天津西站光伏电站平均每年可发电2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00多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000吨。 该项目采用所发电量全部上网的方式,将电能升压并入10千伏电网,电缆、高压设备、通信等并网设施由投资方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承担。“如果按照现在的政策,可以选择低压入网以及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等方式,并网成本由电网公司负担,估计能节省几百万元。”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技术部负责人翟佐绪表示。 将成为光伏产业突破口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力争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超过1000万千瓦。孟宪淦表示,201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规定,每个省申报总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50万千瓦,如果各个省都按照最高限额申报,“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总量将达到1500万千瓦。 按照目前分布式光伏系统每千瓦装机需投资1.5万元测算,10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需要投资约1500亿元,15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需投资2250亿元。据统计,2011年我国光伏产业出口额为35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37亿元。“按这一数据计算,正在启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未来3年将每年消化光伏行业1/3的出口产能,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欧美光伏"双反"对我国光伏行业造成的损害。”宋亮表示。[!--empirenews.page--] “事实上,国内风电、光伏的实际安装数量往往比规划数量要高不少,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分布式项目往往落户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既能够直接缓解用电压力,又不计算在耗能总量控制目标中,因此地方政府推动的积极性很高。”业内专家表示。 “未来几年,光伏发电成本有望以每年10%-15%的速度快速下降,在越来越多的地区接近或低于居民用电价格,实现平价上网。”宋亮表示,“在2013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的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推动下,1500万千瓦的安装目标有可能超越。这一次的光伏低潮,很有可能依靠分布式发电突破。”

    半导体 光伏发电 光伏电站 分布式光伏 BSP

  • NeoPhotonics 收购日本ROHM旗下光器件业务

    【导读】日前,NeoPhotonics今天宣布收购日本LAPIS半导体公司的半导体光器件业务。LAPIS半导体是日本著名电子器件制造商ROHM的全资子公司,此次收购的主体是NeoPhotonics的日本子公司。 摘要:  日前,NeoPhotonics今天宣布收购日本LAPIS半导体公司的半导体光器件业务。LAPIS半导体是日本著名电子器件制造商ROHM的全资子公司,此次收购的主体是NeoPhotonics的日本子公司。关键字:  光器件,  模拟芯片,   LAPIS半导体的光器件业务主要提供高速激光器,探测器,驱动芯片等产品。从LAPIS网上可以看到该公司提供各类高速,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模拟激光器,探测器等产品,两款最新的产品是KGA8105和KGA8205 40G EML调制器驱动芯片。NeoPhotonics新闻稿宣称LAPIS的模拟芯片和光器件业务是当前100G模块应用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这次收购将光器件和模拟半导体芯片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来,进一步加快了NeoPhotonics光子集成芯片PIC技术的发展。此外,NeoPhotonics的产品线也可以扩展到高速信号发生和放大领域。 NeoPhotonics公司CEO Tim Jenks表示:“LAPIS半导体光器件业务是领先的高速器件供应商,收购这样的公司令NeoPhotonics感到很兴奋。LAPIS半导体的光器件业务提供了各种100Gbps 应用的激光器,驱动器,探测器,我们相信这些产品和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到超100G的数据中心光网络中。这次收购也一定可以强化NeoPhotonics的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 Jenks同时还说,“过去四年来NeoPhotonics一直同LAPIS光器件业务合作,这一收购也是这一合作的自然延伸。未来LAPIS 100G高速器件业务的销售额也可以并入到NeoPhotonics的业绩之中。” NeoPhotonics下属的NeoPhotonics半导体将会为此次收购支付3680万美元现金,其中2120万美元用于收购业务本身,还有未来三年的1560万美元用于收购相关的房地产。收购价格包括了LAPIS光器件业务的150项专利,厂区,高速半导体和激光器,探测器制造设备等。 NeoPhotonics指出由于LAPIS半导体的光器件业务并非独立公司,因此并没有单独的财务信息。根据LAPIS半导体提供的初步信息,该业务2012年前9个月的销售额4500万美元。同期销售额的30%来自设备商,6%来自NeoPhotonics,其他的来自光器件厂商和测试仪表厂商。 目前NeoPhotonics和LAPIS半导体双方的董事会都已经批准了这一合并。预期最后完成合并日前会在今年2季度。 目前除了NeoPhotonics的新闻稿,我们还看不到更多关于此次并购的消息。被收购的LAPIS光器件业务前9个月的销售额就超过了NeoPhotonics的收购价格,为什么价格可以这么便宜?LAPIS 64%的业务来自其他器件厂商,都是哪些?收购会影响到哪些其他光器件厂商?我们等着看答案。

    半导体 光器件 NI ROHM PHOTON

  • SiTime成北美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

    【导读】在2012年德勤 (Deloitte) 针对高科技,高成长500强的评选中,SiTime凭借硅机电系统的强力增长,排名第38位,收入增长了3853%,成为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 摘要:  在2012年德勤 (Deloitte) 针对高科技,高成长500强的评选中,SiTime凭借硅机电系统的强力增长,排名第38位,收入增长了3853%,成为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关键字:  半导体,  芯片,  解决方案 在2012年德勤 (Deloitte) 针对高科技,高成长500强的评选中,SiTime凭借硅机电系统的强力增长,排名第38位,收入增长了3853%,成为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 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时钟市场的模拟半导体公司SiTime Corporation今天宣布,SiTime成为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并在2012年德勤(Deloitte)针对高科技,高成长500强的评级中排名第38位。Deloitte 500强的排名是面向媒体,电信,生命科学和清洁等技术在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技术公司。在此期间,SiTime公司的收入增长了3853%。 SiTime的CEO,Rajesh Vashist,提到“SiTime的硅机电系统(Silicon MEMS)和模拟创新技术正在对产业规模达60亿美金且已持续数十年之久的时钟产业,进行革命性的改变。产品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性能,可靠性和灵活性,并拥有最低的成本。这些引人注目的优点驱动大型电子企业迅速采用SiTime公司的解决方案,”他并且说:“很荣幸被评鉴为在北美地区增长最快速的半导体公司,并特别感谢我们的客户和员工,他们使SiTime公司获得这项大奖。”“我们很自豪地授予SiTime公司为2012年高科技,高成长500强公司之一,并由衷地赞美他们的显着增长,”SiTime Corporation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全硅MEMS时钟解决方案以取代传统石英产品的模拟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凭借着80%的市场份额和超过1.2亿片器件的出货量,SiTime正在推动全硅时钟技术在价值60亿美元时钟市场的全面普及。 SiTime解决方案均可量身定制,有助于客户进一步优化其电子产品功能,缩小产品尺寸并提升产品可靠性。SiTime解决方案丰富的配套功能和灵活的定制性,可确保客户在巩固自身供应链的同时,降低拥有成本,加快产品开发上市周期。在标准半导体工艺和高量产塑壳封装技术双重保证下,SiTime具备业界最强的供货能力和最短的交货时间。已有多家顶级制造商受益于SiTime产品的优点,并将SiTime视为“The Smart TimingChoice”(时钟技术明智之选)。

