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似乎有意逐渐淡出半导体制造领域,将其高阶芯片产品委由三星(Samsung)、 GlobalFoundries 等伙伴代工生产;由于后两家公司都打算在美国设立晶圆代工据点,更有助于巩固与 IBM 的合作关系。 IBM、GlobalFoundries与三星将于明年1月在美国共同举办"通用平台联盟技术论坛(Common Platform Alliance Technology Forum)";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与GlobalFoundries三星的2011年支出总计约120亿美元的规模相较,IBM预估可能低于5亿美元的2011年资本支出显然少了许多。 多年来,IBM一直是半导体科技领域的研发标竿,并以自家制程技术与晶圆厂将研发成果付诸生产;该公司在制程微缩方面的积极进展,包括高频RF CMOS以及绝缘上覆硅(silicon-on-insulator)等技术成果,而其在研发上的领导地位,也催生让众成员能分摊制程技术开发成本的通用平台联盟。 但根据一份资本支出计划分析报告,IBM似乎正朝着逐渐退出先进制程量产的方向迈进,可能会与许多半导体同业一样,不再兴建大型晶圆厂;该份由Gartner所提供的报告显示,IBM最近一次超过10亿美元的半导体资本支出,是在2004年,而当时该公司的资本支出规模排名全球第十一大。 Gartner研究副总裁Bob Johnson指出,在2010年,IBM的半导体资本支出规模挤不进全球前二十大排行榜,预期2011年也不会;他所做的最新预测报告(2010年11月)显示,2011年可能只有10~11家半导体厂商的资本支出规模会超过10亿美元,而全球前二十大资本支出厂商与金额估计依次为: 三星(92亿美元)、台积电(TSMC,57亿美元)、Intel (50亿美元)、GlobalFoundries (32亿美元)、Hynix (27.5亿美元)、Micron (19亿美元)、Toshiba (19亿美元)、联电(18亿美元)、华亚(16亿美元)、SanDisk (14亿美元)、中芯(10亿美元)、日月光(8.5亿美元)、TI (8亿美元)、Renesas (7.48亿美元)、Elpida (6.34亿美元)、ST (6亿美元)、Rohm (5.74亿美元)、Amkor (5.52亿美元)、Infineon (5.5亿美元)、硅品 (5.33亿美元)。 Johnson估计,2011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资本支出规模总计约511亿美元,较2010年的539亿美元减少5%。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日月光、Amkor与硅品等半导体封装测试业者的资本支出规模,看来都比IBM来得高。 如Johnson所言,半导体厂商更上一层楼的关键在于:"你如果不插手存储器或是晶圆代工市场,那除非你是Intel。"而就连Intel最近也与FPGA供应商 Achronix 签署了一份合作生产协议,似乎有意进军晶圆代工市场。不过他也强调,如果2011下半年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厂商可能会削减资本支出规模。 IBM与GlobalFoundries、三星的制程同步化,提供了第二生产来源选项;GlobalFoundries在美国纽约州兴建中的Fab 8新厂,距离IBM晶圆厂只有90分钟车程,将拥有30万平方英呎的无尘室、月产能可达8万片晶圆。三星也正在德州兴建新晶圆厂,打算专做代工业务。 "GlobalFoundries与三星将在先进制程领域,成为台积电的强劲对手;"Johnson表示:"IBM未大举投资制造业务,继续扮演研发先驱的角色,看来是有意朝着“轻晶圆厂(fab-lite)”方向发展。Bernie Meyerson (编按,IBM技术长)绝对不会放弃研发的。"
根据市调机构IMS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2009年遭遇全球景气低潮,英飞凌(Infineon)仍全力达成巩固市场地位,并提升市占率之目标,亦即2009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出现萎缩--从140亿美元缩减为110亿美元,降幅达21.5%,但英飞凌的市占率仍逆势成长10.7%。英飞凌工业及多元电子事业处总裁ArunjaiMittal表示,该公司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维持领导地位,其市占率增加1.3%达24.3%,在北美和南美的市占率则增加0.4%达11.5%,而在竞争极激烈的亚洲市场中,英飞凌的市占率仍增加1.1%,达8.9%。据了解,英飞凌的解决方案能有效强化电子装置电源供应的能源效率,而在再生能源方面,该公司功率半导体有助于充分利用经由风力或太阳辐射能所产生的电力,并尽量减少能源在传送过程中的耗损。该公司功率半导体在提升涵盖从发电、配电至最终耗电的电力供应链的节能效率上,扮演关键角色。
