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日子到头了?DRAM市场供大于求态势初现,2019年售价跌幅或达20%

    过去两年,存储芯片像经历着过山车的上半程,一直持续疯涨,不过,今年以来,情况开始发生转变。NAND闪存开始出现降价,DRAM的价格也不再坚挺。 根据之前的统计数据,2018年NAND闪存价格至少下跌了50%,而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市场预期2019年NAND闪存价格还会再跌50%。 至于DRAM,虽然价格没有出现像NAND那样的下跌,但已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态势,价格下探迹象明显。 根据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最新报告,在各大厂已议定第四季合约价的情况下,10月份的合约价格开始大幅滑落,主流模组4GB的均价自上季的34.5美元滑落至31美元,跌幅10.14%;大容量模组8GB跌幅更为明显,自上季的68美元滑落至61美元,跌幅为10.29%。由于DRAM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才刚开始,因此不排除11月与12月价格将持续下探。而由于各家厂商积极求售,8GB解决方案的跌幅预期将会持续高于4GB解决方案。 展望明年首季情况,除了PC以外,服务器以及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也将面临出货量下修的状况,整体而言,DRAMeXchange预估2019年全年DRAM平均销售单价的跌幅可能达到20%。  

    半导体 DRAM

  • 印度研发出该国第一个自主微处理器,基于RISC-V架构

    半导体自主设计,这是很多国家的梦想,最近,印度终于实现了。 由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IIT-M)研究团队,在微处理器开发方面迈出了第一步。研究人员已经拿出了该国第一个自主微处理器Shakti。该芯片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半导体实验室在昌迪加尔制造。早在7月份,英特尔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工厂生产了300个Shakti的早期版本芯片“RISECREEK”。 该项目最初始于2011年,随后于2017年获得政府拨款11亿卢比(150万美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Veezhinathan教授领导了可重构智能系统工程(RISE)实验室的团队。他表示:“我们已经证明可以在印度设计,开发和制造微处理器。这对国家很重要,所有国家都希望拥有设计部分。即使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本土设计也变得重要。” Veezhinathan补充说,微处理器的设计基于一个名为RISC-V的开放式指令集架构(ISA)。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基于这种架构设计,制造和销售芯片。他还指出,印度制造的芯片使用的是180nm工艺,而美国制造的芯片采用20nm工艺。正因为如此,芯片在这个阶段无法为智能手机提供运算能力。但是,Veezhinathan表示,它仍然可以用在洗衣机或智能相机等智能设备当中。 该团队还在研发一款名为“Parashakti”的超级计算机微处理器,据称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很高兴看到印度在这个领域迈出了一步,美国,中国大陆,韩国和中国台湾长期以来一直是这方面领导者。 免费开源的RISC-V给想自主研发处理器的国家和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基于RISC-V架构的处理器面世。  

    半导体 risc-v 印度 自主微处理器

  • 台积电晶圆十六厂开工量产:16nm工艺正式落地南京

    10月31日,台积电在南京举办新工厂开业暨量产典礼。 据悉,南京厂将成为台积电的晶圆十六厂(Fab16),初期月产能1万片,预计2019年底达到15000片,在2020年达到2万片的规模。 典礼上,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Mark Liu)、台积电CFO兼南京厂董事长何丽梅(Lora Ho)出席并致辞。 刘德音提到,在去年的进机仪式中,创办人张忠谋提到对台积电南京的高度期待以及所寄予的厚望,我们必定会按照创办人的期望与擘划,将台积电南京建设为台积电全球化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 何丽梅介绍,台积电南京厂将提供12寸、16nm FinFET晶圆代工业务,生产工作已于今年5月开始,比计划早了6个月。 另外,台积电的南京设计服务中心也将就近服务,完善生态,带动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根据台积电本月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大陆客户带来的晶圆营收占比达到了16%,不过北美客户仍占到61%。  

    半导体 台积电 南京 16nm工艺

  • 群英荟萃 第92届中国电子展盛大开幕!

