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地方政府对半导体业者提供补贴与财政支持

    【导读】除政府对半导体产业于财税持与重大专项的补贴之外,部分地方政府及所属园区为打造半导体产业聚落,亦有对半导体业者提供补贴与财政支持。 摘要:  除政府对半导体产业于财税持与重大专项的补贴之外,部分地方政府及所属园区为打造半导体产业聚落,亦有对半导体业者提供补贴与财政支持。关键字:  补贴,  IC设计,  半导体 除政府对半导体产业于财税持与重大专项的补贴之外,部分地方政府及所属园区为打造半导体产业聚落,亦有对半导体业者提供补贴与财政支持。截至2013年1月为半导体业者提供财务支持的地区包括大连、天津、济南、上海、苏州、厦门、东莞等7座城市。 较值得注意之处在于,这7座城市全数都在沿海省份,其中天津、上海、苏州内都有晶圆代工厂,大连、济南、厦门、东莞(邻近的深圳也有方正科技6寸晶圆代工厂)则是终端产品制造中心,能够就近为系统客户提供服务。事实上,无锡市亦有对半导体业者提供补贴与支持,但该方案已于2012年11月终止,未来是否会对半导体业者提出新的补贴方案则还要再观察。 然而,包括武汉、重庆等内陆城市至2013年1月皆尚未对半导体业者提供任何补贴或租税优惠措施,预期这将会使得十二五规划期间半导体业者对西进的意愿较为保留。 此外,仅有上海以专项的方式对IC制造业提供补贴,而包括上海在内的7个城市于财税或其他方面的财政补贴都仅针对IC设计业者,这也说明整个地区对于IC设计产业的普遍支持。 由地方政府与园区对IC设计业者提供的各项补贴措施,将有利于打造大陆设计产业聚落的成形与加快IC设计业者对新IC产品推出的速度,及新IC设计聚落的形成。 至于地方政府与园区提供IC设计业者上市费用补贴与上市奖励金,则将有利加速大陆IC设计公司挂牌上市,亦可预期十二五规划期间,IC设计公司挂牌上市家数将持续增加。 2013年以来对IC设计业者提供补贴或支持之地区 资料来源:DIGITIMES,2013/1

    半导体 BSP 半导体产业 IC设计业

  • 多数手机芯片供货商遇冷 联发科却表现亮眼

    【导读】在大多数手机芯片供货商遭遇客户群流失与市占率缩水的同时,台湾手机芯片设计业者联发科(MediaTek)却表现亮眼,并指出该公司2012年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将成长十倍。 摘要:  在大多数手机芯片供货商遭遇客户群流失与市占率缩水的同时,台湾手机芯片设计业者联发科(MediaTek)却表现亮眼,并指出该公司2012年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将成长十倍。关键字:  联发科,  手机芯片,  智能手机 在大多数手机芯片供货商遭遇客户群流失与市占率缩水的同时,台湾手机芯片设计业者联发科(MediaTek)却表现亮眼,并指出该公司2012年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将成长十倍。 在 2011年,联发科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存在感仍然很低,但自那时候起,Android手机/应用程序迅速发展,中国移动(China Mobile)的TD-SCDMA网络布建扩大,以及消费者的强烈需求,使得全球掀起智能手机热潮。 此外三星(Samsung)的Galaxy S3与苹果(Apple)的 iPhone系列产品大获成功,也激励中国的功能手机开发商力争上游,转向入门级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联发科正是搭上了这波热潮,协助那些中国功能手机供货商进军智能手机市场。 联发科的“一站式(turnkey)”解决方案号称能确保手机硬件与软件顺利运作,为几乎没有开发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产品经验的中国手机业者扫除了障碍。 缔造过山寨机神话,在智能机的起步上也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低端产品,所谓“千元智能机”中很多都是采用MTK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联发科在 2011年初还苦苦追赶包括上海展讯通信(Spreadtrum)、同样来自台湾的晨星(Mstar)等竞争对手,后两家公司在中国低阶手机用芯片市场以削价竞争打击联发科。但在 2012年,联发科因为比对手更积极掌握智能手机商机而扭转了局势;年中,联发科宣布与晨星达成合并协议。

    半导体 联发科 智能手机 手机芯片 BSP

  • CSA 集团完善光伏设备测试认证服务,助力光伏企业顺利开拓海外市场

    【导读】产品的安全、质量和能效是国家发展、社会安全和企业盈利增长的关键要素,也越来越引起全球各地消费者的关注,光伏产品也不例外。近年,很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光伏产品的安全、质量和能效问题,并且对光伏产品的进口有严格的要求,甚至是设有本国的认证要求。因此,对于光伏产品制造商来说,要将产品出口至海外,顺利打开全球市场,可以选择与一家受全球认可、可以提供权威认证标志的测试和认证机构合作。 摘要:  产品的安全、质量和能效是国家发展、社会安全和企业盈利增长的关键要素,也越来越引起全球各地消费者的关注,光伏产品也不例外。近年,很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光伏产品的安全、质量和能效问题,并且对光伏产品的进口有严格的要求,甚至是设有本国的认证要求。因此,对于光伏产品制造商来说,要将产品出口至海外,顺利打开全球市场,可以选择与一家受全球认可、可以提供权威认证标志的测试和认证机构合作。关键字:  CSA集团,  逆变器,   CSA集团始创于1919年,是全球领先的标准开发、测试、认证及产品性能评估机构,也是公认可以提供专业、权威和高效的测试及认证服务的知名国际认证机构。为更好服务中国的客户,CSA集团正在江苏昆山紧锣密鼓建设自己的首个光伏设备测试认证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主要依据国际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测试和认证,证明产品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符合标准的规定。 标准是测试和认证工作的基石,除了测试和认证服务,CSA集团还是领先的标准开发组织。目前,CSA集团正在进一步完善加拿大安规标准CSA C22.2 No 107.1,更采用了以 IEC为基础的质量性能标准 CSA C61215、CSA C61646 和安规标准CSA C22.2 No61730-1 、CSA C22.2 No61730-2,也正在计划采用IEC62109-1、IEC62109-2的逆变器标准。此外,CSA集团也在制定一系列其他光伏组件及逆变器的可靠性准则及法规。 目前,CSA集团可以依据UL1703、UL1741、IEEE 1547、IEEE 1547.1、CSA No 61730-2和CSA No107.1等标准对组件及逆变器进行安全认证,也能进行以CEC法规为基础的效率测试验证。同时,CSA集团还可提供全面的本地化服务,这不仅可为制造商节省成本和时间,中国的工程师及服务团队也能更好与制造商进行沟通,有效协助客户了解标准详细要求,助力他们生产出符合这些标准要求的产品,从来顺利将通过认证的产品出口至目标市场。 CSA认证标志证明产品的高质量和安全性,即使是对光伏产品有严格要求的市场,也认可CSA认证标志。未来,CSA会进一步完善光伏认证标准及测试和认证服务,为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最终助力企业顺利进行出口。