根据彭博(Bloomberg)报导指出,三星集团打算成立一个统管集团所有业务战略策划部门,恢复该公司在2年前放弃的中央集权化商业模式。据悉,三星先前曾有这样的部门,但在2008年的逃漏税渎职丑闻案中被关闭。三星发言人SooJeongLee表示,集团董事长李健熙(LeeKunHee)已经下令重新建立集团结构,以便集团内部的各业务部门可以快速地应变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该发言人表示,该部门的重建工作将由三星副董事长KimSoonTaek负责,但具体的细节尚未最终定案。此举或许可以协助李氏家族重新掌控三星集团。韩联社报导指出,三星旗下拥有多家企业,涉足电子、造船、建筑、娱乐和金融等产业。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则是其中的旗舰企业。2008年6月,在三星电子董事长李健熙的逃税丑闻爆发之后,三星关闭了集团的战略策划部。该部门先前在协调集团旗下公司业务中,扮演决策核心的角色。李健熙独子李在熔也曾在该部门担任过常务、客户长以及副总裁等职务。李健熙在获得韩国总统赦免后,于2010年3月回锅担任三星电子董事长。随后就提出组织重整、高层人事异动等消息。他也在上周表示,将在12月举行的组织重整中,提拔独子李在熔担任总裁。李在熔现任三星电子营运长兼执行副总裁。报导指出三星集团负责企业通讯的副总裁RheeIn-Yong日前证实,三星将设立一个集团级的部门,协调21世纪快速变迁的业务环境,并推动新业务的成长。他同时表示,目前尚未确定这一新部门的名称和设立时间,但已经确定由副董事长负责。
欧洲光电产业协会(EuropeanPhotovoltaicIndustryAssociation,简称EPIA)主席IngmarWilhelm表示,由于一些新生亚洲公司的进入,全球太阳能市场2011年可能会呈现供求平衡或略微供过于求的状况,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可能下降10%-20%。Wilhelm同时担任意大利可再生能源公司EnelGreenPowerSpA(EGPW.MI)的商业开发部门主管。Wilhelm称,2011年全球太阳能电池板需求量将增加约39%,至5,300万千瓦。但日本及韩国的新厂商进入市场以及现有公司大幅提高产能的计划可能造成供应过剩。一些大型制造商在2010年宣布了新建工厂的宏伟计划。例如,去年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供应商FirstSolarInc(FSLR)计划到2012年将产能提高一倍,至270万千瓦。中国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YingliGreenEnergyHoldingCo.YGE)计划于2011年将产能提高70万千瓦,至170万千瓦。
据iSuppli公司,虽然德国作为新增太阳能安装之王获得了光伏(PV)市场的王冠,但欧洲其它国家也在扩大自己的2010年及未来光伏计划。实际上,欧洲其它可以替代德国成为投资热点的地区大量涌现,意大利和法国的投资回报(ROI)就非常吸引人。iSuppli公司已经看到,大多数德国太阳能投资者涌向这些国家,以拓宽投资范围。但是,虽然投资者希望这些国家能变成第二个德国,但这些国家的融资和建设延误以及补贴电价(FIT)情况仍然充满挑战。意大利由于2010年的安装项目有额外的六个月宽限期,2010年下半年意大利安装活动大增。2010年上半年,意大利新装机容量为356MW,但是,iSuppli公司预测2010年意大利安装容量为1.3GW,所以该国下半年安装容量远高于上半年。展望未来,意大利2011和2012年投资条件仍将好于德国。iSuppli公司预测,投资者和德国安装商这些年将转向意大利,从而帮助加快PV市场渗透。iSuppli公司预测,2011年新装机容量将为2.0GW,鉴于2011年上半年投资条件将非常好,意大利新装机容量可能超过上述预测。由于FIT在5月和9月下调,可能导致该国安装活动放缓,意大利2011年下半年安装活动可能大幅减少。iSuppli公司预测,2014年意大利新安装光伏发电容量将从2009年的720MW增长到4.3GW,其中2.0GW将在2011年实现,如图所示。 法国而在法国,虽然外界对于该国的投资兴趣在上升,但该国的光伏产业将来难以获得政治支持。这主要是因为公众对太阳能的支持非常有限,尤其是最近法国政府报告降低了光伏的地位,并表示光伏在法国REE目标中不会发挥重大作用。因此,iSuppli公司把2014年法国光伏市场新装机容量预测下调至大约1GW,先前的预测是4GW。西班牙在西班牙,2009年安装容量从2008年的2.4GW大幅降至70MW,2010年可能增长到450MW。虽然这与去年相比是明显的好转,但iSuppli公司预计,由于即将削减FIT补贴,该国近期不会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iSuppli公司预计西班牙2011年安装容量为345MW。尽管iSuppli公司预计未来政府不会支持改善西班牙的太阳能状况,但该国的基本条件(高日照,以及空闲的沙漠似的地区)提供了机会。因此,iSuppli公司预测2014年该国安装容量将增长到800MW。其它国家欧洲其它国家也在发生有趣的变化。在希腊,好消息是今年稍早发生的金融危机,以及希腊总体预算赤字,没有彻底终止该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虽然如此,该国的2010年累计安装目标只有2.2GW。iSuppli公司预测,2010年希腊安装容量将达到100MW,远高于最初预期的50MW,到2014年将增长到400MW,也高于iSuppli公司原来预测的200MW。在英国,该国的快速增长,促使iSuppli公司维持原来的预测,认为该国2010年安装容量为95MW,随后逐年增长,到2014年将达到600MW的顶峰。这可能是因为英国近期没有计划大幅下调FIT补贴。在比利时,iSuppli公司调降其2010年安装容量预估至250MW,今年稍早的预测是420MW。上半年表现疲软,预计下半年势头增强,达到200MW。2011年,iSuppli公司预测比利时市场将增长到350MW,到2014年增长到600MW。欧盟上调再生能源目标,正在帮助比利时发展自己的太阳能市场,而且预计近期政府不会发生变化,这点不同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未来几年德国仍将是欧洲光伏安装活动的关键市场,将继续充当领跑者,而其它欧洲国家显然正在沿着自己的增长道路前进,将在可预见的将来推动太阳能市场的发展。作者HenningWicht,iSuppli公司光伏业务资深总监及首席分析师。
