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ic讯 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今日发布《9月份北美地区PCB市场调研统计报告》,报告显示9月份的销售量和订单量增长缓慢,致使订单出货比滑落至0.98。 增长继续低迷 2013年9月份北美地区的PCB总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7%。年初至今的出货量与去年相比,仍然是负增长,但稍有改善为-3.5%。 9月份北美地区PCB订单量同比增长3.1%;年初至今的同比增长率为-0.6%。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PCB订单量总体持平。 9月份的PCB出货量和订单量受销售周期因素的影响,与上个月相比,均有增长。其中,PCB出货量环比上升9.7%,订单量环比上升6.5%。 在今年前七个月,受订单走强的影响,PCB订单出货比表现不俗。夏季订单量萎缩,退低了订单出货比。 IPC市场调研总监Sharon Starr女士说:“8月份订单量萎缩并且出货量超出订单量的双重影响,使9月份的订单出货比跌落至均衡水平线以下为0.98。尽管9月份的出货量同比仍为负增长,但仍在向好的方向运行。受政府关门事件的影响,行业放缓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也压抑了我们对PCB行业在2013年末复苏的预期。” 报告详情 在本周发布的《9月份北美地区PCB行业调研统计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刚性印制电路板和挠性印制电路板的销售量、订单量、订单出货比、军工和医疗电子市场的增长状况,样板需求以及其它重要数据。所有参与调研的公司、报告订户均可免费收到该报告。 数据解读 订单出货比,是用参与IPC调研项目的样本公司在过去三个月的订单量除以同期的销售量,得到的比率。比率超过1.00,表示当前需求超过供给,预示着在接下来的三到六个月,销售将向增长的态势发展。 同比增长率和年初至今的增长率,对于探究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指导意义。环比数据因其受周期性和短期性变动因素的影响,需要谨慎对待。与出货数据相比,订单数据变动更大, 月与月之间订单出货比的改变,也就不那么重要,除非出现连续3个月以上的明显变化趋势。探究订单和出货的变化原因与了解订单出货比的变化同样重要。 IPC的每月PCB行业统计信息,来自于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刚/挠性PCB制造商样本企业定期提供的数据。IPC将每月发布PCB订单出货比和PCB统计项目报告。每月的统计报告会在下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发布。
近日,Comcast面向安卓和iOS手机与平板推出了无需订阅和认证就可直接而且免费使用的XFINITY“电视无处不在”应用,其中的内容仅为Comcast的一些点播节目。
Well, it's about time. Reality TV (well, theater) has finally come to Silicon Valley, courtesy of NVidia.During the Emerging Companies Summit held at NVidia's annual 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 scheduled in March, 2014, the graphic chip giant is staging a brand new event called "The Early Stage Challenge," where 12 rising tech stars will compete for a single $100,000 award in front a live audience, according to NVidia.The stage is San Jose, Calif., where the American Idols will be propeller-heads and the panel of judges will include veteran tech and venture-capital experts. The date is March 26, 2014. Mark your calendar.Each startup's CEO will briefly describe his or her business onstage, and the jury and audience will select a winner who "gets a $100,000 check, right on the spot," said NVidia.Not everyone need apply, however.The Early Stage Challenge is open to "seed-funded companies that have raised no more than $1 million in total capital," according to rules stipulated by NVidia. More importantly, "To be eligible, companies must use, or plan to use, GPU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games, visualization, computing, cloud