    半导体 逆变器 光伏企业 光伏产品 BSP

  • 手机芯片之战远未结束

    【导读】1月10日消息,Marvell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张晖今日向网易科技表示,移动芯片市场目前的竞争远未结束,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很难说最后的结局。 摘要:  1月10日消息,Marvell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张晖今日向网易科技表示,移动芯片市场目前的竞争远未结束,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很难说最后的结局。关键字:  Marvell,  智能手机,   今年CES期间,英特尔、高通、Nvidia均发布新品加剧行业竞争,而Marvell在移动端的份额主要集中在TD和主流市场中,而机顶盒、电视、存储都是Marvell的主要产品覆盖范围。 张晖认为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还会加快,而竞争加剧会让小厂商吃不消,只有长期的技术和专利积累才会让公司有出路。 四核、LTE为智能手机领域的重要商机,而Marvell在TD-LTE上做了长期的准备,2013年如果中国发放LTE牌照,Maevell将很可能受益。 Marvell在本届CES上发布了一款五模手机芯片,该芯片可以使一部手机支持GSM/WCDMA/TD-SCDMA/LTE TDD/FDD五种制式,这也会是手机全网通用的关键卖点。 张晖认为,目前市场上很难和PC市场一样出现寡头,未来还会有激烈的竞争。

    半导体 智能手机 手机芯片 MARVELL BSP

  • 2012年全球传感器市场销售额增长率仅为2%左右

    【导读】根据美国IC Insights公司的预测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传感器市场的销售额将为87亿美元,增长率仅为2%左右,如此有限的成长幅度主要由于全球经济景气不佳,尤其是欧美需求不振所致。但与此同时,在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影响下,中国大陆市场对于传感器的需求水平正逐步上升。 摘要:  根据美国IC Insights公司的预测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传感器市场的销售额将为87亿美元,增长率仅为2%左右,如此有限的成长幅度主要由于全球经济景气不佳,尤其是欧美需求不振所致。但与此同时,在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影响下,中国大陆市场对于传感器的需求水平正逐步上升。关键字:  传感器,  工控,  汽车电子 根据美国IC Insights公司的预测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传感器市场的销售额将为87亿美元,增长率仅为2%左右,如此有限的成长幅度主要由于全球经济景气不佳,尤其是欧美需求不振所致。但与此同时,在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影响下,中国大陆市场对于传感器的需求水平正逐步上升。 根据中国工信部的预测,中国物联网市场至2015年时将超过人民币5,000亿元,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物联网的另一名称就是“传感网”,传感器的需求自然会水涨船高。整体而言,物联网是传感器产品的新兴市场和跨行业传感器市场需求的动力,而使用体验、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则是传感器高速发展的市场动力。 传感器的制造目前是以微机电(MEMS)及微纳米技术为主,尤其是MEMS技术随着应用的拓展,所占的份量越来越重。分析其应用领域,根据调研机构Yole日前所提出的报告指出,2012年MEMS的主要发展动力为消费电子,尤其以智能手机为关键产品,消费电子约占整个MEMS市场营收的50%;其次是汽车电子和医疗电子领域,这些市场所需要的传感器种类集中于惯性传感器,例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以及压力传感器及位置传感器等。 在各种传感器中,压力传感器为热门MEMS器件之一,Yole指出,汽车是压力传感器的最大市场,约占74%左右。一辆高档汽车约会配备10个左右的压力传感器,由于未来市场被看好,因此许多国际大厂持续针对这一领域需求推出更强大的解决方案,例如飞思卡尔(Freescale)的Xtrinsic系列就是针对汽车电子所开发的传感器系列,该公司最近还推出了三款新压力传感器,它们将取代先前的MPXHZ6000系列,成为Xtrinsic压力传感器的新成员,并运用在汽车引擎管理及效益应用上。

    半导体 汽车电子 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BSP

  • 进入2013年之后,赛灵思3D IC还面临哪些挑战?