SEMI日前公布了2010年10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订单出货比报告。按三个月移动平均额统计,10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订单额为15.9亿美元,订单出货比为0.98。订单出货比为0.98意味着该月每出货价值100美元的产品可获得价值98美元的订单。报告显示,10月份15.9亿美元的订单额较9月份16.5亿美元最终额减少3.5%,较2009年10月份的7.563亿美元最终额增长110.7%。与此同时,2010年10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额为16.2亿美元,较9月份16.1亿美元的最终额增长0.7%,较2009年10月份6.941亿美元的最终额增长133.7%。“10月份订单出货比降至了1以下,是2009年6月以来的首次。主要是由于出货量的放大而客户下新订单时显出了犹豫。”SEMI总裁兼CEOStanleyT.Myers说道,“新设备市场显现出季节性放软以及产业某些板块暂缓资本支出。然而,订单额与去年相比依然有一倍多的增长,并且高于2006-2007年的平均水平。”北美半导体设备市场订单与出货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出货量(三月平均) 订单量(三月平均) 订单出货比 2010年5月 1344.8 1525.0 1.13 2010年6月 1466.2[!--empirenews.page--] 1729.8 1.18 2010年7月 1495.8 1836.6 1.23 2010年8月 1554.6 1816.1 1.17 2010年9月(最终) 1610.9 1651.2[!--empirenews.page--] 1.03 2010年10月(初步) 1622.1 1593.5 0.98 数据来源:SEMI
电子、电机和工业产品分销商RS Components日前宣布一系列面向客户的业务计划,为其中国客户全力提高电子商务服务水平。 这些计划包括:在RS China网站与中国领先在线支付解决方案公司支付宝(Alipay)合作,为RS的在线客户提供全面整合的电子商务服务,安全可靠,简单易用。客户在网站购买流程指引下,能够畅通无阻地使用支付宝进行购买与支付。项目实施一个月内,几乎一半在线订单都已通过支付宝处理。 RS亚太区电子商务总监Marcelo Wesseler评价道:“支付宝不仅为RS在线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一流使用体验,也利用先进的第三方托管系统打造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环境。我们预计,不仅支付宝的利用率会有所提升,RS China 网站的总体在线销售额也会出现显著增长。” 除了努力为客户提供改善在线服务之外,RS也制定了特别针对中国大陆市场的在线营销计划,其中包括与在美国和中国市场都很受欢迎的电子元件搜索引擎FindChips.com建立伙伴关系(www.findchips.com)。RS China已成为FindChips.com上首个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网站,预计通过该搜索引擎访问RS网站的网络流量将非常可观。 SupplyFrame Media(FindChips.com母公司)全球销售副总裁John Schirmer就与RS建立伙伴关系指出:“我们充分看到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巨大潜力,很高兴与RS Components进行合作,通过FindChips.com帮助RS在广大工程师客户中加大宣传。通过此次联手,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RS China的网站流量,与RS打造长期伙伴关系。” 通过与FindChips.com联手,RS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搜索购买服务。中国的电子客户现在能够将RS的产品与其他多家供应商相比较,并直接查看RS中国库存情况。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著名IT网站eWEEK对今年全球科技产业进行了盘点,并表示Android或成最大惊喜。以下为eWEEK网站刊发的全文: 在进入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前,全球经济刚刚经过了危机寒冬的洗礼,而全球科技企业也一直在供大于求的负面市场环境中苦苦挣扎。然而正当寒冬里的残雪慢慢融化之际,早已显露复苏势头的科技产品和技术市场也正在逐步摆脱冰封的束缚,准备重新开始扬帆远航。 