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原订2013年元台币旦合体为“新联发科”的计划若延宕,外资估计,此变量对于晨星冲击,将远大于联发科。 摘要: 原订2013年元台币旦合体为“新联发科”的计划若延宕,外资估计,此变量对于晨星冲击,将远大于联发科。关键字: 联发科, 晨星, 电视芯片 原订2013年元台币旦合体为“新联发科”的计划若延宕,外资估计,此变量对于晨星冲击,将远大于联发科。 2013年1月1日,原本是联发科技与晨星半导体、全球中低价智能型手机龙头与电视芯片龙头合并的大日子,但这桩台湾购并史上金额第三高的喜事,却将宣告延宕,甚至恐将出现变量。 2012年6月22日,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与晨星半导体董事长梁公伟宣布两家公司即将合并,这宗交易规模达新台币1140亿元台币的合并案,将造就“新联发科”成为中、韩电视与智能型手机双龙头,并跻身全球第四大芯片设计公司。 然而,这宗案子,却正面临中国与韩国“反托拉斯”法(编按:用以遏止垄断行为,伤害商业环境或消费者权益)的难关。联发科已于2012年6月底就对中、韩公平交易审核单位送出合并申请文件,照一般流程,10月底应能获准。然而,时间进入12月,联发科却仍在苦苦等待中、韩的核准文件。 联发科财务长顾大为证实,目前的确尚未取得中国与韩国的合并准许文件;以后续作业仍须两周至四周计算,十二月十二日联发科除了发表首款四核心手机芯片,可能也得宣布元台币旦合并跳票的消息。 强行合并,未必有利,可能还得退出金鸡母市场 为什么两家实质总部都在台湾的芯片设计公司合并,还要中、韩相关单位的批准?拿不到批准,合并案真会破局? 9月底,联发科总经理谢清江难得宴请台湾媒体,提到合并进程时,坦言中、韩的反托拉斯法审核,将是决定合并成败的关键。 原因很简单,只要厂商在一地销售金额、出货量达当地规定,其合并案就要该政府核准。而联发科若未取得中国核准而强行合并,最后被迫退出市场,就等于是告别占其营收五成的金鸡母市场。 大和证券估计,联发科2012年将拿下中国约45%的智能型手机芯片,超越高通(Qualcomm)在中国的38%;而晨星则是韩国三星与LG占65%至70%、以及中国品牌过半的电视芯片供应商。外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计,未来“新联发科”在中、韩两地的电视芯片市占率将达7至8成。 [#page#] “如果未经准许、强行合并,以后进到中国、韩国的所有产品,可能会面临被课罚金、货品遭到扣留、货进不去等问题”,专精企业购并的执业律师表示。如果“反竞争”议题不严重,提出合并申请后,通常中国约需时3个月、韩国只要1个月就能知道结果;但联发科6月底就提出申请,历时近半年还未通过,显然两地审理单位的疑虑相当高。 表面过关,被迫揭密 可能被要求公开营运资料 律师表示,新联发科的合并申请有三种可能结果:一是继续补齐文件后顺利核准;二是任一国不核准、直接破局;三是表面上通过,但政府要求公开关键信息,例如营业秘密、或特定部门资料等。如果联发科认为这些信息过于敏感、影响竞争,结果也同样是破局。 因为反托拉斯法疑虑而告终的购并案不少。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布以24亿美元购并中国汇源果汁,但时隔半年后,却仍未通过审查,成为中国《反垄断法》驳回首例。先前则有时代华纳(Time Warner)与EMI合并案遭到欧盟反对,Google收购摩托罗拉手机(Motorola Mobility)也曾因反托拉斯疑虑而延宕。 中国手机芯片厂展讯、RDA向来是联发科在价格策略上的大敌,如果中国商务部最后对联发科祭出“有条件的合并”,势必牵动2013年的决战态势。 但不论是合并延期或破局,都不是联发科、晨星乐见的结果。6月底确定合并意向,几乎是宣布隔天,两家公司就针对合并展开准备。 未来的“新联发科”,手机芯片由原联发科团队继续领军,梁公伟则将出任新公司副董事长,继续领军电视芯片部门。不过消息指出,手机、电视两大部门之外的员工因应新公司组织调整,可能须重新面试,并同步进行人力精简作业,据传将以联发科5%、晨星15%的比率缩减。 同步规划裁切的还有两家公司重复的产品线,据悉,非未来主导性核心产品的新开发案陆续停摆,员工很难得地不必工作到“看到早晨的星星”,而能够准时上下班。不过顾大为对此表示,目前没有裁员计划,双方只有基本的人员流动率,所有产品开发仍按计划进行。 延宕破局,不利晨星 对手低价战垫高竞争门槛 合并一旦生变,外资估计对联发科冲击有限,2013年每股盈余减少1元台币至1.5元台币,但对电视芯片业务一枝独秀的晨星来说,经营压力却将大增。晨星的手机芯片开发进度落后联发科至少两代,2013年劲敌展讯等可能将针对智能型手机发动价格战,这给经济规模远小于联发科与展讯的晨星,垫高了竞争门槛。 对合并案成败与否和未来规划,梁公伟一改6月底合并案初宣布时的侃侃而谈,一切以联发科马首是瞻,“这些都由联发科统一发言”,梁公伟说。 “新联发科”合体的日期确定延宕,但最终能否顺利诞生,全系于中、韩态度,势必成为2013年科技业界关注焦点。
【导读】恩智浦半导体( NXP Semiconductors)和思科 (Cisco)近期分别宣布投资Cohda Wireless,以推动智慧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和Car-to-X ﹙C2X﹚通讯技术的发展。Cohda Wireless是汽车安全应用无线通讯领域的专业公司。此消息的发布宣告三家企业将发挥各自优势,使汽车产业物联网得以实现,除 摘要: 恩智浦半导体( NXP Semiconductors)和思科 (Cisco)近期分别宣布投资Cohda Wireless,以推动智慧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和Car-to-X ﹙C2X﹚通讯技术的发展。Cohda Wireless是汽车安全应用无线通讯领域的专业公司。此消息的发布宣告三家企业将发挥各自优势,使汽车产业物联网得以实现,除了提升驾驶安全性和更佳的驾驶体验外,亦将改善交通堵塞状况。关键字: 恩智浦, 汽车, 思科 恩智浦半导体( NXP Semiconductors)和思科 (Cisco)近期分别宣布投资Cohda Wireless,以推动智慧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和Car-to-X ﹙C2X﹚通讯技术的发展。Cohda Wireless是汽车安全应用无线通讯领域的专业公司。此消息的发布宣告三家企业将发挥各自优势,使汽车产业物联网得以实现,除了提升驾驶安全性和更佳的驾驶体验外,亦将改善交通堵塞状况。 恩智浦表示,根据研究,透过汽车对汽车(Car-to-Car,C2C)和汽车对基础设施(Car-to-Infrastructure,C2I) 通讯技术将可实现主动式安全系统,可望有效改善81%的车祸肇事原因,进而减少交通事故伤亡。除了提高安全性以外,汽车对基础设施通讯对于智慧交通系统管理具有极大的贡献,而且有助于减少汽车的碳排放量。 交通管理和道路安全领域的进步可借助各种不同的应用来实现,这些应用能够警告潜在的危险状况,如前方可能产生车辆擦撞等情况、在附近车辆失去控制时发出警告、提醒即将到来的交通堵塞等,所有上述情形都能透过结合三家公司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得以实现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若能够可靠地实现相互通讯,将可以警告驾驶者前方潜在的危险,帮助驾车者避开危险事故,甚至能以比人类反应时间更快的速度自动应对不断变化的行驶情况。藉由前方交通堵塞的警告功能,还可以提前重新规划线路,避开堵塞路段。 无论是乡村公路或是密集的城市地区,C2C和C2I通讯在各种行车条件下,均需要在快速行驶的汽车和基础设施之间进行高度可靠且安全的资料交换。恩智浦和Cohda Wireless以Cohda现有的先进无线电和恩智浦经过市场验证的软体无线电技术为基础,构建了针对车用装置、可直接上市的高灵活度无线通讯解决方案。此解决方案正是思科无所不在且高度安全的物联网愿景接轨的关键。 运用三家公司技术所开发的车用和路侧控制单元已通过实地试验,符合全球标准。2012年8月,美国交通部进行的「安全试验模型部署(Safety Pilot Model Deployment)」计划已正式启动,其他实地试验包括德国的simTD、法国的ScoreF和新加坡的ERP2。 三家公司将发挥智慧经验整合和技术优势,协助汽车OEM制造商、供应商、企业和消费者连结汽车与ITS基础设施。首先将生产针对车用和路侧控制单元的车用等级IEEE 802.11p产品,可应用于全球各地的C2C和C2I部署。 Cohda的技术可大幅提升无线通讯系统品质,远远超越商用IEEE 802.11p 成品收发器,使汽车更有效地「看穿」每个角落或穿透障碍物。身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无线电半导体和安全晶片供应商,恩智浦提供软体无线电平台,为工业等级的数据安全性、成本效率、形状尺寸、功耗和性能提供高度保障。思科、恩智浦和Cohda将共同开发针对汽车和ITS工业,可直接上市的完整解决方案。 恩智浦将独家授权含有其晶片组的Cohda 802.11p技术,为汽车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Cohda将成为恩智浦汽车802.11p参考设计的首选合作伙伴。思科则将协助汽车和交通系统产业实现新功能、提高安全性同时改善驾驶体验。透过智慧型网路的整合,OEM制造商、供应商、企业和消费者皆可从智慧交通系统、联网商业车队和智慧联网汽车中受益。