    【导读】2013年将会出现第一波量产高潮,市场对更智能, 更高集成度以及更低功耗电子系统的需求持续增长, 以满足所谓“物联网”所引领的层出不穷的各种应用。经济、市场以及技术相整合的力量,驱动着Intel、IBM、Micron、高通、三星、ST-Microelectronics以及赛灵思等全球半导体领导企业在3D IC技术上不断突破。 摘要:  2013年将会出现第一波量产高潮,市场对更智能, 更高集成度以及更低功耗电子系统的需求持续增长, 以满足所谓“物联网”所引领的层出不穷的各种应用。经济、市场以及技术相整合的力量,驱动着Intel、IBM、Micron、高通、三星、ST-Microelectronics以及赛灵思等全球半导体领导企业在3D IC技术上不断突破。 关键字:  物联网,  赛灵思,  异构IC 2013年将会出现第一波量产高潮,市场对更智能, 更高集成度以及更低功耗电子系统的需求持续增长, 以满足所谓“物联网”所引领的层出不穷的各种应用。经济、市场以及技术相整合的力量,驱动着Intel、IBM、Micron、高通、三星、ST-Microelectronics以及赛灵思等全球半导体领导企业在3D IC技术上不断突破。 为此, 各家企业都在寻求突破摩尔定律之道,而其中少数企业已经在证明基于硅穿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技术的3D IC制造的可行性, 并应用了各种全新的供应链模式。 赛灵思公司全球副总裁 Liam Madden 业界先锋企业也正在寻求各种可以克服摩尔定律局限的方法,推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容量和高性能,为新型异构IC的发展铺平道路,该IC可整合和匹配处理器、存储器、FPGA、模拟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晶片,打造出了此前所无法实现的片上系统(SoC)。 赛灵思在2011年推出了全球首款3D IC,这是业界首款具有68亿个晶体管(约2000万个ASIC门)的All Programmable同质3D IC。2012年,赛灵思一直都保持着3D IC创新领导者的地位。 在业经验证的技术基础之上,赛灵思又推出了全球首款All Programmable异构3D IC。我们的堆叠硅片互联(SSI)3D IC架构加速了无源硅中介层顶部并行放置的多芯片之间的互联传输。可编程逻辑及收发器混合信号晶片通过硅中介层与1万多个可编程互联器件集成,可实现两倍的设计容量、系统级性能以及单片器件的集成度。赛灵思3D芯片堆叠技术可在降低I/O时延与能耗的同时,提高芯片间的总带宽,缩小电路板尺寸。该技术可通过采用单个封装集成多个紧密耦合的半导体芯片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高效分区和扩展各种解决方案的更多选项。 除了半导体厂商在3D IC发展上的不断突破,我们也看到DRAM制造商采用TSV技术推出了首批独立封装的堆叠器件。此外,DRAM制造商还积极参与规定Wide I/O DRAM的各种标准委员会工作,推动有源移动器件中介层及有源标准的发展。同时,更高带宽3D IC DRAM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在积极开展,这种标准更适合计算及网络应用。 在供应链方面,台积电(TSMC)公司演示了其COWOS (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技术的商业可行性,为2013年全面提供3D IC组装服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D IC面临的挑战? 那么,进入2013年之后,3D IC在主流市场交付及推广将面临哪些挑战呢? 要全面释放3D IC的潜力,我们的行业需要面对各种技术及商业发展的障碍。首先是降低中介层及组装工艺的成本。很多技术改进将通过大量推广实现,但为这些技术和服务创建健康的开放市场也很重要。其次,我们必须采用确好晶片(KGD)、特别是已封装的确好晶片(KGB)功能进行设计,尽可能确保组装后3D IC符合所有规范。第三,我们要开发全新的商业模式,让一家集成商能够在提前明确成本结构、供应链、产量/所有权以及责任等所有问题的情况下,组装来自众多不同公司的芯片,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该技术所支持的应用范围。 赛灵思研发工作已经稳步迈向第二代3D IC技术发展,再次超越摩尔定律,从而可激发工程师以更少的芯片,更快地开发更智能、更高集成度的高带宽系统。 展望2013年及未来,赛灵思将致力于扩大3D IC技术的价值和广泛应用,积极同由晶圆代工、EDA、供应链、半导体、IP以及系统公司组成的不断壮大的生态系统合作,推动未来电子系统设计在系统级IC集成上实现根本性进展。

    半导体 器件 赛灵思 IC BSP

  • 电子设备“超级整合时代”的来临

    【导读】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Marvell希望可以成为全球智能电视的大脑。目前为止,成果可说丰硕。他们的旗舰Armada 1500视频芯片将会与谷歌(微博)电视系统合作,与TCL、联想几家大厂的智能电视也都采用Marvell的芯片。联合创办人戴伟立表示:"今年将会是智能电视和谷歌电视重要的一年,这个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大多了。" 摘要:  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Marvell希望可以成为全球智能电视的大脑。目前为止,成果可说丰硕。他们的旗舰Armada 1500视频芯片将会与谷歌(微博)电视系统合作,与TCL、联想几家大厂的智能电视也都采用Marvell的芯片。联合创办人戴伟立表示:"今年将会是智能电视和谷歌电视重要的一年,这个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大多了。"关键字:  电子设备,  芯片,  联想 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Marvell希望可以成为全球智能电视的大脑。目前为止,成果可说丰硕。他们的旗舰Armada 1500视频芯片将会与谷歌(微博)电视系统合作,与TCL、联想几家大厂的智能电视也都采用Marvell的芯片。联合创办人戴伟立表示:"今年将会是智能电视和谷歌电视重要的一年,这个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大多了。" 智能电视推出后并没有马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但戴伟立说宽频、即时播放的科技已经逐渐普及化,加上现场内容的取得都让民众越来越倾向接受智能电视。 她说,当然半导体业对于推动智能电视的发展占有一席之地,但更重要的是,"支持谷歌的生态系统,像是软件、内容、应用,这些都让安卓系统得到很大成功," 她说。"我相信很短时间内,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内容就会逐渐转移到大屏幕上。这是很大的‘雪球效应’。" 戴伟立表示,现在已经进入所谓的"超级整合时代"(super-integration era) ,消费者充分将智能设备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能随时处理任何内容。以前只是打电话、收发邮件,但现在无论是上网浏览、导航甚至餐厅订位都可以透过智能移动装置完成。 她说,以往的电视只是播放内容,是单向的传播。戴伟立相信,未来的大屏幕智能电视应该会朝智能手机的双向互动发展,将可以上传与下载内容,输入也变得更友善,打破传统键盘输入的局限性,不但可以用声音控制,还可以用手势。 同时提升电视质量也越来越重要,与小屏幕的手机相比,大屏幕电视的要求将会提高许多。她强调这也是Marvell能够胜过对手的原因,"Marvell在处理视频、3D、CPU表现等方面的技术能力都是傲视业界。" 她将整个智能设备的架构比喻为披萨,"半导体就是面饼,操作系统就好比上面的番茄酱,而应用程序就像是上面的配料。"戴伟立强调,Marvell的智能电视解决方案与对手相比的优势在于从通讯到储存等拥有多种产品的先进技术,同时在价格结构上也有竞争优势。 她谈到,半导体业界要执行不同的功能层面得要根据不同需求量身订制。像是制造智能手机前,必须先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提供全方位的功能。有了多样化的发展加上杰出的表现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胜出。

    半导体 电子设备 智能电视 MARVELL BSP

  • 我国IC企业为何少有合并的原因?