    2018年10月31日,中国电子第一大展——“第92届中国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展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为主题,展会面积近40000平方米,来自电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1000家展商盛装出席,并有40000余名买家和专业观众现场观展,共同打造了一场电子行业年度盛会! 展会现场 在当下的国际形势下,电子信息技术对于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地。为此,本次展会也特别聚焦“基础电子、自主可控、创新应用”等话题,涵括半导体分立器件、被动元件、集成电路、仪器设备、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领域,全方位呈现电子信息产业最新成果,探讨行业发展方向。 三大展区联动,亮点纷呈 对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而言,2018年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自主可控,而这背后的诱因则是中美贸易竞争,“中兴事件”也让我们意识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从整体形势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特别是在IC设计、制造及封测等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整体实力,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元器件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 人潮涌动 元件展区作为中国电子展的传统优势展区,历经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元件产品的重要展示交流平台。本次展会也结合当下产业需求,集中展示了电阻电容、连接器等产品,吸引了元件百强包括四川永星、福建火炬、陕西华星、宁波松乐、宁波福特、深圳市通茂电子、沈阳兴华航空、中航光电、贵州航天等企业纷纷参展。在展会现场,我们也能够非常明显感受到,这些企业正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追赶国际先进企业,努力缩短差距,以便更好的满足国内市场对于电子元件的需求。 此外,在推进自主可控的过程中,除了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之外,鼓励终端应用积极采购国产产品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产替代的良性循环。为此,本次展会也特别开设了半导体展区。东芯半导体、江苏华存电子、安徽宏实自动化、深科达半导体、基恩士、广东科信、金城微零件、太仓市晨启等参展企业纷纷展示了最新的产品方案。通过现场交流,参展观众也进一步了解了国产产品的真实水平,共同探讨国产替代的可能性。 在设备仪器展区中,则针对电子信息产业最为重要的测试测量和电子制造设备环节进行了集中展示。罗德与施瓦茨、同惠电子、上海咏绎仪、南京盛普仪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沈阳远大装备、无锡明炜、杭州纽登、正邦电子、华仑电子、江苏飞尔机电、南通百仕利、堃琦鑫华、快克智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3研究所等企业分别展示了电子工具、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产品。 与此同时,在W1-W3馆中还设有物联网展示区、台湾展示区、数码展示区、智慧零售展区等新型的领域的展示,同期还举办“快克杯”全国高技能焊接大赛总决赛,来自全国各地高手汇聚一堂,互相切磋技艺,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 系列活动,干货满满 研讨会现场 除了丰富的产品之外,本次展会期间还将举办系列主题会议,集中围绕智慧社区、智能制造、半导体封测、汽车电子、嵌入式系统、新零售等领域进行重点探讨,聚焦电子信息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10月31日第二届中国(上海)智慧社区生态发展峰会在W1号馆论坛活动区举办,峰会邀请了众多行业重量级嘉宾和知名企业参加,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领导为本次活动致辞,中国智慧家庭及社区技术与应用联盟常务秘书长、北京旷视科技、中国电信物联网分公司、碧桂园集团、南京鹏讯、纵行科技、兴火源科技、创泰科技、顺舟智能、家畅智能科技等行业知名企业的总监、资深工程师或市场经理等先后发表精彩演讲,重点探讨智慧社区的应用案例,进一步推进了智慧社区落地。 此外,11月1日在W1号馆现场论坛活动区还将举办“2018年中国(上海)嵌入式系统安全论坛”,重点聚焦嵌入式系统安全架构,处理器安全技术和安全开发和认证工具,以及面向应用的嵌入式安全解决方案。来自Arm中国、恩智浦、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TUV南德认证、兆芯集成等国内外代表性企业,通过系列主题演讲,针对万物互联时代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2018第十六届中国(上海)汽车电子暨智能网联汽车核“芯”技术峰会11月1号还将在上海世纪皇冠假日酒店世纪厅隆重举行。峰会的主要议题包括车载集成电路芯片、汽车智能化模块、智能汽车整车设计、V2X技术解决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自动驾驶技术、车载控制器及传感器、汽车动力及EV电池管理等。届时,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魏少军、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梁元聪、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发展总监刘建华、360集团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事业部刘健皓、清华大学信研院汽车电子实验室执行主任乌力吉等众多汽车、半导体行业的专业嘉宾出席峰会,为到场的专业观众做主题演讲和嘉宾互动。展会同期更多展会同期精彩活动,见下表。 第92届中国电子展同期活动 买家活动重磅登场,促进企业深度合作 VIP买家团 为了帮助参展商快速达成合作,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专场采购推介会,由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有采购决策权的工程师共同参与,参展企业可以现场推荐产品,从而增加销售机会。 本次展会定向邀约合作伙伴包括中达电子、康佳集团、东芝信息、富士康集团、LG电子、松下电器、天马微电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6研究所、大连富士冰山、小萌科技、美的、图灵通诺等100家采购商,它们手持千万采购意向来到现场,与参展商面对面沟通。同时,组委会携手采购平台柠檬豆共同打造《2018中国(上海)自助售货机行业高峰论坛暨自助售货系统与设施展览采洽会》。以方案展示+供需对接为主,预计将吸引超过500家自动售货机相关企业参加。 本届展会,不仅参展商阵容强大,还有政府组团、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大学校园组团参观,同时还吸引了国内重要园区前来参加,如上海浦东软件园、上海张江科技园区、上海漕河泾科技园区、上海博济园、苏州博济园等。 第92届中国电子展已拉开帷幕,展会三天精彩内容必将吸引电子信息产业关注。我们期待与您共同书写一部中国乃至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与发展史。