or mobile."Herein li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arly Stage Challenge exercise and NVidia's graphics business.Even given its restrictions, the event promises to be, at least, suspenseful, with that $100,000 check hanging in the balance. More importantly, the audience will witness the rare spectacle of VCs asking $64,000 questions, and seeing in real-time how each startup CEO stumbles, triumphs, or just misses.NVidia said that all accepted candidates will receive free booth space at the GTC exhibition.NVidia has been holding its Summit for six years, to showcase promising companies with disruptive GPU-based technologies who either use or plan to use NVIDIA processors. NVidia claims the Summit is a highlight of GTC, which attracts thousands of attendees from more than 50 countries. The Early Stage Challenge is a new addition to the Summit's agenda.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新京报讯 (记者林其玲)近期互联网上接连爆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密码被盗窃事件。昨天,网络安全软件及服务提供商趋势科技中国向媒体发布报告称,互联网金融产品之所以频频被劫,是因为网络服务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互联网泄密风险扩大昨天趋势科技的报告显示,隐私泄露的事件在近几年层出不穷,2012年1月,电子商务网站Zappos遭到黑客攻击,2400万用户的电子邮件和密码等信息被窃取。2012年7月,京东、雅虎等多个网站累计超过800万用户信息泄密。2013年,中国人寿80万页客户资料出现泄露。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被转移到网上,信息泄露的风险还在不断扩大。趋势科技在报告中表示,由于很多网络服务存在着关联性,因此单个信息的泄密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其他更重要的信息也被泄露。趋势科技移动安全高级产品经理刘政平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现在网民喜欢把手机跟互联网支付产品进行捆绑,通过短信获取支付密码,快速完成交易。本来互联网公司设置这套流程,是为了让交易更安全,但一旦网民的SIM卡被复制,或者遭到木马监听,黑客就可以获取交易密码。“尤其是现在网民还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很多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都是一致的,有些网站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黑客稍加利用,就可以进行连锁反应。”专家称互联网金融行业规则缺失刘政平表示,其实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在传统金融行业也存在,只是互联网金融放大了这个风险。此外,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涉及和其他企业的交叉合作,刘政平表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公有云如何保证数据安全也值得考量。而目前国内没有相应规范来约束互联网金融企业,“给人的感觉是,企业跑得很快,但安全道路没有建立起来。”长城重点安全实验室主任陈亮则表示,不建议网民现在使用移动支付。“如果手机丢了,产生的消费谁来买单呢?手机中了木马,被恶意篡改产生的支付,谁来买单?”
电视领域一直有个说法“谁赢得了中老年妇女,谁就赢得了收视率”。调查公司的数据也表明“新媒体提供的选择越来越多,电视的年轻观众正在流失”。在台湾,这种隐忧已经成为电视人的切肤之痛,吴宗宪、张菲、张小燕、胡瓜等综艺老将由于无法满足年轻人口味,一个月内近10档节目停播。但是,这个局面在今年开始改变。浙江卫视推出的育儿剧《小爸爸》和亲子节目《人生第一次》中,25-34年龄段成为收看主力,他们占全部收看人群的52%;而原来35-54年龄段的主力收视人群,从55%下降到了28%。最受追捧的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在这一人群中的收视率高达2.13%。年轻人不仅贡献了越来越多的收视率,他们的审美也开始影响电视的走向。年初凭借超高收视“逆袭”台湾的《我是歌手》就是一个例子。半决赛时,林志炫和彭佳慧的表现可圈可点,可最后胜出的却是“复活归来”的杨宗纬。这一结果不仅和杨宗纬的超常发挥有关,也与节目组的赛制调整密切相连。