    【导读】电子工程专辑专家博主“做正确的事情 ”的一篇博文《中国IC公司到底缺什么 - 1.并购》在网站中关注度一直很高,到目前为止,评论已经有18条。网友们对于博主在文中详细列出的关于“中国IC公司到底缺什么 ”各抒己见,争论声不绝于耳。 摘要:  电子工程专辑专家博主“做正确的事情 ”的一篇博文《中国IC公司到底缺什么 - 1.并购》在网站中关注度一直很高,到目前为止,评论已经有18条。网友们对于博主在文中详细列出的关于“中国IC公司到底缺什么 ”各抒己见,争论声不绝于耳。关键字:  中国IC公司,  机顶盒芯片,  电视芯片 电子工程专辑专家博主“做正确的事情 ”的一篇博文《中国IC公司到底缺什么 - 1.并购》在网站中关注度一直很高,到目前为止,评论已经有18条。网友们对于博主在文中详细列出的关于“中国IC公司到底缺什么 ”各抒己见,争论声不绝于耳。 幸福的公司都是一样的,苦逼的公司各有各的苦逼?小编先为大家呈现这篇精彩文章,然后在整理出网友们的犀利观点。如果您对此也有高见,欢迎在文章后面留下您的评论。 正文如下: 我在1998年清华毕业,进入IC行业,到现在14年过去了,亲身经历了大陆IC产业的变迁,从2000年左右的原始作坊,到2006年左右的百花齐放,再到现在的500多家IC公司,大家活得都比较辛苦,即使是展讯,RDA,海思,格科微,可是为什么呢? 1998年我到日立东京,做MCU设计,后来泡沫破裂,以后日立也合并成了瑞萨电子,我已经离开了,公司苦逼; 2001年我到苏州旺宏,台湾公司做Flash Memory设计,旺宏一直在力图开拓消费类NOR Flash之外的市场,可是一直没有成功,很苦逼; 2003年我到意法半导体,在亚太市场推广手机里用的NOR Flash,被AMD(后来叫Spansion)压得抬不起头,也很苦逼,当然我后来知道Spansion更苦逼,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几年一直赔钱赚吆喝; 2006年我到华亚微电子,我们很幸运,机顶盒芯片做到几千万美金,可是利润低,而且电视芯片市场从CRT转向液晶,调整不及时,被Mstar打得很惨,也很苦逼; 2009年我加入联发科,那年联发科人均产值100万美金,和Google一样,可是从那时候开始,马上来了手机市场向智能手机的转变,一不留神没跟上,只好和展讯继续价格战,一样苦逼; 2011年我加入Tallwood,硅谷的著名风险投资,投过不少著名公司,Marvell,Audience等,致力于寻找对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型公司,我们在中国寻找创新型的公司,结果一年看了160个项目,投了一个项目,我觉得也有些苦逼。 所以你看到了,这十几年,并不是只有你很苦逼,大家都很苦逼。至于苦逼的理由,我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业者会有很多很多的理由,但是基本上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主要是环境的错,产业的错,唯独不是我的错。

    半导体 Flash 电子工程 IC BSP

  • PCB未来设计将趋向高速、高密度发展

    【导读】科通集团日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召开Cadence Allegro 16.6技术研讨会,与工程师分享Cadence Allegro 16.6的最新功能特点。科通集团表示,将以本地化的优质服务,把Cadence Allegro 16.6的优势与本土需求结合,让工程师深入了解Cadence Allegro 16.6给设计带来的优化。 摘要:  科通集团日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召开Cadence Allegro 16.6技术研讨会,与工程师分享Cadence Allegro 16.6的最新功能特点。科通集团表示,将以本地化的优质服务,把Cadence Allegro 16.6的优势与本土需求结合,让工程师深入了解Cadence Allegro 16.6给设计带来的优化。关键字:  PCB设计,  EDA,  科通,  云存储 科通集团日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召开Cadence Allegro 16.6技术研讨会,与工程师分享Cadence Allegro 16.6的最新功能特点。科通集团表示,将以本地化的优质服务,把Cadence Allegro 16.6的优势与本土需求结合,让工程师深入了解Cadence Allegro 16.6给设计带来的优化。 科通Cadence产品经理王其平认为,PCB的三个设计趋势是:小型化,功能越来越多;高速化;工具的智能化。在高速、高密度PCB设计方面,Cadence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来优化电路板布局。以多层PCB设计为例,Cadence的工具可以通过优化布局来减少设计层数,节省成本。“用其他工具需要8层完成的设计,用Cadence工具可能仅需4层就能实现。” 随着未来的设计趋势将向高速、高密度发展,仿真功能变得非常重要。因此,Cadence收购了信号与电源完整性技术供应商Sigrity,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仿真的能力。Sigrity提供了丰富的千兆比特信号与电源网络分析技术,包括面向系统、PCB和IC封装设计的独特的考虑电源影响的信号完整性分析功能。Sigrity分析技术与Cadence Allegro和OrCAD设计工具的组合将会提供全面的前端到后端的综合流程,帮助系统和半导体公司提供高性能设备,应用千兆比特接口协议,例如DDR和PCI Express。