【导读】高通董事长兼CEO 保罗·雅各布此次中国之行心情很不错,在面对记者专访期间,不断发出爽朗的笑声。 摘要: 高通董事长兼CEO 保罗·雅各布此次中国之行心情很不错,在面对记者专访期间,不断发出爽朗的笑声。关键字: 高通, 多核, 英特尔 高通董事长兼CEO 保罗·雅各布此次中国之行心情很不错,在面对记者专访期间,不断发出爽朗的笑声。 高通刚刚在CES公布了新一代四核处理器,其中骁龙800系列处理器单核主频最高可达2.3GHz,预计采用新款处理器的终端产品年中即可上市销售。 同时,雅各布作为高通董事长成为CES官方推荐的首位重量级主题演讲嘉宾,打破了多年来由IT企业所垄断的“惯例”,之前多年此荣耀一直为微软公司CEO“独占”。 雅各布在专访期间针对英特尔、三星在移动处理器市场推出的新品做了点评,并透露了投资日本厂商夏普的原因。针对中国终端厂商“抱怨”的专利授权费用问题,雅各布回应表示,高通认为目前的专利费模式是“最公平的一种模式”,高通提供给终端厂商的解决方案都有高低搭配,并且不同类型的产品专利费模式并不相同。 ▲ 高通董事长兼CEO 保罗·雅各布 成为全球市场最大芯片厂商“很爽” 雅各布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仍难掩喜悦,高通公司在2012年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芯片厂商,被业内认为是与英特尔之间新旧“芯片帝国”替换的标志。 雅各布对此表示,一方面看到公司拥有如此高的市值“感觉很好”,但也不能过渡沉溺于这种感觉当中,因为股市就是起伏不定的,资本市场很多事情有时候“无法解释”。另一方面,公司内部人员也需要警惕自满的心态,从个人角度而言,不希望大家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个问题上。 目前,英特尔在芯片收入方面依然位居第一,但其销售额2012年同比下降了2.4%,而高通则增长了27.2%,从这个方面看,移动终端的爆发和PC市场衰弱已不可避免。 雅各布透露称,高通2012年向全球厂商交付了5.9亿片芯片,销售收入超过创纪录的191亿美元,预计2013年销售收入将增长至230亿-240亿美元,同比增幅将超过20%。 [#page#] 英特尔有能力成为对手 但“尚未成功” 不过,高通在移动芯片领域也逐渐感受到来自更多厂商的挑战,而雅各布采取的态度一律是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 随着Wintel联盟瓦解,英特尔在2012年宣布重新进入移动处理器领域,本届CES上更是推出了全新智能手机芯片解决方案Atom Z2420,并宣布其四核处理器Bay Trail也将会在年底前公布。 雅各布对记者表示,“英特尔有能力成为一个竞争对手,但是目前并不成功”。雅各布认为,高通在很多方面都击败了英特尔的移动芯片,英特尔一直宣称在制造技术上有优势,但直到目前也没有看到其所谓优势体现在移动芯片产品中。而与此同时,高通与合作伙伴也正在部署新的工艺技术。 雅各布称,与英特尔不同,高通从一开始就关注移动芯片领域,是“生而移动”,主要关注低功耗和多种技术的高度集成。高通认为PC 处理器和移动处理器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英特尔还需努力。 三星八核处理器未解决功耗 单纯强调核数量无意义 与英特尔这种传统的芯片厂商相比,三星、英伟达、马维尔等都在本届CES上推出了新的移动处理器,其中三星发布的全球首款八核处理器Exynos 5 Octa更是引发了业内关注和争论。Exynos 5 Octa采用ARM构架,并利用大小核架构——将4核1.8GHz Cortex-A15处理器和另一颗4核1.2GHz Cortex-A7处理器分工运算。三星称,大小核设计将使给多任务处理能力和低功耗带来颇多益处。 雅各布对记者表示,目前全球特别是中国终端产业陷入这种强调核数量的趋势不会持续太久。三星的情况是一个特例,他们使用的(八个内核中的)四个新型ARM核并没有针对移动终端进行很好的优化,所以功耗很高,因此他们需要更小的核来帮助他们做好终端的功耗管理。 而从高通公司角度来说,我们(采用Krait架构)的多核处理器是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随时调整工作的核数,每个核可以独立的工作,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从而有效地降低功耗,因此高通并不需要这种“Big+Little”的解决方案。 雅各布认为,在目前高科技产业当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策略,有产品出现了问题,反过来却可以把这个问题称为特点。刚才讲的这种“Big+Little”的搭配就是属于这样的例子。而实际上,已经证明双核处理器会比一些四核处理器性能要强。所以单纯强调核的数量,从市场宣传的角度来说,是比较容易做的一件事,但非常容易对消费者、终端厂商和运营商进行误导。 [#page#] 高通仍将坚持目前的专利收费方式 高通目前对厂商的传统授权费用方式是基于终端整体售价,而并非基于芯片价格,随着国内手机厂商开始向高端产品全面迈进,多家厂商都在“抱怨”付出的专利费正在大幅提高。 雅各布对此认为,目前的专利授权”是非常公平的方式”,高通公司一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就高达40亿美元,并向被许可的企业输送了大量技术,使得之前在这个行业美元竞争力的公司获得了发展空间。高通的芯片方案不仅仅只针对高端智能手机,比如入门级的智能手机方案专利费用就会低很多。 与此同时,高通对于不同产品类型有不同的专利费模式,比如对于车载的嵌入式器件我们肯定不会基于整车的售价去收专利费,对于平板电脑我们专利费模式也不一样。 不过,雅各布仍旧巧妙的“回避”了部分实际问题。如国内厂商在其中端和高端智能手机两款产品中都采用了高通相同的芯片方案,但高端产品因采用了更大的屏幕和摄像头导致售价上升,并因此而需要支付更多的专利费用,这才是目前国内手机厂商“抱怨”的实际原因。[!--empirenews.page--] 投资夏普意在显示技术 不介入鸿海与夏普合作 去年11月份,高通与夏普达成投资协议,将向夏普投资1.2亿美元,并以每股164日元的价格获得夏普2.64%的股份。与此同时,夏普与鸿海的合作协议也正在进行中,有媒体曾报道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正在调动股票资金。高通、鸿海与夏普的“三角恋”也引发了业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雅各布表示,高通有mirasol彩色墨水显示技术,另外还有一种叫Pixtronic的显示技术,它是通过一个像百叶窗开合的机制,来放进或挡住光线。这种技术非常省电,而其明亮度甚至能超过LCD和OLED。夏普他们有一种新型的、功耗非常低的晶体管技术叫IGZO,高通与夏普的合作,将把IGZO技术和Pixtronic结合起来,能够制造出亮度非常好,而且功耗很低的显示器。 对于夏普与鸿海的合作,雅各布称,无论是夏普还是富士康都与高通是合作关系,因此高通不会介入富士康与夏普之间的具体合作。