    半导体 信息化 电子技术 中国电子展 产业升级

  • 涨价太猛泡沫破裂? NAND2019年或要再跌50%

    房地产泡沫喊了好多年了也没见多少破裂,半导体行业里却遇上了!还记得去年存储产品的疯狂涨价吗?现在开始价格就像过山车开始下坡了。 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存储芯片的旺季,DRAM内存及NAND闪存的价格从那时候开始疯涨,今年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了,不过情况也不一样了——DRAM内存颗粒今年的涨价速度放缓到个位数,不过今年并没有跌价,NAND闪存就没这么好运了,今年Q1季度之后价格就开始暴跌,部分SSD硬盘早就到了每1GB不到1块钱的地步了。 不过这个日子还没到头,预计明年NAND闪存的价格还要再跌50%,NAND及SSD厂商这两年要为前两年的涨价还债了。 上周发布财报的西数就已经表露出NAND闪存降价对他们的巨大影响了,当季度西数营收、盈利同比下滑,虽然NAND闪存位容量出货增长了28%,但是NAND闪存的加价跌了16%,导致西数毛利率大幅下滑,增收不增利,而HDD硬盘业务那部分就不用说了,同比下滑了810万部,出货量只剩下3410万部。 NAND闪存的降价同样也会影响美光、SK Hynix、三星、东芝等公司的财报数据,只不过三星、美光、SK Hynix这些公司有DRAM内存的高价支撑,财报数据不会像西数这么惨。 根据之前的数据,2018年NAND闪存价格至少下跌了50%,而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市场预期2019年NAND闪存价格还会再跌50%。为了减缓NAND价格下跌对公司的影响,从西数到美光都在减少NAND闪存产能投资,以便减少NAND供应,缓解市场对降价的预期。 不过NAND闪存降价这事恐怕很难阻止,就好像当年涨价不受控制一样,因为2019年三星、东芝、西数、美光、英特尔、SK Hynix公司都会加速量产96层堆栈的3D NAND闪存,而且内存也会从TLC向QLC闪存转向,在解决初期的良率问题之后,NAND闪存的供应势必还会增加,降价是跑不了的。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还有一件事可能会对NAND市场格局产生变化,那就是中国的长江存储公司也会加入战场,今年内他们小规模生产了32层堆栈的64Gb闪存,但主力还是明年量产的64层堆栈3D闪存,尽管技术上还会落后其他厂商,但是长江存储显然会用价格做武器去抢占入门级NAND市场。 半导体产业这种周期性的螺旋式发展看来是不可避免了,要想避免价格的大幅下跌,只能期盼未来一年能有大规模新兴应用市场来驱动吧。

