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CMOS影像技术大厂OV将被中资收购

    说到OV,可能很多人比较耳熟,早些年的时候,智能手机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他家的摄像头,包括iPhone,但最近几年被索尼、三星等冲击得很厉害,更多地出现在中低端产品上,也沦为潜在被收购对象,尤其是被中国企业盯上了。(OV全称OminiVison,中文名豪威科技,成立于1995年,CMOS影像技术专家)   2015年5月的时候,中国财团就计划出资19亿美元买下OV,未能成行。   北京君正为了拿下OV曾一度停牌长达10个月,并给出了126.22亿的报价,最终今年3月在中国证监会的干预下宣告失败。   但要收OV还真是个香饽饽,新的买家又来了!   中国企业大手笔:韦尔半导体豪购摄像头大厂OV 近日,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股票已于2017年6月5日起连续停牌,预计不超过一个月。   有传闻称,韦尔停牌正是为了收购OV,行业分析师孙昌旭也确认了这一点,透露双方正在洽谈,并用“NB了”来来形容这笔交易。   如果能够收购OV,无疑会让中国在CMOS影像技术方面实现跨越,但经历了这么多波折,韦尔想得到OV,肯定要大放血了。   网友评论: 豪威摄像头 ,比三星在中国品牌手机曝光率高。不少手机豪威索尼并存。 OV已经被索尼 三星远远甩开,被中资入主以后就更废品了。 有总比没有强,ov没法和索尼比,再差也比三棒子强! 当年iphone4的ov头其实比4s的Sony头好,sony头发红严重...  

    半导体 cmos ov 摄像头 收购 豪威科技

  • 日本政府担心技术泄露给中国 组团收购东芝芯片业务

     美媒称,日本政府在表示担心技术泄露给中国后,抓住机会要在东芝公司芯片部门出售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一场法律纠纷可能妨碍这笔交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东芝寻求加速收购进程,希望此举能筹集到200亿美元资金。东芝21日说,它已选定一个财团作为其芯片业务的优先竞购方,该财团包括一家得到政府支持的投资基金和一家国有银行。东芝的美国子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破产,导致东芝在上个财年损失约90亿美元,此后东芝公司一直在勉力维持运营。 这家得到政府支持、名为“产业革新机构”的投资基金说,它努力促成这笔交易因为“让这一技术和业务留在日本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苹果公司的手机和计算机采用的就是东芝的存储芯片。 迅速增长的需求和安全考虑使半导体业务成为主要经济大国政府间的战场。中国曾表示它将斥资数百亿美元去海外收购半导体技术并在国内发展这一技术。这令其他生产商深感不安,美国政府曾阻止过中国的一些投标。 该财团还包括政府拥有100%股权的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和美国私募公司贝恩资本。韩国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说它将以放贷方身份参与该收购案。 东芝说它希望最迟在28日即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召开的那一天能与该财团达成协议。 投标的细节没有披露。一位略知出价情况的人说,这笔交易总额在2万亿日元(约合180亿美元)以上,日本政府支持的投资方将拥有一半以上的芯片部门。 完成交易并非易事。东芝的芯片业务合伙人西部数据公司说它有权否决任何交易,它已经向加利福尼亚州一家法院提出申请,要求阻止东芝出售任何芯片业务。

    半导体 东芝 芯片业务

  • 东芝面临历史最大困境,预计2016财年亏损近90亿

     东芝可能已经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困难的境地,尽管他们计划卖掉最赚钱的存储芯片业务来弥补西屋电气的损失,但是东芝的亏损可能比之前预计的还要更亏。此前预估的2016财年亏损9500亿日元在近日更新为9952亿日元(89.5亿美元)。 东芝方面表示,由于13亿美元会计的丑闻还存在相关的潜在法律赔偿问题,再加上现如今已经破产的西屋电气相关负债依然在增长,因此东芝的亏损比之前的预计还要更高。而东芝的股东亏损一样惨重,股东权益从之前的负5400亿日元下跌到负5816亿日元。 东芝已经向监管机构提出了延迟提交年度财报的申请,但是目前未能获得该机构的批准。东芝的计划在于,因为已经破产的西屋电气会计调查会延长,而东芝希望能够推迟到8月10日再提交财报。而如果最终未能得到批准,东芝就需要在6月30日的法定最后期限前提交财报。 东芝预计将会在6月28日决定芯片业务最终卖给谁家,但是问题在于,东芝的芯片业务是其旗下最赚钱的部门,拆掉了这堵东墙去补西墙,那东芝的未来还能苟延残喘多久呢?

