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又有一家知名半导体大厂传出了破产清算的消息。
近日,一家名为“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企业悄然成立,这标志着小米汽车在新能源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SiC的市场前景已经毋庸置疑,从光伏、储能到电动汽车,无不推动着SiC的用量激增。根据Yole Intelligence最新发布的2023年版功率SiC报告,预计到 2028 年,全球功率SiC器件市场将增长至近90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31%。汽车应用在SiC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占到70%。
MIPI A-PHY协议是一种专为汽车应用设计的高速数据传输接口标准,旨在满足车载系统对高速、长距离数据传输的严苛需求。上海芯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家在高端模拟集成电路领域具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企业,于近日在第十届松山湖论坛上介绍其公司旗下最新的两款基于MIPI A-PHY协议的新型串行解串器芯片——SC5501和SC5502。这一技术突破在第十四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首次亮相,展示了其在高带宽和长距离视频传输技术方面的领先能力。
据思特威销售总监宗翔(Will Zong)介绍:“全局快门的传感器,会分为全局快门和卷帘快门两种技术。全局快门的产品,参数上帧率会达到120帧,或者240帧甚至更高,卷帘快门一般做一些监控类应用的话,帧率只有30帧,全局快门更适合于拍摄快速移动的物品,这个才是全局快门和卷帘快门最主要的区别。”
60G雷达SoC(System on Chip)是机器人技术领域中的一项关键创新,它为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提供了更高的感知能力和更精确的环境交互功能。在机器人应用中,60G雷达SoC的应用涉及从基本的障碍物检测和避障到复杂的环境映射和导航等多种功能,极大地扩展了机器人的操作能力和应用场景。
杨武表示,硬化SLAM,一微半导体应该是全球第一个提出的。该芯片通过硬件化SLAM处理,显著提高了机器人在进行环境感知和实时导航中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不仅加快了机器人操作的速度,也提高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从而拓宽了机器人在家居、工业、探索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中,空间计算芯片作为核心技术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中。空间计算芯片使得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感知和理解其所处的三维空间,还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精确的导航和交互。这种芯片的高级视觉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算法的集成,赋予机器人类似人类的视觉和认知能力,使其能够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如避障、路径规划和人机交互。
在现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中,语音AI芯片是实现高级人机交互的关键组件之一。这种芯片不仅使机器人能够接收和解析语音指令,而且能够使机器人理解和响应人类语言的复杂性,这在提高机器人的功能性和互动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智表示,高效计算的核心来源于对于计算任务和计算IP之间的合理分配。要平衡各种计算和各种数据流之间的流向、以及带宽、芯片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这样整个芯片的硬件性能才能真正地得到发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出小而美、巧而精的芯片产品。
据沈泊介绍,目前AR9481已经有多家客户下定,预计9月份将会全面出货。
据鲁海波介绍,通过双Die互连的技术,EIC77实现了极大的成本降低,并且为客户提供了更灵活的性能拓展方案。凭借着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速网络能力,EIC77更适用于双目计算、端侧AI Computing、AI PI等新兴应用。
据周凡介绍,NU4500是一个重大的升级,实现了从协处理到主处理芯片的跨越。通过大幅提高芯片算力,NU4500可以在一些相对比较light的系统中作为一个主控芯片存在。据悉,下一代的NU5000将会搭载5nm的工艺,预计会在明年发布,将会带来更加超凡的体验。
发掘中国最需要的国产IC,助力中国智慧机器人产业发展
当地时间5月15日下午,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凤凰城的厂区,突然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人重伤。目前,现场详细情况仍待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