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SK海力士株式会社15日无锡新区签署协议,将投资25亿美元实施五期技术升级项目。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自2005年4月在无锡新区建设以来,已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半导体生产企业,投资由20亿美元增至80.55亿
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 2013)13日在上海开幕。商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收获年,IC设计业摆脱多年缓增格局恢复高速增长,全行业销售有望达875亿元,同比增长28.5%。据了解,以智能手机、平
美国的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已经克服了发展硅半导体功能替代物的一个主要障碍。硅半导体在现代电子产品中无处不在,但这些设备有局限性,其中包括在高温下未能正常运作。一个有前途的替代物是由铝和氮形成氮化铝(AlN)半
日经新闻报导,美国半导体大厂飞索半导体(Spansion Inc.)旗下微控制器(MCU)/类比半导体子公司社长后藤信18日在东京都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计画将预计在2015年开卖的次世代MUC产品委由晶圆代工厂(Foundry)进行生产。日
无论是中科宏微、还是广东昭信,再或是中微半导体,三家在材料与装备技术分会上对MOCVD设备志在必得的开发投产之势,显然让国际厂商有了紧迫感。 “我们的愿望是向市场提供MOCVD傻瓜机,客户只要第一次
LED半导体网讯 拉斯维加斯市近期在更新路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近日报导,根据设备商的官网,智能LED路灯不单提供照明,还可播放音乐,有提供交通、气候或广告信息的数字广告牌,另外也能与路人互动,
预计2014财年第一季度半导体产品订单及净销售额将实现强劲增长第四季度订单额环比增加5%至20.9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产品订单增加16%第四季度非GAAP每股盈余为19美分,位于财测区间上缘;GAAP每股盈余为15美分201
市场传出国际大厂新思将推出大尺寸触控屏幕设计新解决方案,对国内触控厂禾瑞亚(3556)恐面临挑战,对此,禾瑞亚表示,以平常心看待,目前市场需求力道仍强劲,对于营运维持成长乐观的看法。 新思将推出大尺寸触控屏
韩国SK海力士株式会社15日与无锡新区签署协议,将投资25亿美元实施五期技术升级项目。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自2005年4月在无锡新区建设以来,已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半导体生产企业,投资由20亿美元增至80.55亿美元
转自台湾新电子的消息,中国大陆TD-LTE手机市场战火快速延烧。中国大陆政府即将对三大电信商释出TD-LTE牌照,激励品牌厂加码投入TD-LTE手机研发,因此基频芯片商及功率放大器等业者,皆已展开供应链抢单大战,卡位TD
11月16日,华星光电二期正式开工建设,TCL[微博]集团(2.34, 0.01, 0.43%)总裁薄连明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透露,华星光电二期技术和产品结构与一期不同,二期全部投产后每年营收将在180亿左右,毛利润较一期高。公司
触控技术已然成为变化最快,最具前沿产品差异化创意设计的技术。前景看好的触摸市场让中国厂商跑马圈规划新格局,要么扩产产能,要么兼并收购、要么投资新建厂房,引进新的生产线,不遗余力地抢占市场份额。近几年,
德国赫姆霍茨柏林中心太阳能燃料研究所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用一个简单的太阳能电池与金属氧化物光阳极,实现了光能转氢率5%。这是个突破,因为使用的太阳能电
据电子时报报道,环球晶圆(GlobalWafers)子公司中美硅晶制品(SAS)总裁Doris Hsu在11月12日投资者会议上说,公司已成为第六大半导体级硅片生产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35%,而SAS持有98.6%的股权。Hsu表示,环球
讯: 近日,华星光电二期正式开工建设,TCL集团总裁薄连明透露,华星光电二期技术和产品结构与一期不同,二期全部投产后每年营收将在180亿左右,毛利润较一期高。公司目前正在考虑建三期手机面板线。据了解,二
近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徐小田在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发言表示,国家在支持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或有大手笔,新政策力度要远超“18号文件”。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家
据报道,环球晶圆(GlobalWafers)子公司中美硅晶制品(SAS)总裁DorisHsu在11月12日投资者会议上说,公司已成为第六大半导体级硅片生产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35%,而SAS持有98.6%的股权。Hsu表示,环球晶圆拥有三家全资
摩根士丹利证券半导体产业首席分析师吕家璈指出,台湾的半导体业表现相当优异,主要是在于技术含量高,总体而言,未来五年台湾半导体业有机会也有威胁。台湾的半导体业向来具有高度竞争优势,如台积电(2330)等向来是
前面说了一大堆,无非论证了,除了大家熟悉的xx纳米(线宽)越小制程越先进,评价目前半导体制程水平还有两点:Poly/SiON栅极和HKMG栅极的档次差距,以及如果同样是HKMG栅极的情况下,采用前栅极工艺(gate-fi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IPO在审企业情况表显示,截至11月14日,沪深两市IPO在审企业规模增至761家。上周主板与中小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初审企业各增加2家,中小板有一家拟上市企业终止审查。近两周以来,初审企业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