    半导体 东芝 西屋电气

  • 博世投10亿欧元新建芯片工厂

    近日,博世发表声明称,将投资10亿欧元在德国萨克森州德累斯顿市兴建一座新的半导体工厂,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和欧盟还会对项目进行补贴。新工厂预计2021年开始进行生产,并将为当地新增700个就业机会。 “这是公司有史以来进行的最大一笔单项投资。”博世董事会主席福尔克马尔登纳(Volkmar Denner)博士在公司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随着车辆在联网与自动化发面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出现,半导体芯片是所有电子设备的核心,其重要作用不可忽视。通过提高半导体产量,将加强公司在未来的竞争力。” ▲生产半导体芯片所用到的晶圆。 普华永道研究表明,全球半导体市场在未来两年都将有超过5%的增长速度,移动出行与物联网将是其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博世新工厂就是为了满足这两个领域的需求。 在汽车行业,芯片对自动驾驶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年4月,博世已宣布与戴姆勒开展联合研发自动驾驶汽车,6月1日,又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车联网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博世之所以选择将新工厂建在德累斯顿市,是因为这里是德国重要的科研中心,拥有德国大城市中比例最高的研究人员,也是微电子技术的聚集地。不但被誉为“德国硅谷”的核心,在欧洲也是技术的最前沿。很多汽车配件供应商及服务公司也坐落于此,博世将可以与当地的公司进行紧密合作。 ▲位于德累斯顿的新工厂建成后,将能提供700个新的就业机会。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着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院校,拥有众多技术领域的专家。由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BMWi)启动的数码中心计划(Digital Hub Initiative)也将对德累斯顿物联网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部长布丽吉特齐普里斯(Brigitte Zypries)对博世在德累斯顿市的投资表示了支持:“博世在萨克森州的投资将进一步增强德国在半导体领域的专业化程度,也将巩固德国在工业领域的地位。对这一关键技术的投资,对于整个欧洲的未来也是极其重要的。”工厂的施工及运营环节则将由欧盟委员会进行批准。 博世目前已有一座芯片生产工厂,位于德国南部罗伊特林根市,使用6英寸与8英寸晶圆来进行生产,每天可以制造150万个ASICs以及400万个MEMS传感器芯片,新工厂则是用12英寸晶圆。 晶圆的直径越大,一个生产周期内可生产的芯片就越多,所以与传统的6英寸及8英寸晶圆盘相比,12英寸将能带来更好的规模经济。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将使博世能更好地应对来自智能家居与其他智能设备的需求。 ▲半导体芯片在信息连接和自动化领域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德累斯顿工厂的芯片将广泛应用到安全气囊传感器、自动驾驶方向控制、压力传感器和通讯技术等设备中。 博世是微型机电系统的革新者,其所使用的微加工工艺技术在当时甚至被称为“博世加工法”。从1995年至今,博世已经生产了超过80亿个MEMS传感器芯片,在电子设备中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5%。举个例子来说,每4部智能手机中,就有3部是配备这种芯片的,这种技术也适用于制造半导体。 拥有超过45年的半导体芯片制造经验,博世ASIC从1970年代开始就被使用在多种车辆设备上了,是保证安全气囊等设备有效运作的关键部件。如今,全球生产的车辆中,平均每辆车都至少安装有9块博世的芯片。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和更多智能化设备的发展,传感器和芯片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德累斯顿工厂将把芯片广泛应用到安全气囊传感器、自动驾驶方向控制、压力传感器和通讯技术等设备中。

    半导体 汽车 芯片 博世 网联化

  • 骁龙450脱胎换骨想用14nm工艺打下低端市场

     2017年三星,小米,三星手机厂商都纷纷在其主打机上采用了835芯片,虽然有媒体爆出其显示屏有不同程度的颜色变化问题,但通过后续的更新也得到了解决。总体来说其得到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同和接纳。与此同时,联发科的10nm Helio X30处理器迄今都没上市,而中端市场也要被高通的骁龙660/630系列严重威胁,特别是骁龙660处理器,已经获得了OPPO等主要厂商的采纳,对联发科压力不小。现在高通又要升级低端的骁龙400系列处理器了,目前的产品还在使用28mm LP工艺,但是骁龙450也会脱胎换骨到14nm工艺,能效会有明显提升,这是要跟联发科正面竞争低端市场了。 先进的制程工艺对处理器性能、功耗有多重要不需要再强调了,但是高通以往主要在高端处理器上才上先进工艺,比如骁龙820、骁龙835就率先用上14nm、10nm工艺。中端的骁龙600系列之前是28nm工艺,而且是低端的28nm LP工艺,现在的骁龙400系列——包括骁龙425、骁龙430、骁龙435等在内更不用说了,全是公版8核Cortex-A53+TSMC 28nm LP工艺。 但是今年的的低端处理器会有大变,Winfuture网站在某个Github库上发现了骁龙450处理器,内部代号叫做SDM450,目前可识别的信息较少,不过它会使用14nm工艺制造,GPU频率为600MHz。 原文表示得益于14nm工艺的低功耗,骁龙450处理器频率可达2.02-2.2GHz,CPU频率大大高于目前骁龙425/435系列的1.4GHz,CPU性能会有明显提升。至于GPU,目前不确定型号,很可能跟骁龙625系列一样是用Adreno 506,不过600MHz的频率会比现在650MHz略低。 目前爆出的骁龙450处理器信息较少,不过高通今年看样子是要全线升级制程工艺和架构了,在低端处理器上使用先进工艺效果更好,因为功耗降低了不只是性能提升,而且发热、续航也会有明显改善,长续航备用机就要靠骁龙450机型了。 这对联发科来说不是好事,他们在高端、中端市场已经感受到骁龙800、骁龙600系列的压力,现在要死守中低端市场,但是骁龙450要是升级了14nm工艺,性能、功耗、发热要比现有28nm LP产品更优秀,联发科针对低端、入门级市场的处理器就更没竞争力,联发科早前表示今年会有新的4G低端芯片改善Cat 7网络成本,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具体信息,而Helio P10系列还在使用28nm工艺,面对14nm工艺恐怕凶多吉少。