谷歌Android成最大惊喜 2010年最让科技产业振奋的可能就是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了。eWEEK网站负责美国西海岸新闻的执行主编John Pallatto表示:“我认为,2010年全球科技产业内最精彩的故事就是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实现了爆炸性增长。 Android在2009年年底才刚刚上市,但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惊人的19%。” 基于Linux和Java程序设计的谷歌Android同样以胜任云计算而备受用户青睐。谷歌拥有为数众多的基于云计算的程序,这些程序主要通过与谷歌服务器的高速互联而发挥作用。 Android市场占有率的飞速增长也凸显了目前全球科技消费化的大趋势。除了无处不在的Android设备外,市场上同样充斥着iPad、iPhone 和其他个人电子类消费产品,这些产品无疑给全球的科技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科技企业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使用这些产品,另一方面却还要为这些产 品给企业自身带来的安全性问题而担忧。 eWEEK网站主要负责无线通信产业的高级撰稿人Michelle Maisto表示:“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同比增幅达到96%。智能手机的价格仍在进一步下降,这无形中给移动运营商加速推行4G网络带来了巨大压力。” Maisto也表示Android操作系统的迅速推广确实是2010年科技产业的一件大事。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ndroid的增速甚至一举超过 了苹果iPhone和RIM黑莓。年内Android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的份额有望达到25%-26%,这在一年前是很难想象的。更令人难以理解的 是,这一切又都是在经济全球的下行趋势中实现的。” Maisto还指出,2010年无线通信产业在各个领域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她还注意到,除了智能手机市场以外,2010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也呈现出类似的增长势头。 Maisto称:“很多竞争对手都被苹果公司远远地甩在身后。至今我仍然对平板电脑是否确实有那么大的需求量而心存疑虑,我真的不知道人们都用它来干什么。” 云计算领域发展迅猛 但2010年科技产业的巨变并不都与个人消费类电子产品有关。eWEEK Labs主编Jason Brooks表示:“对我来说,2010年科技产业的突出成果应该算是对云计算技术的不懈追求。似乎每个大型IT企业都在向云计算领域拓展。” Brooks指出:“2010年微软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云计算领域的开发中。微软向云计算产业投入了巨资,其中包括服务器产品和台式电脑。微软小型企业服 务器(Small Business Server, SBS)产品能够满足用户按需使用的要求。业内对企业大肆进军云计算领域的做法充满疑虑,但微软对云计算产业却拿出了势在必得的气势。” eWEEK主要负责云计算产业报道的高级撰稿人Chris Preimesberger表示:“人们花了几年时间来对云计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现在人们每天都在使用该技术。” 基础设施软件供应商Novell公司的数据中心管理经理Ben Grubin也表示:“我认为IT产业正在经历着从把云计算作为宣传的噱头到作为IT下一代基础架构的转变。” Preimesberger指出,目前出于对公共云计算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的担忧,云计算产业大都围绕着个人云计算领域进行开发建设。他还称:“我认为个人 云计算领域与目前市场上的所有大型系统提供商的命运休戚相关。这些企业都想为用户提供简单而易于操作的个人云计算产品。这些企业要做的无非就是建立一个拥 有不同类型防火墙的大型数据中心,当用户需要时就可以直接添加外围服务内容。” Preimesberger还指出,个人云计算领域的增长意味着目前市场上拥有可供不同类型企业使用的私人云服务器。Grubin也表示,对于小企业来 说,他们可以使用微软Hyper-V云服务器,因为该服务器的授权内容相当诱人。Grubin称:“截至今年六月,微软在个人云服务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 达到24%。” Preimesberger表示,甲骨文收购Sun Microsystems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Preimesberger称:“目前甲骨文已经成为继IBM、惠普和思科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系统提供商。但在云计算产业,甲骨文和Sun才是真正的王者。” 