    半导体 PCB CADENCE ALLEGRO BSP

  • NI为今年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学生进行培训和答疑

    【导读】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简称NI)协办的第二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于2012年12月30日在首都师范大学美国国家仪器公司虚拟仪器联合实验室举办“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实体培训——北京站”。 摘要: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简称NI)协办的第二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于2012年12月30日在首都师范大学美国国家仪器公司虚拟仪器联合实验室举办“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实体培训——北京站”。关键字:  虚拟仪器,  仪器仪表,  崔建平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简称NI)协办的第二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于2012年12月30日在首都师范大学美国国家仪器公司虚拟仪器联合实验室举办“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实体培训——北京站”。 在线上培训结束后,组委会选取了北京、天津、西安作为实体培训城市,北京站实体培训由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崔建平、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应用工程师王林为北京地区的参赛队员进行培训和答疑。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近40名参赛学生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虚拟仪器实体培训,参赛学生更好理解全国虚拟仪器大赛意义、参赛要求和时间进度,获得针对于作品完成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的专业指导。 在培训过程中,崔建平秘书长重点向参加培训的同学介绍了2013年虚拟仪器大赛的报名情况、大赛的评选流程、省级校级竞赛的情况等事项。NI公司的王林工程师则向参与培训的各位同学从技术层面详细介绍了NI为参赛队伍提供的软硬件平台的情况。 首先,王林工程师介绍了LabVIEW的发展历程和各个版本的性能,并推荐参赛同学使用LabVIEW 2010版本进行软件设计。之后,为了更好解答综合组参赛队伍的疑问,王工程师分别介绍了基于PC的数据采集平台、模块化的PXI平台、嵌入式测控平台的相关产品及其应用案例,使各参赛同学更加熟悉将要使用到的NI硬件的特性,从而提交出更好的作品。最后,王工程师向各位参加培训的同学推荐了学习资料下载和网络互动交流的平台,有NI.com、GSDzone等网站。 这次的实体培训受到了参与同学的一致好评,许多同学在会后积极与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王林工程师进行交流,询问在参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半导体 大赛 虚拟仪器 NI BSP

  • 强调手机“核”数量不会长久 会误导用户

    【导读】1月16日消息,对于目前不断升级的双核、四核、甚至八核手机芯片处理器,高通CEO保罗·雅各布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强调手机“核”的数量不会长久,这会误导用户,因为消费者是希望下载更快、图形处理更顺畅、功耗更低,而不是关心手机芯片是几核。 摘要:  1月16日消息,对于目前不断升级的双核、四核、甚至八核手机芯片处理器,高通CEO保罗·雅各布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强调手机“核”的数量不会长久,这会误导用户,因为消费者是希望下载更快、图形处理更顺畅、功耗更低,而不是关心手机芯片是几核。关键字:  四核,  手机芯片,  高通 1月16日消息,对于目前不断升级的双核、四核、甚至八核手机芯片处理器,高通CEO保罗·雅各布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强调手机“核”的数量不会长久,这会误导用户,因为消费者是希望下载更快、图形处理更顺畅、功耗更低,而不是关心手机芯片是几核。 几天前,三星电子在拉斯韦加斯消费电子大展(CES)上发布最新的八核智能手机处理器芯片,标榜推出新品的周期更快,希望能吸引更多手机大厂下单,并称其中4个处理器专为加快指令周期而设计,另外4个处理器则能有效提升电池续航力。 保罗·雅各布则称,强调手机处理器芯片的核数是个宣传噱头,三星八核芯片中的四个新型ARM核并没有针对移动终端进行很好的优化,所以功耗很高,因此他们需要更小的核来帮助做终端的功耗管理。 他讽刺说,“在高科技产业当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策略:有时候你的产品出现了问题,你反过来可以把这个问题称为你的特点。手机芯片强调核的数量,从市场宣传的角度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这样的做法有时候会产生误导”。 “我觉得目前手机芯片这种强调核的数量的趋势,不会持续太久。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终端厂商,还是运营商,他们最终关注的是终端的用户体验。比如说高速的下载、流畅的图像显示、精准的定位等,而不是有几个核”,保罗·雅各布最后如此说。