    半导体 半导体 时钟 SITIME BSP

  • 赛灵思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获年度最具潜力新技术奖提名

    【导读】赛灵思公司宣布,其业界首款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获得2012年电子成就奖(ACE Awards)之年度最具潜力新技术奖提名。此次提名是对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团队成功推出这款芯片的充分肯定。 摘要:  赛灵思公司宣布,其业界首款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获得2012年电子成就奖(ACE Awards)之年度最具潜力新技术奖提名。此次提名是对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团队成功推出这款芯片的充分肯定。关键字:  赛灵思公司,  电子成就奖,   中国北京,2012年1月23日— All Programmable技术和器件的全球领先企业赛灵思公司 (NASDAQ: XLNX)宣布,其业界首款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 获得《电子工程专辑》2012年电子成就奖(ACE Awards)之年度最具潜力新技术奖提名。这是继2013年1月Zynq-7000在美国相继获得《Electronic Products Magazine》年度产品奖提名以及《Microprocessor Report》分析师推荐奖之后所获得的又一殊荣。 “新年伊始,非常荣幸我们的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获得了多项行业大奖。这是对我们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团队成功推出这款芯片的充分肯定,”赛灵思处理器平台营销副总裁Lawrence Getman表示,“这些奖项不仅见证了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芯片在创新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是对过去一年中这款芯片巨大市场成功的充分肯定。2012年,Zynq-7000需求的增长态势令人难以置信,我们不断收到来自各个应用领域的客户需求。” ACE Awards旨在表彰那些在中国促进创新电子设计发展的公司、设计团队和个人,以及为中国电子工程师的设计创造显著效益的产品。所有提名产品将通过网友投票决出年度最佳奖项, 并在2013年3月的IIC上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我们提名赛灵思的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为今年的年度最具潜力新技术,它是业界首款、也是迄今唯一一款All Programmable SoC。这款芯片将ARM双核Cortex-A9 MPCore处理器与赛灵思28nm可编程逻辑紧密地集成在一颗芯片上。”《电子工程专辑》杂志总编张毓波表示,“赛灵思独特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芯片的性能,并且让密集数据处理型应用,如消费类电子、广播设备、有线通信等诸多产品的处理能力得以提升。” 赛灵思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系列完美地实现了硬件、软件以及I/O全面可编程,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系统及程度、高性能以及更高的灵活度。Zynq-7000重新定义了嵌入式系统的各项功能,为系统架构师和开发人员推出全新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开发平台,从而帮助客户降低系统功耗,缩减物料成本并实现更快的产品上市时间。在可编程技术势在必行的今天,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为传统的ASIC和ASSP用户向可编程技术的过渡铺平了道路。 全新的All Programmable SoC为客户带来了六大价值: 可编程系统集成:All Programmable平台,硬件、软件以及IO全面可编程。 提升系统性能:1 GHz ARM双核Cortex-A9 MPCore处理器,使用可编程逻辑实现10倍于软件加速的处理速度。 消减BOM成本:集成平台可节约40% BOM成本。 降低总功耗:处理器低功耗模式、28nm HPL工艺和高集成度可降低50%的系统总功耗。 加速设计生产力:灵活而可扩展的平台和包括工具、操作系统以及IP在内的生态系统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半导体 SoC 赛灵思 PROGRAMMABLE ZYNQ-7000

