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分享
[导读]CMake是一个跨平台的自动化构建系统,它使用名为CMakeLists.txt的配置文件来描述项目的构建过程。CMake能够生成标准的构建文件,如Makefile和Visual Studio项目文件,使得项目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编译和构建。本文将简要介绍CMake的基础知识、语法知识、构建过程,并给出一个简单的实例。

CMake是一个跨平台的自动化构建系统,它使用名为CMakeLists.txt的配置文件来描述项目的构建过程。CMake能够生成标准的构建文件,如Makefile和Visual Studio项目文件,使得项目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编译和构建。本文将简要介绍CMake的基础知识、语法知识、构建过程,并给出一个简单的实例。


一、基础知识

1. 安装与使用

CMake的安装非常简便,可以直接下载二进制包解压使用,或者从源码编译安装。使用CMake时,通常通过命令行或CMake的图形界面(cmake-gui)来生成构建文件。基本命令格式为cmake [options] <path-to-source>,其中<path-to-source>是包含CMakeLists.txt的目录。


2. 基本概念

In-Source Build:在源代码目录中直接构建项目。

Out-of-Source Build:将构建输出文件与源文件放到不同目录中,这是推荐的做法,因为它可以保持源代码的清洁。

3. 基本结构

CMake的构建过程依赖于CMakeLists.txt文件,这是CMake的配置文件。一个项目可以包含多个CMakeLists.txt文件,通常每个子目录都会有一个,用于描述该子目录的构建规则。在根目录的CMakeLists.txt中,可以使用project命令指定项目名称,使用add_subdirectory命令添加子目录。


二、语法知识

1. 注释

CMake中的注释以#开头,直到行尾。


2. 变量

使用set命令定义和赋值变量。在if语句中可以直接使用变量名,在其他地方需要使用${}来引用变量。


3. 命令

CMake的命令不区分大小写,但参数通常区分大小写。命令的一般格式为command(args ...),参数之间用空格分隔,如果参数中包含空格,可以使用双引号括起来。


4. 常用命令

project:指定项目名称。

add_executable:添加可执行程序。

add_library:添加库文件。

include_directories:指定头文件的搜索路径。

link_directories:指定链接库的搜索路径。

target_link_libraries:为目标添加链接库。

message:向终端输出信息。

5. 条件语句和循环

CMake支持if、else、elseif和endif语句进行条件判断,以及foreach和while循环进行重复操作。


三、构建过程

CMake的构建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确定源代码目录和构建目录(如果是Out-of-Source Build)。

配置:在构建目录中执行cmake命令,根据CMakeLists.txt文件生成构建文件(如Makefile)。

构建:使用生成的构建文件(如make)进行项目的编译和链接。

安装(可选):如果项目定义了安装规则,可以执行安装步骤。

四、实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CMake示例,用于构建一个名为hello的C++程序。


1. 源代码

创建一个名为hello.cpp的C++文件,内容如下:


cpp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cout << "Hello, CMake!" << std::endl;  

   return 0;  

}

2. CMakeLists.txt

在同一目录下创建一个CMakeLists.txt文件,内容如下:


cmake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project(Hello)  

 

# 设置C++标准  

set(CMAKE_CXX_STANDARD 11)  

set(CMAKE_CXX_STANDARD_REQUIRED True)  

 

# 添加可执行文件  

add_executable(hello hello.cpp)

3. 构建

在命令行中,首先进入源代码目录的父目录(或任意目录,但为方便管理,建议使用Out-of-Source Build),然后执行以下命令:


bash

mkdir build  

cd build  

cmake ..  

make

这些命令会创建一个build目录(如果尚不存在),在其中生成Makefile,然后编译项目。


4. 运行

编译完成后,在build目录下会有一个名为hello的可执行文件,直接运行它即可看到输出:


bash

./hello

输出应为:


Hello, CMake!

以上就是CMake的基础知识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CPU亲和度通过限制进程或线程可以运行的CPU核心集合,使得它们只能在指定的CPU核心上执行。这可以减少CPU缓存的失效次数,提高缓存命中率,从而提升系统性能。

关键字: Linux 嵌入式

在Linux系统性能优化中,内存管理与网络连接处理是两大核心领域。vm.swappiness与net.core.somaxconn作为关键内核参数,直接影响系统在高负载场景下的稳定性与响应速度。本文通过实战案例解析这两个...

关键字: Linux 内存管理

对于LLM,我使用b谷歌Gemini的免费层,所以唯一的成本是n8n托管。在使用了n8n Cloud的免费积分后,我决定将其托管在Railway上(5美元/月)。然而,由于n8n是开源的,您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托管它,而...

关键字: 人工智能 n8n Linux

在Linux系统管理中,权限控制是安全运维的核心。本文通过解析/etc/sudoers文件配置与组策略的深度应用,结合某金融企业生产环境案例(成功拦截98.7%的非法提权尝试),揭示精细化权限管理的关键技术点,包括命令别...

关键字: Linux 用户权限 sudoers文件

Linux内核中的信号量(Semaphore)是一种用于资源管理的同步原语,它允许多个进程或线程对共享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信号量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数量,从而防止系统过载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关键字: Linux 嵌入式

在云计算与容器化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Linux网络命名空间(Network Namespace)已成为构建轻量级虚拟网络的核心组件。某头部互联网企业通过命名空间技术将测试环境资源消耗降低75%,故障隔离效率提升90%。本...

关键字: Linux 云计算

在Linux内核4.18+和主流发行版(RHEL 8/Ubuntu 20.04+)全面转向nftables的背景下,某电商平台通过迁移将防火墙规则处理效率提升40%,延迟降低65%。本文基于真实生产环境案例,详解从ipt...

关键字: nftables Linux

在嵌入式系统和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中,跨平台编译工具链的效率直接影响开发迭代速度。本文深入探讨CMake与Makefile在多核处理器环境下的优化策略,结合实际项目数据(某工业控制系统编译时间从12分钟优化至3.2分钟),...

关键字: CMake Makefile 多核处理器 跨平台编译

在Linux设备驱动开发中,等待队列(Wait Queue)是实现进程睡眠与唤醒的核心机制,它允许进程在资源不可用时主动放弃CPU,进入可中断睡眠状态,待资源就绪后再被唤醒。本文通过C语言模型解析等待队列的实现原理,结合...

关键字: 驱动开发 C语言 Linux

在Unix/Linux进程间通信中,管道(pipe)因其简单高效被广泛使用,但默认的半双工特性和无同步机制容易导致数据竞争。本文通过父子进程双向通信案例,深入分析互斥锁与状态机在管道同步中的应用,实现100%可靠的数据传...

关键字: 管道通信 父子进程 Linu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