    半导体 手机芯片 BSP

  • 陷入困境的光伏企业

    【导读】从最初的人丁冷落,到几年前的大红大紫,再到如今黑云压城。中国光伏产业历经起落兴衰,短短10余年,沉淀了太多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今天的企业经营者,仍不失借鉴意义。 摘要:  从最初的人丁冷落,到几年前的大红大紫,再到如今黑云压城。中国光伏产业历经起落兴衰,短短10余年,沉淀了太多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今天的企业经营者,仍不失借鉴意义。关键字:  光伏,  光伏电站,  太阳能 从最初的人丁冷落,到几年前的大红大紫,再到如今黑云压城。中国光伏产业历经起落兴衰,短短10余年,沉淀了太多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今天的企业经营者,仍不失借鉴意义。 2012年,在欧盟反倾销、美国“双反”的严酷形势下,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业哀鸿遍野。今天,关于光伏成败的讨论不绝于耳。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作为竞争主体的本土光伏企业与其领导者,犯了哪些本应规避的错误?这些教训的普适性与借鉴性何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同时面对机遇与危机,又将作何抉择?而更切实的问题是,身处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你是否具有足够的预见性和危机感,为那些“尚未到来的危机”预设缓冲区? 光伏大跃进与“短命菊法则” 南非撒哈拉地区生长着一种菊花,每年雨季时迅猛滋长、疯狂繁衍,旱季来临后便迅速枯萎、集体消失。如此年复一年。从萌芽到衰亡,其生命不过短短一个月,故此又被叫做“短命菊”。 有意思的是,商业世界同样存在“短命菊现象”,比如矿产、房地产、重工制造等周期性行业,每逢一个周期便会发生一轮行业大洗牌,随之出现大量“短命企业”,他们因形势利好而大面积催生,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并没有建立核心优势,一旦形势恶化便纷纷破产、倒闭。 如今,这一幕在光伏产业再次上演。 笔者长期跟踪研究国内财富流变,写作《中国首富报告》一书时注意到,从2006年开始光伏产业进入“井喷期”,那一年无锡尚德登陆纽交所,创始人施正荣被《新财富》杂志列为中国首富,凸显了资本市场对这一新兴产业的追捧。一年后的2007年,彭小峰力压施正荣以300亿人民币身家当选“能源首富”,胡润与《福布斯》杂志都把他列为中国第六大富豪,那年6月彭小峰把创办不满两年的江西赛维送到纽交所,创下中国企业在美IPO单一最大发行量纪录。 一时间,施正荣、彭小峰身上的首富光晕和财富效应,激起各界对光伏产业的美好期许。 当时投资界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形容光伏行业:“盈利能力不输金融业;造富能力不输互联网;对地方GDP的拉动能力不输房地产”。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全国掀起热火朝天的“光伏大跃进”。 2009年笔者去温州调研,正赶上温州市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产业,很短时间内出台用地、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受此鼓舞,民企老板兴起出国考察太阳能的高潮,多晶硅成为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转瞬间,温州各地涌现大量多晶硅加工厂,一派“多快好省”、“大干快上”的繁荣场面。 2年后再赴温州,情形却大为不同。 2011年冬天,轰轰烈烈的“老板跑路潮”中便有不少是光伏企业主。据媒体调查,光伏企业占温州资金断裂企业总数的八成以上,大量光伏企业濒临破产,贱卖生产设备,甚至把整条生产线低价打包出售,但应者却寥寥无几,“老板跑路”也就不足为奇。 一如20多年前的皮鞋、纽扣、打火机,多数温州企业主仍延续“小商品、大市场”的“商人思维”,只是趁这一轮光伏产业大发展“打秋风”,在产业链上寻找技术门槛、资金门槛最低、最有利可图的那个环节切入,心思花在跑市场、跑政策、跑贷款上,并未建立规模优势和技术长项,更没有花精力磨炼管理基本功。形势一变就被挤出市场,成为行业周期转换的“短命菊”。 好在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市场不景气,大不了停工减产,最不济破产倒闭,企业主一走了之。 但对无锡尚德、江西赛维这样的“地方龙头企业”来说,问题却没这么简单。 尚德成立以来不下三次危及生命的危机,每次都有地方政府保驾护航而免于破产。赛维也曾向所在地方政府提出破产申请,但最终被驳回。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破产就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page#] 陷入困境的光伏企业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中国光伏产业是由国际市场催生的,一开始就面向出口。注定要经历“转型阵痛”。 世纪之初,欧盟各国大力鼓励发展太阳能电站,对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需求旺盛。施正荣最早看到其中的机会,2000年回江苏老家创办无锡尚德,5年后彭小峰在江西老家创办赛维。 可以说,竞争匮乏的蓝海市场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共同培育了中国的“光伏双雄”。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光伏产业属于绿色经济,恰好呼应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战略需要,同时解决就业、增加税收、拉动GDP等一系列显著效益,容易出政绩,因此扶持、补贴力度一直很大。 宽松政策往往让企业家们忽视潜在的产业风险,陷入暂时的狂欢,对危机浑然不觉。我们经常看到农产品滞销的新闻,从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民看到某种农产品需求旺盛,一窝蜂开始大规模种植,致使同类产品供给过剩,结果自然是亏本。这层心态在企业家身上同样存在。面对利好消息,如果能多一些节制和理性,着眼长远,避开凶险,也许会是另一番局面。 各地匆忙投资兴建的中小企业,享有用电、用地、贷款等一系列政策优惠,在国际市场上颇具成本优势,因此虽然生产粗放,技术陈旧,效益却十分可观。2009年,笔者在温州考察时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大多数中小光伏企业投产当年便可收回成本。而尚德、赛维这样起步较早的企业无疑享有更大的优惠,以规模化大生产压缩成本,出口利润自然更为丰厚。 上述繁荣建立在这样一个沉重事实上:光伏原料、生产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产品充分出口欧洲需求大国,形成原料、市场、技术“三头在外”的“倒挂格局”,中国光伏企业几乎完全沦为“来料加工厂”。消耗本国人力、能源,最终却为他国绿色经济“做嫁衣裳”。