在IT产业内部,云计算和云存储正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它们也是小型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还模糊了个人消费产品和IT产品的使用界限。 Brook指出,尽管云计算更被看作是IT服务产品,但今年推出的许多新款个人消费类产品却也融入了该技术,使其对企业用户也同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企业用户风险大增 包括iPhone和iPad在内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正在经历着向企业用户市场的逐步渗透。在增加新功能的同时,这一趋势却也给企业用户带来了新风险。 网络安全公司Trusteer的首席技术官Amit Klein表示:“在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大举进军企业用户市场的大背景下,企业将很难控制恶意软件给企业带来的潜在威胁。”他还指出,超级工厂病毒(Stuxnet)和僵尸网络(Zeus)等现代混合威胁都是通过使用多个攻击策略和载体进行混合攻击的方式进入企业内部的。 尽管如此,吸纳个人消费电子产品进入企业用户市场的需求还是十分旺盛。美国Merit医疗系统公司网络系统主管Lincoln Cannon就表示:“ 我们正在为公司的整个美国销售团队配备iPad平板电脑。“ Cannon坚信,从该公司的业务角度出发,使用iPad办公对其公司员工意义重大。他希望iPad能够为该公司带来积极影响。 Cannon指出:“我们一直在对公司销售人员对云计算程序的看法进行大范围民意测验,我们也将对iPad的使用情况进行民意测评。然后我们才会对 iPad的使用情况有更加透彻的了解。 Knoa Software公司的市场营销副总裁Lori Wizdo表示,吸纳个人消费电子产品进入企业市场的趋势不应该令任何人感到意外。她指出:“个人消费电子产品正以其优异的性能逐步渗透进企业用户市场。人们使用这些设备正是因为想要更出色地完成工作。” Wizdo最后指出,个人消费产品和IT产品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集中操作和云计算操作之间的界限也同样在消失。这就是2010年引领创新和发展的主要趋势。
国际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发表研究报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光伏材料市场将快速增长,预计在2012年,光伏材料的市场总价值将达到32.5亿美元,年增长率将达到43.6%,为近几年内最高。另外,国内数家券商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今年下半年起光伏产业从上游多晶硅到下游组件普遍进入大规模扩产周期,这也将带来对各种上游设备、中间材料的需求提升。这包括晶硅生产中需要铸锭炉以及晶硅切割过程中的耗材,刃料和切割液等。市场高增长仍可期随着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的逐渐应用,光伏材料的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应用的范围日趋广泛。光伏材料指的是应用在太阳能发电组件上给光伏发电提供支持的化学材料,主要使用在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背板、前板、密封部位和防反射表面,包括玻璃、热聚合物和弹性塑料聚合物、密封剂以及防反射涂料。据Frost&Sullivan的研究,至2009年,光伏材料的全球市场总价值已达到13.4亿美元,。2006年到200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11.9%。2006年光伏材料的全球市场总价值仅为5.4亿美元。在2009年整个光伏行业中,包括玻璃和含氟聚合物的光伏前板,其市场占总市场收入的31.6%;光伏背板市场,主要包括光电产品,如聚合物和特种玻璃产品,占整个市场收入的36.6%。普遍用于所有太阳能电池的以层压形式存在的密封剂,占市场总收入的26.3%,防反射涂料以及其他材料占据市场收入的5.5%。不过,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终端用户市场需求波动以及市场对光伏组件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将使光伏行业发展速度略微减缓,Frost&Sullivan预计在2016年,光伏材料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下降到22.4%,总价值达107.6亿美元。国外公司仍占市场主导在整个光伏材料市场中,IsovolateAG、Coveme和MitsuiChemicalFabro公司的收入在市场份额中排名前三位。其中Isovolate主要经营太阳能电池背板,其市场份额为10.4%,占总份额的十分之一;Coveme公司和MitsuiChemicalFabro分别经营背板组件和密封剂,其市场份额均为8.9%。对于生产销售密封剂为主的STRSolar和制造背板组件的Madico公司,也以7.3%和7.0%的市场份额在光伏材料行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过,截止目前,光伏材料市场主要由欧洲和美国公司主导,同时一些日本和中国的企业也在不断地扩大其全球业务。印度、中国已成为光伏材料发展的新市场和新的制造国家。2009年,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超过350家供应光伏材料的公司,其中包括了像AGESolar、Bridgestone和IsovolateAG等跨国公司,也包括了许多的地区性公司。行业内的强强联合和兼并、收购等现象也层出不穷。