【导读】1月15日消息,日前,ARM CEO Warren East在CES展上表示,智能世界已有了很多变化:家庭安防及自动化应用更多的依靠软件而不是硬件来执行,易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要求越来越高,处理器由8位逐渐过渡到32位。 摘要: 1月15日消息,日前,ARM CEO Warren East在CES展上表示,智能世界已有了很多变化:家庭安防及自动化应用更多的依靠软件而不是硬件来执行,易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要求越来越高,处理器由8位逐渐过渡到32位。关键字: ARM, 物联网, 智能电视 1月15日消息,日前,ARM CEO Warren East在CES展上表示,智能世界已有了很多变化:家庭安防及自动化应用更多的依靠软件而不是硬件来执行,易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要求越来越高,处理器由8位逐渐过渡到32位。 East认为,现在智能电视的用户体验不太理想,和手机不同,现阶段电视产业链仍然是封闭的,当客户想通过TV上网的话,只能访问电视制造商预先设计好的网站或应用,这种用户体验非常糟糕。 对于物联网的发展,East表示现在还不好说,毕竟智能手机刚刚掀起了一轮热潮,未来如果有成千上万的物联网设备融合的话,那么很显然这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但现在来看物联网技术刚刚起步,也许10至20年以后我们才会看到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导读】在半导体领域,“大数据分析”作为新的增长市场而备受期待。这是因为进行大数据分析时,除了微处理器之外,还需要高速且容量大的新型存储器。在《日经电子》主办的研讨会上,日本中央大学教授竹内健谈到了这一点。 摘要: 在半导体领域,“大数据分析”作为新的增长市场而备受期待。这是因为进行大数据分析时,除了微处理器之外,还需要高速且容量大的新型存储器。在《日经电子》主办的研讨会上,日本中央大学教授竹内健谈到了这一点。关键字: 大数据分析, 半导体, 存储器 在半导体领域,“大数据分析”作为新的增长市场而备受期待。这是因为进行大数据分析时,除了微处理器之外,还需要高速且容量大的新型存储器。在《日经电子》主办的研讨会上,日本中央大学教授竹内健谈到了这一点。 例如,日本中央高速公路的笹子隧道崩塌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而如果把长年以来的维修和检查数据建立成数据库,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或许就可以将此类事故防患于未然。全世界老化的隧道和建筑恐怕数不胜数,估计会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市场。竹内教授指出,不只是策划、设计、制造,通过这样的“维护服务”提供附加值在今后也将变得十分重要。对此进行大数据分析时,半导体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庞大的数据中搜索所需信息时,其重点在于如何制作索引数据。索引数据的总量估计会与原始数据一样庞大。而且,索引需要经常更新,不适合使用随机改写速度较慢的NAND闪存。因此,最近主要采用的是使用DRAM的内存数据库,但DRAM不仅容量单价高,而且耗电量大,所以市场迫切需要能够替代DRAM的高速、大容量的新型存储器。 新型存储器的候选有很多,包括磁存储器(MRAM)、可变电阻式存储器(ReRAM)、相变存储器(PRAM)等。虽然存储器本身的技术开发也很重要,但对于大数据分析,使存储器物尽其用的控制器和中间件的技术似乎更加重要。而且,存储器行业垄断现象严重,只有有限的几家半导体厂商能够提供存储器,而在控制器和中间件的开发之中,风险企业还可以大显身手。 在2012年8月于美国圣克拉拉举办的“闪存峰会(Flash Memory Summit)上,使存储器物尽其用的各种技术纷纷涌现。但在250多件发表中,来自日本的发表屈指可数,竹内教授也表示,日本在该领域应该更加努力。最近,日本的半导体行业没什么活力,但如竹内所讲,成长市场还依然存在。希望日本企业能够充分把握住这些机会。
【导读】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领导厂商 Mentor Graphics(明导国际)近日发布一份题为《几分钟内核算出线束成本?》的研究报告。 摘要: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领导厂商 Mentor Graphics(明导国际)近日发布一份题为《几分钟内核算出线束成本?》的研究报告。关键字: 自动化成本核算, 线束成本, 线束设计, 明导国际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领导厂商 Mentor Graphics(明导国际)近日发布一份题为《几分钟内核算出线束成本?》的研究报告。 报告作者明导国际 (Mentor Graphics Corporation) 高级应用工程师顾问保罗-约翰斯顿 (Paul Johnston)线束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准确计算并确保线束成本具有竞争力。由于项目工期和利润不断在缩减,而且存在各种变数,如设计内容和铜价可能变化很快,要达到此目的成了一大难题。人工记录的方法已经跟不上这样的变化速度。 高级应用工程师顾问保罗-约翰斯顿 (Paul Johnston) 多个输入项构成了包含劳动力和材料变量的报告的基础。每项必须是正确的当前数据,以确保可行的成本核算结果 在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现有的可靠软件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轻松核算出线束成本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内部工具或采购现货吗? 许多大规模和中等规模的设计和生产活动都使用普通的电子表格,但这种电子表格在核算成本上有很多局限性。尽管人们认为购买和运行普通电子表格的费用较低,但每小时花在电子表格上的成本可以用在更多具有附加值的工作上。对数百万用户而言,电子表格随时都能使用,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其他线束厂家往往采用按需求定制的成本核算方案,但这些方案不仅成本高,使用范围也很有限。 最理想的成本核算工具应该能够使成本核算体系真正实现自动化并将精确数据发送给急需这些成本信息的部门。这种工具应该具有特定用途,但并不是定制的,并且这项工具应具有良好的支持服务,还能针对各种流程和政策轻松进行调整。这个理想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将直接接收设计数据、应用规则并在几分钟内核算出线束成本。 全文要点与大纲如下: 1. 要求严苛的市场决定了时间和风险考虑因素 2. 技术问题影响成本与成本核算 3. 到哪里寻求帮助? 4. 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5. 几分钟内核算出线束成本 及时了解成本细节可以改变设计项目的方向。使用现代化自动成本核算工具的设计人员具备操作这些工具所需的专业知识。 自动化令成本核算规则合乎逻辑。随着实物设计的演变,自动化成本核算流程的速度可省下更多时间用于成本研究,从而确保最具成本效益的设计。其准确性可避免错误引用和误差的出现。工具集中的模型可体现用户的专长,并始终应用最佳实践。一个设计完善的成本核算系统可以运用多种变量变化,如铜价、生产地点和运费的变化。
