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工作侵占生活了吗?

    职业侵占生活,正在成为我们的生活之殇。这是转型期社会的集体症状,不分性别,不分阶层,工作第一、生活第二,作为职场潜规则被规定下来。我们之中的每一位,几乎都在经历着这一切。身边也不乏让我们震撼的见证。

  • 俞敏洪看好2011年创业三大方向

    俞敏洪在做《新京报》的专访时话语间流露出,明年创业是个潮流。当记者问道会优先考虑进入哪个行业时,他回答:我会进入朝阳产业。比如清洁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还有服务业。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我看都不看。从他的

  • 新人如何避走职场10大“死胡同”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是聪明人不会犯糊涂,就连诸葛亮都有做错决定的时候,何况是平凡的我们,偶尔做了一些看起了愚蠢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在职场上的话,那么请你再三小心,因为有时候犯的错,就是

    充电吧
    2011-02-23
    IP BSP MDASH 控制
  • 职业生涯走进死胡同的十种表现

      眼前工作没了兴趣,换工作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合适的意味着什么?用专家的话讲,那就是职业生涯走进了死胡同,也可以说是职业生涯出现了危机。说起来,那可是一件极不舒服的事情。事情按照既定方向发展已经不可能

    充电吧
    2011-02-23
    RSQUO BSP
  • 学习单片机的快速方法

    现在的大学生总是说毕业难找工作,其实是自己无能。你去面试,人家问你会什么?精通什么?你在大学要是没学到东西,那你什么也讲不出。 不要怪人家不聘你,你想想人家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现在的公司需要都喜欢一

  • 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大家谈:公务员以稳定高福利居首

    公务员,稳定很有吸引力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考公务员是迫于就业压力,至于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考虑得并不多。 在北京某大学读硕士的小张今年7月就要毕业了。现在,他除了写论文,最忙活的事情就是找工作。

    充电吧
    2011-02-22
    IP PI BSP MDASH
  • 关于你的背景、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应答

    (1) 你在这个行业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面试主试人对你成功的事例并非十分感兴趣,他或她想知道的是你列举的原因。你的答案应简短、全面、重点突出。使用你的工作经历,从你的个人、专业简况和履行

  • 教你揣摩面试考官心理

    面试在招聘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几乎每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工作都要经过面试才可能获得。   实际上,面试也是供需双方心理上的较量。作为应聘者来说,了解对方的心理特征,做到“明明白白他的心&rdqu

    充电吧
    2011-02-22
    成功率 BSP
  • 面试5大症状

    症状1:  重点不突出、逻辑不清  面试题目:  1、请你告诉我,如果你应聘安利公司,你认为自己有哪一方面的优势?  2、现在大学毕业生,1-2年内,跳槽率很高,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自己会怎么做?  饶俊:

  • 面试中的举止如何才算得当

    人与人之间永远有距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面试时,应试人和主试人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留有适当的空间,不适当的距离会使主试人感到不舒服。如果应试人多,招聘单位一般会预先布置好面试室,把应试人坐的位置固

  • 面试前如何搜集相关资料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面试之前,你一定要广泛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与信息。有了充分的资料准备,即便"临场发挥"也会是相当精彩和出色的。A、收集招聘单位的资料:  尽可能了解清楚招聘单位的性质和背景,搞准确它是

    充电吧
    2011-02-22
    BSP
  • 面试时必须知道的资料

    公司的人数、创立年代、总公司所在地、公司规模、公司有那些产品?产品的市场定位、占有率、主要客户、甚至组织概况。如何搜集到这些信息呢?这些资料的来源包括财经杂志、专业杂志、同业工会的专刊,以及协会

    充电吧
    2011-02-22
    计算机 BSP
  • 面试提示24 则

      面试是你整个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成败均决定于你面试时的短短一瞬间的表现。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怎么出色地面试,而且绝大多数的错误都可以预期并且避免,下面这24条提示将给你带来成功的契机。   1、 带多

    充电吧
    2011-02-22
    GE PI BSP MDASH
  • 面试指导

    有人比喻说,面试是求职者的"临门一脚",因为能否成功地达成就职,面试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取得良好的收效.为了您更好地参加面试,我们有如下建议:  1.面试前,你应

  • 寻求面试中的转折点

    面试中遭遇不利问题是常见的,关键是要沉着应对,努力寻求一个转折点,让考官的思维迅速扭转,对你重新关注。  中国留美学生李雯青在接受哈佛大学的面试时就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当时主考的墨菲教授一见面便入正题

    充电吧
    2011-02-21
    BSP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