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获悉,该公司计划斥资6500万新加坡元(折合约3.3亿元人民币)在新加坡新建一光电生物质能一体化项目。据悉,11月16日下午,中广核副总经理谭建生、澳新银行新加坡分行执行总裁威斯纽沙亨利在新加坡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新加坡等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合作备忘录。随后,中广核全资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公司董事邢平、新加坡生物质能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EUGENELEE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新加坡光电生物质能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按照相关合作协议,中广核太阳能公司将投资6500万新币,与新加坡生物质能工业公司共同开发新加坡光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中广核太阳能公司还将负责投资及项目的开发、设计、建设和运营。新加坡生物质能工业公司则负责转让发电许可并向项目提供燃料。按照新加坡等亚太地区清洁能源项目的合作备忘录,中广核将澳新银行作为新加坡等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的合作伙伴。澳新银行将支持中国广东核电“走出去”,投资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并提供融资服务。中广核是中国最大的核电企业之一。但除了核电业务外,中广核近几年一直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中广核的目标是将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新加坡光电生物质能一体化项目是综合利用新加坡当地丰富的太阳光资源、建筑、装修、包装、园林修剪产生的木质类生物质废弃物作为燃料发电,生产厂房上安装布置25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力全部并网销售。该项目是新加坡政府所确定的并颁发了执照的首个一体化太阳能生物质能互补示范项目。此次投资意味着中广核挺进亚太地区的清洁能源市场。记者获悉,中广核计划在新加坡设立其太阳能业务区域总部。谭建生称,近年来,中广核集团积极开拓海外清洁能源电力市场。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太能能资源,同时新加坡太阳能产业政策较为明朗,是中广核海外投资的重要市场之一。此次布局新加坡光电生物质能,意味着中广核的清洁能源版图更加完善。此前,中广核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风力发电专业子公司,而在敦煌的10兆瓦光伏特许招标权项目,让人看到了其在光伏领域的雄心。
路透纽约11月17日电---JMPSecurities将超微半导体(AMD)(AMD.N:行情)评级由"表现超越大盘"下调至"表现与大盘持平",因竞争和终端市场疲软.周三早盘,AMD下挫1.88%报7.29美元.
市场研究机构VLSI Research针对半导体市场前景,又提出了几个好预兆与坏预兆;该机构对2010年IC市场成长率的预测仍维持在32%,并认为该市场2011年成长率将缩水为8%。而对半导体晶圆厂设备市场的2010年与2011年成长率预测,则分别为103%与10.6%。 VLSI Research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的半导体市场好预兆/好消息包括: 1. 终端使用者需求升温 VLSI Research指出,电子产品销售已经连续四周成长,这次还飙高到10%,高於13周移动平均值;消费性电子产品、电脑买气都很旺,手机、IT基础设备也表现亮眼。以区域来看,北美、亚洲市场热络,来自欧洲市场的需求也很强劲,但中国市场表现稍嫌平淡。 在电子产品价格方面,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主要是因为笔记型电脑降价不少,消费性电子设备与网路基础设施价格也走下坡;手机是唯一价格上扬的产品类别。至於伺服器价格相对表现平稳;在网路设备部分,无线路由器价格上涨最多,防火墙设备居次。 在手机部分,LG买气最佳,Nokia与 RIM居次;在消费性电子产品部分,LED背光电视与数位相机销售表现平淡,但数位家电与视讯串流设备表现抢眼。 2. NAND快闪记忆体市场表现亮眼 VLSI Research表示,拜供应吃紧之赐,NAND快闪记忆体现货市场本周亦买气强劲,价格也维持在高点;该机构预期,NAND市场在2011上半年可能会遭遇季节性的供应过剩,但到了下半年会再度崛起。 3.