【导读】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并不是一项新技术,2003年此概念就已被提出。不过近10年间,NFC技术一直处在酝酿的状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NFC技术开始有机会施展拳脚。 摘要: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并不是一项新技术,2003年此概念就已被提出。不过近10年间,NFC技术一直处在酝酿的状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NFC技术开始有机会施展拳脚。关键字: NFC, 智能电视, 三星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并不是一项新技术,2003年此概念就已被提出。不过近10年间,NFC技术一直处在酝酿的状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NFC技术开始有机会施展拳脚。 近期,NFC应用已经破土而出,芯片公司动作频频。博通公司推出业界首款融合NFC、蓝牙、WiFi和FM技术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并已通过认证;联发科技发布全球首款内建3个SWP接口的NFC解决方案;NFC的发明者恩智浦公司也将在2013年推出新一代的PN547和PN65系列产品。今后,NFC芯片技术将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其市场应用情况如何,NFC何时能迎来绚丽的绽放期? 应用全面撒网 NFC会在身份认证、票务、标签识别等领域快速发展,也会在名片交换、蓝牙配对、共享图片、签到、支付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手机公交卡就是使用了NFC技术。利用NFC,人们只要轻触显示屏,即可完成支付交易;也可将手机上的视频、音乐、照片分享到智能电机上。 关于NFC技术的应用态势,赛迪顾问移动互联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漪指出:“NFC技术会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感应距离相当短,仅需2厘米~5厘米。另一个优势是联机数据传递相当便捷,NFC支持的通信终端类型相当广泛。未来NFC不仅会在身份认证、票务、标签识别等领域快速发展,同时NFC的‘点对点’通信功能也会在名片交换、蓝牙配对、共享图片、签到、支付等近距离数据交互利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许多高端手机中已经应用了NFC技术,如微软Windows Phone 8、三星Galaxy S III、HTC等手机。 此外,平板类移动终端的厂家也把NFC功能作为产品升级的一大杀手级功能。谷歌在去年6月刚刚发布的Nexus7平板电脑支持NFC传输。国内平板电脑企业汉普公司的诸多平板电脑也采用NFC技术,并将其作为一大卖点。深圳市汉普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软件测试部工程师黄景棠告诉记者:“目前汉普已有多款平板产品包括正在研发的新品都搭载了NXP的NFC芯片,比如教育类、医疗类、金融类平板等,有些产品已经成功出货,客户满意度较高。” 在家电产品上,三星的F8000智能电视、LG的Whisen空调等也具有NFC功能。 “NFC的应用开始向低端手机渗透,随着NFC终端的不断推出,未来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王漪认为。 兼容和安全性成重点 对NFC而言,更多的要求在于其兼容性和安全性,尤其是支付相关的应用,更是需要通过相关的测试认证。 由于NFC的应用是和各种各样已有的基础设施比如读卡器、POS机、智能卡、NFC标签等结合在一起,因此技术方案也得“分门别类”。“NFC技术方案主要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以产品为主,第二类是安全识别认证方面,第三类是NFC防伪技术方面。对NFC而言,更多的要求在于其兼容性和安全性,尤其是支付相关的应用,更是需要通过相关的测试认证。”恩智浦半导体大中华区智能识别事业部高级业务发展经理姜波指出。 目前NFC已不是简单的产品,除了实现通信的功能以外,更多的是产业链的建设。“现在需要考虑如何将诸多的智能卡迁移到NFC上来,怎么和标签、读卡器关联。”姜波进一步指出。 经过多年的孕育,NFC芯片技术已基本成熟。随着市场的推进,NFC芯片不仅在超低功耗方面发力,并且随着与其他应用的结合,整合度也在不断提升。“芯片解决方案需要考虑产品的成熟度、软件和应用平台。对于成熟度来说,一是要加强认证推进,另一个是重视设计,应用平台主要是考虑规格以及运营商的需求等。”博通公司无线互连组合芯片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周晏逸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说。 博通于近日推出的两款NFC解决方案就在超低功耗和整合度方面实现了提升。其中一款是业界首个集4种技术于一身的组合芯片,融合了经过认证的NFC、蓝牙、WiFi和FM技术,实现无线共存,可降低无线干扰并简化互连;并提供现场能量收集功能,即使电池没电,设备也能支持NFC交易。而联发科技最新推出的MT6605 NFC芯片亦具备超低功耗、超小体积等特性,并与Android等多种操作系统兼容,适用于各式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博通的另一款单卡解决方案,则整合了5G WiFi组合芯片与业界领先的独立NFC芯片,利用5G WiFi进行传输,使传送高吞吐量、高分辨率视频的性能显著提升。 由于NFC产业链的关联性,对于芯片厂商来说,能够推出完整的NFC解决方案当然更受市场欢迎。目前NXP的NFC解决方案包括NFC控制器、尺寸齐全的安全元件、NFC标签和基础设施读卡器IC等。目前各大OEM制造商已在近200种移动设备中选用恩智浦的NFC技术方案。 绚丽绽放仍需两到三年 从中高端智能手机起步,带动一些好的NFC应用,从而逐渐成为中高端手机的标准配置,并逐渐向中低端手机普及。 NFC的推进需要生态系统的支撑,芯片厂商、手机等终端产品制造商、移动操作系统提供商、应用开发商之间要展开合作。 不过,从近几年NFC的推广来看,其速度并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迅速。赛迪顾问王漪指出两个原因:一个是支撑NFC应用的产业链较长,应用场景不丰富,而且国内金融环境的复杂程度也影响了商业化进程;另一个是技术标准不统一,使得应用场景的环境搭建比较困难。 “NFC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受产业链、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博通周晏逸认为。 10年来,从NFC技术的推移来看,恩智浦姜波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起初是半导体厂商在谈标准、方案以及通信,接下来就有谷歌和微软集成NFC的解决方案,最后一些应用厂商开始在应用中集成NFC。”[!--empirenews.page--] 如何推动NFC技术的发展,王漪指出:“NFC应用的产业链既包括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也包括设备生产商、商家、终端用户等多方的利益。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产业链中具有导向性的运营商、银行、主流设备制造商等达成共识。随着各方的努力,NFC会螺旋式向前发展。” 现在谷歌、中国移动等已推出“钱包”业务,加快了NFC的推广应用。 谈到NFC的规模化商用,姜波认为,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NFC的普及还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在这两到三年的时间里,NFC可以从中高端智能手机起步,带动一些好的NFC应用,从而逐渐成为中高端手机的标准配置,并逐渐向中低端手机普及。 [#page#] 业界观点 NFC应用向低端手机渗透 赛迪顾问移动互联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 王漪 近几年来,NFC技术并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迅速产业化,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个是支撑NFC应用的产业链较长,应用场景不丰富,而且国内金融环境的复杂程度也影响了商业化进程;另一个是技术标准不统一,使得支持NFC的终端产品带有试验性质,迟迟不能大规模商用,应用场景的环境搭建比较困难。 解决问题需要产业链中具有导向性的运营商、银行、主流设备制造商等达成共识,建立包括终端和应用程序在内的统一技术标准接口,推动终端设备形成规模化商用,运营商利用自身用户和网络的优势快速为用户提供贴近需求的丰富应用,带动商户支持NFC应用的热情,搭建起能够让NFC技术落地的应用场景。 目前NFC技术会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其最大的优势在于NFC操作时,其感应距离相当短,当需要进行感应、验证与传输联机时,感应器和识读机仅距离2厘米~5厘米。