    半导体 14nm 骁龙835 骁龙450

  • 意法半导体(ST)发布第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发布了201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按照联合国全球契约[1]十项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收录了意法半导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详细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2016年公司财务业绩。 意法半导体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arlo Bozotti表示:“这个第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重点介绍了我们在2016年以及过去20年来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我们为公司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骄傲。公司业务取得可持续性增长,员工承诺于企业,承诺于他们所在的社区,公司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得到严格管理,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让世界变得更安全、更高效、更具生产力、更简单。意法半导体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争创一流,不断改进。未来,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为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我们将尽力做得更多更好。” 2016年可持续发展重大事件和成绩: 企业 完成了两年前公布的认证项目,意法半导体所有工厂都达到了最新的最严格的 ISO 22301商业连续管理标准; 精益生产方式从制造车间推广到所有组织部门,包括研发中心,加强非生产人员的精益生产方式培训,2016年参加培训员工人数增加到1000余人; 在意法半导体内部部署一个创新合作框架,同时推进工业合作伙伴关系和研究计划,2016年与大学和研究实验室达成总计228个研究合作项目; 继续推进我们的产品技术创新活动,2016年研发投资大约13亿美元; 员工与社区 员工体检总人数提高19%,开展本地健康计划和预防活动,加强本地更常见的风险(黑色素瘤、肥胖症、吸烟、过敏症等)控制; 继续专注安全绩效,安全生产应记录事故率0.17,同时要求意法半导体的所有供应商参加“安全第一计划”,供应商意外事故率下降12%,从2015年的0.4降到2016年0.35; 在劳工和人权领域,通过本地自我评估降低相关风险,同时在整个供应链内加强相关风险控制。通过这些努力,电子行业行为准则(EICC)自我评估取得93.9%分,高于工业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此外,意法半导体鼓励员工参与全球良好公民活动,参与307个本地活动,涉及15个国家近30个城市,这些活动包括意法半导体员工为社区活动和慈善组织做义工125,000个工时。在意法半导体的支持下,意法半导体基金会自2003年宣布数字统一计划以来,培训人数达到403,150人,2016年较上一年提高37% 环境与运营 自1994年至今,意法半导体水足迹(water footprint)下降幅度超过73%。受益于水资源风险管理办法,意法半导体的2016年CDP水披露计划B分数高于业界平均水平。 20年里,能源足迹降低一半,每颗晶片碳足迹降低75%。2016年,意法半导体继续执行可持续发展能源采购承诺,再生能源采购比例高于23%,比2015年高 5%。 再用、回收或送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占工业废水的91.3%,符合业界最高标准。 在登记备案的产品中,负责任的产品占比从2015年的27%上升到2016年底的34%。负责任的产品是指在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方面优势明显的创新产品。 到2016年底,我们供应链中核定为无冲突采购计划(CFSI)的冶炼厂占比高于99%。  