目前台系半导体测试专业厂的客户族群普遍以台湾IC设计公司为主,惟台厂面临调整库存压力,下单减缓,使得测试端的国外客户比重相对提升,包括京元电子和欣铨科技等台系封测厂的国外客户比重在第3季已拉升至40%以上。考虑到未来国外IDM厂委外释单效应,各家IC测试厂2011年皆聚焦于争取国外IDM客户。 京元电营收主要分为4类,包括国外客户、驱动IC、内存和手机客户,其中国外客户占营收比重达40%,相对同业较高,主要系京元电自2006年起布局国外IDM客户效益逐步显现。由于第3季台湾IC设计业处于库存调整局面,下单不积极,国外客户订单相较走扬,使得京元电国外客户第3季占比已从前季的36%上扬至41%,使台湾客户比重首度跌破60%。 由于京元电国外客户比重提升,毛利率提升明显,从第2季26%上扬至28.5%。市场预估京元电第4季国外客户占比仍将持续提升,预期对整体毛利率属正面作用。 欣铨的IDM客户比重亦不容忽视,营收比重达64%。以该公司前5大客户来看,有3家都是IDM厂,其中又以德仪(TI)最为大,比重超过40%。欣铨表示,欧美IDM厂自第3季以来,下单力道相对IC设计厂为强。 着眼未来IDM厂的释单商机,欣铨决?w扩大争取订单,拟在南韩建立营运据点。欣铨此举主要系着眼于南韩当地3大晶圆厂包括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DongbuHiTek以及MagnaChip的测试委外代工商机。这是欣铨继在新加坡设厂后,另一海外重要布局。 观察硅格客户结构,董事长黄兴阳日前表示,过去无晶圆厂的比重曾超过90%,近年来积极争取国外客户订单,截至2010年第3季底为止,国外客户比重达25%。在前6大客户中,就有4家是国外客户。 其中以史恩希(SMSC)为例,到2010年第3季为止,营收占比已提升7%,远高于2009年的0.5%,排名前3大客户之列。黄兴阳表示,2011年将会增加其他海外地区的新客户,包括欧洲、以色列和日本等地的新客户订单将在第2季开始发酵,因此2011年国外客户比重将以30%为目标。 将于22日挂牌上柜的逸昌以台湾模拟IC设计公司为主要客户,比重约80%;国外客户比重20%,多为中小型IDM厂和模拟IC设计公司。董事长郭啸华表示,2011年的扩充重点将以晶圆测试(CP)与方形扁平无引脚??QFN)型态测试为主,同时也将强化经营体质,等待机会争取一线IDM厂的订单。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16日表示,他们研发出了能够取代传统逻辑门的“混沌门”(chaogates),该成果对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混沌》杂志上。对于何为“混沌门”的问题,研究人员表示,简单而言就是利用无序模式或图形(chaoticpatterns)对输入信号进行编码和操纵后产生出所需的输出信号。在具体的工作中,研究人员从混沌系统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模式中选出所需的模式并组成一个子集,然后将子集中的模式用于映射系统的输入来获取所需的输出。研究人员发现,上述处理过程为利用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固有特性以设计具有大范围逻辑门重设能力的计算设备提供了新方法。这些新获得的变异的逻辑门被称为“混沌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健康系统工程学院院长、基于混沌计算的发明人威廉姆·迪托表示,“混沌门”是新的、以混沌为基础的计算系统的基石,这类计算系统利用了计算混沌系统中大量的模式形成特性。利用“混沌门”,人们有望获得一台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而改变自身内部行为、在一秒钟内产生数以10亿计定制芯片方案的计算机。目前,迪托和同事共同创建的、总部设在佛罗里达的半导体公司ChaoLogix正在将程序转为商业原型,有望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中。迪托说,“混沌门”将为游戏增加更多的优势,同时有能力保护技术芯片和用户,因为它们可能在硬件层更有效地避免计算机“黑客”的攻击。同样重要的是,使用“混沌门”的集成电路能够利用如今大量应用的生产、组装和测试设备来制造,并且这些集成电路能够在相同的设备上混合使用标准逻辑、记忆和“混沌门”。总编辑圈点说起混沌,人们总是想到洛伦兹的“蝴蝶效应”,其实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早已为之做了精神境界的注解。今天,“混沌门”终于让这种年轻的理论迈出计算机应用的重要一步。作为非线性系统所独有的一种非周期性运动现象,混沌几乎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分支,对它的研究也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认知疆域。生活在混沌的海洋,我们与其抗拒各种不确定性,还不如尝试接受诸多可能性。对此,未来的“混沌门”计算机肯定会告诉你更多。