    半导体 nand

  • CNBC:芯片股遭遇近10年来的最大跌幅

    (来源:CNBC)本周对半导体相关股票来说是艰难的一周。芯片制造商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的股票在周三(10月24日)延长的交易中下跌了18%,此前该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收入低于华尔街预期。同样在周三,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在令人失望的季度收益和降低的前景后大跌。 科技股领涨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4.4%至7,108.40-进入修正区域 - 这是自2011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天。 因为主要芯片制造商的收益令人失望以及大盘抛售,周三是半导体股票近十年来最糟糕的一天。  

    半导体 芯片股 最大跌幅

  • 全球首台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问世,填补国内IC产业空白

    集成电路产业是一项高门槛高投入的产业,不仅体现在IC设计上,而且也体现在IC的生产设备上,很多IC生产设备都把控在国际有限的几家厂商手中。 最近,记者从中国电科38所获悉,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由该所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超级针X 射线成像将在月底开幕第92届中国(上海)电子展正式发布。 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对集成电路封装检测装备需求日益凸显,而我国此类设备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设备则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可生产亚微米级分辨率设备主要由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地区的几家企业生产。随着芯片制造及封装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轻元素材料,对设备应用场景要求更加多样化。更高分辨率、更高对比度、更大检测范围的X射线检测装备已成为行业急需。 中国电科38所面向封装检测行业急需,自主研制了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微焦点X射线成像系统—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该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X射线管产生X射线,利用射线穿过物体过程中吸收和散射衰减性质,在图像增强器上形成被扫描物体的透视图像。区别于传统的 X射线源技术,该设备采用国际首创的超级针X射线源,因而以“超级针”冠名。 据悉,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性能可媲美国际最先进产品,系统分辨率小于1微米,同等分辨率下,对比度是国外产品的3倍以上,成像更清晰,检测更可靠,使其具有“火眼金睛”般的缺陷检测能力,让缺陷无所遁形。此外,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还具备强大的低能成像能力,使其在轻元素材料精密检测方面优势突出,远超国外同类产品,填补国际空白。目前,中国电科38所针对该产品及相关技术,已申请20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其中11项已获得授权。 中国电科38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为国际首创,标志我国在此领域已位于世界前列,将有助于提升我国集成电路封装检测技术水平,尤其是在轻元素材料精密检测方面,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希望,这样的设备能尽快投入使用,提升国内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能力。

    半导体 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 集成电路检测

  • 代工一片晶圆能赚多少钱?看看台积电的数据

    晶圆代工到底有多赚钱?最近,半导体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每片晶圆代工平均收入预计为1138美元,与2017年的1136美元基本持平。   根据IC Insight对“2018麦克莱恩报告”9月份更新中的集成电路代工业务的广泛第二部分分析,四大晶圆代工厂平均每片收入在2014年达到1,149美元,然后在去年缓慢下降。 在2018年,台积电平均每片晶圆收入预计为1,382美元,比格罗方德的1,014美元高出36%。而联华电子每片晶圆的平均收入预计仅为715美元,约为今年台积电预计金额的一半。此外,台积电是四大中唯一一家预计今年将比2013年产生更高的单片晶圆收入(9%以上)的晶圆代工厂。相比之下,与2013年对比,GlobalFoundries,UMC和中芯国际今年单晶圆平均收入预计将下降分别为1%,10%和16%。 虽然预计今年四大晶圆代工厂每片晶圆的平均收入为1,138美元,但产生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C加工技术的最小特征尺寸。下图显示了今年第二季度纯晶圆代工厂生产的一些主要技术节点和不同晶圆尺寸的每种晶圆的典型收入。   在今年第二季度中,0.5μ 200mm的晶圆和≤20nm 300mm的晶圆单片收入分别为370美元和6050美元,相差超过16倍。即使用每平方英寸的收益来看,差异也是巨大的(使用0.5μ技术的为7.41美元,使用≤20nm技术的为53.86美元)。由于台积电从≤45nm晶圆产量中获得庞大的销售额,其每片晶片的收入预计在2013到2018年期间将以2%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而同样的时间段GlobalFoundries、UMC和SMIC在平均每片晶片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则为-2%。 在未来五年内,可能只有三家代工厂能够提供大批量的前沿产品(即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IC Insights认为,这些公司之间可能存在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台积电和三星,因此,到2022年,定价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虽然只有3,5家,但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各家在技术和投入上都需要长期持续不断地跟进。