“召回”拥有大量90后拥趸的杨宗纬很容易让人联想,节目组是想为这个轻易就能触动70后观众集体回忆的节目,再招揽一些更年轻的拥趸。而贯穿前三个季度的13路歌曲选秀,则无一不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做。尽管背上“全盘拿来、惰于创新”的恶名,但蜂拥而上的外表下,讨好年轻人的急迫感显而易见。以其中最为突出的《快乐男声》和《中国好声音》为例,无论如何解读它们的成功,有一点始终不能忘记,它们的成功都来自于主办方深谙当下年轻人正显露出来的价值追求,用年轻人最为看重的才华和偶像气质提高了整个节目的门槛。节目中,所有选手的成长背景都聚焦在那些经过摸爬滚打、怀揣对音乐梦想坚持不懈的各类个性独特的年轻人身上。不仅如此,年轻人还掌握着电视台的经济命脉。因为这部分收视人群成为广告商们最看重的客户。其中原因如广告商所言,“你的产品都是针对35岁以下的人。35岁以上的人,收视习惯、消费习惯相对固定,要改变他们是很难的。”这种观点通过去年《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得到佐证,在这部纪录片播出期间,淘宝网公布数据显示,片中提及的香格里拉松茸、诺邓火腿、内蒙古奶豆腐、徽州毛豆腐、大理乳扇……搜索量达到400多万次,共成交582万多件。不但美食特产,就连烹饪套装的成交量都大幅增加,各种锅、壶增长21.78%,用于传统烹饪的砂锅、蒸锅等更高达33.4%和70.86%。转向带来了最现实的利益: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用“平民盛宴”创下相关收益7.66亿元;江苏卫视的王牌节目《非诚勿扰》在2012年广告招商中疯狂吸金18亿元,仅次于央视《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而第三季《中国好声音》还未张嘴,就已经坐收13亿……电视台的经济效益、存亡之本,只消转一道弯,就会交托到年轻人的掌心。是讨好年轻人,通过植入年轻人的思维完成自己的“逆生长”,还是守着现有的观众,陪他们慢慢变老然后坐着摇椅慢慢聊?中国电视人正在做出选择。
近日,记者从莱山区民政部门获悉,今年3924户城乡低保家庭的有线电视费用已全部到位。据了解,为进一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精神文化生活,莱山区政府自2008年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有线电视收视费,列入全区2008年为民服务十件实事之一,连续五年由财政出资,为全区城乡低保户家庭发放有线电视收视费。今年共为3924户城乡低保家庭发放收视费61万元,保证了全区低保户都能看到丰富多彩、画面清晰的数字电视。
电视广告烦人,尤其是电视购物广告,简直令人大倒胃口。如今,终于看到广电总局向电视购物广告“亮剑”——通知要求2014年1月1日起全国各卫视频道每天每小时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不得超过1次,每次不得超过3分钟,每天播出同一内容的不得超过3次等等。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一针对电视购物广告的“限令”,带给我们的并非只是惊喜,也有疑问。比如,规定“每小时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不得超过1次,每次不得超过3分钟”,便让人有点费解。“每次不得超过3分钟”就不多说了,虽然3分钟仍显长,但好歹比现在的动辄十几二十分钟好些。而“每小时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不得超过1次”,就等于默认每隔1小时就可以播一次长达3分钟的购物广告了,这,仍然足以对观众的收视产生影响。同时,还有可能让某些原本没敢如此频繁播购物广告的电视台,今后也理直气壮地每隔1小时便播出一次了。再比如,根据通知要求,电视购物“限令”自2014年1月1日起实行。如此旗帜鲜明的电视购物“限令”,为何要留有“缓冲余地”,等到明年才实行,而不是现在就实行?广电总局哪怕是先期介入引导,“预热”一下也是好的呀。优哉游哉地等着明年正式发号施令,人家各电视台却在抓紧时间“最后狂欢”,乘机大赚一把广告费,苦了观众,就不汗颜?等明年真正从严控制以后,各电视台一下子能适应得了吗?适应不了,届时还不得让其慢慢适应吗?而值得期待的是,这一“限令”出台后,究竟能否严格执行下去,让观众不再饱受电视购物广告困扰?总局的“限令”不少,但很多并没能很好地执行起来或者说收到预期效果。早在十多年前,广电总局便发出过“紧急通知”,严禁电视台在节目中间插播广告,并规定每晚黄金时间广告量不得超过节目总量的12%。可惜等了多年也没见有啥动静。2009年,广电总局不再是单纯的“禁止”,而是在广告时长上限制,规定“电视剧插播广告每次时长不得超过1分30秒”,看似目标明确、斩钉截铁,可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除了让某些电视台心安理得,又收到了什么实效呢?总局新闻发言人说,下一阶段,总局将根据通知精神,严格开展卫视频道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播出情况的备案工作,同时要求各省级广电行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违反通知要求的卫视频道,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给予严肃处理。表态很明确,但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才行。但愿这次能够令行禁止,彻底解决电视购物广告乱象问题!