    半导体 报告 意法半导体 可持续发展

  • 前苹果供应商Imagination正式宣布卖身

     Imagination是著名的芯片技术公司,旗下最有名的产品便是PowerVR GPU,服务着历代的苹果A系列处理器。 不过,上月突然传出,苹果和Imagination就授权和版税协议谈崩,前者预计在15~20个月内停止使用Imagination的一切图形技术,并终止专利费支付。 随后,Imagination回应不接受,而且不相信苹果在离开自己的情况下能够自研搞定GPU,随即启动争议处理程序,同时宣布考虑出售旗下另两大业务,MIPS嵌入式处理器和移动计算芯片业务Ensigma。 今天,Imagination对外发布公告,从5月4日宣布“卖身”MIPS和Ensigma后,得到了大量投资者的接洽,同时他们表达了对整体收购公司的兴趣,经过董事会的研究,正式放开,对整体收购方案表示接受。 据悉,苹果是Imagination的最大客户,支付给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许可费用和专利费为其总收入总额的50%。因为上月苹果“撕毁协议”,Imagination股价在当日一度下挫近70%,创8年来最大跌幅。 此前,曾传出苹果有意收购Imagination(目前是股东),但他们已经多次回应不实。 另外,Imagination说,和苹果的纠纷仍在处理中。 有趣的是,5月初,基于新架构“Furian”的PowerVR 8XT系列的GT8525发布,据说将服务A11,当然,应该是两者最后一次在一起了。 大家猜,会不会有中国资本参与并购?另外,这会不会是苹果的套路?先搞空你的股价,然后说服董事会,最后低价买入……(好黑)

    半导体 苹果 GPU imagination

  • 创造历史!贸泽电子恭贺董荷斌获得勒芒24小时冠军

    半导体与电子元器件业顶尖工程设计资源与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 热烈祝贺其赞助的华人第一赛车手董荷斌在第85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获得LMP2组别冠军,这是自2015年中国香港车队KCMG夺冠以来,中国国歌首次响彻勒芒。给勒芒24小时耐力赛和中国赛车历史留下浓重一笔。   董荷斌捧杯 尽管在早些时候董荷斌所在的38号车组遇到了启动问题以及冲出赛道的事故,但在董荷斌、劳伦特、贾维斯驾驶下不断反击,随着比赛的进行,38号赛车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赛程过半就稳定的占据了组别第一的位置。由于LMP1组和LMP2组的赛车在性能上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也创造了LMP2组别领跑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历史,最终董荷斌和队友驾驶的38号赛车以领先后车两圈的巨大优势夺冠,战胜其他一票LMP1组赛车,拿下全场第二的好成绩。   董荷斌在比赛中 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与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和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并称为世界三大顶级汽车赛事。而作为世界上最艰苦卓绝的汽车赛事,这项从1923年开始的比赛,对赛车和车手的速度与耐力构成双重挑战。为了适应长达24小时的连续作战,每一辆参赛的赛车因此配置3位赛车手进行轮番作战,精彩绝伦的对决背后凝结着车手长时间的训练、团队的默契配合和赛车内部精密元件的强大支撑。   董荷斌驾驶38号赛车 驾驶38号赛车冲过终点的董荷斌赛后说道:“很难相信我们赢得了勒芒24小时赛的冠军,拿着人生中最重要的奖杯。这真的来之不易, 第一次LMP2组别领跑勒芒,我们创造了历史!四年前我和程飞开启了这段旅程,而如今我们是勒芒冠军!飘扬着中国国旗,奏响中国国歌,真的太骄傲了!感谢我职业生涯的坚实后盾贸泽电子和在我赛车生涯中始终帮助我的朋友们!” 贸泽电子亚太区市场及业务拓展副总裁田吉平表示:“这个冠军真的太不容易了,董荷斌和车队所做的一切真的太惊人了。作为LMP2组别竟然能在比赛后半段时间内领跑近2个小时,要知道LMP1组和LMP2组的赛车在性能上存在着较大差距,保时捷赛车在排位赛中的成绩比38号赛车单圈快8.6秒,这在赛道上算是巨大的差距了。” 田副总裁补充道:“勒芒赛事不单是车型、技术的较量,更是车队之间的策略博弈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临危不乱的冷静、扎实的赛车技术配合恰当的比赛策略让车队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冠军奖杯,而贸泽电子凭借极速小批量一站式供货模式、赛车级别的精密原厂元器件和不断优化的本地化服务获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我们承诺永远以最快的速度为市场导入最新的元器件和技术。设计工程师和采购工程师群体可以依赖贸泽电子,如同赛车依赖维修站,那是可以暂时停靠却又加速出发的港湾。” 贸泽电子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与卓越的客服,通过提供采用先进技术的最新产品来满足设计工程师与采购人员的创新需求。我们库存有全球最广泛的最新半导体及电子元件,为客户的最新设计项目提供支持。Mouser网站Mouser.cn不仅有多种高级搜索工具可帮助用户快速了解产品库存情况,而且网站还在持续更新以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此外,Mouser网站还提供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和工程用工具等丰富的资料供用户参考。