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根据VLSI Research观察,微处理器(MPU)现货市场近期表现静悄悄,整体的每GHz价格表现小跌0.1%;该机构所追踪的200种微处理器元件,销售表现都持平。 至於IC市场上的坏预兆则包括: 1. 晶片市场走下坡 VLSI Research指出,IC市场营收连续四周成长,但主要驱动力量是季节性因素,11月份销售表现通常会优於10月;至於晶片平均销售价格(ASP)连续第二周上扬,但出货量减少的速度则有加快趋势。 2. 晶圆代工市场也走下坡? 第四季晶圆代工的交货期有缩短趋势,产能利用率也下跌,主要是因为下单活动减少;晶圆代工厂客户的库存已经不再缺乏,甚至呈现上升迹象,幸好仍在正常水准。库存水位的上升加上不确定的耶诞采购买气,都是负面影响因素。 3. DRAM市场营收下滑 在最近一周,整体DRAM每位元价格继前一周下跌了4.9%之後,又下跌了2.9%;尽管整体价格下跌速度减缓,但负面因素仍然存在。1Gb DDR3现货价较上周下跌了14%,2Gb跌价幅度则为8%;如果DDR3价格持续以两位数字的幅度下跌,二线DRAM厂将会陷入亏损。
图片说明:2010年10月26日,Premier Farnell集团的领导层及亚洲业务团队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为在亚洲地区推出全新品牌element14举行庆祝大会。图为集团领导层向参与品牌推出的供应商祝酒。 (2010年10月25日),e络盟母公司Premier Farnell集团正式宣布集团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将统一为一个强有力的品牌:element14。在推出这一令人振奋的品牌之际,Premier Farnell集团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首个活动便是于2010年10月26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办的供应商大会。 集团首席执行官Harriet Green与参会供应商伙伴分享了集团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的洞察及创新的动力,并分析了当前对全球网络社区协作不断增长的需求。element14(集团在亚太地区的新名称),洞悉到客户对高度协作、高水平客户服务、技术支持和快捷高效的交付的需求,以及电子设计工程师们对即时可得的产品库存和技术支持服务的诉求。 element14亚太区总裁Salman Syed总结道:“通过为电子设计工程师和维修工程师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支持服务,element14极大地增强了亚太区的客户诉求,保障了供应商的最大利益。”Salman尤其强调了集团对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加强,“没有最小的订购数量要求”的承诺以及灵活的交付方式。 超过100家全球供应商参与了element14在亚太地区的品牌推广活动。他们的反馈如下: Tyco Electronics公司亚太区全球分销部总监Andy Lim表示:“原有的Farnell更名为element14,这是一次令人激动的转型。它将电子设计工程师和购买社区连接起来。我认为,这将非常有利于element14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Analog Devices公司全球分销部副总裁Alex Glass表示:“我认为,将多个不同的Premier Farnell品牌合并为统一的element14品牌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创新。客户可以通过element14以及Analog Devices这样的公司轻松地识别出Premier Farnell集团。element14帮助电子设计工程师们更为便捷地了解Analog Devices的技术,利用我们的技术进行设计,并获得从产品组件的选择到产品的最终发布过程中真正完美的用户体验。” Microchip公司全球分销部主管Malcolm Campbell表示:“我们拥有一群充满激情的设计人员,他们与Microchip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些设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开发的产品非常投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element14的社区以及对工程师的鼓励,推动未来的创新。” Kemet公司亚洲分销部主管Graeme Dorkings表示:“Premier Farnell集团推出新的品牌是一次伟大的创举。我深信,element14品牌将延续目前快速增长的趋势。” 图片说明:Premier Farnell集团首席执行官Harriet Green以及element14亚太区总裁Salman Syed宣布推出element14作为Premier Farnell集团在亚太地区的全新公司品牌。