手机的奴隶到底是我们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我们?《南都周刊(微博)》的调查显示,14%的人夜间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手机,11%的人甚至在欢爱之后就去查看手机。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用户,当手机不见时都会感到恐慌和绝望。也许,我们不应该责怪手机。当App引导我们走哪条路不塞车,去哪里吃饭可以打折,当微信帮助我们与疏离的亲友更多联系,科技的进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然而,当我们开会时盯着胯下,吃饭时举行奇怪的仪式,当我们因微博的评论伤心难过时(有人甚至因此自杀),我们是否丧失了与他人交流的兴趣与能力?讽刺的是,我们的调查也显示,有孩子的家长中,在自己充分享受手机的便利时,超过20%的人严禁孩子使用手机。手机改变了我们,但我们未必希望它们改变下一代。多重任务疯狂症“我觉得我快要坚持不住了。”杨华宁说。北京秋日的阳光透过国贸宽大的玻璃窗,洒在这位前IT公司高管身上,但却掩不住他苍白的脸色。杨身上的问题显而易见。即便已经从公司辞职,他手里仍然时时刻刻都在摆弄一部精致的智能手机,在上面刷刷点点,偶尔抬一下头,目光也看着别处。不得不说,坐在对面观察他如何使用手机是一件非常赏心悦目的事,他的手在程序间的切换熟极而流,像是一位魔术师在表演最拿手的段落。而偶尔需要打字时,飞快跳动的手指又像是钢琴师。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更像是一台精准运行的机器——机器不断将最新的讯息推送到手机,他会每隔30秒打开锁屏查看一次,再过30秒,则会查看一次邮件,而此后则要查看微信和微博等等,又两分钟过去,他又会重复上面的动作,周而复始。“没办法,已经成了习惯。”过去5年中,杨华宁每天夜里都会被手机吵醒,白天去任何地方,都要携带3个充电宝为手机充电,随时拍拍口袋看看手机在不在,已经成为他的标志动作。在任何一次或长或短的出游计划中,他扮演的角色都是同一个——一个永远低头看手机的旅行者。再到后来,即使再重要的场合,他也没有办法放下手机,直视着别人完成一次对话。杨并非一个智能手机悲剧的个案。中国工信部最新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已经超过8亿人,其中超过3亿人,是和杨华宁一样的3G智能手机用户,后者还在以每个月将近1000万人的速度迅速增长。即便发展速度慢于中国,国外的情况也并未好到哪里去。《英国每日电讯》援引babies网站的一项调查说,他们发现为数不少的英国的父母们,居然会让这些不到1岁婴儿每天玩4个小时iPad——他们每天醒着的时间只有大约10小时!智能手机的普及显然给所有人带来了困扰。仅仅在这个月,就有湖北一名少女走路看手机而掉入深坑坠亡,而南京一名男子则因为专注于手机挡住了火车。重庆的一位学生家长,则为儿子所在的学校捐赠了40万元的非智能手机,希望创造一个没有智能手机骚扰孩子的“正常成长环境”。杨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的看法与拉里·罗森在他的《i成瘾》一书中定义的情况基本没有太大出入,即这是一种典型的“多重任务疯狂症”,具体而言的症状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网络使用者,在网上进行阅读或者进行超文本文档读取时,也很容易分心。”最典型的案例是,“在收到信息的两分钟内,就强迫自己回复”。这位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还在书中定义了手机成瘾的其他一些症状,例如“手机震动幻想症”,“讯息查看强迫症”以及“缺乏睡眠喜怒无常症等”, 认为手机成瘾是一种“低自尊”导致的精神疾病,与财富滥用和病理性赌博类似,成瘾的人们通常“利用强迫行为来摆脱强迫观念”。 他甚至援引了一份研究数据,指出成瘾者和非成瘾者的大脑系统在灰质和白质上都存在明显区别。但杨华宁的问题在于,除非所有人都放弃智能手机,否则作为一个45岁的中年中国男人,无论是否在工作,他都无法承受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另一种人格这个问题似乎无解。