    半导体 贸泽电子 赛车

  • 电力商城 邀您共建互联网生态圈

    互联网基因目前正在贯穿电力的各个环节。电力网络架构将发生变化,电力移动终端应用将有爆发性增长。互联网+电力也将出现大变革,有前瞻性思维,敏锐嗅觉的天津三源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玺,也在不断地尝试新的投资方向和营销模式,电力商城互联网平台资源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势而出,致力于打造国内最为专业最为便捷的互联网行业平台。   天津三源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有着多年的行业经验,遍及全国的销售、技术、售后、工程以及数百人服务团队,这些强有力的支撑着电力商城,携手成都嬴创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一步步打造出“中国有名的电力行业产品与服务平台”。 在互联网+越来越渗透到各行各业之时,李国玺就积极推动三源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加入“互联网+”计划。他表示,三源电气目前的经营状态和运转状态都维持在一个良好的市场水平上,打造电力商城是企业目前响应国家号召以及市场风潮一个全新探索。他说,在电力行业发展进程中,60%的企业不同程度遇到不同困难,其中更40%遇到关门的危险,企业发展应该居安思危,在现阶段考虑自己更上一步的空间。电力商城其实可以看作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传统电力行业”的产物,届时电网各个环节的设备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平台上,供需信息实时透明的基础也就得以建立。   同时,李国玺先生还表示,三源电气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领导的重视下企业充分认识到,在大形势下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李国玺先生率先在互联网知识产权上,成功注册了电力.商城 dianlisc.cn,并投入巨资倾力打造了电力商城。 在对李国玺先生的采访中,他提到自己也是一个信鸽爱好者,并且将这份爱好一直专注,并且发扬,现在已经是天津市最大社团之一天津市信鸽协会理事长,党支部书记,他表示,通过信鸽的社会事业,也能成为三源电气公司、电力商城网站渠道拓展的一个方向,他和他的员工也将传承信鸽诚信探索精神,共同把每一份事业耐心耕耘下去。在未来,电力商城大有可为!

    半导体 互联网+、三源电气

  • 贸泽电子2017销售强劲携手格兰特•今原持续领跑行业创新

    半导体与电子元器件业顶尖工程设计资源与全球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近日在深圳举办的媒体会上披露其2017上半年销售额超25%,客户增长超40%,并分享数字迅猛增长背后的秘密。此外还宣布将与知名工程师、创客、原“流言终结者”主持人——格兰特•今原开展新一年的“共求创新”计划。 在过去的一年中,贸泽电子中国市场业绩再创新高,这家由美国高中电子学教师Jerry Mouser在洞悉电子教学过程中元器件购买的困难而创立的公司至今已经迈过了第52个年头,并在不断丰富着产品线和本地化服务的过程中焕发新的活力。 在产品方面,贸泽电子分销来自超过600家生产商的400多万种产品,“使用过时产品,还想主宰未来?”是贸泽电子的重要口号之一。据统计,过去12个月以来,贸泽电子已推出2200项新产品,并将持续协助其供应商夥伴,把更多的新产品导入市场。与元器件原厂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业者会和他们同步推出新产品,让工程师在看到新闻报导的同时就能在贸泽电子网站找到并下单。 敏锐观察市场动向、把握行业脉搏是贸泽电子的优势所在,由于贸泽电子专注于满足开发人员在Design-in、原型与测试等阶段的小量半导体与元件需求,所以除了快速供货新一代半导体和元器件,贸泽电子重视为工程师提供最新的技术内容,包括产品方块图、应用实例、白皮书等,并倾力打造最庞大的新产品信息和在线设计资源、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设计趋势等知识中心,如:全新开源硬件技术子网站、无线充电技术子网站、医疗应用子网站、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应用等技术应用子网站。 与知名创客格兰特·今原的合作始于2年前,此前双方共同打造的创新实验室了包括无人机救援、3D打印汽车,国际空间站3D打印等主题的设计挑战,并将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招牌武器带到了现实生活中,新年度的“共求创新”之旅除了美国之外将造访亚洲和欧洲,相信会更加精彩。 贸泽电子亚太区市场暨商务拓展副总裁田吉平女士在发言时谈到了贸泽电子所做一切的根基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田副总裁说到:“不断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最新的产品并优化我们的服务是贸泽电子赢得客户口碑的关键,而简洁、高效是贸泽电子一直追求的用户体验。我们所打造的不单是一个元器件采购网站,更是一个技术信息平台,我们关注工程师的个人发展,希望他们在平台上有更多的收获,让他们感觉到贸泽电子是真正关注最新研发动向,能加速产品设计的分销商。” 田副总裁补充道:“随着‘智慧地球’,‘感知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政策的推出,光机电一体化、微纳加工制造、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3D打印、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工业物联网、现代医疗设备等关键词也频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从‘中国制造2025’到风靡全国的创客精神再到如今的智能智造,这一切预示着由设计工程师所代表的智能创造、原创设计的春天要来了,而以快速响应设计工程师需求著称的贸泽电子已经准备好了。” 贸泽电子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与卓越的客服,通过提供采用先进技术的最新产品来满足设计工程师与采购人员的创新需求。我们库存有全球最广泛的最新半导体及电子元件,为客户的最新设计项目提供支持。Mouser网站Mouser.cn不仅有多种高级搜索工具可帮助用户快速了解产品库存情况,而且网站还在持续更新以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此外,Mouser网站还提供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和工程用工具等丰富的资料供用户参考。