  • 第三届智能三表研讨会开通报名

    【导读】转眼迎来2013年,年末岁初,各行各业都开始筹备新的一年的规划和发展。自去年5月份成功举办第二届智能三表研讨会后,第三届智能三表(电表、水表、热表)会议就被提上议程。目前已经开始接受第三届智能三表研讨会的报名。 摘要:  转眼迎来2013年,年末岁初,各行各业都开始筹备新的一年的规划和发展。自去年5月份成功举办第二届智能三表研讨会后,第三届智能三表(电表、水表、热表)会议就被提上议程。目前已经开始接受第三届智能三表研讨会的报名。 关键字:  智能三表,  计量芯片,  智能抄表系统,  智能电表,  IC芯片,   讯:转眼迎来2013年,年末岁初,各行各业都开始筹备新的一年的规划和发展。自去年5月份成功举办第二届智能三表研讨会后,第三届智能三表(电表、水表、热表)会议就被提上议程。目前已经开始接受第三届智能三表研讨会的报名。 据证券行业分析预期:2012-2014市场居民三表使用量 144/205/265 万只,其中IC卡水表85/117/148 万只;热量表29/48/66 万只;智能燃气表11/19/26 万只;智能电表19/22/25 万只。有别于大众的认识:IC卡水表等高端技术智能水表正在改变水表行业的传统格局,迎来高速发展期。同时,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电表行业研究小组分析预计,到2013年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能表安装数量将达到7.6亿只,到2020年智能电网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这些都可以看出,未来智能三表将呈明显增长趋势。 而智能表技术也需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由机构资讯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网承办的“第三届智能三表IC创新与设计研讨会”演讲主题方向将围绕无线抄电表系统设计与应用、新型智能电表SOC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可靠性、无线MCU在智能抄表系统的最新技术方案、智能电网的主流计量芯片方案、智能电表电源监控与控制方案水表集抄系统的低功耗设计、智能电表软硬件的抗干扰设计、智能热量表解决方案等备受工程师关注的热点技术话题展开探讨,旨在促进行业工程师交流,把握行业动向。 上届智能三表研讨会盛况 为此,会议主办方将力邀TI、ST、Fujitsu、Holtek、EDOM/Silicon labs、永铭电子等多家国内外的智能表整体解决方案商和国际权威数据机构参与演讲与交流,为大家带来最新、最具代表的技术解决方案。届时将聚集近350多位电表、热表、水表、电源、RF模块、IC芯片等公司管理层、研发工程师、技术应用工程师、专业技术管理和生产采购等专业人士参与听会。 相关负责人表示,参会的听众只需登录活动官方网提前报名,获得参会编码即可免费参会。详情请登陆活动官方网:meeting/ic2013/tzbm.html。参会所有听众均可参与现场一等奖数码相机、二等奖平板电脑、三等奖旅行背包的抽奖活动。期待您莅临杭州智能三表研讨会! 关于资讯 资讯是亚太区知名的资讯传播机构,从事电子制造业资讯服务已达10余年,致力于为中国电子制造产业上下游企业搭建最具专业性的技术交流和信息传递平台。机构常年在全国各地举办专业技术研讨会,举办的多届研讨会均受到工程师的热情参与和高度认可,多届会议被称为行业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最专业的研讨会。 关于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半导体器件应用网(www.ic.big-bit.com )以应用设计解决方案为导向,以纵深方式解析半导体器件行业趋势、新品及设计方案在电子整机领域的应用。侧重于半导体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应用设计方案的介绍。网站设有热点文章、应用方案、行业趋势、LED驱动技术网、电路保护元件、专家博客、专场研讨会等;应用方案专区按品牌与应用领域二种方式为国内电子整机研发及应用工程师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各类应用设计方案;产品涉及微控制器、电源管理、LED驱动技术、模拟技术等各类产品方案;是目前亚太区唯一一家专注于电子应用方案领域的专业性网站。

    半导体 工程师 半导体器件 研讨会 BSP

  • 普及数字电视机 行业将迎来兼并重组潮

    【导读】近日,工信部联合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实施意见》,指出未来3到5年内,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并明确要求2015年起,境内销售的所有电视机都应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 摘要:  近日,工信部联合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实施意见》,指出未来3到5年内,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并明确要求2015年起,境内销售的所有电视机都应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关键字:  数字电视,  接收器,  机顶盒 近日,工信部联合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实施意见》,指出未来3到5年内,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并明确要求2015年起,境内销售的所有电视机都应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 工信部指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地面数字电视接收。从2014年1月1日起,境内市场销售的40英寸及以上电视机需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在2015年1月1日这一截止日期之前生产的库存电视机,如不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则在销售时应配送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鼓励在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使用的直播卫星机顶盒中增加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模块,相关机顶盒产品应符合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国家标准。 目前数字电视有卫星、有线和地面无线三大传统传输方式,而地面传输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是属于完全免费、公益的一种,此外还有IPTV、OTT和互联网电视等新兴的形式。随着有线电视的普及,地面传输方式的用户越来越少,而且由于完全免费的性质其中包含的频道数量远不如有线电视丰富,但这是人们对最基本的电视节目需求的保障。 当前跟机顶盒生产有关的厂家众多,其中还不乏上市公司,海信、康佳、夏华、长虹等企业在列。随着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逐渐取代机顶盒,行业内将迎来兼并重组潮,相关行业雪上加霜。 工信部推广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政策出台,将使拥有机顶盒技术的电视机生产企业实现从机顶盒业务向数字电视接收机业务的转型,不具备数字电视接收技术的企业,或将面临被兼并的命运。 另有一种说法是工信部文件表示2015年后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会全部被集成到电视机中,但是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互联网盒子则不受任何影响,依然会存在,而且功能会更加丰富和完善。