美国的一篇论文曾经依据“五型人格”理论研究认为,外向型的人更倾向于拥有智能手机,并且对短信功能需求更高;而亲和性的人更倾向于打电话而不是发短信。换句话说,是否更容易“上瘾”,与个人天生的体质有关。至少就吴若曦而言,这个理论并不足够成立。工作日的温哥华国际机场简直一团糟。广播在头顶一遍又一遍地last call,眼前是成群不知所措的旅客,耳机里是流水一样发来的指令,充斥着各种调度、术语、程序和令人抓狂的混乱。但作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的毕业生,刚刚工作6个月的机场地勤,吴若曦已经对此驾轻就熟。半年来她已经保障了104架航班的起飞。她在值机柜台闲庭信步,甚至还用空余的时间跟朋友分享了航空公司的新机型,解答了一个陌生朋友的感情问题,就最近国内的一桩热门媒体事件发表了感想。值得一提的是,完成这一切不需要任何其他工具,除了一部智能机。这对吴这样重度的手机用户来说,不算什么。毫不夸张地说,吴的生活就在手机上。她已经习惯“一心二用”的生活——每天起床要先看10分钟手机资讯,吹头发的时候也在看,路上在看,工作的时候在看,下班之后还在看,即便有朋友聚会,大家也都在看手机。今年6月的苹果发布会,时间上正好跟某个航班撞车,吴若曦甚至还作为某国内网站的解说嘉宾,在百忙中用手机完成了全程直播。这件事的结果好坏参半。一方面,这个在手机上叫做“Onlyswan”的女孩,拥有13000名Twitter粉丝和30000名微博粉丝,拥有一个手机上认识的老公,甚至婚礼上的嘉宾,也是手机上邀请来的。但另一方面,因为有十几部不同品牌的手机轮流使用,临睡前找不到其中任何一个的充电器,带来的焦虑感都会让她失眠。更多的困扰可能来自于现实与虚拟的割裂。当亲戚、朋友、同学甚至顶头上司,发现吴在手机网络上那些尺度很大的自拍照,尺度很大的两性话题讨论,以及尺度更大的涉及政治的言论时,无不惊讶于那个平时只顾低头玩手机的怪女孩,居然在手机上变成了另一个人。吴只能对此摊摊手,“只能说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也许这是个最好的沟通方式吧。”但这些对吴来说都并不是问题。她参加过许多线下聚会,认出她的网友并没有更多进一步的冒犯举动。他们对她的价值观表示尊重,甚至激赏。尽管曾经被网警请去“喝茶”,但她并没有因此感到困扰,最近甚至还有一位某地级市的网警在微博上对她说,等她回国要过来见面,像朋友一样,就很多问题当面探讨。[!--empirenews.page--]吴若曦觉得她从智能手机中获益良多。在2008年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之前,她就已经混迹于各大论坛,是个小有名气的宅女。现在的她依然怕打电话,但会更多走出去,更多与人打交道,她甚至已经辞职,决定在互联网圈子里做点事情,甚至拣起“国际政治”的老本行。这有什么不好呢?很明显,我们多数人都并非生活在荒岛上,也并非卢德派教徒,与手机打交道不可避免。最近出版的新书《与手机同床》讲述了以苦干著称的波士顿咨询集团如何与7/24小时在线工作斗争的故事,办法是强制提高效率,早点下班。《经济学人》并不认为这是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文章说,“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智能手机厂商和应用厂商们,主动把手机‘非智能化’。”
在11月5日举行的“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上,朝阳规划艺术馆携手多家国内规划馆共同发起、成立全国首个城市3D体验中心院线联盟。作为该联盟的运作平台,“3D作品推介交易集散中心”同时也开始试运作。“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迄今连续举办四届,成立“城市3D体验中心院线联盟”是本届博览会的最大亮点。“目前国内众多规划、科技、展览场馆的专业3D体验机构,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无序、各自为战、相对落后的经营状态,没有形成合力。”朝阳规划艺术馆馆长杨军介绍说,在此背景下,“城市3D体验中心院线联盟”应运而生。据介绍,“城市3D体验中心院线联盟”是一个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组成的开放型行业联盟,以增强中国3D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为主旨,促进成员单位间深层次合作。为配合“联盟”的市场化运作,朝阳规划艺术馆携手北京电影学院,共同打造“3D作品推介交易集散中心”。同时,3D城市宣传纪录片《朝阳最美24小时》也在朝阳规划艺术馆3D剧场与观众见面。市民可通过电话预约,免费观看此片。