    半导体 贸泽电子 格兰特 行业创新

  • 富士康、夏普与海信背后的“三角恩怨”

     “如何处理好与海信的关系,如何避免被富士康吞噬,夏普还需思考” 上周,家电圈内掀起了一场品牌控制权争夺战。 交战双方,是曾经的日系品牌夏普和中国家电品牌海信。交战原因,是夏普欲收回海信在美洲地区(巴西除外)的夏普电视品牌使用权,海信表示拒绝。 6月9日,夏普在美国纽约法院和加州高级法院同时起诉海信,要求收回品牌使用权,并索赔1亿美元。6月16日,夏普在纽约法院撤回诉讼,但在加州高级法院的诉讼继续进行。 这个已经在中国人心中逐渐淡去的日系品牌,就这样重回公众视野。 与它同时受到关注的,还有中国的富士康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富士康)。因为,如今富士康已是夏普的大股东,占66%的股份。 所以,家电观察家刘步尘认为,他更愿意把夏普和海信之争,视为两个中国品牌在美国打官司。   诉讼案升级 此次诉讼案源于2015年的一场跨国收购。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前后,拥有市场、品牌、技术的夏普,因错失了电视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潮流,在韩国三星、LG和中国家电厂商的夹击下逐渐式微。 公开资料显示,在欧洲市场,2013年,夏普的市场份额仅剩1.6%,部分国家甚至为1%以下,最后夏普向斯洛伐克电视制造商UMC授权其电视品牌;在北美市场,2015年7月,青岛海信与其关联公司美国海信共出资2288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公司100%股份,同时获得夏普电视为期5年(2016年1月6日至2021年1月5日)的美洲地区(巴西除外)品牌使用权和所有渠道资源。 记者获取的一份“夏普起诉海信”诉讼书显示,该诉讼案的焦点是海信在美国对夏普品牌的使用。在诉讼书中,夏普称海信在美国市场销售低品质产品,损害夏普品牌形象,如海信在美国上市的4K电视,只是符合了低分辨率标准。并称海信使用夏普商标进行生产制造、推广,在加州市场销售电视机,违反了法律法规。 对于夏普在起诉书中提到的上述问题,记者致电海信相关负责人,对方称“如有接受采访计划会安排”,并表示将按照双方合同约定,继续运营夏普品牌。 而海信国际营销副总经理朱聃于6月12日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称,夏普恶人先告状,富士康的“夏普”在恩将仇报。 6月16日,夏普在其美国律师团队的建议下,在纽约法院撤回诉讼,集中力量在加州高级法院进行诉讼。 记者于6月16日下午致电富士康集团CMO袁学智,他告诉记者:“撤诉是日本夏普方面在操作,具体原因我们也不清楚。但夏普在北美的品牌使用权,我们肯定会收回来。”   三角式争夺 一方坚持履行合同继续运营夏普品牌,一方咬定务必收回品牌使用权。   “夏普”为何突然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记者查询海信2016年财报,该财报称,2016年,海信以17.6%的零售额份额连续13年领跑国内彩电市场;2016年,海信电视出货量全球第三,同时,海信智能电视、4K电视、曲面电视等高端产品也位居全球第三。该财报公布了海信在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将在北美、欧洲、澳洲、南非等重点市场率先建立强势品牌。 “从财报可以看出海信电视的雄心和企图,为了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它必须牢牢抓紧北美市场。而夏普在北美市场的渗透率,给海信提供了机会。”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家电国产品牌的郭先生向记者表示。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海信在获得夏普美国的电视业务后,2016年,一举超越了日本索尼,直追三星、LG,成为全球第三大电视机制造商。 “以海信的营销能力,墨西哥工厂每年300万台的产能,加上夏普固有的高端品牌号召力,让海信没有理由将现成的巨大利益交回。”前述郭先生说道。 刘步尘则告诉记者:“海信死活不让夏普收回,一方面因为品牌授权协议是5年,现在授权不到3年,海信认为当然不能收回;另一方面,海信占着夏普品牌不给,可以起到牵制夏普和富士康这两个对手的作用。”   为何夏普要从海信手里抢回品牌使用权? 刘步尘分析道,海信经营的夏普,与夏普自己经营的夏普,存在较大落差,很容易造成品牌定位错乱。 公开资料显示,海信和夏普都将自己定位于“全球彩电老三”。“夏普和海信是直接竞争关系,怎么可能存在利益共同点?”刘步尘说道。 郭先生进一步解释,在富士康入主夏普之前,夏普公司董事会有13人,且有三菱东京UFJ金控财团仰仗,始终坚持“不能轻易流失核心技术”理念,也让夏普不能容忍海信在北美地区销售“低质产品”。   为什么海信想要牵制富士康? 刘步尘解释道,2016年4月,富士康以3888亿日元(约合223.56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夏普66%的股份,夏普由此进入富士康时代,新夏普的企业战略随后发生重大调整,重回全球消费电子第一阵营成为第一目标,“新夏普战略理应全球一体化,却因为美国市场的授权问题出现空档。更为关键的是,品牌使用权掌握在竞争对手手里时间越久,等于给自己埋了一颗定时炸弹”。 “其实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海信可以借此实现三星对富士康的曲线牵制。”刘步尘对记者称,“海信与三星关系密切,在战略上追随三星。而三星被富士康视为其领先全球的最大敌人。由海信出面牵制富士康,符合三星的战略意图。”   “新夏普”的未来 在刘步尘看来,虽然夏普、富士康和海信之间的纷争不断,但“富夏恋”仍然让夏普重回“全球消费电子第一阵营”有了一丝希望。 6月6日,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夏普电视召开了一场新品发布会,这是其在加入富士康集团后,在中国大陆的首场新品秀。 富士康科技副总裁陈振国在会上表示,夏普与富士康联手后,可以将双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相结合,打造更年轻化、时尚化、互联网化、科技化和更加贴合中国市场本地化的产品,将液晶电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用户服务等整套环节更加高效地执行,上至液晶面板的制造供应,下至一颗螺丝甚至包装盒,富士康都能将所有技术牢牢掌控。 这场发布会也吸引了不少中国的“夏普粉丝”。广告导演梁风(化名)就是其中一位。 早在2010年,他在北京市朝阳区大悦城附近刚买了房子,就被爱人指定要购置一台夏普电视。因为“那时候的夏普虽然在日系电视品牌里不如索尼响亮,但有情歌天后刘若英的品牌代言,也足够体现高端又文艺的气质”。 随后几年,夏普没落,他再没有置换过其他品牌的电视机。 如今,富士康主打的“新夏普”归来,他第一时间购买了一台新款夏普电视。 “或许因为有一些夏普粉丝存在,加上富士康引入的新技术,夏普的未来应该不会很糟。”郭先生称,“但正如这场诉讼引爆的恩怨纷争一样,在夏普危难之际,海信在北美市场出手援救,此后富士康也伸出援手,而百年夏普品牌同样反哺于海信和富士康。那么,如何处理好与海信的关系,如何避免被富士康吞噬,夏普还需思考。”