    半导体 数字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 电视接收机 BSP

  • 抢攻低端智能手机市场 英特尔面临重大挑战

    【导读】英特尔在日前的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上发表新款Atom处理器平台,直接瞄准发展中国家正快速成长中的低端智能手机市场。 摘要:  英特尔在日前的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上发表新款Atom处理器平台,直接瞄准发展中国家正快速成长中的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关键字:  英特尔,  处理器,  智能手机,  解决方案,  芯片 英特尔在日前的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上发表新款Atom处理器平台,直接瞄准发展中国家正快速成长中的低端智能手机市场。 将目标定位于低端的市场,这听起来似乎不像是英特尔会做的事情。但英特尔多年来一直试图扩展其于智能手机世界的占有率。总要找个可以开始的地方吧! “透过定位于低端手机,英特尔可在未来几年内尝试满足智能手机领域中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IHS iSuppli公司负责无线通讯业务的资深分析师Francis Sideco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尽管目前英特尔在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的市占率几乎微不足道,但该公司必须正采取必要步骤,以扩展在这一领域的机会。” 英特尔公司移动与通讯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Mike Bell展示一款智能手机的参考设计。该参考设计采用英特尔瞄准新兴市场的全新Atom平台。 根据IHS表示,这款新的Atom 平台先前的研发代号为Lexington ,有机会发展成为市场的重大趋势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固定式有线电话基础设施往往十分匮乏,消费者渴望能够提供高性能和更多功能的低成本智能手机。 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中,智能手机仍然是一个相对昂贵的产品。即使如此,2012年总计约有6-7亿支的智能手机出货。当你想到开发中国家中可能因低成本且多功能的智能手机而受惠的庞大用户数时,很明显的,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它很快就能达到相当大的量。 低端智能手机是智能手机市场中成长最快的领域,根据IHS,低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可望在2012至2016年间成长一倍。该公司预期,低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从2012年的2.06亿支快速成长,在2016年以前增加到5.59亿支。 IHS预期,从2011年至2016年,低端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复合年成长率(CAGR)为51%。而在同一时期,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的CAGR则为12%。 “在新兴市场,成本/性能均衡的最优化,将是成功的关键,”Sideco说。英特尔还需要充分利用其于2011年收购自英飞凌的无线芯片部门,以确保为整合应用处理器与调变解调器于同一芯片的低端智能手机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全球低端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 迄今为止,英特尔在以高通为主导的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而在基带方面,根据IHS表示,英特尔在2012年第三季的基带营收仅占8%的市占率,远远落后于高通与联发科,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三。 “虽然英特尔主导PC微处理器市场,而在智能手机半导体业务方面只能力求成长,”,Sideco说,“虽然英特尔在移动手机方面要实现像在PC半导体业务所取得的主导位置,的确面临重大挑战,但该公司正认真地建立起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竞争位置。” 全球前五大移动基带芯片(模拟与数字)供应商市占率 IHS预计,中国仍将是各种手机成长最快的市场,2011年至2016年的出货量预计将有8%的CAGR。同一时期,其它亚太地区的手机出货量预计将有6%的CAGR,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等地区的成长率为5%,排名第三;同期,北美地区则有4%的CAGR 。很显然地,未来的成长力道来自新兴地区。