    半导体 晶圆代工 台积电 收入

  • 中国RISC-V产业高峰论坛召开,又向自主可控CPU迈近了一步

    10月17日,中国RISC-V产业联盟和上海市RISC-V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同期举办RISC-V产业化高峰论坛。 在集成电路产业中,处理器芯片(CPU)是一座必须攀越的高峰。如果说CPU是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础,指令集架构(ISA)则是处理器芯片的基础。目前,在服务器和PC机领域的处理器芯片几乎全部被X86架构(美国Intel公司)统治,以智能手机和终端设备为代表的移动领域的处理器芯片(CPU)则几乎全部由ARM构架(日本ARM公司)垄断。 相比于这些主流架构严格的授权使用机制,2010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牵头创立的新型指令集RISC-V则完全不同,其创立之初就确定走开放、共享、安全的道路。全世界任何公司、研究机构与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开发和销售兼容RISC-V指令集架构的处理器,并可灵活地修改以增加新的功能,无须支付指令集授权费用。此外,RISC-V拥有精简、低功耗、模块化、可扩展等技术优势,RISC-V生态体系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成为半导体产业及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兴应用领域的重要创新焦点。 上海是国内首家明确支持RISC-V的地区。今年7月份,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了《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开展2018年度第二批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制造领域)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RISC-V相关设计和开发的企业。这对于RISC-V指令集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让中国在这一领域从一开始就与国际最先进水平并行前进。 在今天的成立大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表示,上海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最早、产业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始终将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点。2017年,上海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规模接近1200亿元,产业相关的企业总数超过500家,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5万人,成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名片。培育像RISC-V这样的新兴技术,将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RISC-V产业联盟理事长、芯原控股董事长戴伟民博士指出,CPU的全球争霸蕴含着深刻的产业规律,中国为了早日实现CPU的自主可控也进行了大量的攻坚,只有自行设计微架构,并且在指令集标准的授权和发展上并不受制于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全新、开放、免费的RISC-V符合这一标准。 中国拥抱RISC-V标准,有助于实现CPU在民用领域尤其是新兴领域的自主、可控、繁荣。RISC-V给中国产业带来的最大机遇是一个与全球一致的起跑线,只有建立中国国产自主、可控、安全的异构运算平台,才能在新的技术变革中实现产业的全面跃升。 附:中国RISC-V 产业联盟简介 中国RISC-V产业联盟(China RISC-V Industry Consortium(CRVIC)),由芯原控股、芯来科技、上海赛昉科技(SiFive China)、杭州中天微、北京君正、兆易创新、致象尔微电子、乐鑫科技、时芯电子、紫光展锐、地平线、晶晨半导体、华大半导体、格易电子、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物联网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芯原控股有限公司担任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 中国RISC-V 产业联盟致力于集聚和整合国内RISC-V创新力量,助推RISC-V产业生态的建设,提升中国企业在RISC-V 指令集创新、标准制定中的影响力;同时,加快RISC-V 的市场推广和产业化应用,助力形成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性技术协作开发机制、知识产权合作机制等长效机制,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RISC-V 产业联盟由国内外RISC-V领域重点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联合发起成立。该联盟将秉承“开放、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夯实RISC-V 产业技术基础,促进形成贯穿IP 核、芯片、软件、系统、应用等环节的RISC-V 产业生态链。