NFC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构建的联机数据传递过程采取相当便捷的操作设计,只要将NFC装置放在识读距离范围之内就可完成联机准备,NFC也可以与无电源驱动的RFID产品进行通信,支持的通信终端类型相当广泛。 目前,许多高端手机中已经应用了NFC技术,并且开始向低端手机渗透,平板类移动终端的厂家也把NFC功能作为产品升级的一大杀手级功能。谷歌在2012年6月发布的Nexus7平板电脑也支持NFC传输,并获得了市场认可。 智能手机集成NFC有三大好处 恩智浦半导体大中华区智能识别事业部高级业务发展经理 姜波 恩智浦从2004年开始推NFC,一直到现在,我们看到整个行业的话题也在不断迁移,一开始是半导体厂商在谈标准、方案以及通信,接下来就有谷歌和微软集成NFC的解决方案,最后有一些应用厂商在应用中也开始集成NFC。 NFC集成在智能手机上会带来三大好处:一是便捷;二是安全,NFC集成到手机里需要支持支付功能,这就需要上面有安全芯片,实现确保安全支付,同时还要做手机的硬件安全模块,这样可以为整个智能移动互联网终端提供很多保障;三是交互,在人与人、手机与人、手机和电池、手机与其他设备的交互之间,NFC操作只需碰一下即可,用户体验非常自然。 恩智浦在NFC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恩智浦为微软Windows Phone 8提供NFC功能。此外,恩智浦先后推出多颗NFC控制器,其中PN544和PN65O/N是业界公认的成熟稳定的产品,绝大多数具有NFC功能的品牌手机均使用恩智浦NFC方案。2013年,恩智浦将推出新一代的PN547和PN65系列产品,在现有产品的优势之上,更进一步大幅降低NFC整体BOM成本,大大减少天线和布板面积,降低功耗并增加通信距离。 在NFC生态系统中,恩智浦几乎与所有主要手机制造商、移动操作系统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展开了密切合作,不遗余力地推动着NFC技术的发展。恩智浦凭借在非接触式技术和安全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推出了完整的移动交易解决方案:NFC控制器、尺寸齐全的安全元件、NFC标签和基础设施读卡器IC等。 微观点 @老孙头的好芯情:加了NFC功能至少能让手机多卖50块钱吧。具有NFC功能的芯片面积大点,能多吃几个硅片,让foundry开开心。 @Banana-Vic:目前针对NFC的拓展还不多,手机上有时会因为设备兼容性问题而造成不同品牌设备间不能互通。虽然具备该功能,实际上可利用率还是非常有限的。 @华中咨询:iPhone5抛弃NFC被指严重打击科技发展。苹果并没有采用这一功能,在iPhone5的发布会上,苹果副总裁Phil Schiller在接受相关访问时认为并不清楚NFC技术会解决当今遇到的任何问题。 @移动支付界:由于受到电信行业的阻挠,谷歌手机支付产品“谷歌钱包”并未一炮打响。谷歌钱包大批人马离职后创办的一个新公司Index,即将推出不使用NFC的支付产品,向POS设备提供软件方案,他们将成为谷歌钱包的对手。 @x心宿:一直认为手机必然需要NFC,虽然NFC不是为手机而生。 @物联网与云计算:联发科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3SWP接口NFC芯片MT6605,联发科此举促进了NFC手机国产化。 业界动态 矽映公司推出单芯片无线高清传输器 高清连接解决方案提供商矽映公司(Silicon Image)近日推出针对移动设备的全方位无线高清传输器UltraGig(TM)6400。该传输器将60GHz射频收发器、基带处理器以及嵌入式天线阵列集成到单一IC封装中。这款超低功耗传输器专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设计,能在便携式设备和大型显示器之间实现高清无线视频连接,提供可与有线连接相媲美的高质量视频。 此集成式高性能基带网络处理器能够确保在传输高质量高清视频时无延迟,且无需占用主处理器资源。该芯片专为低功耗运行而设计,其所有元件均集成于超小型10毫米×7毫米的封装中。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了系统集成,也省却了离散部署天线的麻烦。 Panasonic陆续发售住宅设备新品 Panasonic株式会社环境方案公司最近在上海举办了“中国住宅设备事业开展报告会以及住宅设备新品发布”活动。 Panasonic在2012年12月面向中国市场陆续发售的新产品阵容中,以室内空气循环的“墙面一体空气循环系统(AERO WASHER)”等产品为代表。Panasonic将面向中国投放更多的产品,力争实现从制造到销售的本地化。 今后,Panasonic将大力开展在中国的住宅设备建材事业,力争到2015年在6个地区建成300家连锁加盟店。[!--empirenews.page--]
【导读】中国光伏行业2011年初开始走入下行通道,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相比较以前下跌幅度都超过50%,企业连续巨亏。财务高压下,光伏企业要么停产,要么纷纷开启转型之旅,采用扩展产业链的方式来冲抵传统业务形成的财务漏洞。然而,很多中国光伏企业的转型因为政策细节未出炉而陷入僵局,可谓万事俱备,只欠政策东风。光伏政策,到底能拯救多少危难之中的光伏企业? 摘要: 中国光伏行业2011年初开始走入下行通道,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相比较以前下跌幅度都超过50%,企业连续巨亏。财务高压下,光伏企业要么停产,要么纷纷开启转型之旅,采用扩展产业链的方式来冲抵传统业务形成的财务漏洞。然而,很多中国光伏企业的转型因为政策细节未出炉而陷入僵局,可谓万事俱备,只欠政策东风。光伏政策,到底能拯救多少危难之中的光伏企业?关键字: 政策, 光伏企业, 电池 中国光伏行业2011年初开始走入下行通道,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相比较以前下跌幅度都超过50%,企业连续巨亏。财务高压下,光伏企业要么停产,要么纷纷开启转型之旅,采用扩展产业链的方式来冲抵传统业务形成的财务漏洞。然而,很多中国光伏企业的转型因为政策细节未出炉而陷入僵局,可谓万事俱备,只欠政策东风。光伏政策,到底能拯救多少危难之中的光伏企业? 干等政策光伏企业很难扭转败局 2012年,中国陆续出台了多项光伏利好政策,包括《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工作意见》及《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等,但这些意见并没有解决光伏产业的核心难题,对于企业所担心的补贴年限问题、补贴款何时到位问题都没有做出明确解释。这种姿态上的支持并非国家反应迟缓或意识不到问题的核心,而是一种无奈之举。 就光伏发电来讲,如果中国确定了明确的补贴年限和补贴额度,则巨大的市场便能够迅速启动,重新激活光伏产业,如果没有总量控制,甚至每年装机10GW都是大概率事件。如此一来,行业欢欣鼓舞,政府却不买账,因为补贴数额实在过大,政府难以承受。况且,现阶段国家发改委不仅仅重视新能源产业,对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的改造和提升能效做法也给予大力支持,政府的补贴额度一定是有限度的,不会为了拯救光伏产业而出台明确的政策,这实属无奈之举。 这种政策欲言又止的尴尬最后还要归结为光伏发电的成本问题,你既然需要国家扶持,就不要太贪心,成本没有竞争力,就只能试点运营,大面积的普及与推广只是一厢情愿的做法。 现阶段中国尚存的光伏企业都抱有一个心态,那就是等待机会,很多企业的项目储备量都超过1GW,可每年的光伏电站并网量也就是一两百兆瓦,剩余的项目多属于意向性的,或者抢占先机。毕竟当国家政策一旦落地之后,很多的土地、屋顶要价会水涨船高,光伏企业自然不愿看到这种结果。光伏企业的这种等待做法不会让自己走出危机,最多只会迎来短时间小幅度爆发,因为商业化的市场才是全体企业长久生存的基础。 光伏企业转型之路不科学、不具备可持续性 光伏企业为生存就要谋求转型,但企业转型的方向大同小异,目前电站建设的利润率的确处于行业最高端,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光伏市场成熟后利润率能够维持平稳不变。