    半导体 手机市场 英特尔 智能手机 BSP

  • 全球芯片产业呈现颓势 主流芯片厂商阵营开始洗牌

    【导读】2012年,全球芯片产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受到全球经济局势影响,芯片产业呈现颓势,主流芯片厂商阵营开始洗牌,处于弱势的国内芯片企业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敏锐观察,业绩有所增长,个别企业还依靠TD这根救命稻草实现反扑。 摘要:  2012年,全球芯片产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受到全球经济局势影响,芯片产业呈现颓势,主流芯片厂商阵营开始洗牌,处于弱势的国内芯片企业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敏锐观察,业绩有所增长,个别企业还依靠TD这根救命稻草实现反扑。 关键字:  智能手机,  芯片,  解决方案 2012年,全球芯片产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受到全球经济局势影响,芯片产业呈现颓势,主流芯片厂商阵营开始洗牌,处于弱势的国内芯片企业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敏锐观察,业绩有所增长,个别企业还依靠TD这根救命稻草实现反扑。 阴霾笼罩的财政悬崖、持续发展的欧债危机、增速放缓的新兴市场以及个别地区的紧张局势都促使业界对于2012~2013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失去信心。 全球芯片市场显颓势 Gartner在2012年底公布最新预测,201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收入预计3110亿美元,与2012年相比仅增长4.5%,这个数字与Gartner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3300亿美元预测显然有所下调。 来自IDC方面的预测也不乐观,其公布的201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为3040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不到1%,不过IDC预计半导体库存有望在2013年二季度实现供需平衡,并在2013年下半年恢复增长。 Gartner首席分析师PeterMiddleton对此表示,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半导体库存水平已经处在高峰,主要原因在于个人电脑需求量降低和市场的供过于求;2012年个人电脑产品预计下滑2.5%,系统内存价格受此影响进一步走弱。 尽管过去一年,全球智能手机产量在不断增长,但最高不超过几十美金的芯片价格,还是难以拉回价格高昂的PC芯片的下滑业绩。 PC巨头布局移动终端 受此影响,全球主流的芯片巨头紧急布局在移动领域的技术和标准储备。2012年6月,英特尔耗资3.75亿美元从InterDigital公司购得1700项无线专利,补齐自身在通信领域的专利缺失,而此前谷歌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也正是同样目的。 一些厂商在不断壮大,一些曾经的成功者也在悄然离场。 在2012年,飞思卡尔和德州仪器两家公司相继宣布退出移动终端市场,转身关注在专业度更高的工业市场。而此前意法半导体也有意离开移动终端芯片市场,闪身离开了其与爱立信成立的合资公司。 可以看出,曾经跻身全球半导体前10的厂商已经所剩无几,幸存者只能加快其融合的步伐:英特尔继续完善其无线技术布局,华为和三星产业链策略更加深入。 纵观全球的芯片市场,智能手机芯片产量的增长可能是惟一可以感到欣慰的地方。根据美国StrategyAnalytics的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规模实现55亿美元,同比增长61%。 国内芯片商呈燎原之势 ARM架构的芯片出货量仍然占据智能手机市场的大片江山,而三星、联发科、高通等厂商的芯片出货量也都维持在高位,业内预计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的产量增长率将达到33%。 正是得益于移动终端市场的前景可期,笼罩在全球阴霾中的国内芯片企业显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联芯科技在2012年推出的双核智能手机芯片解决方案受到市场广泛好评,其TD-SCDMAModem芯片解决方案L1713也进入手机厂商采购行列。展讯推出了性价比较高的芯片解决方案,并在TD-SCDMA领域推出了40nm工艺,今年火爆开卖的三星galaxysⅡ、galaxynote和HTConex都在采用展讯的芯片。 Gartner中国分析师盛凌海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中国芯片企业还无法在国际半导体芯片市场上有所收获,但通过短短几年的技术追赶,目前在生产能力、制造工艺等领域已经开始追随国际主流厂商的脚步,并凭借出色的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中获得一席地位。 国内芯片业扎堆Fabless 但不可否认,差距依然存在。纵观目前芯片厂商的三大主力阵营,在IDM阵营中,英特尔、三星都是绝对的赢家;在Fabless(SIC无生产线设计公司)阵营中,展讯、锐迪科、华为海思、瑞芯微等几家从事芯片设计的公司排在了国内产业前列,但与国际主流厂商相比还无法同日而语。而在Foundry(芯片加工/代工厂)阵营,目前中国台湾企业TSMC(台积电)和UMC(联电),GlobalFoundries(由AMD拆分而来,与阿联酋阿布扎比先进技术投资公司ATIC和穆巴达拉发展公司Mubadala联合投资成立的半导体制造企业)跻身全球晶圆代工厂的前三位,国内大陆地区惟一可以匹敌的就是中芯国际,后者无论在生产力还是规模方面,都基本可以与国际水平接壤。 盛凌海告诉记者:“IDM公司必须要具备生产和设计芯片的能力,并拥有自己的晶圆工厂,这对于企业的投资和运作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原先的TI和日立都已经渐渐退出该领域,而AMD迫于资金压力不得已也将其晶圆工厂剥离出来独立运营,全球排名前十的芯片公司中位列IDM阵营的企业已经越发稀缺。”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中国IDM阵营也并非完全沦陷。位于杭州的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应该算是国内少有的一家IDM企业,在2003年其第一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投入运营,2007年半导体照明发光二极管生产新区落成。 “不过由于生产工艺老旧,这家企业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基本属于比较低端的模拟器件,可以算作分离器件,还不能称之为芯片。与目前PC、手机设备中应用的数字芯片产品并不在同一个市场范畴。”盛凌海如是说。 [#page#] IP资源库争夺激烈 如此来看,中国芯片企业几乎全部集中于Fabless阵营。“但遗憾的是,受限于技术能力和设计工艺,中国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国外厂商而言还太过薄弱。所有中国芯片企业的出货量加和,还不如全球芯片前10位企业中一家的销售量。”盛凌海如是说。 坦言之,从生产工艺角度上,国内的中芯国际与台湾地区的台积电相比,起码要相差1代乃至1.5代。国内芯片工艺普遍在40nm,而主流芯片厂商已经在推广28nm的芯片产品。从设计角度上,由于国内芯片企业起步时间普遍较晚,因此在芯片的IP资源上没有积累优势,与国外芯片巨头竞争时,也只能拿到相对低端或滞后的IP资源。[!--empirenews.page--] 尽管仍然处于颓势,但中国芯片厂商这两年的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经过短短几年的追赶,国产芯片厂商已经越发接近国际水平,尤其在2012年,类似瑞芯微、Allwinner(全志科技)等小型芯片商凭借高性价比的集成芯片产品,率先抢占国内白牌移动终端和平板电脑市场并获得可观收益。 走低端路线的市场策略对于国内新兴芯片厂商而言,显然是初入市场的权宜之计。盛凌海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芯片厂商的市场路线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追随阶段的复制路线,通过技术追赶打破国外巨头的产品垄断;二是本土市场的定制化路线,瞄准国内政府民生需求(身份证、医疗、交通等定制化芯片)和自有标准(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 展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一方面通过专利技术获得国家资金政策扶植,加快芯片工艺的赶超,实现目前40nm产品的规模量产;另一方面,通过成本控制跻身一线企业的产业链,进而提升企业自身品牌。 Q&A对话 联芯科技总经理助理刘光军 Q:国内芯片企业与国际主流厂商相比存在哪些差距? 刘光军: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都起源于欧美,因此国际主流厂商在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上都具有先发优势,特别在3G时代,一些产业标准都由欧美厂商主导。随着移动宽带普及智能终端市场的快速扩张,手机芯片质量、成熟度、技术支持与上市时间、成本等多种因素变得同样重要,给国内芯片企业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并存。 相较于国际主流厂商,国内厂商如何在芯片研发的巨额资金投入与芯片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中快速抢占市场,是一道重要课题。与此同时,国内芯片产业还面临与国际主流厂商争夺品牌终端厂商的门槛。国内芯片厂商需要在多模通信技术积累、巨额研发资金投入、关键IP库建设、先进制造工艺掌握、供货保障、操作系统技术把握、多媒体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不断持续优化,才能逐渐缩小与国际厂商的差距。 Q:来自国家的政策资金扶植对中国芯片产业是否有帮助? 刘光军:在目前全球移动终端产业格局中,欧美厂商仍占据绝对的主导,掌握着设计研发的核心技术,并占据了产业中的高附加值环节。而我国终端芯片产业在全球来看,仍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在3G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中,TD-SCDMA是国内芯片公司的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但是在3GTD-SCDMA向4GTD-LTE演进中,国际芯片厂商也开始纷纷进入,未来竞争格局依然激烈。 虽然国内芯片公司在3G移动通信竞争中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也具备了较强的研发能力,但与国外厂商相比较,很多方面仍有差距。因此,政府对自主知识产权的3GTD-SCDMA技术以及4GTD-LTE在基础资源、产业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的扶持显得尤为关键,加大对TD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扶持,制定针对TD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能扶持和鼓励更多产业链厂家共同参与自主知识产权的TD发展,打破国际厂商的资金和技术积累优势,未来才有可能实现对国外厂商的赶超。 Q:联芯科技如何实现反超? 刘光军:在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联芯科技于2012年推出的双核智能手机芯片解决方案L1810,凭借其高性价比,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欢迎。同时,TD-SCDMAModem芯片解决方案L1713也成为众多手机厂商的主要选择,Moto近期发布的MT788高端智能手机中采用的就是联芯的L1713Modem解决方案。 2013年联芯科技将推出四核智能手机芯片解决方案,同时进一步提升套片集成度,降低成本。针对4GLTE市场,联芯未来也将推出4G/3G多模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联芯科技将全力推动TD-LTE和TD-SCDMA的产业发展,助力中国标准的全球化。