日前,位于宁波出口加工区的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委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对FRD系列芯片产品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意见认为:产品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的研制成功,将提高我国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国产化水平,市场前景良好;主要技术性能与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相当,可替代进口。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同时,相关的6项发明专利已被正式受理。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宁波比亚迪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与该公司聘请的海外工程师、美籍专家冯卫(Patrick Feng)担任公司总经理后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从2008年开始,宁波比亚迪致力于在国内尚属空白的电动汽车用功率器件芯片的研发和制造。新产品的顺利研发到最终量产,必然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做保障。宁波比亚迪计划开发的芯片产品作为功率器件市场的高端产品,其主要技术和市场大部分集中在国外厂商手中。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加速企业成长,宁波比亚迪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从美国引进了海外工程师冯卫担任公司的总经理职务,负责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等重要工作。 引进海外工程师之后,宁波比亚迪借助其先进研发技术和在开发中的领头作用,在开发电动汽车用IGBT和FRD芯片方面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完全掌握了相关的研发和制造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IGBT和FRD芯片在深圳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顺利组装成IGBT模块,并成功在电动汽车台架上进行了测试。这标志着宁波比亚迪终于打破了IGBT芯片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坚冰,填补了国内电动汽车用功率器件领域的一项空白。 引进海外工程师,也有效促进了宁波比亚迪管理水平的提升。借鉴国外企业的用人制度,公司引进了一套绩效考核模式,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提升,加快了公司在产品制造、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发展速度。
根据WSTS统计,10Q3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794亿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6.1%,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26.2%;销售量达1,791亿颗,较上季(10Q2)成长1.8%,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19.3%;ASP为0.443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4.3%,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5.8%。 10Q3美国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146亿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6.1%,较去年同期(09Q3) 成长39.5%;日本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126亿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11.5%,较去年同期(09Q3) 成长15.4%;欧洲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98亿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5.0%,较去年同期(09Q3) 成长24.4%;亚洲区半导体市场销售值达424亿美元,较上季(10Q2)成长4.9%,较去年同期(09Q3) 成长26.1%。 