    半导体 中国risc-v产业高峰论 自主可控cpu

  • 赵伟国再次卸任紫光南京一把手:半年来第三次卸任

    上一次的卸任引发了众多议论,赵伟国不得不亲自公开解释,如今,再一次的卸任,赵伟国是怎么说的? 芯片市场持续火热之中,行业巨擘、年富力强的紫光集团掌舵者赵伟国第三次卸去重要职务。 10月15日,新京报记者自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获悉,赵伟国已经不再担任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位名叫章睿的人士接任。公开资料显示,章睿为紫光方面工厂建设事业部总经理兼集团招采总经理。新京报记者暂时无法确认二者是否为同一人。 新京报记者看到的一份江苏省环保部门环评公示显示,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是紫光南京集成电路基地项目一期的建设单位,项目总投资700亿元。 据悉,本项目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经济开发区建设紫光南京集成电路基地项目一期,是紫光集团的第 2 条存储芯片生产线。本项目的产品方案是生产 3D NAND Flash 储存器芯片,其 中 3D NAND 切入点选择为 4X nm 64 层堆叠的 3D NAND 产品,逐年实现 256Gb、512Gb、 1Tb 闪存芯片及模组产品包括:SSD、eMMC、eMCP、存储卡等的产业化,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 “企查查”显示,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为南京紫光存储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后者股东为南京紫光存储科技基金(有限合伙)、西藏紫光新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赵伟国为近年来芯片产业的风云人物,现任紫光集团董事长。据介绍,1996年,赵伟国硕士毕业后加入紫光集团,担任紫光集团自动化工程事业部的副总经理。1997年赵伟国出任清华大学旗下另一家公司同方电子的总经理。 2004年,赵伟国创办了私人企业健坤集团,从事IT、天然气、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2009年,赵伟国的健坤集团入股紫光集团49%的股权,并先后出任总裁、董事长。2015年3月,赵伟国承诺将个人财富的70%捐赠给清华大学。 在媒体报道中,赵伟国有“并购狂人”之称。紫光集团在官网称,在赵伟国先生领导下,紫光集团6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斥资近60亿美元收购展讯、锐迪科、华三通信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 对于年富力强的赵伟国而言,这是其半年以来的第三次辞职了。 4月8日,紫光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紫光股份和紫光国芯公告宣布,收到公司董事长赵伟国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赵伟国因工作繁忙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辞职后,赵伟国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据报道,赵伟国对此在微信朋友圈表示:“确实太忙,上市公司程序性工作太多。感谢关心,我永远和紫光同在,我的岗位在紫光集团。” 8月1日,新京报独家报道,由于工作调整,赵伟国辞任清华控股董事。彼时,清华控股相关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由于“一岗双责”的原因,由子公司紫光集团的党委书记担任清华控股的董事,赵伟国作为紫光集团董事长就不再担任清华控股的董事。 在赵伟国三次辞职的同时,他所入股的紫光集团也在发生股权大变动。 今年9月,清华控股与苏州高铁新城国有资产经营管 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铁新城”)、海南联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 联合”)签署协议,清华控股将其持有的紫光集团30%、6%的股权分别转让给高铁新城、海南联合。工商资料显示,高铁新城、海南联合分别是苏州和海南国资企业。 此番股权变动的背景在于清华大学的校企改革。 据新京报记者获悉,清华产业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高校企业改革精神的具体举措。一方面,清华产业将加大力度创新发展一批与大学学科高度相关、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属企业;另一方面,将通过股权重组,实现部分大型成熟企业的进一步市场化。而紫光集团即是所谓“部分大型成熟企业”的其中之一。 随着清华控股将36%股权对外转让,其持有紫光集团的股权比例降至15%,由此,赵伟国旗下企业成为紫光集团的最大股东。 今年9月,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会见“大基金”总裁丁文武时表示,清华控股的股改方案将为“从清华毕业”的紫光集团引入新的资源,进一步推进紫光集团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此番股权大变动之际,赵伟国的贡献得到了外界的认可。 “大基金”总裁丁文武公开表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赵伟国董事长带领紫光集团在存储芯片行业实现了零的突破,并逐渐成长为中国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是中国集成电路领域的一面旗帜。 丁文武还表示,大基金将对紫光集团提供一如既往、不打折扣的全力支持,也希望改制后的紫光集团未来能在存储器芯片和5G芯片等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促成大基金与紫光集团更多合作。