以欧洲市场为例,欧洲任何国家不会无限制的放任该国光伏市场升高,因为市场的规模需要与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相对等,只要光伏行业不能脱离补贴,财政问题就一直是最大的掣肘。因此,当规模逐渐扩大时,政府便相应的降低FIT补贴,中国光伏市场未来的走向必定和欧洲是一致的,企业需要从市场中赚钱,而不是从政府那获利。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行业人士必须认识到中国光伏“后补贴”时代的来临会很快,只要装机量一大幅提高,政策下行是必然的。 从市场规律来看,光伏企业差异化仍没有形成,下一步光伏电站的竞争会异常激烈,竞争导致利润率下滑也是必然的。行业转型没有做到差异化,即人无我有,人有我无,而是继续千篇一律的涌入下游市场。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获得较高的利润率,例如在2012年第一批“金太阳”示范工程补贴中,很多企业一次性获得了过亿元的政府补贴。然而无可否认这种做法不科学,更不具备可持续性,电站建成后企业仍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回收后续资金,政府电价差额补贴推诿扯皮、电网公司无理刁难,都为企业资金流的正常运转埋下了重大隐患。一个健康的市场需要的不是企业数量,更是竞争引发的技术创新和盈利模式的不断扩展,中国光伏市场在这两点上都不具备。 企业转型应不拘泥于传统产业链在微型逆变器、储能技术方面需早做准备 转型是光伏企业二次创业的开始,战略决策的准确性决定了光伏企业的寿命,需倍加重视。对于一个聪明的企业而言,不仅要看到市场的容量,更要看到市场容量背后巨大的资本搅动能力,再好的市场在资本的参与下也会腐烂,光伏制造环节的泡沫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企业转型不能跟风,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产业链而一起向下游涌进,否则再强大的企业也难敌恶性竞争。 光伏的未来是美好的,但这种美好来源于技术创新,进而产生新型的商业模式。从现在来看,光伏制造成本下降幅度较快,为大面积的应用做好了铺垫,当然这种铺垫还尚未形成绝对的竞争力。光伏发电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成本问题解决了一大部分,与成本问题相对应的光伏应用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涉及到电网企业的利益、电站业主的收益率、电能使用的便捷性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不能因为产能涌入而迅速解决。 因此,光伏电站配套市场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真空,还具备巨大的市场容量,包括微型逆变器、储能装备在内的配套市场与光伏成本问题一样重要,能够开创一种太阳能发电新的应用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发电的可行性。现在很多光伏企业都已经秘密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风险高,利润也高,能够抢占先机,才能获得硕果。 未来的中国光伏市场组件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会有所大变化,在配套市场方面则会涌现一批新型龙头企业,他们则在光伏应用方面代表了行业的未来,希望光伏企业能够谋长远,未雨绸缪,在微型逆变器、储能技术方面需早做准备。[!--empirenews.page--]
【导读】Lightcounting分析说如今中国三大运营商在全球最大15家运营商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17%增长到现在的27%。同期美国三大运营商的份额从28%降低到24%。此升彼降,中国市场日益重要。 摘要: Lightcounting分析说如今中国三大运营商在全球最大15家运营商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17%增长到现在的27%。同期美国三大运营商的份额从28%降低到24%。此升彼降,中国市场日益重要。 关键字: 光通信行业, Lightcount, 光模块 1月16日消息,在光通信行业的市场咨询领域,Lightcounting作为后起之秀,给出的预测总是比别人要乐观。这不,在中国一些光器件厂商的老总喊出又要过冬的口号时,LightCounting昨天称最早下半年,最可能明年,光通信行业迎来新一轮景气。他们的理由是AT&T和德国电信去年年底宣布未来三年会每年增加投资10%到15%,其他运营商很可能跟进。 首先Lightcounting分析说如今中国三大运营商在全球最大15家运营商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17%增长到现在的27%。同期美国三大运营商的份额从28%降低到24%。此升彼降,中国市场日益重要。但是中国经济却无法保持过去9%到10%的增长率,2013年的目标现在是7.5%。尽管如此,中国电信业增长的前景仍然可以看好。举例来说,中国电信现有7500万3G用户,只是全部移动用户数的10%多一点。在FTTH方面,中国运营商的FTTH网络覆盖全球第一,但是平均网速大大低于美国的水平,更不用说日本和韩国。基于此,中国经济的放缓不会对全球电信市场带来明显影响。 第二,AT&T和德国电信的表示证明过去几年运营商的确存在网络投资不足的问题。如果考虑到设备商领域的价格战,运营商用较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技术是非常有可能的,这也会刺激运营商的设备投资。 第三,Lightcount表示他们的预测一个主要出发点是因特网流量增长和网络带宽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未来几年年网络带宽会继续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他们的模型显示带宽的增长对整个市场的成长非常明显。举例来说,2014年网络带宽从33%到40%的变化会提高光器件的销售增长预测从15%到55%。从美国IP视频的发展,或者从CES2013上新的宽带标准,新的终端产品的涌现,未来网络带宽和因特网流量的增长都依然可期。在Lightcounting看来,这是光通信市场值得继续看好的根本理由。 在新闻稿中,Lightcounting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光模块的销售额增长了6%,如果没有价格战,本来销售额可以更高。整个这一市场2012年达到了30亿美元,预计2017年会发展到50亿美元。
【导读】在CES2013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刚刚落下帷幕之际,回首2012,人们击碎了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迎来了新纪元。国内芯片厂商新岸线也正迎来自己成长的上升期,回头看看脚下走过的路,有泥泞、有坎坷,更有风雨之后的彩虹。 摘要: 在CES2013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刚刚落下帷幕之际,回首2012,人们击碎了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迎来了新纪元。国内芯片厂商新岸线也正迎来自己成长的上升期,回头看看脚下走过的路,有泥泞、有坎坷,更有风雨之后的彩虹。关键字: 芯片, IC设计, 移动智能 在CES2013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刚刚落下帷幕之际,回首2012,人们击碎了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迎来了新纪元。国内芯片厂商新岸线也正迎来自己成长的上升期,回头看看脚下走过的路,有泥泞、有坎坷,更有风雨之后的彩虹。 2004年,一批资深留美IT专家共同组建了当年的新岸线。致力于宽带无线通信与广播技术、IC设计、视频、数字图像、智能交通与数字医疗技术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后期,随着新岸线团队的不断壮大,分别在上海、广东、深圳成立了分公司。