    半导体 芯片厂商 智能手机 全球芯片 芯片产业

  • 中国模拟IC业暗淡无光 厂商需找准着力点

    【导读】有专家提到,2012年中国IC设计业模拟电路研发企业从146家大幅减少到68家。虽然这一数字由于资料收集渠道的原因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但国内模拟IC厂商的“歧路”也可见一斑。 摘要:  有专家提到,2012年中国IC设计业模拟电路研发企业从146家大幅减少到68家。虽然这一数字由于资料收集渠道的原因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但国内模拟IC厂商的“歧路”也可见一斑。关键字:  IC,  半导体,  晶圆,  传感器 “模拟电路更像是一门艺术。”这是中国第一本半导体电路教材《晶体管电路》编写者童诗白教授讲给学生的。但是在国内,这门“艺术”却面临“日渐冷落”的窘境。有专家提到,2012年中国IC设计业模拟电路研发企业从146家大幅减少到68家。虽然这一数字由于资料收集渠道的原因并不一定十分精确,但国内模拟IC厂商的“歧路”也可见一斑。 与这一数字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全球模拟IC市场2013年营收预计将超500亿美元,增长率达到12.6%。此外,模拟IC还属于高利润率的业务,美国凌力尔特公司据称利润率已达70%。我们不禁要问“国内模拟IC业为何如此受伤?” 回首向来萧瑟处 模拟IC研发不仅仅需要资金、设备和工具,更需要的是能感悟模拟世界的大师。 虽然企业的浮沉受市场变化影响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国内模拟IC厂商何以甘心成为“过客”?国内知名分销商武汉力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骆敏健分析认为,模拟IC厂商数量变化有几种原因:一是被国外半导体公司收购了。二是由于经营不善而自生自灭了。三是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原有的产品线已不足以支撑公司运营,因而走上转型之路。比如说有些公司原先承担了国家某个项目,由于其市场空间容量有限,也不能直面全球竞争,等项目结束后企业就成为过眼烟云了。 相比某些国内模拟IC厂商的“黯然离别”,TI、ADI、美信等国外模拟大厂却是“意气风发”,甚至TI等厂商放弃了一部分数字IC业务转而投向模拟IC领域,如传感器等,这一进一退之间,折射出国内半导体业的困境。 iSuppli高级分析师顾文军表示,模拟IC主要是靠技术和工艺的结合,特别需要工艺的支撑,国内模拟企业的瓶颈主要在于:一是其不像数字IC产品那样,因为有标准Foundry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设计的门槛,而专业的模拟Foundry非常少,而模拟的工艺和技术大多数集中在IDM公司中,所以国内模拟设计公司缺少代工厂的支持,缺少工艺等方面的支持。二是模拟IC不是标准工艺,设计门槛相对较高,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尤其是经验方面的要求很高,而国内人才欠缺,还需要积累。 在IC利润越来越低、IC设计制造工具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模拟IC不仅保持着高利润率,而且其制造工艺有很长的生命周期,目前8英寸晶圆已成为主流。半导体行业专家唐晓泉提到,多年保持毛利率水平在70%的模拟IC领先者凌力尔特使用的仍是6英寸晶圆,而且已用了10多年的6英寸晶圆线还要用10年以上。“凌力尔特的成功表明,模拟IC研发不仅仅需要资金、设备和工具,更需要的是能感悟模拟世界的大师。”唐晓泉强调说。 为无为则无不治 国内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就需在全球市场中参与竞争,因为国外半导体厂商也在不断本地化,依靠封闭原因形成的局部优势不能长久。 在国内某些模拟IC厂商成了“过去时”的同时,另一些模拟厂商却在上演“逆势增长”的剧情。它们的产品线做得比较全,实力也较强,产品也不再是中低端的代名词,而是高频、低功耗、高性能的可以替代国外半导体产品的“硬通货”,这让国外模拟厂商感受到了压力。 在这方面表现出众的北京圣邦微电子有限公司FAE工程师吕扬对记者提到,国内模拟IC产品主要还集中在国外厂商已可开发、但国内还处于空白的产品,填补空白既是立足之道也是当务之急,如圣邦微开发的高精度运放、低静态电流运放等产品对国外厂商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正所谓“是故用无常道,事无轨度,动静屈伸,唯变所适。”规模达500多亿美元的模拟IC市场仍迫切需要国内半导体厂商奏出自己的“音符”,市场仍在不断变化,其实还大有作为。 “未来国内模拟厂商在选择路线时一是要选择避开与国外厂商正面竞争、针对国内本土需求的产品,如复旦微电子开发的电表芯片即是一例。但问题是,这种产品面向相对较窄的市场,只能当作权宜之计解决一时的生存问题。要想长期发展,还需要直接在全球市场中参与竞争,因国外半导体厂商也在不断本地化,依靠封闭原因造成的局部优势不能长久。 二是国内IC企业除注重研发和生产外,也要注重销售。”国内知名分销商武汉力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骆敏健表示,“我们与国外半导体厂商合作时,它的分销体系很成熟。而国内IC厂商渠道建设非常薄弱,没有完善的代理制度,给代理商、分销商的价格都是乱的,就靠自己跑大客户。而大客户一般都会有自己固有的渠道,如果想打入其供应链,体系不健全会产生很大的制约,光靠自己来抢占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很少的。” [#page#] 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追随”仍是主旋律。吕扬提到,目前模拟IC基于硅的COMS工艺还处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阶段,碳化硅、氮化镓等新材料可能在整流或功放领域有前景,但国内模拟IC企业还应着重掌握CMOS工艺。“相比国外模拟厂商的IDM模式,国内模拟厂商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考虑,目前与这一目标还相对较为遥远。”吕扬不无遗憾地提到,“这也迫切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 而今迈步整合越 模拟行业从过去“关注单个功能模块的性能提升”转为现在“注重模拟整合的方案”,因此仅仅局限于设计比单功能器件性能略优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世界本来是模拟的,但通过几十年的数字化,结果能数字化的就数字化了,剩下的自然是更难做了,需要几十年的功底。”唐晓泉的话也从侧面说明模拟IC设计的难度。 如今不再是模拟IC“单打独斗”就能胜出的时代,整合方案时代已然到来。美信市场副总裁Todd Whitaker就表示,模拟行业的发展驱动力源自设计人员对缩小尺寸、降低功耗、减少元件数量的追求,并且由过去关注单个功能模块的性能提升到现在注重模拟整合的方案。“这对模拟行业来说是重大转变,模拟厂商必须对所应用的系统有更好的理解,如放大器领域的专家与数据转换器的专家需要共同协作,设计能够解决系统级问题的产品,从而才能创造出更富竞争力的模拟方案,仅仅局限于设计比单功能器件性能略优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Todd Whitaker进一步指出。[!--empirenews.page--] 整合考验的更是全方位的实力,国内模拟厂商需要未雨绸缪,当然也不能单纯为整合而整合,仍需要找准着力点。“即使整合某些器件可占据更多市场、可扩大利润,但也仍有风险。如果刚整合成,对手就降价,对手以静制动,这样会很被动,所以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实力来考量。”吕扬表示。

