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充电吧
[导读]近年来,各种影视作品和地摊科普文学中,诸如像行军蚁、食人鱼这样的动物总被说得魔性十足,神乎其神,然而事实又如何呢? 行军蚁—;—;追不上人 “数不清的蚂蚁成群结队,如一股黑色风暴般奔袭而来,把所到之处

近年来,各种影视作品和地摊科普文学中,诸如像行军蚁、食人鱼这样的动物总被说得魔性十足,神乎其神,然而事实又如何呢?

行军蚁—;—;追不上人

“数不清的蚂蚁成群结队,如一股黑色风暴般奔袭而来,把所到之处变成一片死亡的禁地”,这是很多有行军蚁的报道中都出现过的桥段。

其中最为神奇的莫过于二战时期,一支由1800人组成的德国精锐部队在非洲的原始森林中遭遇行军蚁,结果1764人被啃成白骨的所谓秘闻。


新闻报道截图(图源见左上)

虽然只是个传闻,但我们还是本着“野史未必都虚构”的信条来分析一下。

行军蚁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动物中,所有没有固定巢穴,靠集群游荡生活的蚂蚁的统称,主要栖息于南美、非洲、亚洲等地,分成“行军蚁亚科”、“双节行军蚁亚科”、“游蚁亚科”三个家族若干个属种,没有固定巢穴、长期集群游荡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行军蚁的群体少的十几万,最多的则有两千万。觅食时,行军蚁会排成一个长达几十到上百米的纵队,位于纵队前方的会像树冠一样散开,形成一个巨大的扇面,浩浩荡荡前行。


影视剧中让人闻风丧胆的行军蚁(图源见水印)

这样的阵势看上去很有震撼力,也可能吃掉沿途的一切,只是要建立在追得上的前提下。遗憾的是,由于步幅太小,蚂蚁军团的时速只有每小时20米。

也就是说,即便是一群距离你只有1米的行军蚁,也需要用3分钟的时间才能爬到你身上,还得是你保持不动的前提下。

如此“神速”不要说面对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即便是跟脊椎动物中公认的“慢节奏”树懒(1分钟2米)相比也逊色不少,吃掉沿途的一切还是免谈吧。

实际上,行军蚁的食物中90%都是小型昆虫,剩下的一些体型稍大的动物要么是已经死亡的,要么是因为种种原因动弹不了的,而对于食蚁兽、蚁鸟等喜欢吃蚂蚁的动物来说,行军蚁更是移动的“盘中餐”。

食人鱼—;—;不被吃就不错

除了行军蚁,南美洲还有另一类让人闻之色变的生物,这就是生活在亚马逊河中的“食人鱼”。

食人鱼也叫“食人鲳”,是脂鲤目脂鲤科锯鲑脂鲤属鱼类的俗称,和我们常吃的鲤鱼、草鱼是远亲。不同种类的食人鲳体长从15厘米到50厘米不等,但都无一例外的长有一口如剃刀般锋利的三角形牙齿,足以将拇指粗的树枝咬断。

有了如此好牙口,再加上性格凶猛、长相狰狞等特点,让它们拥有了诸如“水中狼族”这样的绰号,也成了亚马逊河中所谓的“不可战胜的食人恶魔”。

然而,有胆大的科学家曾经亲自跳进过装满食人鲳的水池,最后却安然无恙地上岸了。如此看来,食人鱼显然对人肉兴趣不大。

研究发现,食人鲳的主要食物还是生活在亚马逊河里的其他鱼类、两栖类、幼年凯门鳄、以及受伤落水的鸟类或哺乳动物。


实验者在食人鱼群中(图源:搜狐网)

由于数量众多,牙齿锋利,食人鲳确实拥有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头牛或一只羊啃得毛发不剩的本事,但要说不可战胜就太夸大了、哺乳类的水獭、亚马逊河豚、鸟类里的鸬鹚、苍鹭、爬行类的凯门鳄、鳄龟,甚至连同属鱼类家族的电鳗都可以威胁到食人鲳的生命。