全球半导体联盟(Global Semiconductor Alliance, GSA)日前宣布,埃派克森被授予GSA 2010“私营公司年度业绩杰出成长奖” (Outstanding Revenue Growth by Private Semiconductor Company Award)。 埃派克森今年第三次荣获GSA的年度荣誉, 成为继联发科之后的第二间获得三届全球半导体联盟年度奖项的亚太公司。 作为全球半导体工业的权威机构,GSA 扮演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代言者,它的年度奖项是全球半导体领域最权威和含金量最高的荣誉。众多知名企业当年作为新兴公司获得GSA的权威肯定和国际资本的青睐,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半导体领袖和华尔街明星,例如高通、博通、英伟达、联发科、赛灵思、美满科技 (Marvell)、芯科半导体和创锐讯(Atheros)等。 根据 GSA 的评选标准, 获得2010 “私营公司年度业绩杰出成长奖”的公司, 2008年第三季度到2010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增长率必须是全球前五位的私营半导体公司;同时,在2008年第三季度的起始参评业绩不得低于200万美元;在截止到2010年6月底的连续八个季度里,销售额至少翻倍以上成长; 公司财务报表必须提交给GSA指定的世界三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核。 在世界经济遭遇危机的2008/2009和刚刚复苏的2010上半年,全球约四千家私营半导体公司中,仅有埃派克森和美国Fulcrum Microsystems两家公司业绩优秀,符合上述标准,荣获该殊荣。 2008至2010年,埃派克森在光电导航人机互动芯片的细分领域中,业绩保持良好成长,市场占有率上升至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再次获得 GSA 的年度奖项正是众多全球半导体资深代表对其财务成绩、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充分肯定。
北京时间11月18日消息,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会长李健熙之子李在镕将于下月晋升为三星电子社长。李在镕目前的职位是副社长。李健熙17日观看亚运会后回国,有记者在机场提问“您已决定李在镕晋升为社长吗?”,他回答说“是”。李健熙在上月前往墨西哥出差时,多次强调“年轻的领导力”和“年轻组织论”,在本月11日前往广州时还表示,希望大刀阔斧的进行人事调整。正因为如此,业界纷纷预测李健熙在年底进行人事调整时,很可能将儿子李在镕晋升为社长,进一步加快公司“世代交替”步伐。李在镕1991年进入三星电子后,一直在学习经营管理,去年12月首次任三星电子的副社长兼首席客户官(CCO),正式走上经营一线。对于明年三星电子的经营前景,李健熙表示,虽然会经历无数坎坷,但必须做出更大努力,实现营业利润大幅增长。对于今年三星电子获得的成果,他说,人总是不知足。对于“在日本企业全力追赶三星的情况下,三星需要做什么”的提问,他回答说,越是这样的时刻,越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根据ICInsights新发布的2010年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初步排行榜,除了Sony之外,其他业者今年度都将取得强劲的两位数业绩成长率。在该初步排行榜上,全球第四大与第五大半导体供应商之间的业绩差距仅有5,000万美元,分别是台积电(TSMC)与德州仪器(TI);而由于该排行榜是根据11月份的McCleanReport数据所做成,两者竞争激烈的程度,意味着排名顺序可能还会再出现变化。进驻ICInsights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排行榜上的厂商中,有五家是内存业者,依次为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东芝(Toshiba)、海力士(HynixSemiconductor)、美光(Micron)、尔必达(ElpidaMemory);其中排名全球第二的三星,有可能再前进一个名次。ICInsights指出,已经当老二很久的三星,可望夺走英特尔(Intel)的龙头老大宝座;2009年,英特尔的业绩比三星高出52%,但今年双方差距可能会缩小到23%。晶圆代工业者在终极版的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排行榜上,也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目前ICInsights的初步榜单显示,台积电比去年进步两名,来到全球第四;而同业联电(UMC)的排名,则是由2009年的第二十五,跃进到第十九。