具备了强大的无线通信、广播系统研发能力,软件系统开发能力,芯片开发和整机系统设计能力。 新岸线的核心技术当属其芯片研发,从开发到最终走向市场,新岸线可提供完整的整体解决方案。在CES2013展会上首次亮相的CubeSense手势识别芯片方案,该方案利用人体3D手势实现对电视界面的远程操控。其奥秘就在于内部配置了一颗高精度的深度感应芯片CubeSenseTM。该芯片由新岸线自主设计研发并具备全部专利,基于人类双目视觉的立体成像原理,突破性地仅采用两颗普通的摄像头就实现对3D空间中人体手势的感知。CubeSense芯片已于2012年11月实现量产,最高处理速度达到每秒60帧,深度解析精度为1厘米,可根据所选用的摄像头的不同规格,实现120度的视角范围以及0.1~10米的操作距离。目前已有国内外众多消费电子厂商正在与新岸线洽谈关于CubeSenseTM芯片的合作。另外,新岸线也正在抓紧研发第二代CubeSenseTM芯片,预计将在第二代芯片中实现对多人操作的支持。 针对CubeSense手势识别芯片,新岸线的CubeSense Box实现深度感应芯片与双核ARM A9 CPU芯片的硬件整合,因而无需另外再接高性能、高功耗的其他主控芯片。在软件方面,CubeSense Box采用Android 4.0操作系统,适配Android生态中海量的第三方应用。CubeSense Box极大地降低了在电视厂商、游戏厂商等众多客户在软硬件配套方面的开发门槛,同时由于采用的是普通的摄像头,因此可兼顾视频会议、家庭监控、网络互动等使用场景,有望实现大规模的普及。 新岸线在2012年最新研发成功并对外发布的WIFi 芯片,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集成度高、扩展性强等优势,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在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使新岸线成为国内少数有能力提供全套移动智能终端解决方案的芯片企业,同时也更加完善了新岸线的计算通信一体化布局。 新岸线之前发布并展出的“口袋电脑”,拥有简单易用、小巧便携、功能强大、超低功耗等特点,通过它与任何带有HDMI接口的显示器、包括电视连接,就马上可以拥有一台高性能的Android电脑。这款产品刚一面世,变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平板电脑是当下和未来几年的热点,电子商城的柜台上随处可见,新岸线去年刚刚发布了一款目前业界最薄的7寸全功能3G通话平板电脑,厚度仅有8.6毫米。轻便时尚、高性价比成为该款产品的最大特点。 之前,已经有消息传出,新岸线在13年将全面进军智能手机市场,主推4GLTE方案,这一重大举措将充分体现出新岸线计算通信一体化的整体优势,也将对新岸线的未来成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当然,这一举措的实施离不开新岸线过去几个系列芯片的成功研发,如NuSmart系列、双模基带芯片Telink系列和无线局域网芯片Nulink系列。 成长中的新岸线对于未来多芯片领域的布局,使得在未来发展趋势面前更多了一些机会,同时也将面临市场的检验与挑战。从2012年看2013年,是移动智能即将全面发展的一年,移动即涉及到通信,智能则涉及到计算,计算与通信一体化将是未来不变方向。在新岸线很早进行通信计算一体化布局的当前,未来新岸线的发展希望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亮点。与此同时,国产芯片也将会在未来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惊喜。完整的生态布局,将是芯片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
【导读】美国消费性电子产业协会(CEA)的第一把交椅Gary Shapiro总爱把年度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叫做“地球上最伟大的展会(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刚落幕的 2013年CES吸引了超过15万参观者,他是很有自豪的本钱。 摘要: 美国消费性电子产业协会(CEA)的第一把交椅Gary Shapiro总爱把年度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叫做“地球上最伟大的展会(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刚落幕的 2013年CES吸引了超过15万参观者,他是很有自豪的本钱。关键字: CES, 电子产业, 半导体 美国消费性电子产业协会(CEA)的第一把交椅Gary Shapiro总爱把年度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叫做“地球上最伟大的展会(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刚落幕的 2013年CES吸引了超过15万参观者,他是很有自豪的本钱。 CES确实是在这个星球上唯一能让来自消费性电子、手机、PC、医疗照护、半导体与软件等产业界人士与众多部落客齐聚一堂的展会。以下是EETimes美国版编辑来自CES展场的一手影像报导,其中某些技术或许正将成为改变2013年消费性电子产业面貌的关键! 2013年国际性消费电子展场一隅
【导读】全球领先的导航及定位测试解决方案供应商思博伦通信日前宣布,公司为北斗-2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支持。在此之前,思博伦测试系统已支持GPS、GLONASS和Galileo。 摘要: 全球领先的导航及定位测试解决方案供应商思博伦通信日前宣布,公司为北斗-2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支持。在此之前,思博伦测试系统已支持GPS、GLONASS和Galileo。关键字: 思博伦, 北斗, MEMS传感器 全球领先的导航及定位测试解决方案供应商思博伦通信日前宣布,公司为北斗-2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支持。在此之前,思博伦测试系统已支持GPS、GLONASS和Galileo。 2012年开始思博伦就已经提供北斗-2 就绪的测试系统。根据最近发布的北斗-2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CD) 1.0 版本的内容,新发布的方案基于之前的测试系统升级,可对北斗-2提供全面支持。 思博伦通信定位及导航事业部市场和产品经理Stuart Smith指出:“思博伦在北京的办公室成功地演示了北斗-2模拟系统。在ICD发布之前,思博伦利用录制得来的导航电文,已完成对一个完全的北斗2接收机的驱动及功能验证。随着ICD的公布,导航电文将会自动生成,如同当前其他星座模拟系统一般。 思博伦北斗-2测试系统平台已经被广泛用于测试GNSS-GPS、GLONASS、Galileo、IRNSS、SBAS和QZSS技术,并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功能模块,如干扰生成、MEMS传感器模拟等