根据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SEMI)公布最新9月的订单出货报告,订单出货比(B/B Ratio)为1.03,较8月份的1.17大幅下滑,但目前已连续15个月处于1以上的水平,显示半导体产业景气持续维持在复苏之水平。北美半导体设备厂商9月份的3个月平均全球订单预估金额为16.16亿美元,较8月份最终订单金额18.16亿美元减少11.0%,比2009年同期成长113.0%。而在出货表现部分,9月份的3个月平均出货金额为15.75亿美元,较8月15.54亿美元成长1.3 %,比2009年同期成长143.0%。SEMI产业研究高级主管Dan Tracy指出,半导体设备过去一年以来强劲增长的接单数据在8、9月开始呈现走软的现象。 2010年第3季台湾整体IC产业产值(含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达新台币4,781亿元(USD$15.3B),较上季(10Q2)成长4.1%,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29.6%。其中设计业产值为新台币1,202亿元(USD$3.9B),较上季(10Q2)成长0.5%,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5.1%;制造业为新台币2,429亿元(USD$7.8B),较上季(10Q2)成长5.1%,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42.0%;封装业为新台币795亿元(USD$2.5B),较上季(10Q2)成长6.0%,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37.5.0%;测试业为新台币355亿元(USD$1.1B),较上季(10Q2)成长6.0%,较去年同期(09Q3)成长39.2%。新台币对美元汇率以31.33计算。 预估2010年台湾IC产业产值可达17,983亿元(USD$57.4B),较2009年成长43.9%。其中设计业产值为4,615亿新台币(USD$14.8B),较2009年成长19.6%;制造业为9,086亿新台币(USD$29.0B),较2009年成长57.6%;封装业为2,960亿新台币(USD$9.4B),较2009年成长48.3%;测试业为1,322亿新台币(USD$4.2B),较2009年成长50.9%。新台币对美元汇率以31.33计算。 ■TSIA 10Q3我国IC产业产值统计结果 单位:亿新台币 亿新台币 10Q1 季成长 年成长 10Q2 季成长 年成长 10Q3 季成长 年成长 10Q4 季成长 年成长 2010年 年成长 IC产业产值 4,043 7.0% 98.6% 4,592 13.6% 53.4% 4,781 4.1% 29.6% 4,567 -4.5% 20.9% 17,983 43.9% IC设计业 1,111 7.3% 48.5% 1,196 7.7% 28.3% 1,202 0.5%
太阳能光伏设备大厂GTSolar宣布进军日益火爆的LED产业,自然“当家”的晶体生长设备成了最好的切入口。今年7月GTSolar收购了美国蓝宝石生产商CrystalSystems,而今在潜心技术与成品率提升、设备专业化改造的同时也开始了市场推广,希望在2012年正式推出蓝宝石生长设备时赢得市场的接受与认可。CrystalSystems公司拥有创新独到的ASF蓝宝石生长技术,与通常的单晶提拉法不同,其独家采用热交换法原理的蓝宝石生长设备与技术可以方便的生长大尺寸的蓝宝石晶锭,目前已成功生产出6英寸衬底材料,是未来降低LED生产成本的最有力竞争者。LED产业正在迎接从手机背光、电视与显示器背光到替代普通照明的第3次产业浪潮的来临。GTSolar市场部副总裁ScottKroeger说,早日布局LED产业必将会赢得未来市场。据YoleDeveloppement的统计,蓝宝石市场从2009年到2013年将以CAGR27%的速度增长,市场的增加将为亚洲、为中国带来无限商机。目前市场上通常还在采用2英寸蓝宝石衬底生产LED,而各大LED公司向4英寸、6英寸迈进的研发脚步已经踏出。GTSolar将把自己在晶硅炉设备研发制造方面成本与技术优势,与来自CrystalSystems公司的ASF技术充分结合,将为业界带来专业的蓝宝石生长设备。
道琼社、ThomsonReuters报导,欧洲半导体设备业龙头ASMLHoldingNV财务长PeterWennink19日在摩根士丹利年度科技媒体电信(TMT)大会上表示,明年度半导体业的资本支出将增加,该公司客户的需求强劲使得前置时间达10个月。Wennink也预期明年度NAND市场将成长,逻辑、晶圆销售额将大幅扩增,不过DRAM销售额则将下滑。Wennink同时指出,将藉由买回自家股票与配发股利的方式把多余的现金返还股东。ASML今年Q3的财报优于市场预期,本季度营收可望呈现季增状况,接单金额亦将高于Q3。ASML预定于2011年1月19日公布今年Q4财报。ASML竞争对手包括日本的CanonInc.、NikonCorp.,客户包括英特尔(IntelCorp.)、台积电等。半导体设备业龙头厂商应用材料(AppliedMaterials,Inc.)于17日公布2010会计年度第4季(8-10月)财报时表示,本季(11-1月)营收季减率预估将介于8-15%之间(相当于24.565亿-26.588亿美元之间,中间值为25.577亿美元),不如ThomsonReuters调查的分析师一般预估值26.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