合并了NEC的日本业者瑞萨电子(RenesasElectronics),2010年度排名预计为全球第六;但若以2009年瑞萨与NEC的营收表现合计,该公司的排名应该是全球第四。(这两家公司是在今年4月完成合并,但ICInsights的估计是将两家公司的2009年与2010年营收全部合并计算)ICInsights估计,在全球前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中,有半数业者的业绩成长率表现,预期将超越整体半导体产业成长率预测值31%;他们包括上述的五家内存厂商,以及台积电、联电、博通(BrOAdcom)、英飞凌(Infineon)与德州仪器。
当台湾放松对科技企业投资中国大陆的限制时,它明显是为了帮助台湾两家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TSMC)和联华电子(UMC)。 但台湾当局似乎没有通知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ion)或台湾证券交易所(Taiwan Stock Exchange)的监管者。自由化政策通过9个月后,联华电子率先并购大陆芯片企业的计划仍然遭遇台湾监管机关掣肘。 联电希望获得和舰科技(He Jian)的全部所有权。和舰科技是一家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商,几年前在联电的帮助下建立——这一有争议的举动导致联电因非法投资中国大陆被罚款500万元新台币(约合15.5万美元)。联电拥有和舰科技15%的股份,但有意收购其余的85%。 联电周四透露,由于无法扫清台湾的金融监管障碍,公司董事会已决定终止与和舰科技的合并协议。根据协议,除了现金之外,联电还需向和舰科技的股东支付股份和股票期权。 联电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原订以搭配联电普通股、美国存托凭证及现金做为合并对价给付之方式,然在现行境外人士投资台湾有价证券申请规范……等法规有所限制。” 联电还表示,和舰科技股东尚未决定是否会接受全现金报价,而联电将“持续向和舰科技股东协商可行的替代方案”。 与中国大陆的投资合作在台湾历来是敏感议题,尤其是在对台湾至关重要的科技产业。这很合理。 不过,鉴于台湾经济部已经批准对和舰科技的收购,金融监管部门的干涉似乎成了不必要的官僚阻碍。 如此谨慎过度,受害者恐怕不止于联电股东。
上周末从多个来源传出消息,NVIDIA与Intel之间有关芯片组专利授权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近期已经达成和解,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的妥协,最终让这场闹剧在法庭外和平解决。目前有关此事的唯一公开报道来自证券企业Wedbush-Morgan分析师PatrickWang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并未透露任何细节,仅表示:“我们相信NVIDIA正在同Intel解决纠纷的过程当中,一旦最终和解将给其财务报表添上相当漂亮的一笔。”坊间流传的和解协议包括,NVIDIA得到约10亿美元的经济补偿,而Intel则将得到NVIDIA部分专利的授权(比如SLI等),不过据称Intel依然不会放手NVIDIA一直苦苦追逐的x86授权。看起来Intel似乎亏了,并没有做错什么却要付出一大笔金钱。不过既然有这样的方案,肯定也是Intel仔细权衡过利弊的结果。各消息来源皆称,Intel和NVIDIA双方将在12月中旬宣布最终和解结果
英特尔即将大幅下调其部分高价SSD硬盘的价格。这些新售价已经反映在美国的各大在线销售网点上。新的建议售价包括40GBIntelX25-V降为99美元,X25-MMainstream80GBSATASSD为199美元,160GB版本则调整为415美元。此外,英特尔还为该系列增添了新成员IntelX25-M120GBSSD,建议售价为249美元,并表示它是该系列中最具CP值的产品。
11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德国著名的半导体元件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近日发布第四财季财报。根据财报数据的显示,公司当季销售额增幅高达55%,受此影响其净收益也出现增幅。在截至今年9月30日的第四财季中,英飞凌公司盈利达3.9亿欧元(约合5.311亿美元),合每股盈利0.33欧元;而去年同期仅为盈利1100万欧元,合每股盈利0.01欧元。此外,公司当季的连续性经营收入从上一年同期的1000万欧元升至1.93亿欧元;而当季营收也从6.09亿欧元涨至9.42亿欧元。针对整个2010财年,英飞凌公司董事会宣布公司股息水平将维持在每股0.1欧元,公司还预计2011财年第一财季其在营收方面将与今年第四财季持平,而当年全年的营收总额将增长10%。