2013年是传统电视行业“躁动”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互联网大佬纷纷的看中了这个市场,从电脑和移动端的屏幕,逐渐转移到电视机这块大屏。爱奇艺、乐视、小米、阿里巴巴也分别推出了自己的盒子,而观众的耳朵也不乏被电视机厂商与视频厂商合作等消息充斥;海信、长虹、TCL也纷纷加入阵列积极迎战;百视通、华数传媒等公司股票凭借智能电视概念,得到资本市场追捧。产业链的利益关系、市场格局、互联网用户的电视价值观正在发生改变。到底谁在“智能电视元年”能带来真正的颠覆?现有的所谓社交电视、智能电视均被点播、游戏、卡拉OK、电视商城等偷换概念,真正的用户需求是否在于将互联网电脑上的内容,简单的平移到大屏幕,或是真正的用户需求在哪里呢?有数据表明,67%的用户在看电视的时候会使用移动设备,包括对电视内容延展信息的浏览,以及有意愿参与电视上的节目互动。然而,这个数据同时也表明了用户对于智能电视和社交电视并不是单单的将互联网内容平移,而是如何将互联网内容和电视内容有机结合。中国有超过4亿的用户集中在80、90后,这些用户从小就被互联网内容所充斥,因而用户的口味也日渐刁钻,所以真正解决电视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是需要颠覆的技术与颠覆的商业模式。通过什么样的技术方式来解决电视与互联网的无缝衔接?酷云互动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模式识别和大数据分析与推荐技术,来实现电视实时播出场景下,增强用户观看的电视体验和提高用户粘性与活跃的互联网公司。通过对于智能电视时代的独特理解,酷云互动认为:OTT时代的用户不需要更多的应用,而是将需求归结到视频需求,从而让用户在大屏上体验更多的视频收看需求,这也是酷云互动主要解决的问题。用户通过酷云互动的模式识别技术,识别正在收看的当前电视节目内容,可以结合用户收视场景及节目内容来引导用户观看相关点播视频、收看时移及回看节目,并打通直播及互动点播平台。直播到点播-引导用户继续收看关联视频在2014年酷云互动也将与央视的强势节目合作,通过节目的互动为用户提供更具魅力的互动环节,同时也为广告主带来更多的广告曝光机会;通过看广告转变成与广告互动,提高品牌的渗透率。酷云互动认为将用户拉回电视机前,使电视成为家庭娱乐中心,增强电视直播到用户用户体验才是这个时代的王道。www.kuyun.com
近两年彩电产品技术更新速度突飞猛进,智能电视仍成为主流热点,以电视作为载体,形成新互联网生态,与电脑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成鼎立之势,且软硬件技术升级并相互支撑, 推动产业链全面建设。国家广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刘志刚表示,在显示颠覆性革命的交替空白期,智能电视和超高清电视成为这一阶段的亮点。不论是国内外主流彩电企业,还是IT互联网跨界公司,电视的更新换代不断升级,从3D电视,到智能电视,再到4K智能电视、曲面电视等等。电视呈现极大、极智、极变的发展趋势,让拥有强大的网络平台或其他智能设备开发经验的各路新兴厂商优势得以发挥,迎来了多元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奥维咨询(AVC)副总裁金晓锋表示:受节能补贴政策提前透支市场增长力、金融环境恶化降低消费信心及楼市下行抑制家电消费刚需等影响,2013年7—9月内销彩电零售规模1084万台,同比下跌6.4%,零售额394亿元,同比下跌0.5%。其中,液晶电视销量为1038万台,同比下跌3.8%,销额为375亿元,同比上升3.1%。等离子电视销量为42万台,同比下跌37.8%,销额18亿元,同比下降40.9%。呈现出四大趋势,大屏化、智能化趋势明显,UHD超高清和3D电视渗透率逐渐提高。