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极管的有趣设计有哪些?三极管输出特征曲线解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文中,小编将对三极管予以介绍,如果你想对它的详细情况有所认识,或者想要增进对它的了解程度,不妨请看以下内容哦。
一、三极管输出特征曲线解读
静态是指无交流信号输入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都不变的状态,静态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电压值称为静态工作点Q。
静态分析主要是确定放大电路中的静态值 Ib、Ic和Uce。
根据集电极电流Ic与集、射间电压Uce的关系式Uce=Ucc-IcRc可画出一条直线,该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Ucc/Rc,在横轴上的截距为Ucc,其斜率为-1/
Rc,只与集电极负载电阻Rc有关,称为直流负载线。
图(a)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电源电压为12V。
图(b)是三极管VT的输出特性曲线,图中Q点是该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三极管VT的输出特性曲线解读(共发射极电路):
①已知Q点确定基极电流Ib:
从输出特性曲线可知Q在Ib=40μA线上,此时VT的基极电流为40μA;
②计算偏置电阻:
Q工作点可从输出特性曲线得到,Ic=2mA,Uce=6V,Vcc=12V;
集电极回路的欧姆定律为Uce=Vcc - IcR2,可得R2=3KΩ。
③判断静态工作点Q偏移趋势:
对于基极回路,当减小R1,Ib则增大,静态工作点Q会向左Q1点移动;
增大R2,因Ib不变(处于放大状态),Ic=βIb不变,则Uce减小(Uce=Vcc - IcR2),静态工作点Q向左Q1点移动。
二、基于三极管的小设计
1、电路放大
给一个客户设计了一个用于教学的控制板,控制板连接很多传感器,用来教学生学习基本的电路和编程知识。控制板设计完成后,客户拿着一个蜂鸣器的传感器模块给我,说这个模块的声音太小,有没有办法增加一下音量。我拿过之前的模块一看,很简单,蜂鸣器的一端接IO,一端接地,这样虽然可以驱动蜂鸣器,但是单片机IO驱动能力太弱,因此蜂鸣器的音量特别小。跟客户也是老关系了,所以就帮他简单改了一下一下电路,加了一个三极管,然后声音就大了很多。
蜂鸣器控制
如图,IO管脚接在三极管的基极,蜂鸣器正极接电源,负极接集电极。这样,三极管就相当于一个阀门,只要IO输出高电平,阀门就会打开,通过蜂鸣器的电流就会大大增加,因此,音量也就变大了。
2、输出反向
给客户设计的一个电机驱动的小板,使用的L298P芯片,熟悉的朋友都知道,L298P可以驱动两个直流电机正反转,并且可以通过PWM调速。不过呢,每路电机控制需要三个IO,input+、input-和enable信号,两路就是6根IO。其中input+、input-是用来控制电机转动方向的,当两根信号线电平相反时,只要enable电平为高,点击就可以转动了。由于单片机IO资源比较紧张,我就用一根IO通过三极管实现反向,然后把两个信号接在input+、input-上,这样,如果这根IO为高电平,电机就正转,为低电平,电机就反转。节省出两根IO来实现其它功能。
L298P控制电路
以上便是小编此次带来的有关三极管的全部内容,十分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或者更多精彩内容,请一定关注我们网站哦。