英特尔数字家庭集团营销主管马丁·德斯潘(MartinDespain)周二表示,英特尔正与全球多家电视厂商合作,开发基于英特尔处理器、支持互联网功能的设备。德斯潘说:“我们正与数家一线电视厂商合作,开发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互联网设备,一些产品可能会在明年1月的CES展会上发布。”德斯潘称,英特尔计划于明年推出一款新的处理器,可应用于电视机中。当前,通过电视机购买网络视频游戏和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科技公司对此跃跃欲试。德斯潘还称,英特尔正在增加投资,开发电视芯片。德斯潘说:“在当前经济低迷之际,英特尔继续投资,希望为经济复苏后做好准备。”三星电视业务主管YoonBooKeun周二表示,三星对在电视机中使用英特尔处理器持开放态度。今年10月,索尼已经开始在美国提供基于谷歌软件的电视机。9月,苹果推出了99美元的机顶盒。
西班牙政府已通过新的管理架构,大幅限缩地面(Ground)太阳能装置补助,在该架构正式立法后,估计地面太阳能安装量将会因此大跌45%,并进而重创该国投资人未来投资意愿,该国的几家太阳能厂皆为此忧心忡忡,认为未来几年西班牙太阳能产业将进入急冻状态。西班牙太阳光电工业同业(AsociaciondelaIndustriaFotovoltaica;ASIF)发言人TomasDiaz表示,新的地面安装计划很可能会因新通过的管理架构而面临全数冻结命运。Diaz也指出,其实在2009年就已经有不少投资案胎死腹中,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在政府法规方向尚不确定情况下不愿借款,而这对太阳能产业便会造成冲击。就数字来看,Diaz所言非虚,西班牙太阳能产业投资在这2年的确有大幅减少情况,与2008年2,700百万瓦(MWp)的单年安装量相比,2009、2010年各别安装量都还没超过100MWp,之间相差着实悬殊。除了投资量大减外,因为许多公司纷纷选择外移,这也导致西班牙当地失去约7.5万份工作。西班牙政府预计在11月中旬或下旬就会将通过管制架构,使其正式具有法律效力。此举与西班牙财务负担严重不无关系。再生能源补补助光在2009年就有62亿欧元之多,当中有30亿欧元就是用来补助太阳能产业,由于负担过于沈重,西班牙政府遂也决定大幅裁减相关补助。不过即使如此,其实之前西班牙的太阳能产业发展也已经达到相当程度,目前太阳能总安装量已达3,800MWp,这已接近该国2020年要达到8,673MWp目标的一半。且就2010年上半来说,西班牙有39%的电力来源都是再生能源,这与西班牙2020年要达到47%用电都来自再生能源的目标已相当接近。虽然认为地面太阳能设备计划很可能会因为新法大受影响,不过Diaz认为新法实施后屋顶(Roof-top)太阳能设备应还是能有获利空间,他也预估2011年屋顶太阳能设备计划仍会有明显成长。2010年西班牙屋顶太阳能设备安装量应能有35MWp,不过在仍是有利可图的情况下,2011年、2012年安装量应能各别冲到250MWp和260MWp。而在地面太阳能设备经过几年再见大幅下滑后,Diaz认为到时西班牙的地面太阳能计划应也能重现生机。只是西班牙的投资业者可能等不了那么久了。目前已有不少公司都决定移往海外,毕竟以这些公司既有的知识与技术来看,他们即使到了海外也仍具有一定优势。这些公司很可能会前往意大利、法国、德国、东欧以及美国,毕竟这些国家的地面太阳能市场都还有不少发展空间。与西班牙2010年太阳能安装量100MWp的预测值相比,法、义、德分别可望达到500MWp、1,500MWp、7,000MWp。ASIF目前仍持续对西班牙政府施加压力,希望政府能回心转意。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也严加批判西班牙政府,认为该国决定减少补助的作法大错特错,因为这不但会大幅减缓西班牙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速度,就业机会、减碳好处等也都会随著厂商外移跟著流往他国。
据路透(Reuters)报导,德国删减太阳能补助在即,许多德国太阳能业者积极加重海外市场;而在快速变迁、竞争激烈的市场情况下,德国太阳能业者能纷纷以提升品牌形象来维持高收费策略。例如,德国太阳能模块厂SolarWorld先前请德国国家足球队员LukasPodolski代言电视广告,建立品牌形象,顺利取得国内市场地位;进军海外市场时,SolarWorld更倾注资源拍摄形象广告,在美国请曾在电视剧中扮演石油大亨的LarryHagman代言,间接衬托SolarWorld的绿能形象。另一家德国太阳能模块厂Q-Cells也以相仿手法进军海外,研究机构Cheuvreux分析师PhilippBumm表示,这是反击残酷亚洲竞争者的一种方式。规模达390亿美元的太阳能产业和其它制造业一样,无法逃出大陆业者的激烈竞争,尤因欧美制造业者向来拥有较高的劳力成本。亚洲太阳能模块厂目前约占德国市场的1半,产品价格约比欧洲厂商折扣10~20%,但欧洲业者以产品质量著称。德国在电价买回补助(FIT)的政策刺激下,迅速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也为人口外流严重的德东地区制造8.3万个工作机会。