[!--empirenews.page--]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分析,这种格局下,“供应商谈判力量”与“客户谈判力量”都受制于人,与此同时,国内不断涌现“新加入者”,中国光伏企业只能走低价路线去迎合国际市场。为谋求“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惜自相残杀,走上疯狂扩张、野蛮生长的“不归路”。 2011年以后,欧美政策转向,对中国光伏产品祭起“反补贴税”、“反倾销税”,一瞬间市场关闭了,高速奔跑的中国光伏企业产能过剩、产品积压,为激进扩张付出惨重代价。 于此,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痛心疾首地说:“新兴产业中,为了抢占市场,企业间的竞争通常会出现盲目扩张的情况,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来引导和规范的。但我们的行业协会往往形同虚设,而地方政府对GDP的攀比成风,更是让这个现象愈演愈烈。” 中国光伏企业被国际市场牵着鼻子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处境隐含着极大的危机。身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此不能不察也。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重难返的产业格局又岂是一两家企业所能解决?这也难怪一些企业家抱着投机心态从市场缝隙中寻找“快钱”商机。 退潮之后,谁在裸泳? 借用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只有退潮之后才能看清谁在裸泳”。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繁荣时人们往往被表面成绩迷惑,忽略了它所以成功的条件和因素,一旦企业开始衰退,也意味着支撑它成功的条件和因素发生了变化,通常在这时候,深层次的问题便会集中呈现、爆发。 几年前,施正荣与国际厂家签订十年采购合同,以每公斤40美元的价格锁定一部分多晶硅原料供应,这一举措使无锡尚德在国际多晶硅价格飙涨时保持成本优势。但彼一时,此一时。2012年上半年,光伏原料全线降价,多晶硅价格跌至每公斤23.6美元,尚德还在以40美元合同价从国际厂家进货,库存的高价原料、半成品、成品大幅贬值,造成账面巨亏。 假若施正荣采取自建工厂模式,会否躲过一劫?英利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英利2008年开始向上游布局,投资120亿创建“六九硅业”,当时预计多晶硅年产能1.8万吨,每公斤成本22美元上下。但2011年投产后事与愿违,“六九硅业”产能严重不足,每公斤多晶硅成本更高达60美元。苗连生的全产链企图宣告失败。换做别人,会否有更好的结果? 与英利一样奉行全产业链路线的江西赛维几乎全线亏损,国开行紧急贷款才刹住阵脚。事实上,施正荣在2008年前后曾深入产业上游,斥资1亿人民币收购硅片供应商顺大控股,并与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但由于整合经验不足、经营管理不善,两项垂直整合均以失败告终。而这次扩张失利,也让尚德在几年后的今天免于“赛维式败局”。 2009年夏天,在保定北郊的英利工厂,笔者曾目睹宏大的多晶硅生产场面,以及近乎严苛的军事化管理。而展示大厅的液晶屏上循环播放西班牙某太阳能电站正是该厂最重要的客户之一,那一幅多晶硅电池板在地中海太阳下熠熠生辉的恢弘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至今记忆犹新的另一番景象是,为扶持本地光伏企业,打造所谓的“中国光谷”,保定市政府财政拨款,将全市公共照明设备全部更换为太阳能电灯,每逢阴雨天,这些电灯便集体“罢工”。 英利集团在保定市投资兴建的一所五星级酒店,以太阳能为噱头,成为企业、政府招待贵客的不二之选,而酒店门口一尊虎虎生威的铜牛雕塑无疑象征了这家企业在当地的地位。 行伍出身的苗连生在英利集团推行军事化管理,企业内部弥漫一股难以言说的紧张的气氛,企业报上充斥着煽动性的口号,员工撰文则是清一色地表态度、表忠诚、表决心。 [#page#] 由于职业的关系,笔者有机会深入一些民营企业,久而久之,从企业报上便能看出一些企业文化的端倪。像英利这样的企业氛围不在少数。一般而言,创始人在企业内部享有绝对的权威,下属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服从第一位,执行第二位”,哪敢有不同意见? 大多数情况下,战略决策以创始人喜好而生,而不是集体协商的结果。好处是免除商讨论证的繁琐、低效,如果足够幸运,决策对路,成绩斐然,一派歌功颂德。但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决策失误,决策者为掩饰窘态推出更狂热的计划,因制衡机制缺失,企业往往被引入歧途。 光伏全产业链尚不足以满足英利雄心,除了开展酒店业务,它还涉足房地产、养殖、种植、服装等领域,蔬菜自产自销,供应员工食堂。这些横向多元化业务不可避免地分散、消解了光伏主业的精力。如今,英利在光伏业务亏损,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指望这些业务呢? 与保定英利多元化同理,江西赛维疯狂对赌,无锡尚德激进扩张,均是创始人性格的呈现和投射。但“事后诸葛”于事无补。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一味归咎企业家也并不公平。在 那些处于高速成长期的行业,企业家“抢地盘”、“占山头”、“多元化”的心态可以理解,无非是在处于有利态势时建立“护城河”,分散不可预知的未来风险。但这时候需要搞清一个基本事实,就是什么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管理能力、整合能力、运营能力,是否足够其做到消化扩张?这时候,明晰·科学的战略管理无疑是必须的。 危机中的自救之道 历史学家常说,“大喜大悲认清世道,大起大落认清自己”。危机并不总是坏事,通过行业洗牌暴露的管理漏洞、经营短板、战略失误等一系列被遮蔽的问题,正是今后改进的方向。 中国光伏业今天的低迷,表层原因是国际市场变动,深层原因则是过去过渡扩张产生的历史包袱。 如今,在政府扶持、补贴下,多家光伏企业投资建设光伏电站,以消化过剩产能。对此笔者持谨慎态度。只有在光伏发电市场真正“站起来”的情况下,投资才有利可图,否则单靠政府补贴,始终是“蹩脚行走”。这样扩充的国内需求,也不过是“虚胖”的市场。 运用“鳄鱼法则”可以很好地理解这层道理。当人被鳄鱼咬住腿脚时,如果用手强行挣脱,往往被同时咬住手脚,结果越挣扎,被咬住得越多。如果果断放弃断腿,反而可能逃生。 危机就像鳄鱼,果断放弃亏损项目,回归主业,淬炼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过冬之道。 吉姆·柯林斯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曾提出一个“二十英里法则”,大意是指每天以二十英里的速度才可以走完某段险恶的路程,过快或过慢都会招致失败。中国光伏企业过去十多年的飞速扩张透支了企业体力,现在,是时候慢下来,改善技术和产品、改进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了。[!--empirenews.page--]