    半导体 模拟电路 模拟IC IC厂商 BSP

  • 德州仪器第四季度净利润2.64亿美元 同比滑11%

    【导读】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州仪器周二发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德州仪器第四季度营收为29.8亿美元,净利润为2.64亿美元,均超过了市场预期。 摘要:  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州仪器周二发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德州仪器第四季度营收为29.8亿美元,净利润为2.64亿美元,均超过了市场预期。关键字:  德州仪器,  净利润 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州仪器周二发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德州仪器第四季度营收为29.8亿美元,净利润为2.64亿美元,均超过了市场预期。 在截至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德州仪器的净利润为2.64亿美元,每股收益23美分。这一业绩较上年同期下滑11%,2011年第四季度,德州仪器的净利润为2.98亿美元,每股收益25美分。德州仪器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1.3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65亿美元下滑62%。德州仪器第四季度营收为29.7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4.20亿美元下滑13%。 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德州仪器每股摊薄收益为36美分,不及上年同期的42美分。德州仪器第四季度的业绩超过了市场预期。汤森路透的调查显示,分析师此前预计,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德州仪器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34美分,营收为29.5亿美元。去年10月,德州仪器预计第四季度营收为28.3亿美元到30.7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23美元到0.31美元。德州仪器第四季度共获得27.2亿美元的订单,比上年同期下滑5%,比上一季度下滑16%。德州仪器在第四季度动用6.00亿美元回购了公司2060万股普通股,并支付了2.35亿美元的股票分红。 2012年第四季度,德州仪器模拟产品营收为16.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6.95亿美元下滑2%,运营利润为4.1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4.14亿美元增长1%;嵌入式处理产品营收为4.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4.42亿美元增长6%,运营利润为16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200万美元增长33%;无线产品营收为3.1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7.22亿美元下滑56%,运营亏损为3.96亿美元,上年同期的运营利润为1.12亿美元;其他产品营收为5.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5.61亿美元下滑7%,运营利润为1.00亿美元,好于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1.73亿美元。 整个2012年,德州仪器营收为128.2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37.35亿美元下滑7%。德州仪器2012年运营利润为19.7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9.92亿美元下滑34%。德州仪器2012年净利润为17.5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2.36亿美元下滑21%;德州仪器2012年每股摊薄收益为1.51美元,不及上年同期的每股1.88美元。 德州仪器预计,2013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6.9亿美元到29.1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24美元到0.32美元。德州仪器同时预计,公司2013年研发支出将为16亿美元;资本支出将为5亿美元;资产折损为9亿美元;年有效税率为22%。 德州仪器股价周二在纽交所常规交易中报收于33.46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6美元,跌幅为0.18%。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德州仪器股价下跌0.17美元,跌幅为0.51%,报收于33.29美元。在过去的52周中,德州仪器股价最低为26.06美元,最高为34.24美元。

    半导体 嵌入式 模拟 BSP

  • 富士通家用空调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导读】业内专家分析称,富士通核心业务在服务器、半导体、IT等领域,并不重视家用电器行业,同时其售后服务体系也不健全。预计富士通家用空调有可能将退出国内市场。 摘要:  业内专家分析称,富士通核心业务在服务器、半导体、IT等领域,并不重视家用电器行业,同时其售后服务体系也不健全。预计富士通家用空调有可能将退出国内市场。关键字:  富士通,  家用空调,  半导体 近日,有消费者投诉称,家里一台富士通冷暖空调制热功能出现故障,多次联系销售企业无果。在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里,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对此,业内专家分析称,富士通核心业务在服务器、半导体、IT等领域,并不重视家用电器行业,同时其售后服务体系也不健全。预计富士通家用空调有可能将退出国内市场。 制热功能发生故障 “去年3月购买了一台富士通冷暖空调,使用仅8个月便出现了故障,空调外机不转,制热功能丧失。” 绍兴地区消费者陈先生表示,随后于去年12月2日向五星电器售后服务致电,多次催促下, 12月下旬有售后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结果扔下“空调电脑板坏了,需要更换, 配件必须向厂家申请”这句话后,便再无踪影。 记者了解到,富士通空调的销售渠道分成两种。一种是通过苏宁、五星电器这两家家电连锁卖场购买,另一种则是通过小的渠道商购买。富士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不同的购买渠道其售后服务不一样。如果在苏宁或者是五星购买的话,那么机器出现故障后则可直接拨打苏宁和五星的售后电话。而其他渠道购买则是拨打另外一个维修电话。 在家电分析师梁振鹏看来,上述这两种现象突出了富士通空调在国内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而在家电行业来说,尤其是像空调这类大家电,通常使用时间都较长,售后服务是消费者很看重的一环,将直接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该品牌产品。 销售推行“打包”策略 富士通在中国的经营模式相当于打包给家电卖场。五星电器总部售后人员向记者证实,五星电器出售的富士通空调,其售后维修均是由五星电器来提供,维修人员也是五星电器自己的员工。如果涉及到一些关键的配件,则是由维修处向备件库申请,然后再由备件库向生产厂家提出申请。 家电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对此表示,富士通这种打包经营模式,在很多外企中是很普遍的,其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对品牌的影响,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和纠纷。这种经营方式即产品和售后全部由连锁卖场负责,而连锁卖场往往第一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对其代理的品牌其实并不看重,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一些品牌事故。 未来恐难逃退市厄运 梁振鹏认为,富士通空调正濒临退出中国市场的尴尬境地。富士通空调在国内空调市场地位极低,属于不入流、边缘化的小品牌,市场份额极少。而且家用电器业务并非企业核心业务,富士通集团不会投入大量的精力,这样一来,其工艺质量、核心技术都难有突破,这种情况下,想要生产下去极为困难。 洪仕斌对此也表示认同,目前国内空调竞争非常激烈。美的、格力已经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那些二、三流空调品牌都过得很艰难,更不要说富士通空调,其退出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很大。 事实上,富士通一直对家电业务都不重视。从过去几年的战略发布中可以看出,其主要以服务器为核心,为诸多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此外一些新的投入新的战略大多是针对IT相关产品,对于家用空调方面一直都是不闻不问。