其中电商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彩电企业间进行的超低价拼杀成为最大热点。今年三季度线上市场的份额已达到10.4%,同比增长84%,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随着网上购物进一步为广大消费者所接纳,更多的消费者体验过线上消费的便捷,线上彩电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第四季度线上市场将达到10.8%。2013年下半年整体市场销量将达1272万台,同比下跌2.8%,整体销额480亿,同比增长5%。
台湾手机制造商宏达上季出现有史以来首度单季亏损,台湾电脑大厂宏碁预期也将在周二(5 日)公布上季由盈转亏。从这些代表例子来看,欲开创台湾自有品牌企业道路的科技大厂正陷入泥沼。究竟问题出在哪里?《路透社》周一(4 日)撰文指出,台湾科技厂商原本替全球品牌大厂如苹果等负责ODM (原始制造设计)制造工作,并大获成功。然而这个经验,却似乎阻碍他们今日欲转变为令人向往的品牌。报道表示,大部分台湾科技制造大厂,都是在几十年前由具备高度效率及技术专业的工程师或商人创建。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成本控制;因此生产出的产品虽然速度较快、较轻巧且功能丰富,但却“缺乏一贯的品牌形象来建立消费者忠诚度”。即便在这些ODM台厂决定转变为品牌企业时,仍面临同样问题。尽管宏碁在2010年一度高居全球第二大笔电制造商,宏达在 2011 年抢下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 1/5,市占仅次于iPhone制造商苹果;但今日两家企业都面临营收锐减、股价大跌,而必须扞卫澄清收购传闻的窘境。许多分析师认为,像宏碁、华硕及宏达等台厂过去一度风光,或许只是时机凑巧。例如华硕在 2000 年代末期推出的小笔电,正好成为苹果稍晚掀起全球平板电脑热潮的跳板;宏达很早便在搭载Google Android作业系统的手机市场称霸,也是因为这是真正iPhone以外的替代选项。报道写到,如今台湾科技大厂的创新进阶步伐已停滞,并可能对经济构成冲击。因设计及制造代工工作已转往中国大陆或其他地方,那里不仅成本较低,同时人才济济。在台湾与本地企业合作近20年的品牌顾问Mark Stocker(史孟康)指出,台湾科技企业已习惯于套用创造出“台湾奇迹”的简单公式,即“找到能够制造的产品,让它更便宜,想办法抢到订单。然后再找到下个产品如法炮制”,以至于他们无法了解,光是价格便宜和具备一长串功能,已无法满足今日的消费者。曾担任宏碁工业设计师及宏达设计顾问的陈雅博(Albert Chen)则点出:“台湾老板并不太晓得如何根据情感价值,来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他举例,像三星就相当重视消费者的生活风格。他到全球各地参加各种电子产品或设计商展,却很少见到台湾设计师、开发人员或产品规划人员,只见到台湾企业的执行主管、管理高层。陈指出,这些人很擅长商业策略,“但这不是创造好产品的方法”。台湾企业强调技术强项,胜过消费者品味,导致设计师被迫想办法做出工程师想要的东西──而这正与苹果运作的方式背道而驰。某家ODM大厂一位高级设计师便透露,当他们与宏碁或华硕的项目经理开会时,对方竟要他们“别担心我们的产品形象”。他指出,这些项目经理虽然大多有工程或研发背景,但却不相信自家设计师。 12 责任编辑:Flora来源:触控技术网 分享到:
讯: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传感器产业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瞩目。业内专家近日表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加深,目前我国自动化行业已陷入低谷,国产传感器在感知信息、智能化和网络化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技术落后,我国应加大传感器研发力度,为仪器仪表产品提供支撑。一是加快研制新型传感器。分析仪器是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业过程控制、设施农业、生物医学、环境控制、食品安全乃至航空航天、国防工程等领域迫切需要各类新型传感器作为信息摄取源的小型化、专用化、简用化、家庭化的新一代分析仪器,实现更灵敏、更准确、更快速、更可靠的实时检测,以迅速改变我国分析仪器的落后状况。