但德国政府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已开始减少FIT补助。欧洲光电产业协会(EPIA)估计,德国2011年太阳能安装量将从前1年的8GWp下降到3GWp,促使太阳能厂商寻求海外成长以维持雇工。未来德国厂商不只需加强出口,还要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品牌营造对许多产业有相当助益,问题是太阳能产业是否适用。咨询机构BryanGarnier&Co分析师BenLynch表示,品牌形象既然对汽车工业适用,没理由对太阳能产业不适用。拥有高质量名声的德国汽车工业不只收费更高,在新兴市场如大陆和印度同样保有高成长率。德国银行(DeutscheBank)资产部门经理HolgerFrey表示,为太阳能模块出口产品收取高费用会越来越难,因为亚洲竞争者亦尝试建立品牌。例如大陆太阳能模块厂英吉利(Yingli)就在世界杯上打广告。无论如何,Frey补充,高收费的做法在法国、捷克及美国等可望在2014年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的地区,仍有可能执行。Cheuvreux分析师Bumm也表示,SolarWorld出口至美国产品一定可以提高收费,且目前已部分如此。高质量收费策略是否得以成功,也和目标市场的成长空间是否足以抵销德国衰退幅度息息相关;尤其各地区的政策变化难以预测,未来发展仍可能蒙上阴霾。汇丰银行(HSBC)估计,美国在2011年可望占有全球太阳能市场的11.4%,2010年为7%。另一方面,捷克太阳能市场在2010年达到1.2GW后,却可能在2011年剩下200MWp,不到全球比重的2%。证券机构Pictet&Cie基金经理PhilippedeWeck则表示,单纯以国籍建立品牌名声未必奏效,德国制造未必代表可收取高费用。最后关键依然是质量。Photon产业媒体2009年以模块效率为太阳能厂商排名,结果SolarWorld排第1,美国FirstSolar排第2,大陆厂商取得最好的名次是排第13的Solarfun。但相同测试在2010年7月时,Solardun维持13名,SolarWorld却变成第14名。换句话说,品牌策略依然不脱产品质量,至于德国名声是否奏效,则视市场需求如何回应。
近日,巴克莱资本的金融分析师VishalShah表示,由于德国下调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以及实行耕地限制政策,该国快速增长的太阳能系统安装势头将放缓。德国之前宣布在今年7月1日和10月1日分两次下调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在7月之前,德国的光伏系统安装规模急剧增长,然而在7月份之后,德国光伏系统安装势头出现了放缓的迹象。8月,德国光伏系统新增装机容量达361MW,9月达到493MW,环比安装增长率已经明显低于5月和6月。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德国光伏系统安装势头出现放缓迹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德国在今年分两次下调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是采取逐步下调的方式,即10月是在7月已经下调补贴的基础上再次下调,所以,相对于10月,7月的补贴更具吸引力,于是很多光伏厂商选择在7月之前安装光伏系统;另一方面,德国的光伏安装系统分为民用系统、小型商用系统和大型商用系统,民用系统和大型商用系统的安装一直没有起色,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光伏安装规模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小型商用系统,今年7月之前,德国的小型商用系统安装规模急剧上升,大大提升了该国小型商用系统安装市场的饱和度。目前,德国光伏模块库存的的积压也说明了德国光伏系统安装势头放缓。由于看好下半年德国光伏系统安装仍将保持强劲的势头,于是很多光伏模块厂商便大量进货,由于第四季度德国的需求不如预期乐观,一些厂商选择把光伏模块以低价把光伏模块销往欧洲其它地方。未来三个月内,德国光伏模块库存还会进一步积压,因为9月和10月很多销往德国的光伏模块现在正在运输途中。萧函指出,虽然德国出现了光伏模块库存积压等情况,但还不足以说明德国光伏系统安装势头真正放缓,这需要进一步观察,而11月和12月德国光伏安装情况以及各项数据显得至关重要。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虽然德国下调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补贴,但“抢安装”效应仍将提升本国光伏系统装机规模,2010年德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超过8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