    半导体 富士康 海信 面板 夏普

  • 富士康在美首家工厂基本敲定!但可能不生产iPhone

    近日消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iPhone实现美国造这个话题,就长期蝉联在科技榜单的热门话题,但时至今日,这件事儿仍然没有最终的定论。于是大众都将目光转向了iPhone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外界关注。 我们都知道,特朗普上台之初,就立即引发了科技行业的大海啸,其中也不乏科技巨头抛出橄榄枝,因此也兴起了一股美国建厂的风潮。当然,富士康也赫然在列,这也一度被作为是iPhone美国造的风向标。 近日,据外媒报道,富士康公司已经决定了在美国建设制造工厂,并选址在了威斯康星州。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工厂建成后将雇佣威斯康星州本地数千名的居民,可以很好的促进当地的就业情况,相信这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所喜闻乐见的事儿。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家工厂可能并不生产iPhone,这也就是说特朗普一心期待的iPhone变美国造,仍然没有被提上日程。据了解,富士康在美国建设的首家工厂,很有可能是一家平板屏幕生产厂,至于该厂的屏幕到底适用于智能手机、电视机或是监视器目前还不得而知。 联想到,富士康曾在2016年收购显示屏制造商夏普,再到近期富士康致力于收购夏普在北美电视的品牌授权,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北美市场必将是富士康所看重的。或许,从这点上来看,建造屏幕生产工厂,更为符合富士康长远的发展战略。 但稍显遗憾的是,截止小编发稿前,这个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的证实。尽管目前这家工厂所获得消息还是屈指可数,但可以肯定,随着富士康“美国之行”的敲定,富士康的“出海记”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

    半导体 富士康 苹果 iPhone

  • 富士康遭拒!东芝闪存决定卖给美日韩联合体

    作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东芝对日本的意义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到的。 富士康是苹果在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一直在负责组装iPhone的工作,如今富士康积极竞标东芝即将出售的闪存业务,然而富士康的如意算盘可能要绝望而不是失望了。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东芝今日上午召开董事会后宣布,有关半导体子公司“东芝存储器”出售事宜,将与半官方基金产业革新机构和美国投资基金等组成的美日韩联合体展开优先谈判,这意味着之前参与竞购的富士康彻底没戏了。 东芝表示,之所以选择美日韩联合体是因为在综合考虑关键技术可能外流的风险、确保国内员工雇用、能否顺利通过反垄断法等法律审查等问题后,判断日美韩联盟最具优势。 东芝希望28日股东大会前与买家达成最终的协议,之所以如此着急出手是因为东芝因美国核电业务遭受巨亏已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如果无法在明年3月底前摆脱财务危机将被东京证交所摘牌退市。由于必须通过相关国家的《反垄断法》审查,东芝不得不尽快决定买家。