    半导体 多晶硅 光伏企业 光伏产业 BSP

  • 智能电网的扩大推动智能电表市场加快发展

    【导读】总体来看,预计中国智能电表产量到2011年底将达到1.028亿个,比去年的9590万个增长7.2%。2015年电表产量预计接近1.41亿个,预计未来几年智能电表出货量将继续上升。 摘要:  总体来看,预计中国智能电表产量到2011年底将达到1.028亿个,比去年的9590万个增长7.2%。2015年电表产量预计接近1.41亿个,预计未来几年智能电表出货量将继续上升。关键字:  智能电表,  智能电网,  电表 总体来看,预计中国智能电表产量到2011年底将达到1.028亿个,比去年的9590万个增长7.2%。2015年电表产量预计接近1.41亿个,预计未来几年智能电表出货量将继续上升。 据IHSiSuppli公司的中国研究专题报告,中国将在未来五年投资2500亿美元建设和开发智能电网,以便更加高效地分配电力和收取电费。大规模的建设工作将于明年启动。 中国在智能电网上面的投资将刺激智能电表的发展,这种电表比较先进,可以向负责监控及收费的公用事业单位发送用电量数据。目前智能电表已经在中国生产的电表中占有大多数,占中国单相电表的86.3%,占多相电表的73.3%。 总体来看,预计中国智能电表产量到2011年底将达到1.028亿个,比去年的9590万个增长7.2%。2015年电表产量预计接近1.41亿个,预计未来几年智能电表出货量将继续上升。 扩大智能电网和布署更多的智能电表已列入中国十二五规划,该工作将由两家国家控制的输电公司牵头——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覆盖26个省,占中国国土面积的88%。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负责华南五省,并与香港和澳门相连。 迄今为止,国家电网公司在2011年进行了五轮智能电表招标,第五轮招标在11月底进行,正好是在撰写本文的时候。通过这五轮招标,国家电网公司可能总计要采购大约6830万个电表,其中5970万个是智能电表。IHS公司认为,五轮招标金额将超过18亿美元,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从明年开始大规模建设。 不算今年的招标,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2011年已经投资了1297亿美元,未来五年它将准备高达106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智能电表采购招标。 作为其雄心勃勃计划的组成部分,国家电网公司计划2015年以前建成六条特高压(UHC)特高压输电骨干网架,新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2950多座和充电桩54万个。在此期间,还将建成6100个智能变电站和布署大约2.3亿只智能电表。 除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招标活动以外,智能电表市场还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大力推动,其中包括出口不断增长。2011年出口占到总体智能电表产量的将近三分之一。今年出口将达到3080万只,国内消化的出货量为7200万只。 智能电表普遍采用微控制器(MCU)来实现关键功能。日本瑞萨电子在这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占59.8%的份额,其次是美国厂商Microchip TechnologyInc.占13.3%,德州仪器占8.2%。 同时,中国本地厂商RenergyInc.在智能电表中测量耗电量的计量集成电路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厂商Eastsoft和福星晓程控制着电力线通信(PLC)领域,为智能电表提供通讯界面。

    半导体 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 智能电表 BSP

  • 受益于强劲经营业绩表现 富通王建沂转身成亿万富豪

    【导读】受益于光纤生产商富通集团强劲的经营业绩表现,该公司董事长王建沂以资产净值10亿美元跻身《福布斯》亿万富豪行列。浙江富通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建沂。 摘要:  受益于光纤生产商富通集团强劲的经营业绩表现,该公司董事长王建沂以资产净值10亿美元跻身《福布斯》亿万富豪行列。浙江富通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建沂。关键字:  富通,  光纤,  王建沂 受益于光纤生产商富通集团强劲的经营业绩表现,该公司董事长王建沂以资产净值10亿美元跻身《福布斯》亿万富豪行列。浙江富通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建沂。 分析师表示,富通集团在生产光纤预制棒(制造光纤的核心原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成为中国第一家可以采用最新全合成技术生产这种原材料的公司。此项技术进步助使富通集团将其光纤预制棒的年生产能力扩大到600吨。 其光纤和光缆的年产量也分别扩大到2,500万公里和1,500万公里。据总部位于北京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最近发表的一份债券评级报告显示,富通集团的营业收入在2011年同比增长了45%,达到87.3亿元人民币(合14亿美元)。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在201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13.2%,达到43亿人民币(合6.9亿美元)。该公司的净利润在2012年上半年也同比增长了30.5%,达到23.3亿元人民币(合3,750万美元)。王建沂持有这家非上市公司80%的股份。 此份债券评级报告作者、大公国际分析师李菲说,光纤预制棒是光纤产业的上游产品,其制造技术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纤消费国,在全球需求总量中占据45%以上的份额。但中国绝大多数光纤光缆制造商依靠向位于日本、欧洲及美国地区的海外供应商进口光纤预制棒,这些海外供应商包括:藤仓(Fujikura)、住友电气(Sumitomo Electric)、康宁(Corning)及荷兰德雷克(Holland Drake)。 王建沂于1987年创办了一家生产电缆的小型作坊式工厂。1993年,他嗅到了到中国光纤市场存在的机遇,与世界领先的线缆制造商——日本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到2010年,富通控制了中国光纤市场23%的份额。现在该公司是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主要供应商,并且向诸如日本、德国和俄罗斯等海外市场出口电缆。 李菲预计,中国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将为诸如富通集团等大型光缆制造商带来发展的机遇。促使中国市场强劲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政府在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方面持续增加投资。中国政府持续发展FTTx(光纤接入)和3G网络及配套光纤网络,这些是他们为实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而制定的长远计划的一部分。此外,市场还见证到市场对定制型光纤跳线的需要正在日益增加。 然而,竞争加剧及产能过剩可能会对光缆制造商构成一系列新的挑战。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供应商是: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亨通集团旗下的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也在2010年与日本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Furakawa Electric)成立了一家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光纤预制棒的合资企业。 富通集团驻香港的一位发言人尚未就提出数次的置评请求予以回应。

    半导体 电气 福布斯 创始人 BSP

  •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被恩智浦半导体采用

    【导读】RFID解决方案提供商Identive集团宣布其Cashless Betalen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被恩智浦半导体采用,并在荷兰奈梅亨生产基地成功投入试用。 摘要:  RFID解决方案提供商Identive集团宣布其Cashless Betalen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被恩智浦半导体采用,并在荷兰奈梅亨生产基地成功投入试用。关键字:  恩智浦,  RFID解决方案,  移动支付 RFID解决方案提供商Identive集团宣布其Cashless Betalen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被恩智浦半导体采用,并在荷兰奈梅亨生产基地成功投入试用。 Identive为这套系统提供了用户界面和“数字钱包”(荷兰Rabobank Group银行集团旗下产品)的账户管理软件平台。 此外,近场通信(NFC)RFID标签也是由Identive提供,采用恩智浦的Mifare DESFire EV1 RFID芯片,现在员工通过手提电话就能实现支付功能。 根据Identive的介绍,系统目前允许该基地自助餐厅的2600名恩智浦员工做出快速、安全的移动支付操作。 该系统从2012年12月初实施以来,已有两家咖啡馆的四台支付终端被指定为快速支付通道。

    半导体 半导体 移动 恩智浦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