看到这,也许你会疑问,食人鲳成群结队,牙齿又那么强悍,难道还不足以自保?还真不行。凯门鳄和鳄龟分别有厚厚的角质鳞片和硬壳护体,食人鲳的小尖牙咬不透;电鳗可以远程放电攻击;至于哺乳动物和鸟类,这些可以离开水的捕鱼高手,更是充分利用食人鲳游速慢的弱点,把它们当成必备食谱。

当然,把食人鲳当能量需求的还有我们人类,当地的土著人经常用鱼叉搞定它们。由于过度捕猎,一些种类的食人鲳数量已经严重减少,食人?恐怕这些小家伙得祈求人类高抬贵嘴。


食人鲳的“克星”电鳗(图源:123RF)

藏獒—;—;跟老虎打?家犬里都不是老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吹捧藏獒的言论,什么“屠狼杀豹战狗熊”“一獒战三狼 二獒敌一虎”之类的。

狗贩说这话无非是为了能卖出好价钱。按理说,这种话应该就像煤球是白的一样没有市场,之所以能在网上传播,或许是因为藏獒那一身浓密的长毛,或许可以让它显得更大更凶猛这一点理由。

那么,藏獒的真正战斗力如何呢?


网络上夸大藏獒战斗力的内容(来自新浪网)

2009年的《春城晚报》上有过8只藏獒和金钱豹PK,最终三死五伤的报道,却没有说金钱豹是否挂彩。8只都搞不定豹子,两只对付老虎就更不可能了。


《陈城晚报》上的真实战例(出处人民网)

那能不能屠狼呢?西藏地区的狼体型较小,体重一般不超过40公斤,块头上不如藏獒,但考虑到野生动物在捕猎中常年锻炼,敏捷程度通常要好于饲养动物(藏獒属于家犬)这点,两者交锋恐怕要看临场发挥,硬说藏獒能屠狼,甚至以一敌三委实不妥。

至于“战狗熊”,这个倒是真有可能,首先这个“战”字从字面意思并没有任何胜负的概念,以忠勇著称的藏獒也的确有一战的勇气;其次就是熊虽然块大,但却不是什么好战分子,连家猫都有赶跑它们的记录。

最后说一点,不要说面对野生动物,藏獒在家犬里也当不了老大,曾经有斗犬爱好者让藏獒和比特PK,藏獒虽然一开始凭借体重优势占据上风,但最后却因为耐力差落败。

有研究发现,藏獒的智商水平在犬类中只排在四十几名,嗅觉也不突出,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拿它们当军犬或警犬。

蜜獾—;—;有把握赢的只有毒蛇

近年来,网络上频频曝出一个体重不到15公斤的小家伙驱狮赶豹杀毒蛇的视频,这个小家伙就是蜜獾,并因此荣获吉尼斯“最无畏动物”的殊荣。

视频作证,纪录在手,这总该不是吹的吧?且慢,评委对这个获奖者还有句点评:“因无法正确权衡危险而导致数量局部减少”。

网络上宣传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


(搜狐网)

实际情况却往往是这样▼


(图源:360咨讯)

按照这个评价,蜜獾显然不是什么战无不胜的“小强”。

实际上,有动物行为学家观察发现,蜜獾在嗅闻到狮子、豹子、鬣狗等大型猛兽的气味时,往往会选择躲避,只有在实在躲不开的时候才会拼死一战。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蜜獾太小了,体重比那几位差了几倍到十几倍,这样的差距光靠斗志是无法弥补的。如果真打起来,蜜獾有可能战胜的其实只有毒蛇,因为身体机能可以对抗蛇毒。至于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蜜獾击退狮子豹子的视频。

通过以上几种动物的事例不难看出,动物之间的对决,尤其是食性相同的动物之间,体型的大小往往起着主导性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大型猛兽里性格最凶的豹子永远躲着老虎,咬合力强于狮子的斑鬣狗只能是非洲猛兽里的“二哥”(网上的绰号,意思是实力排行老二)的原因。

任何动物存在的首要目的都不是为了格斗,给予它们客观公正的评价,做到不吹不黑,才是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表现。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