二是加快技术发展,推动传感器技术进步。几十年来,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未来10-20年传统硅技术将进入成熟期,届时,直径300mm硅晶片将大量用于生产,使得硅的低成本制造技术和硅的应用技术得到空前发展,将为研制生产微型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提供技术保障。从总体发展看,传统硅技术将一直延续到2047年才趋于饱和。而当前微电子技术仍将依循“等缩比原理”和“摩尔定律”两条基础规律走下去,在尽力逼近传统硅技术极限中,不断扩展硅的跨学科横向应用和突破“非稳态物理器件”。上述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的两大方向正是当前乃至未来20年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转自台湾FPD制造的消息,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调查结果,全球前十大液晶显示品牌与代工厂商2013年第三季出货成长超乎预期,分别较第二季成长5.8%与7.9%,然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呈现4.8%与5.6%的衰退。液晶显示器品牌第三季出货表现优于预期,主要受惠于一、欧美通路为第四季旺季需求提前备货;二、中国通路为十一假提前拉货;三、上半年多数品牌商出货表现不佳,希望年底销售旺季全力冲刺出货。而液晶显示器代工厂商出货则受惠于品牌客户积极冲刺出货量,加上客户为因应中国中秋与十一长假工作天数减 少,提前在9月追加订单,使得第三季出货表现亮眼。WitsView研究副理王靖怡指出,虽然第三季提前备货需求涌现,然在终端需求仍显疲弱下,亮丽的出货表现恐仅是昙花一现。另外年底财务库存盘点压力将至,下游客户拉货转趋保守,因此WitsView预期第四季前十大品牌与代工厂商出货将分别衰退1.6%及5.6%。
转自台湾新电子的消息,平板手机(Phablet)出货量可望在2014年正式超越小尺寸平板装置。根据国际数据资讯(IDC)报告指出,平板手机在2013年的出货量约达一亿支,而8寸以下平板装置出货量则有将近一亿三千万支规模。然而,随着平板手机锋头日健,2014年其出货量预估将可上看两亿支,一举超越8寸以下平板出货量。IDC全球个人移动与显示技术研究副总裁Bob O’Donnell表示,平板手机的定义系为介于5寸到6.99寸之间的智能手机,与介于7~8寸的平板电脑相较,两者在尺寸上差异不大,但平板手机却多了通话功能因此更具吸引力;而平板手机的盛行,也逐渐蚕食小尺寸平板电脑的市场。虽然小尺寸平板电脑正在面临生存保卫战,不过IDC移动装置部门分析师Ryan Reith认为,相较于大尺寸平板电脑,介于7~8寸的平板电脑仍较受消费者青睐,因此IDC预估小尺寸平板电脑仍是平板市场未来的主流。对此,O’Donnell表示,事实上,根据IDC的分析结果,无论是小尺寸平板电脑亦或是平板手机的出货量,在2014年都会双双成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平板手机的成长力道直到2017年都会相当惊人;而小尺寸平板电脑虽然仍为平板市场主力,不过相关产品在未来的成长力道将会渐趋缓和,这两种产品类别的竞争关系将是产业界未来的关注焦点。值得注意的是,7~8寸小尺寸平板电脑在面临平板手机威胁时,能采取的策略几乎只剩下价格。IDC研究副总监江芳韵认为,7~8寸平板电脑已是目前兵家必争之地,各大厂除环伺此战场争抢大饼外,还要严防追兵平板手机大军在后头紧咬不放,因此,为了杀出一条血路,各大厂势必在2014年祭出具流血价的小尺寸平板以巩固地盘。令人忧心的是,长期削价竞争的结果对各厂牌而言将是百害而无一利。虽然短期而言仍是7~8寸小平板电脑当道,但江芳韵提醒,在削价竞争下,小尺寸平板电脑利润及边际效益将会非常狭隘,厂商若要真正获益,仍须持续关注大尺寸平板电脑的发展及改良其软硬体设备,为大尺寸及小尺寸平板电脑区隔出除尺寸以外的差异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