    半导体 半导体 富士康 闪存 东芝

  • 英特尔关闭三条开发板及模块产品线

     很多时候,一款产品诞生时的阵势不亚于新生儿呱呱落地:周围充满了关注的目光和议论声。但是,产品的落幕却往往悄无声息。 这正是英特尔三款产品的处境。近日,英特尔在一系列文件中宣布关闭三条开发板及模块产品线:伽利略(Galileo)、焦耳(Joule)、爱迪生(Edison )。这些开发板和模块可应用于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等领域。文件显示,最后一批产品将于2017年底前装运。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家半导体巨头要减缓其进军物联网的脚步,而他们的另一款产品——居里(Curie)芯片——目前也不在停产计划中。但这次停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英特尔在这些产品上所耗费的心血并没有换来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仅存的居里芯片和这些宣布停产产品相比,适用范围更小,仅支持有限数目的设备。 那么,这些芯片的停产会对我们的生活以及相关投资者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几乎没有影响。这对英特尔来说也是个坏消息,毕竟,谁会希望自己的产品来过跟没来过一个样呢。 2013年起,为了培育市场,英特尔就保持了每年推出一款新型计算模块(或开发板)的频率,此次宣布停产的三款产品就诞生于这个时期,并集成了传感器、蓝牙、WiFi及流行的数据、交互接口。但是,近几年来,英特尔只有零星的产品能在市场上达到类似Arduino和“树莓派”的效果。 所以,英特尔究竟在哪一步上栽了跟头,导致这些曾光鲜一时的产品以这种令人失望的方式退出舞台?是性能太差还是价格太贵?答案我们仍不得而知。

    半导体 英特尔 开发板

  • D3 Semiconductor 宣布与贸泽电子签署全球分销协议

    汇聚旗下半导体公司与顶级专家的企业 D3 Semiconductor宣布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现已成为其全球分销合作伙伴。根据协议,贸泽电子目前储备 D3 Semiconductor 的完整 650 伏额定电压超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FET™ 产品线,该产品线在硬开关应用 (例如在通讯、企业计算、不间断电源 (UPS)和太阳能中使用的功率因数校正 (PFC) 升压和逆变器) 方面具有同类最佳性能。 D3 Semiconductor 通过改变功率器件的基因奠定了进入功率电子行业的标志。其产品开发路线将混合信号功能与高压开关器件组合在一起,提供最高产品可靠性以及使解决方案迅速适合各类应用的能力。除支持美洲和欧洲的电源市场外,D3 Semiconductor 还通过其附属公司 D3 Asia 进入亚洲市场。 D3 Asia 总裁兼总经理 Wally Klass 指出:“我们对这家声誉卓越的世界级分销商储备我们新推出的 +FET™ MOSFET 产品感到非常高兴。贸泽电子的客户服务方法与我们一样,是以最快速和最灵活的交付方法提供最优质的产品。” D3 Semiconductor 全球销售与营销副总裁 Scott Carson 也表示:“贸泽电子的全球占有率和注重对设计工程工作的支持,与 D3 Semiconductor 的市场进入战略十分吻合。” 贸泽电子目前提供的 D3 Semiconductor首批 +FET 650 伏超结功率 MOSFET产品具有最高性能水平和可靠性。D3 Semiconductor 产品组合中的每一个 +FET 超结功率 MOSFET均以 650 伏节点为目标,有助于改进传统上由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 (例如逆变器和电机驱动器) 服务的应用功率密度。 贸泽电子供应商管理与产品副总裁 Kristin Schuetter 指出:“D3 Semiconductor 的 +FET™ 超结技术在融合超级架构功率和效率与混合信号精度方面具有独特性。我们在各类要求高度可靠性电源市场中的客户将从 D3 Semiconductor的高性能可扩展解决方案中受益。” +FET™ MOSFET 具有超低导通电阻 (RDS-ON),从 32 毫欧到 1000 毫欧不等,可获得低频应用中的改进性能,并帮助器件获得在短期内进行选通电极充电快速转换的快速切换能力。该系列中的每一个器件均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本行业的最高雪崩电流水平接受 100% 雪崩测试,以确保可为最苛刻的应用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此系列器件还符合静电放电 (ESD) 性能的 JESD 22 标准,且已接受超过 3,000 小时的高温反向偏压 (HTRB) 测试。

    半导体 d3 semiconducto r贸泽电子 全球分销协议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