    半导体 赵伟国 紫光南京

  • 受益政府补贴,蓝思科技前三季净利预增16.5%-23.02%

    10月14日晚间,蓝思科技披露业绩预告,前三季度预盈10.4亿元至10.99亿元,同比增长16.5%-23.02%。而电子制造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3.25%。 蓝思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的智能手机主要品牌客户采用前后盖双面玻璃、3D玻璃后盖的中高端新机型显著增多,智能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车载设备等业务稳步较快增长,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销量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但受人力成本及折旧费用上升、部分产品销售单价同比下降、大量新产品试制投产导致良率损耗较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产品整体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 此外,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蓝思科技当期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13,814万元。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通知,将获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0.00万元用于补贴对新产品的前期研发投入,对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半导体 蓝思科技 政府补贴

  • 紫光国微欲2.2亿转让西安紫光国芯

    还记得3年前,紫光国微收购西安紫光国芯吗?如今,情况发生变化啦! 紫光国微披露,拟将全资子公司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紫光国芯)100%股权以约2.2亿元人民币转让给紫光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存储”)。 若上述关联交易获股东大会批准,则意味着西安紫光国芯将不再囊括在紫光国微上市平台内。据紫光国微以及西安紫光国芯官网介绍,西安紫光国芯是专业的DRAM存储器芯片设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存储器设计开发及自有品牌存储器产品的销售,并提供相关集成电路的设计、测试服务,目前的主要产品为DRAM存储器芯片和模组。2015年,紫光国微收购西安紫光国芯,后者则承担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和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等多个存储器领域的重大专项研究项目和课题。 紫光国微在公告中解释称,为保持和跟进DRAM存储器芯片设计领域的先进技术,西安紫光国芯持续加大产品开发投入,但受下游制造代工产能等方面的限制,短期内无法达到规模经济,经营压力加大,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已影响到其正常持续经营,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和业绩压力,其自身后续的研发投入也面临很大困难。 根据披露的财务数据,西安紫光国芯2017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3.43亿元,净利润-1200.23万元,2018年1-7月营业收入约3.27亿元,净利润-585.23万元,截至2018年7月31日净资产2755.6万元。紫光存储截至2018年7月31日净资产8.2亿元,2018年1-7月实现营业收入36.43万元,净利润-2001.16万元。 紫光国微称,对西安紫光国芯100%股权评估时,最终选择收益法的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结论,评估前西安紫光国芯股东全部权益价值3267.43万元,评估价值22009.00万元,增值18741.57万元,增值率573.59%。 截至目前,紫光国微为西安紫光国芯共提供借款资金1.95亿元,另外,尚有为西安紫光国芯获得1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提供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紫光国微在公告中表示,其向西安紫光国芯提供的借款将在约定的时间内及时收回,同时股权转让事项将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 “本次股权转让可以减轻上市公司的资金投入压力,改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紫光国微在公告中表示,转让事项有利于西安紫光国芯的后续发展,在股权转让后,紫光国微将专注于安全芯片设计领域。 不过,这次出售的对象其实也不是外人,北京紫光存储科技是紫光国微控股股东紫光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业务涉及安全存储、集群存储、服务器、一体机等等。

    半导体 紫光国微 紫光国芯

  • 感谢苹果7nm A12,台积电9月营收竟涨了这么多!