    半导体 半导体 富士通 空调 BSP

  • 安捷伦:与多领域领导者加强合作 做差异化产品

    【导读】安捷伦科技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2012年,安捷伦在通用测试测量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未来的2013年又会有哪些考虑和布局? 摘要:  安捷伦科技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2012年,安捷伦在通用测试测量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未来的2013年又会有哪些考虑和布局?关键字:  安捷伦,  测试测量,  解决方案,  物联网 安捷伦科技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诊断、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2012年,安捷伦在通用测试测量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未来的2013年又会有哪些考虑和布局? 回顾2012,与多领域领导者建立合作关系 总体来说,安捷伦在2012年通用测试测量业务表现超过了预期。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安捷伦以全面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和产品著称。2012年安捷伦在教育领域、物联网和无线通信领域和很多行业的领导者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安捷伦不断通过对市场的解读了解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安捷伦不同于其它公司,不炒作概念或打价格战,而是通过创新优质的产品与优秀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赢得客户的信任。 安捷伦科技电子测试测量集团中国区市场总监郑纪峰 根植本土市场,加强与以研发为主的客户合作 2013年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一方面,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因为中国人力成本的提高将面临挑战,这会影响到中国的生产制造产业。而另一方面,新技术,新行业不断出现。因此,能否把握机会成为企业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 进入中国30多年来,安捷伦秉承客户第一、尊重人才、创新专注、责任和服务民生的理念,与中国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携手共赢,中国市场是安捷伦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在全球发展战略中至关重要。 安捷伦一直致力于根植本土市场,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本土化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未来的2013年,无论是企业、研究所还是高校,以研发为主的客户将成为安捷伦合作的重点。主要源于安捷伦本身就是一家高科技企业,深知研发及创新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这也保证了安捷伦电子测量事业部历经70余年仍旧屹立于行业的领先地位。中国处于转型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安捷伦将紧跟时代的步伐,与中国的伙伴一起与时俱进。 做差异化产品,通过技术融合和公司整合不断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 对于产品的发展趋势,郑总强调同质化就意味着价格战。因此,在通用测试测量领域,安捷伦也会尽量做到有自己独特的客户需要的特点。从这个角度看,安捷伦在2013年会推出一系列很有特点的产品。在2012年底,被称为射频微波领域的万用表的手持式射频和微波分析仪打响了头一炮,随后被客户亲切的称为“iScope”的基于电容触摸屏的4000X示波器又隆重推出。明年将有更多的创新产品会陆续推出,以满足更快、更准、更全的市场需求。 在产品的创新上郑总认为高集成度、多功能、无线技术的引入正体现了安捷伦提出的创新理念。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如果这种技术整合符合了客户的需求,那么就会成为一种新的标准,反之,则会被市场所抛弃。安捷伦在2012年底推出的手持式射频和微波分析仪就是号称十合一的产品,而4000X示波器是五合一的产品,都是符合这一潮流的。 除技术融合之外,安捷伦也在通过公司之间的整合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产品以及应用。去年安捷伦收购了一家叫AT4的公司,以提升自己在LTE, NFC,RFID和Bluetooth等方面的测试测量能力。合理的整合可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未来的2013,用郑总的话讲,“安捷伦将以稳定为主,同时会帮助我们的渠道合作伙伴提升自己的技术及服务能力。”

    半导体 安捷伦 安捷伦科技 测试测量 BSP

  • 富士通联手摩托 为美国防部提供光网络解决方案

    【导读】富士通公司和摩托罗拉移动前天宣布成功为美国国防部进行了GPON-WDM的互通测试。测试采用了富士通的FLASHWAVE 9500分组光网络平台和摩托罗拉的无源光局域网POL解决方案。 摘要:  富士通公司和摩托罗拉移动前天宣布成功为美国国防部进行了GPON-WDM的互通测试。测试采用了富士通的FLASHWAVE 9500分组光网络平台和摩托罗拉的无源光局域网POL解决方案。关键字:  分组光,  富士通,  GPON,  WDM 1月24日消息,富士通公司和摩托罗拉移动前天宣布成功为美国国防部进行了GPON-WDM的互通测试。测试采用了富士通的FLASHWAVE 9500分组光网络平台和摩托罗拉的无源光局域网POL解决方案。 两家公司的设备在互通测试中展示了无缝的融合,为美国国防部及其他政府机构提供了满足高标准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高性能的光网络解决方案。 富士通的FLASHWAVE 9500分组光网络设备支持许多最新的光网络技术,包括中心的L2交换,ROADM,支持100Gbps速率。测试中展示了良好的延迟和抖动性能。 摩托罗拉的POL解决方案大大简化了企业网的部署,操作和管理。这一方案基于GPON技术,在网络安全,可靠性,功耗上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POL解决方案还具有优越的经济性,相比传统LAN网络,可以降低运营成本55%到75%。

    半导体 摩托 富士通 光网络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