【导读】JDSU (捷迪讯公司) 1月15日宣布推出其2013年的观点与视频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在其公司网站上首播。采用动态视频描述了各种通信技术等的新兴应用,这些技术给我们阐述如何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与工作更加一体化和个性化。 摘要: JDSU (捷迪讯公司) 1月15日宣布推出其2013年的观点与视频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在其公司网站上首播。采用动态视频描述了各种通信技术等的新兴应用,这些技术给我们阐述如何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与工作更加一体化和个性化。关键字: JDSU, 光通信测试, LTE JDSU (捷迪讯公司) 1月15日宣布推出其2013年的观点与视频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在其公司网站上首播。采用动态视频描述了各种通信技术等的新兴应用,这些技术给我们阐述如何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与工作更加一体化和个性化。 JDSU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 1、实现更快和更灵活的网络。JDSU提供领先的光通信测试解决方案新和4G LTE网络支持的各种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新兴的解决方案。 2、提升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网络的智能性。JDSU通信测试解决方案,帮助服务提供商在网络中获得更清晰的影像,能够优化网络的功能,为移动和连接的用户提供快速和有针对性的服务。 3、 手势识别技术的进展。手势识别等应用的不断发展,进一步简化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互动的技术。 JDSU提供重要的光学技术开始被引入游戏、娱乐、个人和移动计算等领域 4、开发更小、更便携、成本较低的分析设备。先进的分析设备变得更小,更便于携带,使人们在更多的地方能够迅速地检测出未知的材料。 5、 创建更小,更智能的移动设备。JDSU提供激光系统,在充满各种新的消费电子产品是市场上帮助提供各种形状的硅芯片及小零件。 “JDSU今年的技术趋势,显示技术不再是独立的,而是真正的一部分。”JDSU企业及市务传讯副总裁 Jim Monroe表示。“我们很荣幸地推出许多创新性和有影响力的技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沟通和发挥世界各地的质量。”
【导读】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 近日宣布其已成为互联照明联盟的成员。该联盟由照明工业的领先企业发起成立,旨在通过支持开放标准推动无线照明解决方案在全球的普及和发展。联盟致力于联合照明工业开发一种走向无线照明连接的统一方法,为最终用户提供一种低风险的选择。 摘要: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 近日宣布其已成为互联照明联盟的成员。该联盟由照明工业的领先企业发起成立,旨在通过支持开放标准推动无线照明解决方案在全球的普及和发展。联盟致力于联合照明工业开发一种走向无线照明连接的统一方法,为最终用户提供一种低风险的选择。关键字: 无线照明, 照明工业, 智能照明, 恩智浦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 近日宣布其已成为互联照明联盟的成员。该联盟由照明工业的领先企业发起成立,旨在通过支持开放标准推动无线照明解决方案在全球的普及和发展。联盟致力于联合照明工业开发一种走向无线照明连接的统一方法,为最终用户提供一种低风险的选择。 长期以来,恩智浦一直是照明工业半导体器件的供应商之一,为各种灯具提供驱动器从而促进智能照明的普及。这使得制造商可以推出高效、耐用的智能照明解决方案,不但具有调光等先进功能,而且能够设置不同的环境照明“场景”。恩智浦同时开发出了包括Smart Energy、RF4CE和LightLink在内的全系列ZigBee堆栈,并构建了自己的无线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同时集成先进驱动器IC和单芯片无线通信功能,含有IPv6无线网络堆栈和适用于各类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专用应用层。 恩智浦半导体研发与战略部副总裁Pieter Hooijmans表示:“物联网注定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下一个主要增长领域,联网智能照明已开始走向普通家庭。我们相信,一个稳定的共享平台将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参与进来,共同开发一种走向无线连接的统一方法。随着‘互联照明联盟’继续向前发展,我们通过联网器件和照明驱动器带来的经验和知识将为工程和营销提供极具价值的借鉴与启发。” 互联照明联盟秘书长Simon den Uijl评论道,“半导体企业的支持对无线照明解决方案这一转变过程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确保芯片和软件的供应以实施我们认为最合适的标准方面。恩智浦是加入互联照明联盟的首家半导体企业,令我们备感欣喜的是,他们也加入了董事会。”
【导读】英国西萨塞克斯郡克劳利 (2012年1月17日)- 全球领先的高精真空设备和尾气处理系统制造商及相应增值服务供应商Edwards集团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EVAC)今天宣布,Spectra-G™ 3000尾气处理系统由于其减少发光二极管(LED)制造污染和成本的重要作用,赢得《工厂工程》杂志2012年“环境健康”类的“年度最佳产品”奖。 摘要: 英国西萨塞克斯郡克劳利 (2012年1月17日)- 全球领先的高精真空设备和尾气处理系统制造商及相应增值服务供应商Edwards集团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EVAC)今天宣布,Spectra-G™ 3000尾气处理系统由于其减少发光二极管(LED)制造污染和成本的重要作用,赢得《工厂工程》杂志2012年“环境健康”类的“年度最佳产品”奖。关键字: 年度最佳产品, Edwards集团 英国西萨塞克斯郡克劳利 (2012年1月17日)- 全球领先的高精真空设备和尾气处理系统制造商及相应增值服务供应商Edwards集团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EVAC)今天宣布,Spectra-G™ 3000尾气处理系统由于其减少发光二极管(LED)制造污染和成本的重要作用,赢得《工厂工程》杂志2012年“环境健康”类的“年度最佳产品”奖。 “我们很高兴赢得这一声名显赫的大奖,”Edwards LED部门全球市场经理Shao Wei说,“ Spectra-G 3000让全球LED制造商减少其业务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降低他们的运营成本。非常高兴看到Edwards以环境责任奉献最新技术的承诺已得到认可。” 中国的“十二五计划”强调节能环保。它对于企业发展节能科技有一定的优惠待遇,同时对于碳排放,水质中的氮化物污染和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都设定了硬性指标。 将节能的LED灯用于普通照明和特殊应用(例如电脑和电视的平板显示器背光(FPD))预计将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间接)的降低带来重大贡献。但是,大规模LED制造可能产生氮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这些排放物必须进行处理。 Edwards的Spectra-G 3000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尾气处理系统,为处理LED制造采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工艺中出现的大流量氨气和氢气而专门设计。它利用燃烧工艺将这些气体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汽。由于该工艺不使用外部的水,完全消除了供水的氮化物污染。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使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大大低于许可的水平。氢气的燃烧消除了制造设施下游设备的火灾或爆炸危险。 由于来自MOCVD工艺的氨气和氢气的燃烧供应了大部分能量,这使得该系统显著减少了总体营运成本。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燃料成本和烃燃料的碳排放。由于燃烧后我们使用空气而不是水进行冷却,因此空气可以进行热交换去收集并回收利用热量,这进一步减少了制造设施的能耗和碳足迹。最后,该系统的耐用设计和燃烧工艺的简洁性最大程度减少了设备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