    相比联电、Globalfoundries先后退出7nm工艺竞赛,台积电已经取得了实质的先发优势,率先量产了7nm工艺的苹果A12处理器及华为麒麟980处理器。 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台积电9月份营收949.22亿新台币,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了7.2%,是近年来单月第二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苹果A12处理器的7nm订单,后续还会更多的AMD、NVIDIA的高性能7nm芯片订单。 8月份的时候台积电晶圆厂遭遇病毒袭击,导致几家晶圆厂停工一天多,对Q3季度营收会带来负面影响,台积电官方预计会影响2%的Q3季度营收,不过从8月份的表现来看,这次事件的影响非常小,不会对台积电的业绩造成明显波动。9月份合并营收949.22亿新台币,环比、同比增长4.2%、7.2%。 随着9月份营收大涨,台积电Q3季度总营收达到了2603.47亿新台币,环比Q2季度增长11.6%,同比2017年Q3季度增长了3.2%,整体表现略微超出Q2财报会议上对Q3季度的预期水平。1-9月份累计营收也达到了741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了6%。 台积电方面指出9月份营收大涨主要是台币贬值以及7nm订单需求高涨所致,虽然他们没提具体的客户名字,但是9月份的7nm订单主力显然是苹果A12处理器,每年Q3季度是苹果处理器备货的高峰值,按照之前分析师的预期,苹果今年出货的新一代iPhone手机在8000-9000万部之间,台积电的7nm产能需要优先满足苹果的要求。 在苹果之外,华为的麒麟980处理器也是台积电7nm工艺生产的,首发麒麟980处理器的手机是华为Mate 20,10月16日发布,所以下一波7nm处理器订单就是麒麟980的了。 今年底明年初,台积电还会量产7nm HPC高性能工艺,主要生产AMD的CPU、GPU、NVIDIA的GPU、赛灵思的FPGA等等,进度最快的就是AMD的7nm芯片了,台北电脑展上官方宣布了,下半年已经出样了,其中7nm Vega显卡会在下个月发布,而明年初的CES展会上AMD还会推出7nm工艺的CPU及GPU,估计锐龙3000、Navi显卡要官宣了,他们也要依赖台积电的7nm HPC工艺。 台积电的先期在先进工艺上的投资开始有了回报,真可谓强者恒强,大者恒大!

    半导体 营收 台积电 7nm a12

  • 靠着内存芯片,三星2018年第三季度又赚翻了

    7月至9月的这个季度,三星电子营业利润为17.5万亿韩元(154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4.53万亿韩元。营收同比增长4.75%,至65万亿韩元(572亿美元)。 三星第三季度的高利润来源于其内存芯片的销量和三星显示器的较高盈利率。 众所周知,三星在内存芯片市场这几年一直称霸全球,目前全球内存芯片市场前几面是三星、海力士、美光、东芝、西部数据等巨头,其中三星市场份额最大。因为三星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在工艺方面它与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处于同一水平,同时,三星在该领域起步早、研发实力强、重视度高,造就了如今的霸主地位。 虽然国内对内存芯片越来越重视,也出现了长江存储、紫光国微等企业,但国内厂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储器的研发能否成功,未来几年将是关键期;研发成功后,良率能否提升到较高水平,成本控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知识产权能否做到有效保护等,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外,助推三星赚钱的,苹果可是功不可没。虽然苹果和三星一直官司争执不断,但总体来说,全球最赚钱的手机厂商苹果公司的部分主要配件仍然由三星公司供给,只要苹果赚钱,就有三星的一份啊!

    半导体 三星 内存芯片

  • 光刻机厂家ASML做了个广告,连吉尼斯都惊动了!

    浏览科技公司的招聘广告,多半都是科技范十足,中规中矩。不过,最近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做了个招聘广告,竟然获得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近日,为了招聘人才,ASML公司制作了全世界最小的招聘广告,并获得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个广告长33.27微米,宽7.76微米,面积为258平方微米,比一根头发还小。上面刻有ASML宣传语“To truly go small, you have to think big”(想要真的变小,那么你必须有宏大的想法)。   ASML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荷兰,向全球复杂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提供领先的综合性关键设备——光刻机。 这份广告就是使用了TWINSCAN NXT1970Ci光刻机制作的,ASML在德国的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举行大学生招聘会时首次展示这条广告,学生们只能使用电子显微镜查看它。 ASML表示,他们通过最小的广告,来欢迎学生们进入纳米光刻技术的世界。他们预计今年将创造3500个就业岗位,并且研发园区距离亚琛大学仅1个小时车程。 这么有创意又掌握尖端科技的公司,相信即使不用广告,学霸们也会趋之若鹜吧!

    半导体 asml 光刻机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